APP下载

大单元教学的理性评估与改进策略

2024-01-18郑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11期
关键词:孙绍振大单元教学新闻

郑杰

摘要:大单元教学的优劣是近来学术探讨的热点,孙绍振“五论”对其批评尚欠理性。大单元教学引发群嘲主要是基于三个外因,即教师减弱了对文本的解读、把某些經验扩大化甚至教条化,以及教育部门初期推行大单元教学的蛮横性。大单元教学的改进策略有:一,依照双线组元结构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二,依照选文的共性价值和个性价值设置“求同探异”的教学任务;三,将教学任务序列化;四,设置切口小、指向明的任务;五,设置有料、有趣和可检测的任务;六,设置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拓展任务。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 孙绍振 劳动 新闻

近来语文界对大单元教学的讨论进行得如火如荼。唯耳边不时传来对其全盘否定的声音,则显得过于响亮且刺耳。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大单元教学并非毫无价值,尤其是面对手头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对这套教材的理解越深,越体会到它必修部分的编排体例、选文特色与大单元教学的适切性,以及《教师教学用书》对大单元教学精髓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规定。大单元教学诚然不是万能的法宝,但对其利弊的讨论,应在平等、理性的学术氛围之下,以便开展正常的学术对话,加深对大单元教学的认识。

一、评孙绍振“五论”对大单元教学的非理性批评

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在《语文建设》陆续推出五篇“论大单元”的文章(以下简称“五论”),将大单元教学批得一文不值,呼吁语文教学只能回归单篇精读。“五论”痛快犀利的文风迎合了一众语文人的口味,在民间和学界掀起了一股围剿大单元的浪潮。笔者认为,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现成的教学模式和单篇精读一样,存在与身俱来的利弊,应在实践中扬长避短,加以优化。绝对的否定一如绝对的肯定,不能辩证地认识和评价事物。

平心而论,刨除一些过激的言辞,“五论”评大单元教学还是给人不少启发。例如,“大单元/大概念对多个文本的综合,必然仅取其同,尽去其异,不能不危及文本的独特性。”[1]这句话道破了大单元教学“求同”的本质,直击了一些大单元设计“去异”的要害;但是,“五论”只是单纯地给大单元教学扣上了“求同去异”的帽子,没有给“求同探异”留出足够的空间。又如,“五论”批评大单元教学“不能从文本内部做严密的概括和分析,乃从外部设置情境,另行规定‘任务驱动,表面上似为涵盖面之求同,实则在逻辑上是以偏概全,甚至是碎片杂糅,凌空蹈虚。”[2]结合笔者所见的一些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此论确有入木三分之处;但大单元教学是否必然与“文本内部做严密的概括和分析”不能兼容、是否必然导致“以偏概全”“碎片杂糅”和“凌空蹈虚”,也还有商榷余地。

“五论”高举单篇精读的旗帜,急于给当前的语文教学来一个拨乱反正,但在批评大单元教学之时,用了很多“非理性”的手法,从而陷入过犹不及的困境。比如,理念先行,逻辑混乱。“五论”为了“贬踩”大单元教学,就说别人“笼统地把大单元/大概念阅读当作欧美的先进模式,缺乏起码的调查”,但在展开论述时又说“就眼下的情况,笔者无法对美国的教学作全面调查,唯一可行的是作少量的随机抽样分析”[3]。且不说这种“抽样”是真的“随机”抑或有所倾向,这种研究方式已经表明“五论”对大单元的批评也只是“缺乏调查”的“笼统”的批评而已。“五论”中类似这种自相矛盾、逻辑混乱的问题,是由理念先行决定的。

