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剧本杀”: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应用

2023-10-28刘运佑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

刘运佑

摘  要:“剧本杀”的流行给作为其主要受众对象的大学生群体带来了多方面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文章通过对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红色剧本杀”的背景探索、特点挖掘、意蕴分析、案例研讨,总结其创新与应用价值,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与推广的建议,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红色剧本杀”;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4-0014-04

近年来“剧本杀”的流行与其强社交属性吸引了大學生群体成为该游戏的主要受众对象。随着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增加以及其关注点的日益广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以更好地吸引青年大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对“红色剧本杀”的探索背景及意义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部分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上存在认知偏差,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相关课程的任务,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孤岛困境”[1]。尽管近年来随着高校对课程思政的不断重视有效改善了这一现状,但随着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不断涌入,缺乏大学生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必又将陷入新的“孤岛困境”[2]。当下“剧本杀”所呈现的游戏社交化、场景沉浸式、剧本商业化、导向多元化等特征及其对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等层面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3]。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的关注点,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抓住青年群体中的热点与当下社会问题中的难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形式开展好。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展开方式也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但是“教育理念较为落后”“教育形式相对单一”以及“组织育人功效有待提高”等问题仍然存在。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的形式仍较为传统,大多把上级重要文件和指示精神宣讲作为重点,却没有抓住大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缺乏讲授深度与形式创新,所取得的效果也不佳,学生难以积极主动参加和发挥,间接造成了组织生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渗透力,使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育人功能无法发挥,致使支部的战斗堡垒功能不强。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重要意义

1.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作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支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和发展、教育与管理以及服务与创新的平台,承担着强化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保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长效机制运行的重要职责。《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学生党支部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还应该“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因此,新时代高校应当以大学生需求为导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产品供给,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三因”(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同时,通过调研、访谈等多种方式,帮助大学生群体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解决问题的践行者,不断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育人的功能与服务。

2. 学生党支部探索特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发挥其育人的功能。”[5]学生党支部应有目的地将活动主题与思想政治教育衔接,悄无声息地把理论知识传播贯穿于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理想信念,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党支部通过创新活动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同时,学生党支部应主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抓住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以“剧本杀”等社交游戏方式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抢先创新游戏“剧本”,使其作为理论教育的补充,通过有益游戏形式更好地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学生的心中。

二、“红色剧本杀”的概念与特点

(一)“红色剧本杀”的概念

“红色剧本杀”是将红色教育资源融入剧本杀的故事情节,并将玩家代入既定情境进行沉浸式体验的活动[6]。其剧本大多以历史事件为题材,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通过游戏剧本设定,让参与者深入了解剧本并进行演绎,在整个推理过程中通过剧情分析、逻辑推理找出真相、解答疑问,通过沉浸式体验感悟红色精神内核,加深对历史事实的认知,也在扮演过程中进行角色情感衍生下的角色和自我之间的审视,潜移默化地在游戏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红色剧本杀”的特点

“红色剧本杀”的剧本对红色文化故事还原度高,可以根据不同历史事件和教育目标进行剧本的创作和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剧本设计。创作具有红色教育元素的游戏剧本,选择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事件或革命经典,打造引人入胜的情节。

2. 角色扮演。参与者按照剧本中的角色设定扮演不同历史人物,了解其背景和心路历程,深入感受红色精神的内涵。

3. 团队合作。游戏中通常需要参与者进行合作、协商、推理,通过团队合作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凝聚力。

4. 主题讨论。游戏结束后,组织参与者对剧本中的红色教育元素进行讨论,使其加深对历史和红色精神的理解,引导他们从中汲取对现实的启示。

5. 思想引领。要加强教育引导,借助游戏中的情节和体验,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红色剧本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红色剧本杀”能够通过情节设定和角色扮演,让大学生更加深入体验党的历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家国使命感。“红色剧本杀”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形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党性觉悟和思想品质,提高其对党和国家的责任担当,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增强学生党性觉悟和思想品质

“红色剧本杀”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的一种创新应用形式。其融合了剧本杀游戏元素与红色教育理念,旨在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其党性觉悟和思想品质。在传统剧本杀游戏中,参与者扮演不同角色,在推理、解谜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而在“红色剧本杀”中,游戏设定将与红色教育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革命精神等纳入剧情,通过参与者在游戏中的体验和互动,悄无声息地开展红色教育。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形式

高校基层党组织以创新的形式将红色资源融入剧本杀,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一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递形式,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新时代运用新事物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学生党支部不仅有发展党员的重要职责,更有培养好大学生群体的重要使命。用“红色剧本杀”形式带动广大学生党员乃至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二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将红色文化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当下流行的剧本杀融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效贴合大学生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促使其形成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激发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三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红色剧本杀”以游戏形式将玩家从历史故事的阅读者变成实体剧本的参与者,拉近了玩家与红色教育资源的距离,使思政教育更加合理化和可接受,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实践学习和主动接受思政教育的积极性。

