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3-12-28杨静

校园英语·上旬 2023年7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英语专业

摘 要:随着教改不断深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英语专业为例,分析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本研究顺应“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构建并落实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英语专业;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杨静(1986.05-),山西代县人,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与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增多,所以亟需具备国际视野、精通英语、懂实操的创新型、复合型英语人才。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及国际化的特点,既需要不同层次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也需要大批“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这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跨学科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学生的创新素质也备受关注。文秋芳指出,创新素质由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组成,三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创新精神要求学生既要对新知识、新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又要对常规事件发展存疑。创新能力是指学生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文秋芳与周燕指出,学生进入外语专业后,语言学习往往依赖记忆、模仿、背诵、复述,较少进行复杂的、极具挑战性的思维活动,这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长期得不到充分的训练。因此,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调研结果分析

(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

以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为例,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面临巨大挑战。研究人员调研了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英语专业392名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回收有效问卷392份(男生61份,女生331份),从学生视角了解了当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创新创业意愿与经历:受访学生中,仅3.32%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且有过专门研究”,超过65%的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概念了解不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受到了传媒影响(49.23%)、同学朋友影响(38.78%)、学校教育影响(38.01%)。超过半数的学生渴望尝试创新创业,但57.91%学生表示对创业有“模糊的目标和打算”,87.24%的学生没有创业经历,可见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的了解不够充分。56.89%的学生选择“读研进修”,认为公务员、教师是最佳职业选择。在校期间,不少学生萌生过创业念头,但认为创新创业实践与语言专业较难结合,缺乏有效引导与支持,最终大部分学生放弃自主创业。

创新创业目的与时机:44.64%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是创业最佳时间,32.14%的学生认为毕业后1-2年最适合创业。受访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实践可以赚钱(76.79%)、挑战自我(60.97%)、解决就业(47.45%)、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45.66%)、自主決定工作方式(44.39%)。学生选择毕业后创业,以期解决就业问题,实现经济自由。

创新创业支持:67.81%的学生希望加强校企联系,获得更多社会实践机会;30.87%的学生希望得到家人与朋友的支持;31.89%的学生希望了解创新创业相关优惠政策;56.84%的学生希望多参与创新创业课程,收集更多创新创业信息。

(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局限性

专业课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欠佳:现有专业课以传授语言知识及技能为主,课程设置虽在逐步调整,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仍局限于语言知识与技能培养,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欠缺。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对创新创业实践的认识不够充分,应变及操作能力不强,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较弱,批判性思维鲜少涉及。这导致学生就业难、择业难,毕业后长时间无法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创新创业师资匮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单一:外国语学院教师承担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日常教学工作,工作任务繁重。目前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由本院教师教授,但大部分授课教师欠缺行业从业经验,创新创业意识相对薄弱。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实现学科融合,学生很难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评估机制单一,有效考核办法不足:创新创业课程缺乏有效考核办法是目前高校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现有考核方式均由任课教师本人制定并使用,缺少院系及学校量化指标,导致创新创业实践形式重于内容。

创新创业平台不足: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主,实践平台有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缺乏融合,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未得到充分锻炼,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

三、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截至2023年3月,英语专业共有524名在校本科生。外国语学院重视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努力培养语言基础扎实、跨文化能力突出、具备国际视野、匹配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近年来,我院以语言知识积累与技能实操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与创新教育为培养核心,构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一)优化课程体系

外国语学院构建以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三大模块衔接递进的本科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学术能力为目标,根据专业方向及社会需求,发挥教师学术特长,开设翻译实践工作坊等应用类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实践,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为学生顺利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增加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种类与方向。外国语学院发挥教师学术特长,丰富课程类型,实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2022级培养方案中新增商务英语、法律翻译、新闻英语、口笔译、教学法等专业核心及专业方向课程,增加英语演讲与辩论等专业课的实践课时。鼓励有企业从业经历及翻译实操背景的教师开设讲座,介绍行业发展及需求,分享个人经历,以实际资源为教学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实际情况。

