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血站建设中的全血采集无纸化探索与实践*

2023-12-02韩浙东郑悦徐烨彪陈永斌孔长虹潘凌凌浙江省血液中心浙江杭州3005浙江省输血协会

中国输血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电子签名无纸化血站

韩浙东 郑悦 徐烨彪 陈永斌 孔长虹 潘凌凌△(.浙江省血液中心,浙江 杭州 3005;.浙江省输血协会)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血站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已能覆盖采供血全过程。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逐步应用,血站信息化正朝向智慧化发展[1-3]。 因国内血站信息化起点不同,发展参差不齐,对智慧血站建设认知也未完全统一,各地都在探索智慧血站建设之路。 浙江省血液中心依托浙江省血液信息化平台(BIS 信息系统),在血液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早,在探索智慧血站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4-5]。 在智慧血站建设中,血液采集无纸化是重要一环,其中全血采集无纸化因其场景多、涉及面广等特点,为建设中的难点,尤其是全血团队采集的无纸化尤为复杂,目前国内还未见全血团队采集全流程无纸化相关报道,现将本中心在全血采集中的无纸化探索与实践分享如下,以促进全血采集信息化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依托浙江省血液信息化平台(BIS 信息系统),通过对信息化流程梳理和改造,系统框架设计和构建,数据网络传输搭建,建立依托BIS 信息系统的全血无纸化采集系统。

1.2 全血采集无纸化流程构建

1.2.1 无纸化献血登记 献血者可通过手机支付宝或微信小程序进行献血登记,包括献血前自我健康评估,个人信息填写。 身份认证可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手机端进行,也可通过电脑端进行献血登记。 电子填表完成后至献血登记处登记并推送至健康征询和体检检查环节。

1.2.2 无纸化身份认证 可通过传统身份证等证件读取认证身份,也可通过支付宝刷脸屏直接进行刷脸认证,身份认证后为献血者绑上带特殊二维码的手环,并将该二维码与献血者身份进行绑定,献血者登记信息通过中心信息平台(BIS系统)自动关联和调入。

1.2.3 无纸化健康征询 献血者通过支付宝刷脸或身份证阅读器进行实名认证后,工作人员可在线对献血者既往献血史进行查询,并将健康征询表推送至电子签名板,与献血者进行逐条沟通征询,并确认献血者献血量,经献血者确认无误后在电子签名板上进行电子签名并保存。

1.2.4 无纸化一般检查 工作人员在电脑端在线录入献血者身高、体重、 血压和脉搏等检查信息,将符合献血要求的献血者信息推送至献血前检测环节,不符合要求的献血者信息保存为不合格。

1.2.5 无纸化献血前检测 使用手持终端(PDA)扫描献血者手环二维码进行身份信息导入,使用献血前初筛设备扫描献血者手环二维码进行关联,完成标本采集和献血前检测。血液检测数据通过设备监控平台自动导入,符合献血要求的献血者信息将被推送至献血前评估环节,献血前检测不合格献血者保存不合格。

1.2.6 无纸化献血前评估 工作人员根据献血者健康征询、一般检查和献血前检测等结果进行在线综合分析和评估,评估合格的献血者信息将被推送至采集环节。

1.2.7 无纸化血液采集 工作人员使用手持终端(PDA) 扫描献血者手环二维码,核对献血者身份和献血信息, 扫描血袋码和血液标签进行绑定和核对,热合均通过PDA 进行计算机核查并导入,通过手持终端(PDA) 对采集量等信息进行核对确认和保存。

1.2.8 无纸化热合 通过开发信息化热合平台,平台可输入工号和密码登陆,调取工作人员电子签名,血液热合时平台读取血袋上的RFID 电子标签,自动显示在平台显示面上,包括血型和血量等信息。

1.2.9 无纸化信息修改 献血前献血者献血量修改可通过手持终端(PDA) 发起,传输到电子签名版上,献血者在电子签名板重新确认并完成电子签名。 一般检查、献血前检测和采集数据等数据通过中心信息平台(BIS)修改,修改前原始数据保留在电子登记表,修改后数据显示在电子表数据修改栏中。 与传统模式的比较见表1。

