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方法探析

2023-10-29朱丹萍青岛市实验小学山东省青岛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课标导图阅读教学

■ 朱丹萍(青岛市实验小学/山东省青岛市)

掌握教学中的问题与短板是教师制定针对教学策略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探索高效阅读教学方法前,要先对现状进行分析,随后在清晰定位教学关键症结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兴趣以及课标的要求,从丰富阅读资源、开展阅读活动、实现家校共读、借助思维导图、创新阅读模式以及运用多样工具六个角度阐述如何具体弥补教学不足,从而持续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兴趣是行为的重要指引,但是因为语文阅读以文字内容为主要形式,并且学生需要在阅读后完成题目,使其无法感知到阅读的乐趣与魅力,只能在教师的强制要求下参与阅读教学,因而产生更为强烈的抵触情绪,进而导致阅读兴趣与意愿下降。

(二)学生缺少阅读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引导学生长期坚持,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单次阅读教学的实施效果,忽视了从长期的角度制定阅读教学计划,并且没有引入家庭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与价值,导致学生无法在连贯性的教育进程中形成习惯。

(三)学生阅读效率较低

阅读效率直接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技巧,所以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解题准确性的同时,还必须教授学生高效的阅读技巧,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多以讲解文章为主要内容,忽视了教授学生具有普适性的阅读技巧,导致学生在阅读时缺乏明确的方向,效率较低。

(四)教学方法低效、刻板

教学方法既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又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看法和态度。目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多按照“学生阅读解题、教师分析文章以及讲解问题答案”的顺序展开教学,虽然可以保证学生正确理解文意,但是方式存在一定的刻板性和局限性,从而阻碍了教学的有序推进。

(五)阅读资源单一、局限

阅读资源是阅读教学展开的基础,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阅读内容局限在课本以及练习的文章中,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导致其学习视野越来越狭窄,另一方面无法帮助学生收获新的体验,导致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逐渐下降。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丰富阅读资源,激发阅读兴趣

1.依托绘本资源

绘本具有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借助图片理解文字内容,并且其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切合小学生的喜好与兴趣,可以引导学生感知阅读的乐趣与魅力。为此,教师在推进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绘本这一资源,降低学生单一阅读文本内容的枯燥感,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对阅读的正确态度。

例如,教师可以引入《市场街最后一站》《打架的艺术》以及《月光男孩》等高质量的绘本,辅助阅读教学的开展。首先,教师选择每月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作为绘本阅读课,将其提前选好的绘本分发给学生,并给予其20分钟时间进行自主阅读,以此使学生在精美的图片、趣味的语言以及动人的故事中集中注意力,改变其对阅读的看法与感受;其次,教师在学生阅读完成后,要求其自由结组,就绘本内容展开讨论,由此扩展阅读教学进程,延伸学生的愉悦体验。由此可见,依托绘本资源,教师可以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从新的角度体会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出其主动阅读的兴趣与热情。

2.引入课外整书

培养整书阅读能力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要求与任务,该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较高层次的语文素养,可以促使学生长期实施阅读行为,并在过程中形成更为深入、全面的理解,进而深度感知阅读的魅力与价值。基于此,教师应运用课外整本书丰富阅读教学资源。

例如,教师可以引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此类具有较大教育意义的书籍,并且带领学生深入阅读整本书。首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习惯制定为期三周的阅读计划,具体到每天读几页或几章,以此引导学生将整书阅读拆分成多个环节,保证学生在每日的持续阅读中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其次,教师要求学生每两日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记录其对书籍内容的感受和体会,保证其在高频次的总结与回顾中深化理解;最后,在学生执行完三周阅读计划后,要求其依据对整书的理解和日常心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保证整书阅读的完美收尾。由此可见,引入课外整书,可以促使学生在连贯性阅读中逐步形成自主阅读意识。

(二)开展阅读活动,感知阅读乐趣

教学活动是一种具有较强活力和趣味的教学方式,相较于教师的平铺直叙,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从而促使学生“在快乐中阅读”。

1.开展情景演绎活动

情景演绎活动通过具体的情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且促使其在对话、动作的还原与演绎过程中从主观了解理解人物、理解文本,除此以外,此种教学方式还可以降低学生对阅读的抵触情绪,全情感受阅读乐趣。为此,教师应着手构建情景演绎活动。例如,在讲解《守株待兔》这一课时,首先,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总结寓言中的主要形象以及基本内容,随后要求其自由结组,思考农夫与兔子之间可能发生的对话内容以及各自的心理活动后,并表演故事中的内容,以此促使学生在活动准备以及练习过程中感知阅读的趣味性;其次,教师在教学开始前,邀请三组学生上台表演,并且与其他未参与学生一起选出最具表现力的一组,授予其“演绎星”称号,通过活动实施和奖励帮助学生多角度收获快乐的阅读体验。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开展情景演绎活动,契合了小学生的喜好,可以调动其阅读积极性。

2.开展趣味游戏活动

游戏化教学是近些年应用较多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方法,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将游戏和教学之间建立联系,合理将学生的探索热情转移到教学中,推进其自主学习进程。就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改变单一传统的阅读教学结构,为阅读教学赋予新的生机。