建立翻译实践工作坊。目前高阶应用型翻译人才短缺,我院选取具有翻译实践经验、考取CATTI二级及以上水平证书或已出版相关译著的教师组建指导教师团队,采用紧贴现实的翻译文本,建立注重翻译实践、强调成员合作的翻译实践工作坊。工作坊以学生为中心,选取校本翻译作为实践项目,完成校园公示语、图书馆服务信息、校园网站英文版等翻译实践,以期逐步培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同时,邀请资深翻译专家进入课堂,分享实践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二)加强具有创新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教师发展路线,鼓励教师多接触国内外教改新理念,组织教师参与教学研讨与培训交流,鼓励教师尝试教学改革。我校加强教师对“智能+”“互联网+”教学理念的学习,加强网络教学技术培训,如录制微课、运用在线平台(如学习通等)辅助教学,使教师熟悉各类优质的课程资源平台(如中国大学慕课等),以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我校鼓励教师关注“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人才需求,鼓励教师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加强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我校注重教师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升,这有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依托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大创项目搭建校内创新实训平台

我校积极组建校园社团(如英语辩论社、外文配音大赛、外文导游大赛等),搭建校内创新实践平台,发展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多维发展。外国语学院依托“北科天院外国语”公众号、“贝壳领读者”公众号及校园广播站,锻炼学生的双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英汉互译能力,培养学生的新媒体传播能力、公众号运营能力、大型活动组织及宣传能力,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社会活动实践相结合。我院针对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进行了多元化探索,以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实践机会。

近年来,英语类竞赛类型丰富,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为改变参赛类别少、参赛人数少的现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我院以全国性及区域性赛事为主,加大对各类英语竞赛的宣传,全面介绍比赛内容及流程,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外教社杯”天津市大学生翻译竞赛、《英语世界》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作文大赛、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竞赛等多种学科竞赛,并组建竞赛指导教师团队,进行赛前辅导,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我院鼓励学生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国才、CATTI、BEC等),并组织指导教师外出培训,进行交流学习。

我校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中国文化传承相结合,组织学生观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答辩,引导学生申报大创项目。外国语学院组建大创项目导师工作室,组织指导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对国家级大创项目选题进行研讨,为学生提供项目选题新方向。自2020年起,外国语学院大创项目申报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学生参与人数逐年上升,成功申报国家级(2020年1个、2021年2个、2022年2个)、市级(2020年2个、2022年2个)大创项目,选题呈多元化,已申报项目均已顺利结项。我院师生以语言为载体,结合天津地域文化特点,以双语公众号、宣传手册、读书小组、学术论文等形式,带领学生完成了“津”城二十四节气双语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葫芦制作工艺的推广与介绍、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校园植物志宣传手册、《红楼梦》的普及与推广等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四)拓展宽口径校外实习基地

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多聚焦培训行业或中小学教师,学生渴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学技能及科研能力。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拓展英语教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外国语学院组建指导教师团队,组织学生观摩课堂教学,从教学活动设计、撰写教案、课件制作、说课训练等环节入手,加强理论联系实践;鼓励学生参与支教、中小学实习等社会实践,学习运用新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录制微课,使之成长为学习与实践能力均衡发展、创新能力较强的英语人才。教学实践中,学生收集教学反馈,与指导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及教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从教意识及创新意识,满足学生对自身能力提升和职业规划的需求。

外国语学院努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机会;引进企业一线人员指导学生关注“一带一路”区域就业市场英语人才需求,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外国语学院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体验电商、翻译、新媒体运营等社会实践,聚焦商业发展热点,提高个人沟通与合作能力,结合现有专业知识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目前已与一家翻译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签约成立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

(五)组织学术实践

鉴于学生以理论学习为主,缺乏实践,外國语学院以创新实践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升学术论文撰写能力,促进学生在专业领域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教师以学术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科研课题研究,探寻实践对于专业研究的深层指导意义。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过程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调研、资料整理分析等能力。

(六)构建多维考核评价体系

外国语学院创新创业实践考核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涵盖院系量化指标、指导教师评价、行业人士评价及学生自评。创新实践教学以多种形式开展,实践形式不同,评价方式不同。多维度评价有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水平。院系量化实践教学的学分与学时;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实践,依据学生汇报指出学生在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的短板,给出合理性建议;实习单位根据学生实习表现给出评价,真实地反馈行业用人要求;学生就自身工作能力、表现及态度进行自评与互评。

四、结语

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顺应“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学生成长需求,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满足国家及地方需求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大一、大二年级强调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大三年级侧重专业方向引导,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大四年级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校内实践平台、搭建校外实习基地,分类引导各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参与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使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更适用于本校英语专业学生,促进学生毕业后取得良好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院长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YZJJ-SK0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12-17.

[2]张绍杰.践行开放性、融合型、多元观的外语人才培养理念[J].现代外语,2015(1):131-136,147.

[3]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76-80.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英语专业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