再如,“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五论”说:“大概念论者的狭隘心理图式,仅仅为论点寻求与之相符的论据,而不知其片面。说得客气一点,这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说得严重一点,是以自己的狭隘的‘本质力量,去同化经典文本,会导致质的歪曲。”[4]这种不客气的说法,实已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地步。这种“吓人”手段在“五论”中是随处可见的,其总的思路是:因为大单元教学不行,所以引进、推行、支持大单元教学的人在鉴别能力、教学能力,特别是坚持文化自信上不行。“五论”是这样批评大单元教学者的:先假设一个前提,即大单元教学在美国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据此认定那些将大单元教学引进我国并且“奉为圭臬”的人不仅有崇洋媚外、愚昧软骨的问题,还因未能“结束百年来对西方教育理论洗耳恭听的民族自卑心态”,故而不能“承担起文化自强的崇高历史使命”,而这已“关乎国运前途”[5]。聪明的读者已经看出“五论”的荒诞性了。孙先生非常重视“五论”的写作,认为:“(‘五论)是一次历史性的反洋教条的大辩论。历史的实践将证明洋教条的失败。”[6]“五论”以反洋教条的高度来反大单元教学,确实反出了新高度。

因此,当“五论”被众人拍手称赞之时,笔者的手却牢牢地插在口袋里。“五论”暴露出两大致命问题:首先,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不全。“五论”批评的不是真正的、作为客体的大单元教学,而是戴着有色眼镜搜集的片面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所以“五论”只谈缺点不谈优点,只有批评而无建树,只对大单元教学痛痛快快地杀了个五进五出而遑顾自己所驱遣的文字也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其次,对教材的理解不全。《教师教学用书》在必修部分建议使用大单元教学助力“学习”,而选择性必修部分建议使用文本精读助力“研习”。[7]但“五论”不管这些。“五论”在批评“大概念‘碎片论的哲学基础”时,举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例子[8];在批评大单元教学“有悖于核心价值观的错误倾向”和倡议“担负起建构语文教学理论中国流派的历史使命”时,举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例子[9]。这充分暴露了“五论”批评大单元教学的理论和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这两个实践已经脱节。“五论”想当然地认为“洋教条”,即大单元教学已经铁板一块地统摄了高中五本教材,因此便随意举例,孰料竟事与愿违。毛泽东说:“我们党内的一些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则发展这种洋八股、洋教条,成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东西。”[10]“五论”以反“洋教条”者自居,居然也一不小心堕入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的泥潭。

综上所述,“五论”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文,而是理念先行、逻辑混乱、缺乏学术规范的“爽文”而已。“五论”尽管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考,但更主要的是迎合了一些人对于大单元教学的排斥心理。在“五论”及其支持者看来,课堂教学的探索之路存在新问题,不是用发展的眼光去辩证看待,而是简单地用“新路全是坏,老路全是好”来解决。殊不知,这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论敌。俗话说,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风刮起来的时候确实大快人心,等到风平浪静,留下满地狼藉,人们或许终会发现:狂风肆虐毕竟既不利于教学模式的理性评估,更不利于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

二、大单元教学引发群嘲的三个外因

“五论”以脱离实际的理论批评大单元教学为“洋教条”,其结论难以成立。但“五论”还是俘获了一批读者。很多教师对大单元教学也持否定态度,主要和大单元教学的三个外因有关。

外因一,当前的大单元教学实际上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大单元教学似乎驱使教师不再致力于如何带学生读文本,而是致力于如何设置任务“诱骗”学生。理论上任务的创设应为文本的深入理解提供支架,这样的任务本身源自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但由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已经减少了火力,致使真正好的任务并不多见。又由于教师对“任务”的误解以及对一些跨界任务的陌生,设计时往往露出马脚,但教师又偏要强调这是一个“真任务/情境”,所以搞笑的任务就屡见不鲜。教师在文本的外延打游击,学生硬着头皮配合作战,课堂的低效就可想而知了。

