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3-10-28朱小平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8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新媒体大学生

朱小平

摘  要: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大学生知识与技能,更要加强对大学生爱党思想的教育。建党100周年时,高校掀起了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活动,使高校师生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增强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为进一步提升党史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文章对当代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及现状进行调查,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党史知识储备、学习渠道、学习活动的实效性等现状,提出了系统实施党史学习活动、精选党史学习内容、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法、挖掘利用本土党史资源、重视英雄人物教育五条对策。

关键词:党史学习;大学生;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4-0006-04

一、研究背景

党史是增强和坚定青年大学生“五个认同”最好的教科书,是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清醒劑。大学生思想敏锐且活跃,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可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学生可以从中汲取个人成长所需的精神动力,正确认识爱国、爱党及爱社会主义三者的统一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党史学习教育现状,本研究以四川文理学院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794份,回收有效问卷794份,有效问卷率100%。其中,男生236名,女生558名。为使调查对象的性别及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分析时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两个群体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的共同存在的特征及问题,从而调整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现状调查

(一)入党动机中主流价值观因素增强

入党动机是检验大学生思想状态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标准。高校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重视和坚持意识形态教育,不仅要确保大学生加入党组织,更要确保其在思想上深刻认同党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具有端正的入党动机,才能确保大学生自觉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在党史学习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您认为大学生入党的主要动机是”的多选题,其中“相信党能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占80.48%,“为党、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占81.99%,可见,经过党史学习教育后大部学生的思想中对党的性质和宗旨有着正确的认识。“认为入党对未来工作有帮助”占60.33%,就业工作是每个高校毕业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大学生认为入党对未来工作有帮助,一是缘于党先进性的吸引,二是缘于大学生奋发向上的需求,三是党组织对大学生的关心和教育。“他人的期望”和“从众心理驱使”分别占8.19%和6.65%,说明个别大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方面有待加强,仅仅出于家长和其他人员的要求,或者是跟随身边同学的行为。“功利心理”仅占0.13%。从上述多选题的作答情况来看,大学生入党动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可见大学生对相信中国共产党可以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认同感增强,有着端正的入党动机。

(二)党史知识有待丰富加强

党史知识学习是加深大学生对党认识及认同的重要渠道。正确的入党动机,需要高等教育加强对党史类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大学生通过对党史知识的学习,可以从其中理解党的性质及宗旨,深刻领会党成立之初的初心使命,从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宝贵精神中汲取个人成长和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党史知识的学习教育是情感认同的重要基础。调查问卷设置了“您是否关注党史”的单选题,有90.5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关注党史,有9.4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不关注党史。大学生关注党史的方式主要是学校开设的思政课程、专题党史类讲座等等,关注党史是大学生对自我学习态度的认知,表达学生对党史学习的主观愿望。“您认为自己了解党史吗”的单选题中,“相当了解”党史的大学生占8.19%,“了解”的大学生占58.94%,“了解甚少”的大学生占31.36%,“不了解”的大学生占1.51%。另外,为了佐证大学生党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置了“您知道党中央一共在延安多少年”,大学生中有59.95%的人知道,有40.05%表示不知道。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和相互佐证,可知大学生的党史知识掌握不充分,会影响大学生对党史认同感的形成。

(三)党史学习渠道多样

新课程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要不断创新。四川文理学院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社会合作、环境育人”的理念,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主要媒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此之外通过专题党史知识讲座、多媒体党史学习、现场党史教育、党史类学习竞赛活动,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性、趣味性。在问卷调查中设置了“您经常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党史教育活动”,其中选择“党课培训”方式的占61.96%,“公众号发布文章”方式的占70.65%,“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占41.44%,“相关文艺演出、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方式占49.57%,“党史影视作品”方式占73.68%,“参加学校举办的相关活动”占54.79%,“阅读党史类书籍”方式占43.7%,“参观纪念馆或红色教育基地”方式占46.1%,“通过同学之间互相宣传探讨了解”方式占35.77%,“其他原因”占3.78%,表明大学生党史学习渠道多种多样,可以满足大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爱好的多样性需求,是贯彻“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育人的重要体现。