例如,教师可以每月举办一次“猜文章”的游戏活动。首先,总结本月内教学以及学生阅读的文章内容,从每篇中摘出3—5句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并且将其插入幻灯片中,以此为游戏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其次,教师在每月最后一节语文课组织游戏,邀请8—10名学生参加游戏,给予学生两分钟的时间,随机滚动幻灯片,让学生在读完句子后回答文章的题目,回答出最多的学生获得胜利,教师可以奖励其一次“作业豁免权”。过程中,教师通过游戏丰富了阅读教学形式,辅助学生从多角度体味了阅读趣味。

(三)实现家校共读,培养阅读习惯

家校共育强调家长发挥陪伴的作用与价值,教师提供专业的教育力量,二者之间加强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从而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环境与模式。

1.教师设置课后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性地位,所以若要实现家庭与教师的联合教学,必须借助课外这一环节,因此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合理布置课后任务的方式,建立隐性的监督机制,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并且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家庭教育延伸教学进程。

例如,教师在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后,布置课后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中写景的顺序以及涉及的景物,与家长合作,运用图画或者手工的形式还原课文中描绘的景色,如此学生可在完成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回顾文本内容,并且梳理文章写作顺序,从而使得学生掌握阅读写景类文章的技巧,与此同时,学生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明亮色彩表现愉悦心情,如此可以促使其掌握通过文字深入感知作者感情的方法。由此可见,教师创设课后任务,一方面可以为家校共读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逐步培养起学生深度阅读的良好习惯。

2.家庭创设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氛围以及学生的阅读心情,而在家庭中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通过形式化的元素,由此引起学生对阅读的重视,促使其在感知到阅读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上,主动阅读。与此同时,在创设阅读环境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寻求教师的专业指导,从而构建出更具针对性和引导性的阅读模式。就此,教师与家长应共同探索如何在家庭中为学生打造出更为合理且舒适的阅读区域,例如,首先家长应询问学生在学校中的阅读表现、阅读偏好和劣势,所以在书籍选择方面,家长可以结合教师提供的专业意见以及学生的阅读需求,为阅读区域填充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其次,家长结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如喜欢安静还是喜欢有声音、喜欢灯光亮一些还是暗一些等角度,布置出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投入阅读的环境。由此可见,在家庭中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促使学生在舒适环境中坚持长期阅读。

(四)借助思维导图,教授阅读技巧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工具,可以帮助使用者理清事物间的联系以及逻辑,从而提高使用者的理解效率。为此,教师应注重在阅读教学中,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逻辑,从而在整体结构上全面把握文章,避免阅读逻辑的混乱与无序。

例如,在教学《琥珀》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的基本形式,带领学生在观察与倾听中初步学习理论知识以及运用方法;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并且运用思维导图总结与展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架构,以此为学生创设实际运用思维导图的机会;最后,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与分析完文章后,运用多媒体展示其提前列好的思维导图,要求学生结合教师所列和对文章的理解,对比查找自己所列导图的不足,并且在修改中增强对思维导图的熟悉感。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讲解运用与调整思维导图的方式,促使学生从理论以及实践角度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五)创新阅读模式,交流活跃思维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较为关注学生独自阅读的过程以及对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会缺乏与他人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无法学习新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角度,从而导致阅读视野逐渐狭窄、阅读能力发展受限。为此,教师应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引入合作阅读这一形式,对阅读教学进程进行创新。

例如,首先,教师依据对学生阅读水平的分析,将班级内学生划分为6—8个小组,保证每组中都有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发挥引导作用,同时也为阅读水平较低的学生提供发展与提升的机会;其次,教师应在每次阅读教学中设置小组任务,要求学生围绕理解难点展开讨论,避免阅读素养高的学生故步自封,同时利用高理解力学生的发言为低理解力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以此创设出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的和谐氛围,保证班级内对每一名学生均拥有提高的机会。所以,教师创新阅读教学的模式,引入合作性探究性形式,可以促使学生在交流中提高思维灵活性,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能力。

(六)运用多样工具,丰富阅读体验

在过去以及现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阅读教学局限在对文本的解读与感悟中,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感知能力,但是无法完全满足新《课标》中对学生阅读素养的要求。基于此,教师应该打开教学视野,学习新理念,将阅读教学的边界外扩,创设出更为全面与综合的阅读教学模式。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新闻、网络交互平台中的新颖推文等形式,带领学生初步感知实用类文本的定义与形式,一方面更新阅读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具有创新性的资源中学习更为实用的技巧与方法,从而为学生与时代的接轨创设条件。再如,教师可以运用线上平台构建起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通道,在日常生活中分享有价值的阅读资源,并且要求学生通过平台反馈心得与体会,由此教师可更为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表现,从而制定具有差异性的教学策略,针对性地发展不同学生的能力。由此看出,教师借助多样教学工具与资源,可以推动教学的良性发展,从而促使学生保持对阅读的新鲜感。

综上所述,新《课标》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指明了方向,强调了从儿童及青少年发展初期便应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所以教师应该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巧,使小学阶段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学习与成长进程中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语文科目是学生整体学习进程以及日常生活的基础和前提,而阅读又是语文科目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但目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尚未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快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程。

猜你喜欢

课标导图阅读教学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第6章 一次函数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