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素养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样态及提升策略

2024-01-07都翔蕤李凌霄

民族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信息素养内蒙古

都翔蕤 李凌霄

[摘要]信息素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信息素养普遍不高,制约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与传播。笔者对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聚居区红格爾苏木和脑木更苏木信息素养水平与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现状展开了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媒介接入能力不足,信息需求意愿较弱,信息加工、利用、转化和产出的能力较弱。研究认为,通过强化内蒙古农牧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方传播渠道,鼓励商业平台和农牧民共同开拓内蒙古农牧区的下沉市场,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基础,全面开展信息素养宣传教育、引导示范,提供信息素养提升的多元化激励机制,以增强农牧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效打通内蒙古农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信息素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3)06-0035-09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不仅包含能够拥有且正确使用媒介、获取信息的取向,还包含在各种信息环境中正确筛选、判定、识别信息的能力。”[4]“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是信息通信技术覆盖的末梢,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信息意识、数字技术能力较弱,整体信息素养不高。”[5]该现状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实效。因此,从信息素养的视角考察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与实践进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笔者对内蒙古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和脑木更苏木这两个少数民族农牧民聚居区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实地调研,并对红格尔苏木的苏木长、乌布利吾素嘎查和红格尔嘎查两位书记以及当地的6户农牧民家庭进行深度访谈,访谈时间均在60~90分钟之间,以深入考察红格尔苏木和脑木更苏木农牧民的信息素养水平,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现状,进而探究提升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信息素养的有效路径,以期打通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后一公里”。

一、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的媒介使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现状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有农村常住人口753.97万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数据未公布。但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内容显示:“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中有17.66%为蒙古族,3.60%为其他少数民族。”按这一比例推断,内蒙古当前大约应有少数民族农牧民160万人。按照《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61.9%的比例计算,约有99万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尚未接入互联网。在传统媒体式微、各个媒体及机构均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的背景下,大量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无疑游离于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阵地之外。此外,内蒙古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农牧民聚居地之间、同一聚居地少数民族农牧民的居住地之间都相隔较远,信息工具全面覆盖的技术难度较大,媒介接入意愿和实际接入困境长期存在。长期以来,受生产方式影响,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加之语言习惯的影响,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对新媒体工具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大多数农牧民信息素养还不能适应信息时代要求,从而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群体中的传播与铸牢。

(一)红格尔苏木与脑木更苏木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将内蒙古红格尔苏木和脑木更苏木作为田野调查的主要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红格尔苏木位于四子王中北部,距呼和浩特市约两小时车程,距四子王旗旗政府驻地乌兰花镇约一小时车程,附近城市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由于农牧产业相对发达,红格尔苏木年轻人回乡意愿较强烈,绝大多数年轻人为大专学历。脑木更苏木位于四子王旗正北部,与红格尔苏木相连,靠近我国与蒙古国的边境线,距离呼和浩特市约四小时车程。脑木更苏木政府驻地在乌兰希热村,村规模很小,仅有6户牧民家庭,苏木政府工作人员老龄化问题严重。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脑木更苏木的发展相对滞后,且存在较为严重的空心化问题。红格尔苏木和脑木更苏木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相邻,而且发展差距明显,可以较好地比较内蒙古相对先进和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农牧民聚居区内信息素养水平的差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情况。

(二)红格尔与脑木更苏木的媒介使用情况

在传统媒体接入方面,内蒙古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在两苏木基本可以实现全覆盖,电视和收音机仍然是当地农牧民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的迅猛发展,当前传统媒体在红格尔苏木与脑木更苏木的使用率并不高。此外,由于居民大多数时间分散在各自草场上,除红格尔苏木有一块户外电视大屏外,墙体广告的数量并不多,大喇叭、公告栏等农村特色的传统传播方式在两苏木也并不多见。闲暇时间,当地的很多中老年人仍保留着传统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习惯,如在广场上聊天、去附近寺庙听讲经并在结束后闲谈等。

