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册课本

2023-10-21高玉宝

散文 2023年9期
关键词:胶济课本铁路

高玉宝

这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元月初版发行、民国十五年(1926)七月第四十七版增订的《中华民国小学教科书历史启蒙》课本,为上海棋盘街交通路新学会社发行,是当年坊子铁路小学的历史课本——

我走进曾经是坊子铁路小学教员休息室的地下室,这些压在箱底的书籍显现出来,我似乎听到一声脆响,在时间轴线上,总会有人不经意地弹响这根被遗忘的琴弦。同学的祖父十八岁起便在此任教,教了一辈子书。我记得八十多岁的他留着白胡子,微风吹过,胡子在他下巴上飘动起来,让人想到“痒痒”这个词。祖父穿原白色的棉布褂子,洗得干干净净,眼睛明亮得像猫。他给我们讲《诗经》,讲“鸿雁于飞,哀鸣嗷嗷”。那时我们正青春年少,刚刚上初中。只记得祖父的手指苍劲,努力弯下腰去,屁股下面坐着的枣木马扎翘起来,发出吱呀的响声。祖父手里捏着一截粉笔,门前的槐花正在开放,雪白的花瓣落了一地。他轻轻将花瓣拂开,在水泥地上一笔一画地慢慢写下诗句。那些诗句在阳光下闪烁,宛若浮在水面上的掠影。

前几天同学清理小库房,在木箱里忽然发现了祖父的一摞课本,他怔怔地站在昏暗的空间里,一本一本书抖落出来,呛人的潮湿与霉味让同学打了一个喷嚏。同学打电话给我,让我把这些书拿去:“送给你,也是这些书的好归宿。”

民国时期的课本五花八门,各地并未完全统一。这本新学会社出版的历史课本同样符合这种情况。新学会社始建于辛亥革命期间,由宁波李镜第等人创建,后总部迁至上海,又在济南、奉天、汉口、广东等地开有分社。李镜第是宁波人,大海赋予人们渔盐之利,作为盐商,少年时他即富甲一方,成了甬地盐商的领袖人物。而立之年,他被晚清朝廷册封为鄞县“盐司”,授予从四品官衔,若以九品十八级序列计,相当于宁波府同知(副市长)之职。职位伴随既有的号召力,使他可以放手做一些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国民思想禁锢,需要进步人士的唤醒,开办新学会社是当务之急。1919年,鲁迅的《药》在《新青年》上面世,一个血馒头咬着牙要撕碎民间的麻木。发现国民麻木的不止鲁迅一人,早年,李镜第与康有为私交甚笃,两人经常诗词唱和、互赠楹联条幅,但是,雅士间的志趣又能走出多远?友谊的转折切口很小,但是创面将不可愈合。新学会社的故事很多,其间聚集了许多进步人士,他们聚在一起,编书撰字,将一波一波思潮送向远方。上海“五卅”惨案爆发后,李镜第以校董会主席的身份,带领学校的二百多名师生走上街头,淋着雨赶到江北岸外滩英国领事馆去递交抗议书,在领事馆门前慷慨激昂地声讨英国巡捕的罪行。生死一瞬,射出枪口的子弹无知而无情,在二十世纪初,敢于跑到英国领事馆门前发声的中国人,的确寥寥无几。近一百年的时间过去了,枯枝败叶堆成时间的灰烬,汗水、泪水与热血同时迸入时钟的刻盘,一本薄薄的历史课本,收纳了时间的呐喊。

这本课本的定价为大洋二角,民国十五年的大洋二角,放到今天有了收藏价值,品相好的,大概可以卖到一千到两千人民币。放在当年,这个面额不贱不贵。1911到1920年间,在上海一大洋可以买三十斤大米,或者可以买八斤猪肉。那么,二角就可以买六斤大米,或者一斤六两猪肉。二十世纪初,工业革命成就了发达国家的原始积累,除却美国的牛仔与淘金,更加重要的钢铁、石油、汽车和化工业使美国迅速发展为超级大国。紧随其后的是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于是,扩张造成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与德国开战,战场就在山东。日本胜利,日本人胜利的果实是将胶济铁路占为己有。尽管中国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战胜国,由于国际力量上的巨大差距,却无权分到半杯羹,切好的蛋糕早就有主了。于是,举世瞩目的“五四运动”爆发,觉醒的中国人懂得了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声音引起了美国人的重视,中国人在各种力量的压榨下,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胶济铁路的路权终于1923年1月1日自日本人手中收回中国——尽管赎金巨大,尽管条件苛刻,但是至少在权益上取得了一丝胜利。

早在1900年,美国已经是高楼林立,证券公司布满了华尔街,穿着高档西服、手里掐着报纸的中产阶级满大街都是。1909年,福特公司给工人的工资是每天五美元。而此时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一天的工资是多少?仅仅几文钱,除了果腹,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当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人们的理想也是原始的,买房子置地,扩大祖业,纯粹的老实巴交种地干活,似乎成就不了理想。于是,充满了“民间趣味”的百姓“手段”就会浮出水面——绑票、抢劫成为常态。辛亥革命前后,山东匪患已经相当严重,严重到海上有海匪,路上有土匪,山上有山匪,可以说到了无处无匪的境地。1914年9月日本出兵山东,占据青岛和胶济铁路时,又从东北招募胡匪为其扩张,更使得山东的土匪越聚越多。土匪的“道理”就是手里的枪,而文人的道理一直斯文,除了笔,就是街头的呐喊了。