课堂低效的具体表现有:课上做了耗时的活动,得出语文结果却很少——活动大于语文;课堂上做了各种活动,得出的结果和语文相关的很少,和美术、摄影等领域相关的很多——语文成为工具;很多活动将经典文本“用件”化,没有挖掘文本的精髓就热热闹闹或轻轻飘飘地“游”过去——经典课文庸俗化。这是一线教师普遍反感的。因此,不独孙绍振,温儒敏也大声疾呼:“当下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一,过于重视情境和活动而忽视经典阅读;二,过于重视群文教学而忽视基本功培养”[11],“有的课教师该多讲还是要多讲,防止把经典作品当作材料支架”,“(落实任务群)不意味着全部教学都要采取任务驱动的方法”[12]。可惜,这样一针见血的话,听进去者也很寥寥。

外因二,部分教师对大单元教学存在普遍而严重的误解。很多教师认为搞活动就是“拍微电影”“写推荐稿”“搞辩论会”“做公众号”,认为“大单元教学就是要一堂课上一个单元,至少得是两篇课文,决不能只上一篇课文,那是传统的课堂”“大单元教学就是不能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那样太传统,太死板,而要设置一个统整的情境和各种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做成果,教师的作用尽量要淡化”“大单元教学就是要形式多样、成果多样,上什么不重要,怎么上才重要,不然怎么出彩”。上述看法,可能在某一堂课上是成立的,但不能将其规定为大单元教学只能这么上,不能那么上的教条。无论是采用单篇精读还是大单元教學或是其他什么教学,对语文而言,无非是一个容器。缺少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就玩弄一些标新立异的技巧,对语文教学是一种戕害。很多教师反对大单元教学,其实反对的是那些被扩大化或教条化的大单元教学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召开的一些大型语文教研会,已经允许上一篇课文了。上一篇课文不等于单篇精读,大单元教学也可以只上一篇课文,说明风气已经开始纠正。

外因三,地方教育部门初期推行大单元教学时具有蛮横性。《教师教学用书》对是否采用大单元教学通常持宽容态度,通常采用“你可以……,也可以……”[13]的论述;到了现实中,优质课、公开课则通常采用“一律使用大单元教学”的规定,否则就得不到名次,或被批为“示范性不强”。精读文本设计出来的课堂比不上那些随意解读文本但赶上时髦的课堂,这是最令老师们痛心的。几年前,笔者观摩过一次赛课比赛,组织者出的题目是《荷塘月色》和《金岳霖先生》联读。老师在一节课的时间,一会儿欣赏环境描写,一会儿欣赏人物刻画,忙得焦头烂额,实在是没有把一篇课文讲深讲透。赛后,笔者向组织者请教:“两篇课文相去甚远,合而读之,理路何在?”答曰:“我也不知道。”借用友人的话说,这是大单元教学“摸索阶段的群魔乱舞”。然而这样蒙昧的群魔乱舞,依然得到了强制的推行。尽管任何一个参赛者都知道“联读”出来的东西是浅薄的、牵强附会的,但“联读”毕竟是符合比赛规定的。谁敢冒着损失一次比赛机会的危险“违规”上一堂真正的语文课?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们反对大单元教学,实际上反对的是强推大单元教学者的“霸权”。

走笔至此,笔者不禁有思:课堂深度不够的问题,是大单元教学带来的,还是教师对文本的钻研不够带来的?把大单元教学优秀课例中的经验教条化,是否是大单元教学的原罪?推行大单元教学者的蛮横,这笔账能否算到大单元教学的头上?如果教师能够廓清大单元教学引发抗议的外因,或许对于大单元教学的评价就会更宽容,更理性,进而为优化大单元教学贡献更多的智慧。

三、提升大单元教学深度的六个关键

大单元教学的问题,只能从大单元教学内部去解决。内伤养好了,外伤才能好得更快。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六个提升大单元教学深度的关键,现以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阐述之。