(四)党史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有待提升

党史学习活动是党史教育开展的重要媒介,学习活动类型创新多样化,适应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多样性,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图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力求增强党史教育的鲜活性,这就要求党史学习教育在坚持保障“政治性”的前提下,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您认为您所参与过的党史教育活动有哪些不足”的多选题,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认为党史学习活动“缺乏实践体验”的占比达55.16%;认为党史学习活动“参与度低,交流不足”的占比达39.56%;认为党史学习活动为“被动式学习”的占比达39.92%;认为党史学习活动“内容单调枯燥”的占比达36.02%;认为党史学习活动“学习方法单一”的占比达37.15%。通过上述数据的梳理分析,要求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在活动样式和数量上“下功夫”,更要注重提升党史学习活动的实效性。

三、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路径优化举措

(一)系统实施党史学习活动

关于党史学习教育有效路径的构建,学术界的研究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党史学习教育路径的丰富和创新,但关于系统安排党史学习活动的研究不多。系统实施党史学习活动,是在综合考量大学生专业学习、生活、休闲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认知发展习惯和学习兴趣,设置内容合理、具有重大教育性的内容,切实引导教育大学生把党史和当代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联系起来去思考。大学生在求学期间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学习任务,学习精力有限,这就要求高校主管思政工作的部门和教师,一是要将党史学习融入学生的课程之中,加强思政课程主渠道的作用,培养数量充足、教学能力突出的思想政治师资队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完善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考核评价标准,让大学生做到学有所获[1]。二是各二级学院可以根据各年级各专业的业余时间,设置学年和学期的不同类型的党史学习内容,避免低質量、重复性的党史学习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动力。三是党史学习教育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党史的学习中,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性。要保障思政课的主渠道地位,同时合理安排其他党史学习活动,做到党史学习活动“量”与“质”的统一,既要做到形式的创新,也要确开展保党史教育的真正有效[2]。

调查问卷中设计了“您更喜欢哪种党史学习的方式”一问,其中“观看红色影视作品及话剧表演”占比最高达90.55%,笔者在本科求学时期,在革命圣地延安观看了《延安保育院》话剧作品,舞台上人物的演绎、起伏的音乐、场景的转换,都将观众的注意力和情绪极大地调动起来,不少观众感动落泪,因此高校主管部门可以与文化创作部门沟通联系,划拨相应的经费支持,每学年开展全校性话剧表演2—4场。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个人电子设备的普及,学生可以自行收看红色影视作品。“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或纪念馆”选择人数占比达76.57%,校外党史学习教育将学生所学的党史理论和现场环境联系起来,使其从中感受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参加党史知识答题”占比达43.95%,在党史知识竞答活动重在精神奖励,可以设置少量的小奖品,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大学生社团和学生会部门,可以设置党史类书籍的读书会活动,每月指定或大学生自行选择党书书籍,进行交流讨论。

(二)精选党史学习内容

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您对以下哪些党史内容感兴趣”的多选题,按照大学生党史喜爱程度的高低依次排列如下:“文化”选择占比75.19%;“政治”选择占比53.78%;“军事”选择占比66.62%;“经济”选择占比47.36%;“社会生活”选择占比62.97%,“人物”选择占比67.76%。以大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可以提升党史教育的引力。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而成的一种文化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思想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斗争和奋斗中所展现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可以让大学生从党自身建设中感受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学习党史军史和学习英雄人物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应有之义,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爱国爱民的情怀,同时感受人民军队从过去到现在的巨大飞跃。经济是巩固革命成果的重要基础,经济独立是军事独立和强大的保障,从经济发展中感受党围绕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励精图治,维护人民利益的初心使命。社会生活的教育即展现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以革命年代的艰辛岁月和新时代的幸福生活为对比,增强大学生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安排和兴趣,统筹规划大学生四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选择不同的专题内容,从各个角度将红色资源利用好、将红色故事讲述好、将红色资源研究好[3]。