在互联网接入方面,内蒙古自2018年开始实施“智慧广电”网络服务进村入户工程,2021年红格尔苏木与脑木更苏木基本实现了光纤网络全覆盖,农牧民可以通过家庭无线网络上网,这也使得家庭成为当地农牧民使用网络的主要场景。然而,移动网络在红格尔苏木和脑木更苏木的覆盖范围还相对较小。其中,红格尔苏木的电力系统已经较为完善,可以为散居在草原上的家庭提供比较稳定的无线网络服务。但是在脑木更苏木的部分偏远嘎查,由于供电不够稳定,无线网络的接入同样不稳定,一旦离开苏木、嘎查所在地,不论是通信信号还是网络信号大多都无法连接。

在新媒体工具的选择方面,红格尔苏木与脑木更苏木的大部分农牧民都已经拥有了智能手机。在牧民家的子女中,部分12岁以上的孩子选择在呼和浩特等周边城市上初高中,并购置了智能手机。除此之外,电脑、平板、智能手表等更加多元化的新媒介设备在当地并不多见。由于当地农牧民经常在无网络、无信号的环境中从事农牧业工作,因此对于网络和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强度较发达地区农村和城市地区会低很多。虽然当地政府会为农牧民主动配置一些智能媒介设备,例如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网络摄像头等,但是除手机外,当地农牧民主动迭代或添置新的新媒介工具的意愿并不强烈,因此当地农牧民也很难拥有和发达地区一样的多屏传播环境。

在新媒体的使用方面,微信、抖音、快手等视听内容兼容性更好的媒介逐渐成为红格尔苏木和脑木更苏木农牧民进行社交和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不同年龄和职业的差异会使当地农牧民在新媒体使用能力上存在較大差异。红格尔苏木与脑木更苏木以蒙古语为惯用语,大部分老年牧民仅能说蒙古语和当地方言,中年农牧民以蒙古语为日常用语,但基本可以实现普通话和当地方言的熟练听说,拥有农牧民和个体户双重职业身份的人,往往拥有更加熟练的普通话技能,也会比较经常使用新媒体与外界接触,更加主动获取相关信息。其中,从事个体经营的农牧民出于改善经营状况的需要,往往会主动学习先进信息工具的相关知识,因而有着高于当地一般农牧民的信息素养水平,如红格尔苏木的部分蒙古族中青年牧民会使用微信朋友圈销售自家奶制品和代理的微商产品,这部分人会更加主动地使用微信等社交软件,了解各项新功能,其普通话听说读写水平和对信息设备的了解程度也更高。然而,由于当地网购、网络生活服务的配套基础设施较少,便利性不够,年长者学习使用这些功能的意愿很低,因此这些技能成为了年轻人和信息素养水平较高者的专属“高阶技能”。

(三)红格尔苏木与脑木更苏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现状

实地调研发现,在红格尔苏木的苏木政府附近和主要公路边,有较多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语、立牌等,如四子王旗民族事务委员会宣传制作的系列立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在草原那达慕盛会和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民族团结一家亲,草原儿女心向党”“喜迎草原那达慕,促进民族大团结”。

“建设美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加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等标语更是随处可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红格尔苏木与脑木更苏木“自上而下”的宣传方式和铸牢过程。

由于微信语音等功能的普及和操作的低门槛化,大部分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可以相对无障碍地使用微信。当地书记将微信群聊视为主要的沟通渠道,他们也会不定期在微信群聊中转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新闻报道和宣传视频,并鼓励大家积极阅读与转发。如2023年5月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政策宣传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为主题的民族政策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当地干部积极利用微信群进行宣传,相关内容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族共同保卫家园的故事,还展现了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扎根沃土,服务边疆,团结奋进,共建“模范自治区”的感人故事,以此鼓励农牧民们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然而,此类“自上而下”式的宣传能在多大程度上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取决于当地农牧民的信息接收能力和接受意愿,而这就对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受当地经济条件落后、农牧民居住地分散、干部队伍老龄化、供电不稳定、网络信号差、信息工具单一,以及长期放牧,流动性大等因素的影响,红格尔苏木与脑木更苏木的农牧民信息需求意识不强,大部分农牧民并不知道在何处获取高质量信息,以及怎样利用信息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经济收入等。相较于红格尔苏木,脑木更苏木的信息环境和发展水平较低,这导致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现状也落后于红格尔苏木。以日常用语为例,在脑木更苏木,在以汉族为主的工厂或保护区内,几乎见不到蒙古语标牌,而在蒙古族农牧民家庭内,从对联挂画,到日常交流书写,乃至微信昵称,均为蒙古语,而语言障碍又影响了他们融入以智能手机为首的现代信息传播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信息的广泛接受。

