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围绕核心素养开展问题教学的策略

2023-10-28顾小兰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实践途径问题教学高中语文

顾小兰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能够从思维、方法、能力及观念等多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而且能够适应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促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在新时期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重点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目标,采用合理的教学引导手段,深化学生学习感悟,确保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因此,文章立足问题教学视角,对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措施进行了深入探究,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问题教学;实践途径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是促进高中语文教育改革工作的内在驱动力。然而核心素养并非表象化的知识概念,而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独立感悟的思想以及规律。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避免单纯采用知识灌输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注重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促使学生展开思考探究。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语文学习经验,并引导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1   指向核心素養的高中语文提问教学法

1.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因此,想要达成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关键字词、句式结构入手,分析不同作者在进行文字表达时的相关技巧,从而顺利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目标。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一课的教学中,作品上阕交代了作者创作诗歌时所处的环境以及眼中所看到的景物,并借助江、山、船、林、鱼、鹰等事物的交织融合,绘制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场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描写这几处景物的过程中,分别通过哪些词语来体现其各自特点?又是怎样将几种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呢?其中遵循了怎样的顺序?”。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语言表达特点展开思考,使其能够在提升文本解读能力的同时,掌握其语言技巧。

1.2思维发展与提升

语文的学习运用需要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参与,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对文本语句的整合处理来准确把握其中隐含的更多信息,并根据信息内容做出恰当的回应。

因此,教师在开展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问题的启发性、逻辑性及层次性,确保能够引导学生根据问题逐渐挖掘文本内在价值,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利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目标。

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祝福》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祥林嫂”这一人物的分析时,可以要求学生从整合文章信息入手,思考“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人都有哪些?在每次悲剧发生的过程中,祥林嫂有选择或者反抗的余地吗?假如同样的事发生在现代社会,那么还会上演相同结局吗?”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文章信息进行梳理,并以此对其中关键内容进行组织串联,使学生最终能够根据“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旧社会封建思想的控诉,从而实现对学生思维培养的目标。

1.3审美鉴赏与创作

“文学审美”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层目标,教师在正确理解文章表层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维的二次加工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美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在文本阅读中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感悟。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根据文本的语言技巧或者思想内涵设置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把握文章重点进行思考,并为文字鉴赏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一课中,诗歌描写了作者在遭受牵连贬官之后,偶遇一位故居长安的琵琶女诉说身世的情景。诗歌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波澜起伏、错落有致,具有很强的叙事性特点。教师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回顾文本内容并思考“从作者的描写中仿佛可以听到怎样的音乐情感?能否将作品中描写‘琵琶弹奏的字词换成其他内容?”等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文字鉴赏活动,并增强对古诗的学习感悟。

1.4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习俗,并借鉴其中的方法经验来解读现实中的生活现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够以教师引导为依据发现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精神,并正确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与文化传承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这三篇课文当中,三部戏曲全部都是悲剧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场景、内容分别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可以从戏剧文学角度来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之外,还可以将重心集中在文化背景解读方面,要求学生思考“造成剧中人物悲剧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与阶级冲突?”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准确关注到课文背后隐含的丰富文化,并感受不同国家文化的多样性。

2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提问类型

2.1语境式提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中强调,核心素养培育工作需要在真实问题情境下展开,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联系具体事物来思考语言的使用规律、思想内涵以及文化情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语境式提问”来开展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语文知识与现实事物场景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使其能够通过经验迁移类比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感悟,进而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有效提高。

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为例,课文是一篇新闻通讯作品,不仅要求学生通过袁隆平先生的工作经历去感悟新时代的职业精神,而且需要了解新闻通讯的语言特点,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运用。因此,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文本知识信息以后,可以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特点进行语境式提问,如“假如你是一名校报记者,现在需要你用新闻通讯的方式报道一位身边的人物,你会选择哪些人进行报道?会搜集哪些新闻素材?报道的角度又是什么?”。教师在引导学生回顾教材知识信息的同时,一并思考本章节语言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范围,以此顺利落实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2.2引导式提问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多以被动的方式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内容,并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增加自身知识积累。这种行为不仅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视角,而且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感悟,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在新时期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式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逐层递进地挖掘文本知识线索,并引导学生对知识信息展开自主整合。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思维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高三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项脊轩志》一课中,文章讲述作者与故居“项脊轩”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生活琐事,并从中表达了作者的切身感悟。由于文章前后经历两次创作,作者不仅心境体会不同,而且寄托在文字中的情感也有明显差异。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式提问来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信息,并使其能够将字里行间的零散线索与作者最终想要传达的思想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对文章形成深刻感悟。问题1,作者前后一共对项脊轩进行了几次修缮?修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问题2,作者在前后两次修缮故居的过程中,分别重点介绍了哪些部分的修缮?从中能够看出作者的哪些想法?问题3,对比作者在修缮“项脊轩”时的心境变化,分析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作者通过文章想要向读者传递哪些具体信息?

2.3开放式提问

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需要以學生自身感悟为主,也就是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对文本中蕴含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进行思考。在引导学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基于自身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进行拓展迁移,并借助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多层面的学习探索。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并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应用经验。

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雷雨》为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作品中为何周朴园和鲁侍萍两个角色没有走向毁灭的结局,反而是周萍、四凤、周冲几个人物接连死亡呢?结合作品的剧情走向,尝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固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感悟分别进行思考,并在这一过程中给出符合自身认知的答案。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不再局限于一个角度进行思考,而是能够从艺术、历史、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文章信息梳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开放性视角下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2.4升华式提问

升华式提问是指师生主动脱离浅层知识范围,站在更高的层面、更新的角度对文本信息进行深度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不再只围绕文本表面信息进行对话,而是深入思考其中隐含的思想情感,并联系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以及知识概念对其内容进行深度加工。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学习思维,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获得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主动借助提问式教学促进学生思考感悟,使其能够从课堂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桑小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J].新智慧,2022(7):100-102.

[2]刘利.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与实践[J].甘肃教育研究,2022(1):135-137.

[3]张爱英.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1(15):99-100.

[4]黄丽丽.“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7):42-43.

[5]张迎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程(下),2016(6):53.

[6]冯巧.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优化提问方法[J].启迪与智慧(中),2019(11):81.

猜你喜欢

实践途径问题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林场护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思路及实践途径选择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