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地方高校应用型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思考
——以鞍山师范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

2023-12-02赵仲夏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学分专业课应用型

赵仲夏

(鞍山师范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从2012年教育部在新闻传播学科下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特设专业至今,全国共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专业授予点的激增,一方面表现出传媒业对专业人才的强有力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办学层次、专业定位、师资能力等诸多条件的差异性,导致人才培养方式的差异。不同高校基于自身传统学科特色,呈现出以新闻、传播、技术为特色的三种主要人才培养方向[1]。随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文件的颁布,国家从宏观层面指导性地构建了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这类具有应用性特点的专业向应用型转轨的发展之路。依据国家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指引,鞍山师范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走出了一条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专业创新与发展之路。

一、问题导向,推动课程结构改革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本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是整个教学环节实施和评价的依据[2]。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因此,本文通过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量化研究,以期洞见地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向应用型专业转型的变革与创新之路。从2014年专业成立至今,鞍山师范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已培养了五届毕业生和四届在校生,根据教育部对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方案与业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共制定了4版人才培养方案。考虑到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完整性,本文仅抽取2014—2018级这五届毕业生的相关数据作为统计样本,分别对应《2013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2017版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建设初期课程结构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

专业设立之初,由于师资人员、实验室设备等办学的局限性,2013年制定的第一版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与新闻学课程重合率高、重理论轻实践、开设课程多而不专等主要问题。2014级第一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共开设专业课40门,总学分106分,专业课学分占学生毕业修学总学分的60.2%。在40门专业课中,与新闻学合班开设31门,占所有专业课程的83.02%,涉及实践类专业课3门,为新闻摄影、网页设计与制作、音视频节目制作,计9学分,占专业课学分比为8.49%(见表1)。在跨学科融合方面,与互联网传播相关课程有12门,如“网络传播”“网络数据分析”“网络舆论原理与应用”等;与经济管理学相关课程有4门,分别为“网络经济学原理”“网络营销”“市场营销”“网络与新媒体经营与管理”。从以上数据可见,我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多数高校早期的人才培养方案相似,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与新闻学人才培养同质化明显,实践类课程和业务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开设不足,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不能满足行业全媒体的实践要求。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师很多来源于传统新闻学,难以在短期内适应互联网思维;二是经济制约导致地方高校相较985、211高校在资金投入上明显不足,不能在短期内解决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更多的是在新闻学现有设备上进行修补和升级,赶超融媒体技术发展的后劲不足。

(二)校企合作助推课程结构改革,应用型转型初见成效

面对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鞍山师范学院积极开拓办学思路,2017年5月,与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签订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协议。协议规定,凤凰教育和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采取以优势资源对接为基础的战略合作模式,致力于培养数字媒体产业人才。人才培养采用“专业理论培养+行业技术培养”的2+2培养模式。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在大一和大二以理论课学习为主,由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专任教师授课,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大三和大四以实训课为主,由企业派驻行业内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教师开设数字媒体技术相关课程,进行实训指导,并相应引进实战商业项目,促进学界与行业对接,进而完成专业的应用型转型。

合作第一年,学院与凤凰教育教学部协商制定了第一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与凤凰教育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有了明显变化,特别是实践类课程比例显著提升。2015级学生开设专业课总计39门,本专业专任教师承担24门理论课讲授,由凤凰教育外聘教师完成15门实践课的训练,实践课学分占专业课总学分35.58%(见表2),比2014级提高了27.09%。实践课程的开设方向覆盖摄影摄像、影视后期制作、影视包装、三维制作等多个数字媒体领域。

表2数据显示,2014—2016级网络新媒体专业使用《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所以专业课开设的总学分占学生修学总学分比60%左右;2015级和2016级的实践课程采用学分置换的方式,将原有理论课学分与凤凰教育开设的实践类课程学分进行等量置换,实践类课程比重增加到36%左右;2017年,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根据传播技术发展的需求和传媒业结构的调整,删减了部分专业课,专业课占比降至55%左右,理论课占比进一步下降,实践课比重进一步提升。

二、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创新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采用“2+2”的人才培养模式,简单地说,即2年理论+2年实践,其本质是人文涵养与技能实训并重。然而,在网络与新媒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互联网思维,懂得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新媒体传播的理论,稳定而持续的理论课培养方案是强化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为了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技能型目标,紧跟行业发展的动态,校企双方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剖析行业前景和用人需求,每一学年都根据媒介发展的业态动态地更新部分课程内容,对过时或新兴的媒介形式进行课程的删减或新增。

2015级和2016级使用同版教学计划,开设的专业课中理论课门数同为24门,而开设专业课总数的变化由凤凰教育开设课程数驱动,这一规律也在2017级和2018级相关的数据中做同一认定(见图1)。

图1 校企合作后理论课与实践课变化趋势图

同时,2015—2021级的开课计划每学年都有部分课程进行动态调整(见表3)。例如:2019年,为了积极应对短视频行业的人才缺口问题,学校果断增加了短视频制作课程,同时减少了三维制作相关课程。