二、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信息素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求的差距

(一)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媒介接入能力不足

当前,依托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出现的新媒体形态已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和媒介使用习惯。智能手机等移动媒介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内蒙古广袤草原上原本通过亲朋邻里口头传播和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获取信息的方式。当前,智能手机在少数民族农牧区的普及率也非常高,成为农牧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特别是“手机放牧”“智慧牧场”等新媒介平台的搭建,让视频监控系统等设备“走进”更多牧户家,部分文化素质和经济基础较高的农牧民开始尝试利用智能手机进行“云端放牧”。因此,在当前传播环境下,要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传播,仅依靠墙体广告、横幅、村里的公告栏、大喇叭,以及各种集会等传统的传播方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内蒙古少数民族聚居区农牧民高度分散和相对流动的环境使当地农牧民未养成定期收听和观看相关内容的习惯,居民利用公共媒介主动接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信息的意愿及可能性都相对较低。虽然手机已成为内蒙古农牧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但是调研发现,还有许多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无法运用手机流畅地完成相对复杂的软件操作,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文化程度较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较弱。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仅是加速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催化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6]近年来,通过义务教育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内蒙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率有了较大的增长,但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环境、语言沟通度以及语言使用习惯等因素影响,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在日常生活中仍然还在广泛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调查显示,大约有20%的农牧民不会使用通用语言文字。[7]因此,对于已经习惯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内蒙古中老年少数民族农牧民而言,他们并不擅长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当前,由于蒙古文是竖排文字,实现数字化尚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手机、电脑中的蒙古语转换和操作系统并不成熟,存在较大的应用局限,蒙古族农牧民普遍使用搭载汉语操作系统的新媒介,这导致很多不具备通用语言文字识别能力的少数民族农牧民只能使用相对基础的功能和接收相对简单的信息。这一情况在红格尔苏木和脑木更苏木均是如此,当地牧区尚有一大部分农牧民无法使用新媒体软件正常接收和传播信息,尤其是一些中老年农牧民无法独立完成复杂的手机操作,甚至人脸识别、APP下载等常见的操作往往也需要年轻人协助。

除了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差距外,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信息素养较为低下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农牧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区,大部分农牧民只有初高中文化,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农牧民所占比例极低。有研究显示,内蒙古农牧民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农牧民仅有8.26%。文化程度较低的农牧民缺少新媒介技能和基本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其对主流信息的宣传反应不敏锐,接受、消化、理解信息的能力不高,不能自觉、主动获取相关信息。在对红格尔苏木和脑木更苏木两地的农牧民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参与式观察时发现,当地农牧民没有设置网络密码和设备密码的习惯,较少有主动屏蔽内容、账号的行为,也不能准确判断和识别相关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容易受各类自媒体公众号消息的干扰,由此也可看出,当前在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区,还有较多农牧民的信息管理、信息批判性思考、信息环境中自我保护等与信息素养能力较低,缺乏主动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这也制约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蒙古少数民族牧区的进一步传播。

(二)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信息环境比较差

要使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做到入脑入心,不仅需要农牧民拥有多样化的媒介工具,浸润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环境之中,还需要农牧民有较强的信息需求和接收意愿。然而,调研发现,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除了在媒介接入能力上存在差距外,还表现出信息的需求意识不强,媒介接入意愿较弱等问题,这也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传播。一方面,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并未像城市居民长期浸润于多渠道、立体化的先进媒介环境中,大量农牧民从事的仍然是可以完全脱离数字设备进行生产的传统工作,农牧民积极融入新媒体传播环境的意愿不够强烈。他们甚至认为,“新工具增加了上当受骗的可能性、损害了身体健康、增加了焦虑情绪、疏远了人际关系,产生了对新信息工具的拒斥心理”。[8]

