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023-10-28王蕾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9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

王蕾

摘  要: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加快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刻认识和把握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文章对红色资源传承的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以校为本”为大、中、小学实施“融合”的时代要求,分析红色基因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实际,提出创新本土红色资源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本土红色资源“三进”力度、提高本土红色资源吸引力,保障本土红色资源高效对接等措施,使红色文化在高校和中、小学的思政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与衔接。

关键词:大中小学思政课体化;红色资源;思政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7-0035-04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1]。红色资源是中华优秀文化要素,以其独特性,记载着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史、奋斗史、抗争史。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中,既要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课程资源,又要充分利用各地的红色资源,使其人文作用最大化[2]。红色资源具有深刻的人文功用,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是各年级各类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在目前的思想政治课程中,可以发现红色资源利用还不够有效,存在没有发挥出应有教育作用等问题。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各环节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3],这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整体构建与持续发力的需要。当前在一体化整合的大环境下,准确掌握思政类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特色,是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积极举措。

一、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红色基因运用的必然性

(一)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参照国内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可以看到,除了高校没有一个完整的课程标准之外,其他各年级都侧重于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课程资源,使人文教育作用最大化。比如,“道德与法治”的初中课程大纲(人教版)就突出了“因势利导”“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有价值的课程进行适当的利用和开发,如“红色纪念馆”“革命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按照中学阶段的教学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校的作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着重指出,在保護、尊重和继承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红色资源是中国革命过程中长期形成的特有的一种精神风貌和物质、文化的载体。新课标中红色教材的应用,满足了新课改对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在整合的大环境下,利用各种形式的红色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教材内容的必要补充

通过比较目前我国中小学思政课的统编教科书,会发现其与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的目标接续、内容完善等方面的问题。而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材还未全面涵盖全学段思政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由于教材内容重复、衔接不畅,使其无法充分地实施思政课的教学,所以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整合。比如,“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思想政治”的教学则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另外,初中以上不同学段的教材对“爱国主义”的认识理论表述都比较明显,这导致了教材的内容重叠,未能清楚地体现教材“螺旋式”发展的特点。而在学生低龄学段却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拓展知识加以解释,导致了部分内容被割裂出来,阻碍了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在整合的大环境下,把红色资源分为不同层次,有些是低年级的扩展素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本,有些则可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素材,唤醒学生以前积累的知识。要将红色资源的内容充分融入教材,为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提供支撑,最大限度地解决教材不强、重复、不完整的问题,能更好地实现各个阶段教材内容之间的衔接。

(三)学生发展的必然路径

青春期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阶段,要仔细引导和培育学生。红色资源是集优良因素为核心的一种具有高度教育性的课程资源,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内涵,与国家培养“以人为本”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在提高民族认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思政课教学中的国家意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选择在抗战期间,革命前辈为国家存亡、民族大义而浴血奋斗的红色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立足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思考能力,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材料,把思政教学与红色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地履行自己的责任,积极、自觉地投身于热爱祖国和热爱党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二、红色基因在融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顶层设计有待完善

一是教学大纲的设置。由于缺少系统的计划与规划,大中小学思政课在教学中相关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孤立和不连贯的,有些学校甚至没有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二是关于统编教科书的构建。至今还没有较完善的、有较大影响的相关内容的教科书体系。三是缺乏完善的协作体系,致使广大中小学老师难以充分掌握相关思政课程的内容衔接,缺乏针对性、协同性、统筹性。

(二)红色文化认同度有待提升

从实践来看,当前有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对本地的红色资源关注不够。特别是由于缺乏对红色文化课程的关注,忽视了对当地红色文化的挖掘,导致很多学生对地区史、家乡史、红色文化史了解不足。在家人层面,不少父母虽然出生在革命区域,但对故乡的红色历史、文化并不熟悉,对红色文化遗产的继承也很不重视,很难有父母能亲自带子女去革命遗址参观,给孩子讲红色革命故事,树立学习榜样,这也是对优秀红色资源的浪费。

(三)缺乏一体化建设沟通协作机制

我国各学段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思政课协作机制,导致了不同阶段的教育之间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而且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缺少整合的交流平台,导致了我国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些缺陷,师生间、学校间不能进行及时、高效的沟通以及各方面的联系。另外,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不愿与其他学段主动进行协作的问题,一些高校虽然开展了协作工作,但形式比较简单,协作的内涵比较薄弱。比如,有的高校曾经主动去对接辖区内的中小学,希望能够将思政课一体化付诸实践,此外,由于教材体系、评价机制、教师交流渠道等很多方面存在掣肘,思政教育一体化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如果没有当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很难顺利进行下去的。但是由于各高校的行政隶属关系与中小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导致了在实践中,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运行不畅,最终的实际教学改革效果往往不尽人意[5]。

三、红色基因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策略

(一)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实地考察革命遗迹

要想把红色故事讲好,弘扬红色精神,必须对当地红色文化的资源进行有效整理。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从网上获得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料,但是大多数资料都是介绍性的,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各学段的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开展“红色文化遗产实地考察”活动,以获得红色文化遗产详细资料为主要内容。目前,相关思政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要想让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丰厚的文化内涵,就必须重回红色遗迹进行实地考察。思政课教师通过重走红色遗迹,获取第一手资料,让思想政治课程更有说服力、更有吸引力。通过与科技类公司合作,积极建设网上红色课程资源,也更有利于让这一优质思政教育资源焕发新时代青春活力。