2021年,随着“元宇宙”这个科技概念性名词突然化身具象,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元宇宙的浪潮。同年,“The Sandbox”游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全球元宇宙概念股高潮迭起。2021年,以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等为代表的多家互联网传媒巨头纷纷布局元宇宙市场。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使用AI、XR等先进技术打造充满科技体验的春节联欢晚会,实现三维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完美联动。同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使用裸眼3D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种科技手段,完美打造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科技视觉盛宴。2023年,Epic、Adobe等智能AI软件或平台现世并大受推广。同时,GPT-4技术的迭代再次助推了OpenAI、Midjouney等为代表的智媒体社会化应用。很多学者指出,元宇宙不再是一个科技概念,它开启了从碎片技术到聚合社会的过程,最终必将形成与现实世界同步互动的虚拟互联网社会。从2021年起,鞍山师范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与凤凰教育开始筹划布局元宇宙教育,校企双方预再投资百万余元兴建虚拟现实实验室。2023年3月,凤凰数字媒体VR虚拟现实实验室验收完成,正式投入使用。该实验室占地面积约40 m2,拥有AI动捕系统及VR虚拟现实系统,为学生在三维空间进行虚拟现实体验、虚拟场景开发等方面提供了先进的实践平台。同时,双方共同修订了2021级开课计划,增加虚拟仿真交互技术等相关课程,积极布局即将到来的元宇宙时代,确保学生在未来元宇宙及相关产业的就业市场中具有就业优势。

三、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培养应用型人才,以OBE为核心指引,以学生为中心,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实践模式也进行了深入改革。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集中实践课的模式及内容,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学生实践技能培训,建立校内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对接社会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全面立体地助推专业的应用型转化。

(一)集中实践课模式调整

随着专业应用型转型的深入,2017版和2019版教学计划增加了集中实践课的学分,调整了开设内容。2013版实践教学大纲规定的集中实践课以学生独立完成相应实践任务为主,开设时间多在假期,主要实践指导教师为相应理论课程的授课教师。2017版实践教学大纲将集中实践课安排于在校期间,并根据设定的实训内容专门配备相应的实践指导教师,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实践内容更加具有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见表4)。此外,开展“以赛代练”的实践培养理念,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各级与专业相关的大学生技能竞赛,将创新实践意识融入课堂。截至2022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参与大学生竞赛并获得奖项30余项。

表4 集中实践课程调整一览表

(二)开展第二课堂技能养成训练

为了进一步推进2+2模式融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2020级开始,学校制定了《2019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技能训练计划》,该计划涵盖了人文社会素养养成训练和专业技能的逐级提升培训两方面内容。在学生入学后,以第二课堂为主要形式,以高阶技能培育基础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技能应用性,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任教师全程辅助指导。

(三)推动校内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

2020年6月,学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依托项目,校企双方合作投入100万元建设VR虚拟实验室,引入大型商业项目,旨在提升学生项目实训质量。基地现拥有4个实训室,累计投入近660万元;组织学生成立创业公司,探索公司化运营模式,开启创新创业企业孵化教学模式。在校内实训基地内,由凤凰教育及学生创业公司引入实战商业项目,进行实战商业演练。学生先后完成了国家应急管理部项目、鞍山市城市文化建设宣传片、煤气公司安全宣传视频等80余个项目。

(四)依托校企合作,推进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

2019年1月,凤凰教育在鞍师成立“凤凰教育辽宁省教师发展中心”,中心组织机构由双方共同组建,主要任务是培训双师双能型优良师资,为辽宁周边地区输送数字媒体教育人才。目前,完成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专业教师5人,取得工信部数字媒体相关职业技能证书2人,受聘获得凤凰教育双师型教师并取得授课资格的教师2人。随着双师型教师的增加,专业的实践应用型能力明显增强。从2019年开始,双师型教师开始参与凤凰教育开设的实践类课程教学,现每学年承担约500课时的授课任务和100课时实践项目指导任务。

四、智媒体时代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智媒体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站在“大传播”理念的基础之上,不是单一的理论素养,也不是唯技术论,是更加广阔的学科综合与技能运用[4]。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五年发展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走出了可喜的创新和发展之路。然而,道阻且长,媒介形态和技术发展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能否在未来继续求变创新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其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思考与改进。

首先,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技术提升空间有限。我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以文科招生为主,学生人文社科基础较好,但是艺术设计与理科思维有所欠缺。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初级学习中,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但是在三维呈现技术、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的学习上,单一学科背景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层次、增加了学习难度。要培养紧跟技术发展和媒体需求的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的理论和规律,同时也要求实现文工交叉与学科融合[4]。

其次,在与凤凰教育的合作办学过程中,专业学生的创新性培养显著提升,但是条块分割加剧。“2+2”模式培养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拓展性,然而大学本科教育前两年是以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网络与新媒体融合业态为背景建立的知识体系,大三、大四是以三维成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AI智能技术为体系构建的知识框架,两个阶段知识跨越较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技能训练计划的有效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这个跨越的鸿沟,但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途径仍然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育。李良荣教授指出,构建真正的新闻传播教学体系,最根本的要把“+互联网”转变为“互联网+”,即不是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做“增量改革”,而是建构“技术—表达—思维”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5]。这种体系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理论+实践”模式,需要在未来培养更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把互联网思维和融媒体实践融入教学,同时把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中。

再次,元宇宙相关的虚拟现实实验室等相关实训基地已经建设完成,然而,实验设备维护、后期设备更新仍然是掣肘地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同时,地方高校由于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拓展环节仍存在技术瓶颈;具有相关技术的师资队伍匮乏,人才培训存在短板,未来还有更长的路需要探索与奋斗。

猜你喜欢

学分专业课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学分美食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