另一方面,受使用习惯、技能水平、生产生活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使用新媒介设备的频率不够高、应用场景也不够丰富,其自愿配置先进信息设备的积极性也相对有限,缺乏高频次、长时间使用智能媒介设备的现实条件。调研显示,仅有约25%的农牧民每日网络使用时间在3小时以上,远低于同期中国网民日均上网时长4.07小时的水平。虽然大多数农牧民已拥有智能手机,但其对互联网的依赖度也较低,时常处于“断联”状态,距离成为与新媒介高度绑定的“赛博农牧民”还有较大的差距。据红格尔苏木的苏木长介绍,当地干部在网络上发布通知,“有效送达率常常只有70%~80%”,这导致不同农牧民对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利用不同,相关差距有持续增长的趨势。

在娱乐性APP的使用方面,虽然以抖音和快手为主的APP是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喜闻乐见且使用较多的媒介,但是由于内蒙古少数民族牧区网络信号不稳定,在较差的信息输入输出环境中,农牧民的信息需求意愿也进一步降低,其日均观看短视频的时长相对较短,大约在30-60分钟之间。此外,有些农牧民们认为,虽然在外放牧的时间较长且有较多“无聊”的时间需要打发,但因为下载或缓存长视频“麻烦”“不太会”“不方便”而不会主动保存相关内容以备在无信号时观看。这些都导致网络平台中大量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资源无法被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接收观看,更无法产生“潜移默化”之功效,因此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真正浸润在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的日常生活中仍需时日。

(三)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信息创造使用能力不强

信息创造使用能力是信息素养发展的理想阶段,它要求少数民族农牧民在拥有信息接收意愿的基础上,有能运用信息工具进行内容生产和传播,以及进行高质量的信息管理和加工、处理能力以保护个人安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职业发展等。在创造性内容生产方面,高质量信息的自觉生产是以有效的信息输入为前提的,然而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媒介接入能力不足、信息需求意愿较弱,都进一步导致其将信息进行加工、利用、转化和产出的能力较弱。多数农牧民即使获取了信息,将信息转化为相关资源并指导相关实践的能力也很有限。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蒙古少数民族牧区的传播而言,农牧民不仅缺乏海量输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信息的前提,停留于“自上而下”的信息接收阶段,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缺乏一定的判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态度、信念、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等抽象概念不解,并不能在有效辨识、理解、认可的基础上实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再传播。

在高质量信息管理方面,部分少数民族农牧民信息素养不足,对虚假、不良信息的辨识、批判性认识能力尚在起步阶段,这导致他们无法正确、高效地筛选信息,也尚未形成在信息环境中主动拒斥违规内容的明确观念,因而极易受到网络上不良内容的侵蚀。有调研显示,约有10%的农牧民坦承没有信息识别能力,另有10%的农牧民选择全部相信媒介发布的信息,仅有22%的农牧民能做到有选择地相信信息[8]。就当下的媒介信息环境而言,由于网络信息的丰富杂芜,加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干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使部分信息素养较差的农牧民难以分清且容易被混淆视听,更无法有效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正确的理解。自“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统编教材以来,互联网上便充斥着不同声音。尤其在一些偏远牧区牧民的手机上,仍能看到群发的相关信息,轻则主张抵制统编教材,重则动摇边民的国家认同。”[10]

在将信息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上,同样由于信息素养的差异,不同农牧民对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利用程度不同,对自身发展和经济收入的提升也产生明显的影响。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农牧民,往往会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掌握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类信息,积极利用各类媒介工具与外界交流沟通,通过拍摄短视频,开设直播、知识问答等方式进行营销,为实现增产增收和自身全面发展广开门路;反之,信息创造使用能力较弱的农牧民其实际操作能力有限,他们不知道如何通过手机搜索对自己生产和生活有帮助的信息,也很少真正利用新媒体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在面对丰繁复杂的信息资源时,他们往往会因“信息过载”而束手无策。例如在红格尔苏木有受访对象表示,希望通过视频和直播带货展现自己的家乡并销售自家的牛羊肉制品,但“不会剪辑视频,不知道怎么直播,也不会卖,赚不到什么钱,就放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中华民族经济作为经济基础。”[11]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由于信息素养的缺乏,信息创造使用能力不足,信息实践能力较低,不能借助已有的信息工具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更不知道如何将自身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财富,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三、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信息素养提升路径