1.依照单元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的独特性,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教材双线组元结构的编排模式,规定了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当以单元的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为依归,否则就会偏离单元编写意图。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选文部分由记述劳动英雄事迹的三篇人物通讯、提倡工匠精神的一篇新闻评论、反映古代劳动情景的两首古诗组成,可以确定本单元人文主题是“劳动光荣”,学习任务群隶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笔者据此设计的单元教学目标是:(1)学习优秀劳动者的先进事迹和劳动精神,从感性和理性上加深对劳动的认识;(2)学习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关注文体差异,积累阅读经验,总结阅读技巧,提升媒介素养;(3)学习古诗,感受农业社会的劳动美、人情美和风俗美,继承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4)发现并记录身边的劳动者,发扬并践行劳动精神,提升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以上目标的提出是基于对单元选文的理解。其中(1)(3)(4)条对应“劳动光荣”,(2)条对应“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值得一提的是,笔者不赞成有些研究者提出的通过本单元学习培养新闻记者的宏伟目标,那不是一个单元的容量和课时能够实现的。人人不必成为记者,但人人可以成为读者。尤其在信息时代,能读新闻和“会”读新闻,更是每个公民的必备素质。所以,笔者舍弃了用新闻文体写作的目标,确定了培养新闻“读者”的目标。

2.依照选文的共性价值和个性价值,设置“求同探异”的教学任务。大单元教学和单篇教学相比,确有其追求选文共性价值的一面,但不排斥对选文个性价值的探究——即“取其同”又“不去其异”。兼顾选文的共性价值与个性价值,是深入文本的应有之义,不可偏废。本单元三篇人物通讯理解上比较简单,如一篇一篇教过去,既浪费时间,又重复低效,完全可以将三篇文章看成一个“整体”探究其共性价值。笔者设计的“求同”任务是:(1)阅读三篇人物通讯,梳理反映每位劳动者精神品质的典型事件、精彩细节和新闻背景,体会三者在反映人物精神品质上的作用。(2)从标题拟制、框架安排、素材搜集和使用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三篇通讯的内容,思考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两个任务关注人物通讯的人物描写和其他新闻写作技巧的欣赏,以三篇文章为素材,可以丰富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细读选文发现,三篇通讯反映的劳动话题是各有侧重的:袁隆平文侧重科学研究应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张秉贵文提出“劳动无贵贱”的职业观,钟扬文涉及“探界者的生命的意义”。因此,笔者设计的“探异”任务是:学习了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三位劳动者的先进事迹,你对劳动(者)有了怎样的新认识?选择一个话题,分组讨论。例如: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如教师、医生、商人)至少应具备哪些素养?勞动究竟有无高低贵贱之分?(如果有,请说明理由;如果没有,思考社会上一些人对劳动的偏见是怎么来的?)有人说,工作就是应付地做一件事,事业就是热爱地做一件事,你怎么看?(你今后的工作可能是什么?你的事业可能是什么?)对这些选文个性价值的探讨有助于深化劳动认识,否则,“劳动光荣”的人文主题容易沦为空洞的说教。

3.依照学生思维水平和教学深度的递进,将教学序列化。序列化是指将教学任务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以“组合拳”的形式推进大单元教学的深度,避免碎片化和浅表化。很多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之所以低效,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任务“单枪匹马”,没有后手和援军,致使孤军奋战,不成气候。在本单元教学中,笔者发现老师们对于劳动单元的阅读教学普遍重视,但对写作教学则普遍忽视。很多精彩的设计写到写作任务是,就以“按要求写作”完事。这种“写完拉倒”的单一形式在进行深度教学上是欠缺的。因此,笔者对该单元写作环节进行了序列化整合:活动四:编写劳动文集,弘扬劳动精神。(1)劳动者不仅在新闻上,更在我们身边。借助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写一个身边的劳动者,不少于800字。关注素材的搜集和运用。(2)邀请班级五位文笔中上的同学组成评委会,评选10篇优秀学生作品。(3)将获奖作品编辑成册,发给学生,邀请每位学生在最有感触的地方做好简要的评注。(4)精选学生评注,以“汇评本”的形式在班级公众号平台发布“最美劳动者,我先来弘扬”主题文章,弘扬劳动精神。