二十世纪初的近代中国是什么样子?我们或许可以从外国人的眼中看清。在《德国公使夫人日记》中,海靖夫人于1898年5月13日写道:

门前灰飞扬,臭气熏天的街道上站满了数不清的衣衫褴褛的中国人,塔林饭店里坐着北京城里所有的欧洲人,一直堆挤到了屋顶上。亲眼目睹我们的亲王如何居高临下地对待中国人,让人感到非常惬意。

一年后,她在1899年6月6日的日记中又写道:

今天我们抵达了长崎。驶入长崎港的沿途风光十分迷人,在看惯了中国令人绝望的灰褐色后再一次见到绿葱葱的青山,真是一种无比的快乐。我们住在非常舒适的长崎宾馆里,这是一间充满了文明气息的屋子,街道一概干净,行人看上去也都经常洗浴过,这一切与三年的北京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作为首都的北京都不过如此,那最为底层的农村又是什么样子?德国人李希霍芬在他的中国旅行日记中也写到了中国人的形象,他认为十九世纪末的中国人“脏”,喜欢拥挤地居住在一起,胡同里无不污水横流,细长的辫子里长满了虱子。少年则同父辈一样,不喜欢学习,没有创造力,整天坐在门前发呆,像一个个垂暮老人。

二十世纪初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早就发现了国民的麻木不仁,越来越多的启蒙者涌现出来,他们办刊物,做课本,奔走于理想的尖端。这本课本,这本启蒙历史读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此课本为线装石印版,由于酸性化学元素的介入,石版印刷的书籍不易保存。近一百年的时间过去了,历史事件一件跟着一件,当年的事件成为真正的历史,当年的课本却无人再去翻动。也正因此,课本的纸张与字迹依然放射着时间的光亮。打开书页,今天的我们看到了当年小学生学习的历史的部分内容。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读本几乎每一页都刻有插图,以人物、地图为主,画面非常生动,也有以故事为内容的插图,例如徽钦二帝被掳图,内容人物就有九人,把徽钦二帝受辱的表情也刻画得凄惨逼真,很有后来我们看到的连环画的风格。课本内容是大字,颜书繁体。可惜的是,当年整理这个读本有着很大的局限,内容过于跳跃与单一,只挑拣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历史事件作为概括,人物生平过于简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单薄,也许是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所以,也是情有可原。如今来读此书,有许多有意思的地方,现摘抄一段:

张勋任徐州督军,蓄辫不去,忠于清室,素为民国患。六年夏,黎(元洪)大總统因事召勋入京,勋带兵入,首先要求解散国会,重组宪法,议行,而康有为亦秘密来京,哭于七月一日,拥护清帝宣统复辟,迫黎退位,京师骚然,各省纷电反对。冯国璋段祺瑞进兵征讨。张康遁,而复辟遂归泡影。

此书出版于1926年,距复辟只有十几年,此事已不算是历史,而是时事了,所谓历史启蒙,其实夹带了“私货”,让人失笑。“哭于七月一日”短短几个字,就将康有为的面容刻画得入木三分,更让人感叹世事无常。互赠楹联条幅的友谊不复存在,只有对复辟情结的深深憎恶。康有为是哭自己,还是哭宣统呢?国人的命运由此又将何去何从?读本很薄,容不下太多思量。

课本记述得非常简单,将有太多故事隐在简单字句之后。如第五十五课中写道:

武宗、世宗、神宗。明至中叶,内忧外患,相继而起,武宗时宦官刘瑾用事,世宗时奸相严嵩专权,鞑靼势既复张,倭寇屡来侵扰(倭寇为日本海贼),神宗之世,张居正当国……

简短的记述中藏着多少故事啊,只这一课,可以让一个历史老师讲上一天了。当时铁路小学的孩子们,听到明朝的那些人与事会作何感想?课本用圆圈为断句或加重提醒,在关键人物与事件旁边加以圈点。那时,竖式排列的标点符号尚不完备,且以古法向右侧翻页,拉长了时间的仪式。

铁路将远方的距离拉近,是进步思潮的前沿。这本“时尚”的历史课本沿着铁轨一路高歌猛进,走进铁路小学的教室。胶济路权自日本人手中收回前,胶济铁路共有六所铁路小学,分别是高密、坊子、青州、张店、淄川、博山小学。在鲁案善后谈判时,日本人坚持“继续租用坊子、张店、博山三所学校”并如愿以偿,非但如此,实际上还无偿借用了淄川小学。胶济铁路管理局实则只接收了高密和青州两所小学。

接收后的胶济铁路迅速规划其教育事业,并很快卓有成就。1923年5月,高密铁路小学成立;1924年2月,四方铁路小学开工建设;1924年8月,青岛市两级小学设立;1928年,坊子铁路小学建成;1930年,淄川铁路小学创设。为培养中国下一代,对课本所授内容也做了许多调整,这一册历史启蒙课本也在调整之列。

坊子火车站仅职工就有几百人,职工孩子就读于铁路小学,同时,有些地方人士也将孩子送到铁路小学读书,国弱家贫,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中国。当年的小学教员中也有许多进步人士,包括党的一大代表邓恩铭在内,都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进行党的秘密工作,同时也在学校积极传播进步思想。一条胶济铁路就像一根纽带,不仅仅是传送实在的货物与旅客,更多的,是将远方的事物带来,将这里的求索送向远方。

责任编辑:沙爽

猜你喜欢

胶济课本铁路
触摸胶济风云
火车站里的博物馆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胶济铁路 走过百年
百年史话 胶济铁路回归始末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