(一)着力加强内蒙古农牧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面对信息分化和数字鸿沟等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多次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提升宽带入户率、推动农牧业信息化生产等方面提出了重要要求,但是在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聚居区,部分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边疆偏远农牧区,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仍然非常薄弱。针对牧区数字信息硬件设施相对不足、媒介接入水平不高的具体情况,当地政府要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如加快实施电网智能化工程,增加移动网络基站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推动“三网”融合,积极谋划5G通信网络试点运行工作,构建更加便利快捷的通信网络体系,强化对基层、对农牧户的信息服务能力,以此有效改善少数民族农牧民信息接入的便捷度,增强信息需求的意愿度。通过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内蒙古农牧区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入渗透融合,以引导少数民族农牧民有更加强烈的信息素养提升欲望,并进一步培养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在多场景下使用现代化媒介的习惯,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方传播打开通道。

(二)鼓励商业平台和农牧民共同开拓内蒙古农牧区的下沉市场

增加农牧民收入是使农民有意愿提升信息素养的重要因素,也是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基础。“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利益越大,共同經济基础越雄厚,就越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和稳固。”[12]当前,硬件厂商、互联网公司、商业媒体乃至各经销商都有深耕农村、下沉市场的需求,而当地大多数少数民族农牧民也有增加经济收入、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意愿,因此,可以将二者的需求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针对内蒙古不同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发展优势、特色和现实需要,鼓励各类平台、渠道商、经销商积极下沉农村市场,雇佣当地农牧民开展商业活动,为农牧民发家致富提供信息平台和机会,帮助农牧民提升信息接收、信息转化的能力,实现企业发展、村民增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效果提升等多元共赢。政府对有意愿主动深耕下沉市场、优化农牧民信息资源配置的信息产业企业,给予场地使用、广告投放、活动组织、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实现硬件下乡、信息下乡、服务下乡协同推进。另一方面,对有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想法的少数民族农牧民,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设备支持,鼓励其主动探索、积极融入现代信息环境,提高农牧民的信息实践能力。这些都有利于夯实少数民族农牧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增强他们的信息化理念,提升少数民族农牧民的媒介接入能力和信息需求意愿,进而提升当前各媒介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有效率。

(三)全面开展信息素养的宣传教育及引导

信息素养是当前信息数字化时代人们应该具有的必要素质,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获得的能力。提升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信息素养,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需要积极从宣传、引导、教育、示范和服务等方面进行。

首先,各级政府需要积极宣传和引导,让广大农牧民意识到信息有用,而且自己可以使用信息给生产生活带来实际帮助,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到农牧民信息素养教育工作中来,在制度上、资金上给予内蒙古地区农牧民信息素养教育的支持,进一步明晰内蒙古地区农牧民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应然目标、实然困境和提升举措,引导其在实践中提升信息素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次,通过开展系统性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升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通用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文化的载体和象征,也是国家认同的重要纽带,针对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群体,以使用为目的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是基础教育工作,其所用教材工具便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载体。然而在内蒙古少数民族牧区,还有不少中老年群体并不擅长运用汉语来阅读和交流。对此,可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的方式,鼓励农牧民以村和嘎查为单位展开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让农牧民真正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此外,积极发挥人才的作用,借助国家“三支一扶”“特岗计划”等政策,鼓励各级人才以兼职的形式从事少数民族农牧民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帮助当地农牧民提升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能力,内蒙古农牧民才能融入现代信息环境,多渠道接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

再次,除了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外,提升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信息素养水平,还需要为其提供有效的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具体内容可以从讲授信息工具的基本操作知识,到介绍各类APP的主要功能及设置、操作方法,再到普及如何科学上网,抵制虚假不良信息的知识,以及如何制作短视频,开设直播等,逐步提升少数民族农牧民的媒介接入能力、信息需求意愿和创造性使用能力等。