原本单一的“写作”环节,扩展为“写作——评比——评注——发布”四个序列化的环节,每个环节前后接续,不断延长学生“参与写作”的时间,有利于写作经验的积累和劳动(者)认识的加深。

4.设置切口小、指向明的任务,避免脱离文本泛泛而谈。很多大单元教学案例的任务大而无当、指向不明,容易导致学生脱离文本泛泛而谈。例如,很多案例要求学生根据三篇人物通讯归纳“优秀通讯的标准”。设计者理想的计划是学生能够关注到人物通讯文笔的优美、结构的流畅、材料的真实和全面、人物和事件的知名度等标准;但实际上对层次较低的学生而言,这个口径宽泛的任务很有可能变成一张脱离文本的“空头支票”。笔者也关注人物通讯的写法,但设计了一个切口较小、指向明确的任务:从标题拟制、框架安排、素材搜集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相关内容,思考人物通讯写作之妙。这样学生探究起来可以结合文本,就会有迹可循。

再比如讨论“工匠精神”时,笔者也没有让学生随意地谈,而是让学生紧扣文本去发挥:结合三篇人物通讯或课外掌握的内容,就以下三句关于“工匠精神”的话,谈谈你的理解。(1)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2)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3)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这篇选文议论性强,很多有言简意赅的句子值得揣摩。像上述提到的三个句子就值得深思:怎样理解工匠精神是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怎样理解工匠精神蕴含着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怎样理解工匠精神通往成功但未必成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才会全面而深刻,否则,很多学生的脑子里,最多保留“工匠精神等于工作要认真”这样一个质朴而粗浅的观念,课堂又怎会有深度呢?

5.设置“有用的任务”,使学习有料、有趣、便于检测。很多大单元设计的任务是形式大于内容的。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建议设计“有用的任务”,即任务要紧扣文本(有料)、活动性强(有趣)、能够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便于检测)。两首劳动古诗的理解难度不大,描写劳动情景的画面感很强,便于开展活动性强的任务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笔者设计了“课本剧改编”的任务:从《芣苢》《插秧歌》中选择一首,改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体会劳动情境之美。有学生这样改编:

《插秧歌》课本剧

场景:(由小儿朗读带出,然后开始拔秧)雨过天晴的早晨。江南水田,田塍纵横。田间不时传来鸭鹅的叫声。

人物:田夫、田妇、小儿、大儿、诗人。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人人各穿“斗笠”“蓑衣”一套。动作循环,此起彼伏)

诗人:师傅,噶早来做啦?早饭吃过啦?歇该头。(方言,即歇一会儿)

田夫(低头折腰,已在插秧,停顿几秒说):秧苗还没有种牢,这车秧苗也还没插完。鹅儿、鸭子来了怎样办?

诗人(点点头,喜而不语)

背景音:(鹅叫声,鸭叫声,此起彼伏)

这个活动根源于课文,具有趣味性,而且可以直观反映出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情况。

再说感受劳动之美的教学。很多设计让学生朗读两遍,“感受劳动之美”。其实一般学生读了两遍,很难感受劳动之美。笔者从这两首诗歌都是充满民歌风味的作品出发,让学生选择一首为其原创或改编一段音乐,唱响“劳动之歌”。在“编曲”的过程中,学生会揣摩诗歌的意思和情感,会“零距离”感受叠词之韵、节奏之妙、语速之情,甚至会将旋律的高潮部分停留在诗歌情感的最真挚处,反复渲染。学生或套用流行歌曲的旋律唱出“古典新声”,或原创古风音乐自编自唱,再结合创作经历,写一则“创作感言”。真正从音乐性上,体会了古典诗歌的文字之美和劳动之美。