表1 无纸化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1.3 电子签名及电子档案系统构建

1.3.1 电子签名系统 中心构建的电子签名系统包括内网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电子签名发起系统,外网缓冲区域(DMZ)的电子签名前置交换系统,外网电子认证服务系统和国家授时中心[6]。 电子签名系统主要使用基于移动CA 数字证书服务、电子签名服务器、移动电子签章系统和时间戳服务系统。 提供数字签名、数据加密、时间戳、电子签章等服务,实现PDA 电子表单的生成和保存,包括全血采集全流程电子数据、献血者个人信息、献血者电子签名、工作人员电子签名、签署时间和修改记录[7]。

1.3.2 电子签名系统运用 献血者在血站信息专网连接的签名屏上留下签名笔迹形成献血者电子签名,由PC 或PDA将需要电子签名的文件推送至电子签名板,献血者电子签名完成后实时颁发由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证书认证机构(CA)的数字证书,并将签名后的PDF 文件返回PC 或PDA,由工作人员对献血者电子签名确认。 工作人员使用留档签名笔迹固化成电子印章,采用用户名加密码的方式进行登录系统,操作时自动调取签名印章并生成CA 数字证书。 形成一份等同原件形式的电子表单。

1.3.3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健康征询、知情同意书、献血者及工作人员电子签名生成1 份健康征询PDF 文档,献血者个人信息、献血前检查记录、采血记录、修改记录,献血者及工作人员电子签名生成另1 份献血记录PDF 文档,PDF 格式的献血记录电子表单定期推送至第三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电子档案以献血编号为归档标识,系统自动对电子表单进行接收、编目和备份,通过审核后完成电子档案的归档工作。

1.4 电子献血证和线上纪念品系统构建

1.4.1 电子献血证系统 献血者每次献血成功后都会生成1 张个人电子献血证,工作人员完成采集确认并在PDA 操作保存后自动发送电子献血证,献血者可通过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的系统接口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献血记录查询,在该平台上还可以进行献血记录补充申请、献血记录修改申请和投诉与建议等[8]。

1.4.2 线上纪念品平台系统 中心信息系统通过对接第三方线上纪念品平台系统,由中心血液信息系统(BIS)将献血信息实时推送至线上纪念品平台,实现常规献血纪念品网上选择、街头献血活动纪念品发放、团队献血纪念品发放,兑换记录以电子记录形式保存,同时通过使用使用手持终端(PDA) 实现部分线下发放纪念品数据推送,实现线上线下数据的实时关联,完成献血全流程的信息化改造。 无纸化信息流程见图1。

图1 无纸化信息流程图

2 结果

2.1 无纸化应用

2.1.1 全血街头献血点无纸化 全血无纸化献血系统于2022 年11 月1 日开始推广至街头献血点,截至2023 年7 月底,固定献血点采集模式登记66 974 人次,征询体检63 736人次,初筛检验55 611 人次,血液采集49 063 人次;共产生49 063 份电子档案。

2.1.2 全血团队献血无纸化 全血团队献血从2023 年4 月份全面推行无纸化操作,截至2023 年7 月底,团队模式共登记34 376 人次,征询体检33 285 人次,初筛检验29 457 人次,血液采集24 822 人次,共产生24 822 份电子档案。

2.2 无纸化成效及问题

2.2.1 全血无纸化的优势 全血采集应用无纸化比传统模式更加规范,便捷。 实现无纸化全血献血后与传统纸质记录比较,记录更加规范,记录修改在实现无纸化后与原来同期相比,出现明显下降,2021 年11 月—2022 年7 月纸质记录存在修改或漏项为9 255 处,比例为8.57%,2022 年11 月—2023 年7 月实现无纸化后存在修改或漏项257 处,比例为0.13%,全血献血码标识绑定错误发生率从由纸质的0.02%降为无纸化的0,实施前后比较存在差异(P<0.01),见表2。

表2 全血采集纸质记录和无纸化后电子记录规范性比较(n,%)

2.2.2 全血采集实现无纸化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对比传统模式,全血采实现无纸化,不是简单的纸质模式迁移到信息化上,而是需要流程的梳理和重塑,使信息化流程更加流畅。主要流程对比见表3。