(二)编撰地方红色文化教材,融入不同阶段思政课教学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编写相应的地方红色文化教材。以小学生为主要目标的插画读本,例如《刘胡兰故事读本》《中共一大代表人物画册》《抗日战争主要英雄故事绘本》等,内容简单,趣味盎然,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以中学生为对象,要强化其对红色历史的阐释和红色文化的理解,比如“中共早期党组织是在什么环境下建立起来的?”“五四运动产生的革命影响”等。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红色文化教科书不仅要传授基础的知识,更要突出学术性,以丰富、翔实的材料,培养学生对“四史”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大学生责任担当和使命感。当前,山东有关高校与当地中小学合作开发的红色教育读本、革命事迹校本教材等,都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范本[6]。针对某个当地红色历史人物或者突出事迹,在不同学段以不同形式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对红色基因进行有效传承,这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思政课一体化模式改革探索。

(三)丰富学生社会实践内容,推动红色教育形式多样化

思政课教育非常重视社会实践效果,红色基因的有效融入更是如此。学校应该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的特征开展相关活动,例如:组织低学龄段的学生画革命人物肖像画、比赛讲红色革命故事、班级合唱革命歌曲;组织中学生群体到当地的各类革命纪念馆,在父母陪同下采访当地的老红军、老八路,听听老人的革命经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大学生积极深入革命老区一线体会红色革命精神,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调查,针对专门主题完成相应的调查,总结提炼红色基因和红色革命精神的内涵。在活动形式上,通过现场或“云实践”等形式开展对“红色名人”的采访和学习。在实际方法中,可以采取经验交流、调研报告、演讲、视频展示等方式。教师还可以建立“红色云课堂”,让学生优秀的作品在云端进行集中展示,让学生的学习成果超越地理范围,形成一种共享的紅色教育资源。

举例来说,当前有的高校作为革命英雄人物的母校,开展对校友的各类纪念活动,组织学生去革命校友的家乡参观,深入基层宣传革命事迹,在学校中设立相应的奖学金和优秀班级激励机制等,这些都能最大限度地让本校学生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因此,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体会,对他们进行入脑入心的革命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7]。

(四)建设红色网络阵地,盘活红色文化资源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其在形式上的表达和传播超出了地域和时间限制,表现出多元化。先进的科技手段使得红色资源“活”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5G实时感受等技术手段,当地的红色资源变成了国家的一种公共教育资源,提高了各学段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比如:有的高校建设的“红色历史” VR体验馆,以此为平台开展思政课程教育,让学生可以在校园内体验“红军长征”“渡江战役”等历史。有的高校充分利用学校的红色资源,建设VR校史馆和红色校友人物党史馆,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提高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充分调动了在校学生对思政课和“四史”课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VR+思政课”既赋予了红色文化生命力,又赋予了它更多的体验与亲切感。

网络传播速度快,互动效果好,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素质与人格发展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应主动开展资源分享,将红色资源与网上传播相结合,充分发挥红色教育的作用,使红色思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满足现代化素质教育改革的根本需要,全面提高德育教育质量[8]。

利用网络盘活红色文化资源有很多方式。例如一是借助网络平台传播“红色基因”。可以开通专门的微博和微信,利用网上的公共课对该账号进行广泛的推广,在显著位置张贴二维码和学习标语。对党史、红色故事、五四文化传承等内容进行宣传,并对红色人物、红色遗址、红色基因等相关内容进行定时推送并开设专题栏目。二是打通与学生沟通的通道。利用好微信、QQ、抖音、快手等当下最方便的沟通平台,以班级为单元,通过话剧、朗诵、合唱等方式,传递新时代新青年对红色文化的全新诠释。三是维护好网络空间阵地,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要构建网上安全防范体系,对不良思维进行正确识别,使广大在校生在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四、结语

红色基因是优质的思政课资源,是对各学段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的良好渠道。当前,已经有地方政府把保护当地红色资源列入地方性法规。从思政课的功能和具体任务来说,只有把传承红色基因有效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才能实现价值观和知识性的全方位转换,只有把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之中,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各学段学生才能自觉把本土红色精神转化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目前,已经有不少拥有红色资源的地方政府,正大力推进属地大中小学在红色基因传承方面的有效資源整合,推进大中小学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立德树人效果。希望通过以上论述,能为整合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希望能够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引导学生领悟思政课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真正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王舵. 西安红色资源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5):40-42.

[2] 周军海. 基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合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以浙江蚂蚁岛精神为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7):70-72.

[3] 姬保卫,范洁慧.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思政的路径——以淮安市为例[J]. 亚太教育,2021(10):14-16.

[4] 罗顺元,鲁帅. 桂林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6):161-165.

[5] 李昕.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 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19(07):10-12.

[6] 赵丽. 宁夏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现状研究[J]. 成才,2022(03):33-34.

[7] 杨利红.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本土红色资源运用探析——以河南鹤壁市为例[J]. 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2(06):36-37.

[8] 吕明. 思政课教学中的区域文化资源:意义、使用原则及建设路径——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背景[J]. 皖西学院学报,2020,36(06):38-42+105.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
地方红色资源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谈红色诗歌的创作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红色资源在美术鉴赏课中的有效利用
浅谈佳木斯东北小延安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