最后,“教育反哺”也是提升内蒙古中老年农牧民信息素养的有效方式。调研发现,红格尔苏木与脑木更苏木青年人的信息素养水平普遍比中老人的高,具备反哺教育的能力,这缘于他们中的大多数曾在学校里接受过相关的信息素养教育,也曾在信息技术课上习得了基本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够独立上网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因此,提升中老年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信息素养也可以从动员当地青年学生入手,将信息素养反哺教育的任务在内蒙古的各类学校中制度化、常态化,使其成为初高中学生孝老爱亲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级教育部门可进一步制定信息素养教育反哺工作的推进计划,明确各阶段任务和实施方案,鼓励各类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素养教育反哺活动。学校也应当将信息素养教育反哺工作视为学生假期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周记、活动感想、假期汇报等形式保证学生有效开展对家中父母长辈的信息素养反哺教育,使中老年农牧民在熟悉媒介使用的基础上,盘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阵地,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

(四)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提供信息素养提升的多元化激励措施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个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能动性,需要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产生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积极意愿。不论是商业平台,还是基层组织均可提供实用的正向激励措施,鼓励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积极参与提升信息素养的相关活动。在精神激励方面,可以通过多元化宣传手段,为信息素养较高的少数民族农牧民提供社会认同和社会荣誉方面的激励。如举办提升信息素养相关学习活动,为达到理想学习效果的农牧民发放相关证书或展开相关的采访报道;将互联网、数字化知识和现代经营技能等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到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中,提高农牧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并通过典型宣传的方式,动员有较强信息素养的农牧民群体利用日常交往活动将信息素养的基础知识、基本理念以生活化、口语化、实操化的方式对强关系群体进行传播扩散。村干部群体可借助村社的微信联络群等方式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让经验丰富的农牧民分享获取信息渠道的经验及相关收获等,让更多农牧民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的提升对于改善当下生活的现实意义,有效增强少数民族农牧民提升信息素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物质激励方面,针对农牧民对网络上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内容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可以通过以赛促学,利用小程序打卡、网络知识竞赛、短视频制作等方式举办提升信息素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活动,并为表现优异的农牧民提供奖金或者免网费、贈送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各类奖励,以此激发农牧民参与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并帮助先进农牧民优先完成信息设备拓展和迭代,进一步拓宽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进入现代信息环境的可能性,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结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13]信息素养的提升正是大量“润物细无声”事情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程和有效进路。当前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信息素养水平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需求相比,还存在媒介接收能力较弱、信息需求意愿不足、信息创新使用能力缺乏等问题,导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蒙古农牧区的传播受限,诸多农牧民还仍然游离在主流价值观的宣传体系之外,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信息素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多主体、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开展信息素养鸿沟弥合行动,使其在多元化、强需求、高层次的信息接收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身的价值观念,从而自觉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者、践行者、传播者。未来的研究可以对内蒙古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信息素养水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程度开展更加广泛、更加系统性的调研,以期提出更具普适价值的少数民族农牧民信息素养提升策略,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有效打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后一公里”。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6-09(1).

[2]高永久,杨龙文.边境牧区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02):14-23.

[3]魏霞.在流动人口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内蒙古进城农牧民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22,43(04):22-28.

[4]Behrens S J.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overview of information literacy[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1994,55(4).

[5]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EB/OL].(2021-05-20)[2023-03-20].http://tj.nmg.gov.cn/files_pub/content/PAGEPACK/zk2020/html/fu0104.pdf.

[6]刘玉杰,杨清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与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3,34(01):27-3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80.72%[EB/OL].(2022-07-05)[2023-03-20].普通话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618/mtbd/202207/t20220705_643272.html.

[8]道格特其.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内蒙古农牧民媒介素养调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2.

[9]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3-03-03)[2023-03-20].互联网https://www.cnnic.net.cn/n4/2023/0303/c88-10757.html.

[10]李慧茹,乌日陶克套胡.内蒙古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05):54-61.

[11]徐光木.中华民族经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及实践路径[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7(05):13-25.

[12]李亮.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实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29-36+182.

[13]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N].人民日报,2022-03-06(1).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信息素养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爱在内蒙古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