表3 无纸化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流程比对

2.2.3 全血采集无纸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因无纸化采集对网络要求很高,尤其是在团队采集中,因场地限制和人流密集,容易导致网络拥堵。 主要问题见表4。

表4 无纸化使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3 讨论

随着国家推进医疗机构的数字化改革,数字化发展逐步深入医疗机构的建设发展中,医疗机构作为数字化医疗改革的先锋,无纸化已先行先试多年[9-10]。 近些年,血站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也有了长足进展,信息化已基本覆盖采供血全过程,并逐步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智慧血站建设成了当前血站信息化建设的热点。 在智慧血站建设中,全血采集的无纸化是各血站重点突破的方向,然而,近几年国内采供血机构如上海、武汉、深圳等对全血献血流程开展数字化的改造都局限在个别模块和功能上,都无法突破在个别固定献血点使用的范围[11-12]。 2023 年4 月,中心全面在全血采集环节实现了全流程无纸化,成为全国首家在全血采集中实现全流程电子流程的血站。

本中心从2017 年开始组建信息研发团队着手搭建数字化工程基础构架,通过云平台的开发构建、人脸身份识别系统的建立、电子献血证平台开发、业务流程的重塑与改造等建立智慧血站的基础,并在2021 年率先实现了成分献血的全面数字化[13-14]。 由于全血献血与成分献血在业务流程、献血场所以及人群状态等存在的诸多不同,成分献血无纸化流程不适合全血采集模式。 同时,全血采集具有多场景多模式等特点,一直是全流程信息化开发的难点问题[15]。 中心经过对全血数字化框架梳理和重构,献血流程的重新构造,并通过反复开发测试和磨合,于2022 年9 月初步完成了全血采集无纸化流程的开发,并于同年10 月开始测试并逐步完善。

全血采集全流程无纸化操作,其具有信息实时性等优点。 第一,提升了质量安全。 首先因动态签名,保证了献血者、工作人员的签名的实时性和内容的不可更改性。 其次,因其所有记录和修改都有时间戳,保证了来源的真实性。 再次,在数据统计、问题分析上可实时查询相关数据,监控实时且可靠。 最后,在献血环节采用实时刷脸技术,实现身份认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在刷脸后进行手环绑定等措施,兼具团队采集时身份认证的效率。 第二,使档案更加安全。 实现信息流的电子档案增强了信息的隐私性和安全性,避免了传统纸质容易老化、遗漏、损毁等的问题,确保信息的完整、安全、可靠和可追溯。 第三,节约了资源。 实现无纸化血液采集后,也节约了打印献血登记表单的纸张、墨盒等耗材,解决了纸质档案储存空间大、不易长期保存等问题。 第四,使信息更加安全和可控。 采用无纸化血液采集,因其具备关键节点的控制,减少了人为差错的发生,也避免了表格填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楚等纸质记录容易产生的问题,减少了表单复查等大量人力资源。 第五,提升了存储效率。 因电子表单因其储存方便,查询快捷等特点,减少了储存空间,在表单回查和原因分析中也具有显著优势。 第六,提升了献血服务,无纸化全血采集因其信息实时传递,通过献血预约,实时显示预约情况,可实现工作人员和物资配备的精准化,避免人员浪费和物资配备的不精准。 同时,通过预约也减少了献血者的等待,提高献血者的感受。 实现无纸化全血采集,可实时查询和掌握全血采集全流程数据,对现场可进行精准调控,提升献血服务。

截至2023 年7 月,中心全血采集无纸化系统已经正式运行10 个月,实现了全血采集全流程无纸化运行,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全血采集的数字化,引领了全血献血数字化建设,促进先进管理模式的建立,为献血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献血流程、更加优质的献血服务体验,有效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确保了全血献血全过程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由于运行时间不长,系统的稳定性和工作人员操作的熟练性均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电子签名无纸化血站
两级模式视域下有效电子签名认定规则的检视与构建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大力推进
无纸化入学报名多多益善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电子签名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法律视域下的电子签名效力探析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