6.设置适当拓展的任务,依据文本而又超越文本。没有拓展的课堂,是照本宣科的课堂,深度是不够的。因此,大单元教学必须拓展,但拓展要建立在对文本的学习之上,做到依据选文而又超越选文。本单元的三位劳动者都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值得敬佩和學习;那么不值得敬佩、不值得学习的劳动者的工作态度是怎样的呢?学生不一定会成为教科书里的劳动者,但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很有可能成为躺平青年、佛系青年、愤青青年、老干部式青年、职业儿女式青年等等。因此,笔者根据选文内容在讨论完学生对劳动的新认知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任务:观看视频《人在三和》,什么是“三和大神”看完你就知道了,就“三和大神”及其现象,写一段文字体现你的思考。这个拓展任务关注的是梦想被现实无情击碎的劳动者的生存状态,目的是从反面警醒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择业观,同时提醒学生反思:是什么击碎了青年们的梦想?当梦想被现实击碎时,劳动者除了摆烂,还有没有新的出路?工匠精神和三位优秀劳动者的事迹,能否给予他们有效的启发?

教学完新闻评论之后,笔者设计两个拓展任务:(1)学习了本单元四篇新闻后,你发现通讯和评论在文体上有什么差异?阅读这两类文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高中生学习任务重,时间少,兴趣杂,一般不太爱看新闻。老师想在班级推广新闻阅读,请你提几条建设性建议。这两个任务是站在读者立场,关注积累阅读经验和培养阅读兴趣的。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讨论比较精彩,现将前一个问题的讨论结果汇总如下:

通讯注重叙事,可以适当议论和抒情,主要功能是传播人物事迹;评论注重议论,强调对社会现象的理性分析,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舆论的导向性。

阅读通讯时,一要快速浏览小标题,初步把握文章的脉络,决定看与不看,以及看的仔细程度;二要关注典型事件和细节在刻画人物或揭示现状上的作用,在具体的点上深化理解;三要善于发现文章的“不写之写”,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信息,调动阅读的兴趣。

阅读评论时,一要关注评论标题、开头或结尾,把握评论的舆论导向性;二要关注文中引述的事例及其评价,关注评论的现实针对性;三要关注评论的论证逻辑是否严密,观点的提出(包括措辞)是否严谨、是否合理合规合法合常识等,进行批判性阅读。

这个拓展任务的完成,使积累阅读新闻类文体的经验和培养媒介素养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地。

总之,大单元教学是亟待理性评估的教学模式。几年实践下来,虽然已经过了“群魔乱舞”的阶段,一些有益的改进策略也正在积累,但对其优点和局限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理性的研究首先应当摒弃非此即彼的作风、空谈理论的学风、装腔作势的文风,以及廓清大单元教学负面评价的外因。唯其如此,方能理性客观地进行研讨,使语文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9]孙绍振.四论“大单元/大概念”:理论方法和战略前途[J].语文建设,2023(5).

[2][3][5]孙绍振.“大单元/大概念”阅读:理论方法和战略前途[J].语文建设,2022(1).

[4][8]孙绍振.三论“大单元/大概念”:理论方法和战略前途[J].语文建设,2023(3).

[6]孙绍振先生在某中学语文教师微信群中的发言.

[7]温儒敏等.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113-116.

[10]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温儒敏.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以一带三”[J].中国基础教育,2022(4).

[12]温儒敏.我理解的语文新课程标准[J].小学语文,2023(1).

[13]例如,《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上第一单元的教学指导部分(3-4页),即提倡“可以用这一主题将单元内容贯通起来设计教学方案”,“如果以课文编排体系来安排教学也是可以的”,“单篇作品的教学也不是不可以,但首先要落实任务群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孙绍振大单元教学新闻
借《解读语文》微观解读不可无“我”的《祝福》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紧贴文字,注重方法
孙绍振“激进”语文改革论的策略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