四、高校基层党组织对“红色剧本杀”的创新与应用

(一)创新思路

1.定制化剧本设计。针对不同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基层党组织可以定制化设计红色剧本杀的游戏情节和教育内容。通过选取与当地或学校历史相关的题材,让学生更加贴近感受党的历史和红色精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2. 创新游戏规则。基层党组织可以探索新的游戏规则和玩法,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引入角色扮演、解谜、实地考察等元素,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不同的思考和挑战,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整合多方资源。基层党组织可以整合校内外资源,与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组织等合作共建红色剧本杀活动。通过多方资源的支持,丰富活动内容和效果,使红色剧本杀成为一个多样化、全方位的教育平台。

4. 加强教育引导。在红色剧本杀的实施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同时要警惕剧本出现过度娱乐化、庸俗化等问题。通过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引导问题,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加深对历史和社会问题的认知,确保活动真正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引导和帮助。

5. 定期评估与改进。在实施红色剧本杀的过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定期评估活动效果,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使红色剧本杀的应用不断优化。

通过以上措施,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更好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增强大学生的党性觉悟和提升红色精神涵养,推动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

(二)应用案例

以“红色剧本杀”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已发行且具有代表性的《兵临城下》《刀鞘》《南京1937》等一批红色剧本在各类平台都有丰富的新闻报道和内容,当下越来越多的党组织开始将“红色剧本杀”作为开展党建活动的全新模式,《人民日报》等新媒体平台也点名表扬“红色剧本杀”为红色教育注入“年轻态”。

以目前热门之一的“红色剧本杀”《兵临城下》为例,该作品创作于湘潭大学。创作团队包含高校基层党支部及历史系师生,结合大量的史料将真实故事进行改编创作,最终发行后迅速在“剧本杀”行业内赢得了口碑与销量,不仅带动了“红色剧本杀”这一新兴活动的发展,还以新的形式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高校大学生作为剧本殺的主要受众群体,如何全员全程全方位地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入心入脑,也逐渐成为高校关注的新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要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创新教育形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新”更“走心”。

以重庆市高校为例,四川外国语大学以校内学生党支部为主体,联合校内相关院系师生,经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教师对剧本进行理论指导,成立了“红色剧本杀”原创团队。团队结合重庆市市情以及四川外国语大学所处红岩热土的特殊地理位置,调研走访了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的渣滓洞、白公馆,以红色教育资源为脚本,在近两年的反复探索与实践中,通过剧本设计、设置游戏规则、整合多方资源、加强教育引导等思路,创新打造出以“江竹筠(江姐)”为原型的剧本《山茶红》、以“宋振中(小萝卜头)”为原型的剧本《握在心间的笔》两部原创“红色剧本杀”。作品经过校内社交媒体的报道和活动宣传,在大学生群体喜爱的微博、抖音、公众号和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持续收到大量关注与点赞,多期的活动预告和报道都引发了校内师生的热议。当前已有12个学生党支部、群团组织在活动中以“红色剧本杀”(《山茶红》和《握在心间的笔》)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对这种“走新”更“走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表达了喜爱与肯定,且剧本与地情及校情的融合也激发了更多大学生渴望从参与者转变为剧本的创作者的意愿。

由此可见,“红色剧本杀”创新形式的思政教育能够达到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目标,更加贴近新时代、贴近学生群体,并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也不难看出“红色剧本杀”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逐渐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年轻人感受家国情怀的新方式,它通过激活红色教育资源吸引力,让大学生在沉浸式的剧情中传递红色精神,从而达到育人效果。

(三)优化改进

高校基层党组织对“红色剧本杀”的创新与应用中,还应针对师生群体与市场的活动反馈不断改进剧本的不足,使剧本更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实效性。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改进:一是不断创新教育内容。根据不同高校和学生特点,创新红色剧本杀的教育内容,使其更贴近学生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二是加强教育引导。在红色剧本杀的实施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让大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深入思考,将玩家从历史故事的阅读者变成实体剧本的参与者,拉近玩家与红色教育资源的距离。三是需要警惕过度娱乐化和庸俗化的问题。虽然红色剧本杀是一种新颖的教育形式,但若过度注重娱乐性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可能会导致教育目标的模糊化,因此应坚持教育的本质和宗旨,同时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活动形式的合理性。四是整合资源与合作共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整合校内外资源,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组织等合作共建红色剧本杀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和增强效果。五是定期评估与改进。在实施红色剧本杀的过程中,定期评估活动效果,收集学生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模式,使“红色剧本杀”这一活动形式得到不断优化,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2] 胡新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3] 袁荷春. “红色剧本杀”的青年文化特征及其思想政治教育运用[J]. 青少年学刊,2021(06):17-21+27.

[4] 中華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EB/OL]. (2021-04-22). https://www.gov.cn/

zhengce/2021-04/22/content_5601428.htm.

[5] 习近平.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5-17(01).

[6] 颜雨萱,付晓男,李延泽. “红色剧本杀”融入思政教育的逻辑分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03):70-72.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
从管理到服务:高校基层党组织职能实现路径的嬗变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实效探究及思考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研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