(三)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法

调查问卷中设计了“您经常经过什么途径了解党史教育活动”,大学生选择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方式的占比70.65%,选择党史影视作品的占73.68%,选择党课培训的占比61.96%,选择参加学校举办的相关活动占比54.79%,选择参观纪念馆或红色教育基地的占46.1%,选择阅读党史相关书籍选择占比43.7%,选择传统课堂教学占比的占比41.44%。对此,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意识形态宣传的作用。当前,以手机和互联网等数字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勃兴,这些都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新场域和新平台。高校学生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首先,利用线上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主要板块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依托新媒体电子平台,以电子书、短视频、游戏问答、情景剧、影视作品等形式,构建高校学生乐于参与的党史学习活动。线下对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如教室、图书馆、寝室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进行党史学习内容的宣传布置,如展示黄继光、邱少云等人物的主要事迹。

(四)挖掘利用本土党史资源

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你对家乡党史是否了解”的多选题,选择“非常了解”的占比12.59%,选择“了解一些”的占比66.5%,选择“不是很了解”的占比20.03%,选择“完全不了解”的占比0.88%。从数据分析可见,学生所在地本土党史教育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待加强,本土党史资源因距离学生空间较近,加之大学生对本土党史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可以较容易唤起和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爱党爱国思想。在教育形式上,高校应精心组织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目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大多集中在理论教育,对党史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缺乏切身体验,所以高校要组织带领青年大学生进行红色实践基地学习参观。作为身处四川东北地区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应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红色资源。如为学生讲解邓小平、朱德、王维舟、张爱萍等新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及建设者后,可以组织学生前往相关纪念馆进行党史实践教育,在参观过程中聘请馆区讲解员为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回校后可以组织学生就此次外出党史学习进行学习交流,使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中国建设者付出的艰辛及努力。通过党史实践教育感染青年大学生将此时此刻的感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

(五)重视英雄人物的教育

调研问卷中设计了“你对百年党史主要了解哪些方面”的多选题,其中选择“英雄人物及其事迹”占比达73.05%,“党的各项方针、路线和政策”占比达61.71%,“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不同阶段”占比达57.3%。英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5]。高校要利用多种新媒体载体对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个人舍“小家”为“大家”的事迹进行“细水滴灌”式的教育,将英雄具体化,将英雄精神和时代形势、大学生的成长实际相结合,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使大学生不仅熟知英雄人物的事迹,更要將其精神践行在日常行动中。同时要改变以往“圣人化”的英雄形象教育,要反映英雄人物的真实情况,这样大学生才能相信英雄的存在,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敬重英雄人物,将英雄的崇高信仰和美好品德刻进学生脑海,从英雄故事中明确使命担当,将心中信仰化为自觉行动。

四、结语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把握大学生的需求,让党史内容“活”起来,让学习兴趣“高”起来,切实让党史资源成为大学生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及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劲动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目前在渠道、形式、数量上都较为丰富,但其在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方面有待加强:一是平衡好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二是要避免单一的“灌输式”教育,以网络媒体提升学习教育的实效性、便捷性、趣味性;三是以学生感兴趣的党史学习内容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地实现大学生党史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张岩,程蕊.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逻辑理路[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0(01):68-78.

[2] 李培培.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研究[D]. 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3.

[3] 叶福林. 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若干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2021(03):83-87.

[4] 杨光. 在党史学习中把握发展大势的内容要求与实践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07):7-12.

[5] 辛文. 牢记历史,彰显民族脊梁[J]. 收藏投资导刊,2018(15):2.

(荐稿人:魏晓俊,四川文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研究综述
试论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试论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新时期加强党史学习的必要性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