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圈”在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3-10-07王丽俐北京市第二十中学100085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15期
关键词:阅读圈组内素养

王丽俐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10008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中生每周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0词,总量不少于4.5词。在高中阶段开展泛读教学势在必行。阅读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养成能力的阶梯。真正的阅读应该能够激发情感,启迪思维,激荡心灵,指引人生。在阅读能力欠缺的情况下,新的知识就无从进入学习者的大脑,更无法生成更高层次的知识,也就无从提高能力,培养思维,指导人生。因此,如何在英语泛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将英语“阅读圈”引入教学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养成享受阅读的习惯,使他们在阅读中汲取知识、获取快乐,在思考中获得智慧,在问答中赢得灵感,在写作中提升语言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理论依据

1.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2.阅读圈

“阅 读 圈”(Reading Circles),又 称“文 学圈”(Literature Circles),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享受阅读的方式,其目标是要求学生“阅读—思考—联系自身—提问分享”,学生分成6人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一项任务角色,根据角色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开展有目的自主阅读,然后在课上与组内成员及全班同学讨论分享。

二、“阅读圈”在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以《常春藤英语:七级·二》第14课And They Shall Walk(以下简写为L14)为例,阐释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运用“阅读圈”进行泛读英语教学,进而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1.组织学生建立“阅读圈”学习小组

L14改编自Elizabeth Kenny的自传And They Shall Walk。文章长631词,内容与结构不难,主要讲述护士Kenny治疗两例小儿麻痹症患者的曲折过程,以展示主人公善良勇敢,担当有为,勇于创新的美好形象,进而引发学生对爱、真理与责任的深层理解。

采用英语阅读圈的教学方式,旨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具体要求学生,课前独立阅读文章并概括大意。课上进行小组讨论与班级分享。基于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分析,笔者针对本节课设计6个任务角色的“阅读圈”活动,将所教班级(高二文科班)36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名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角色,这六个任务角色(见图1)包括:Background Collector负责课前搜索文章背景信息;Summarizer 负责概括文章故事情节,summary负责说明写作思路;Character Analyzer负责组织组内成员在文中寻找evidence分析人物性格并承担本次小组活动组长,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督促组内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Language Master负责组织组内成员关注、赏析文中对故事理解或意义最重要的词或句,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人物与主题;Feeling sharer负责组织组内成员探究文章主旨,思考如何面对困难与挑战,如何肩负责任与使命;Connector负责组织组内成员发现文章人物故事与其他类似人物故事的关联,学习他们的精神。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时给予必要且适当的指导与启发。在全班分享环节,教师可让准备较为充分的小组或个人先发言以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教师以板书的形式展示学生分享的人物性格、生动语言、关联人物与主旨信息,或让小组自行展示“阅读圈”讨论成果。

图1 “阅读圈”六个任务角色

六个任务角色的分配由小组成员自行商定,教师负责记录好每一次的组员分工与任务。如作为Background collector的同学需在课下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文章背景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其他任务角色成员课前也需按照导学案要求做好相应准备。在后期的学习中,针对不同文章,小组成员轮流交换任务角色,小组内英语成绩略薄弱的学生可先从较容易的任务角色做起,每名同学都有机会尝试不同的任务角色,并成为group leader。这样,不同任务角色的自主轮流分配,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信心。在整个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分享者与组织者。全体成果分享,则可使思维得到更多的碰撞与提升。

具体课堂操作步骤如下:课前2分钟再次明确任务角色以及任务;课上17~20分钟,在阅读组长的组织下开始“阅读圈”分享讨论, 从Background Collector开始按图1所示顺序依次展开,完成各自角色的任务(讨论过程要求组内成员简要记笔记,完善导读或学案);讨论结束后全班成果分享17~20分钟,教师随机抽取任何一组汇报分享小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补充或发表不同见解,学生汇报和发言的同时,教师引导班内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认真思考并对照评价量表对他人的作答给出自己的见解与评判;课后学生结合课上的讨论与笔记完成本节课所有角色的阅读任务,教师对学生的作答给出评价,进一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阅读圈”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通过Language Appreciation 环节,学生懂得了如何在语境中积累词句,提高了语言能力;在Background&Summary 环节,学生通过利用资源,搜索信息,总结概括,提高了学习能力;在Character Analysis和Feeling Sharing环节,学生通过理性分析与评价迁移,懂得了医护人员应有的职责,以及自己应肩负的责任,同时领悟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虽充满坎坷,但应不畏权威,勇于探索,进而提升了思维品质,这也是本节课的核心所在。最后,通过connection环节,学生进行了古今中外的纵横联想,学习了屠呦呦、白求恩等人的优秀品质;同时,通过剖析社会现实,学生可以正确看待当前医患关系,明晰社会前进的动力在于每一个人都能肩负责任、追求真理、心怀大爱。

3.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一致是教学实践中积极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行之有效的教学与评价方式,可促使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与学习过程形成良性互动。有效的评价机制是阅读圈教学模式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为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阅卷圈”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三维评价体系。首先,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其次,量表评价与课堂动态评价相结合;最后,持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见表1)

表1 L14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表

4.灵活应用“阅读圈”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是所有泛读文章都适合采取同样的“阅读圈”模式,针对不同文体的文章,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可将“阅读圈”进行改良。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将角色进行变换或简化,如设置四个角色或对每个角色的任务重新定义。随着学生知识量的增加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圈”任务的设置也可放手交由学生自己每组轮流去做,进而使阅读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以《常春藤英语:七级·二》第20课American First Great Newspaper Editor(以下简写为L20)为例,介绍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设定不同的“阅读圈”任务模式。

L20是一篇长为919 词的记叙文,主要讲述Horace Greeley如何成为各编辑的曲折过程,以展示主人公不畏艰难,坚持理想,担当有为的美好形象,进而引发学生对职业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深层理解。文章内容不难,但在结构上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给部分学生阅读造成了障碍。本次“阅读圈”增加structure analyzer这一任务角色,负责引导组内成员分析文章结构;答案不唯一,只是为了让学生熟悉了解这一写作手法的使用。同时,阅读本文无需太多背景信息,在本次角色设定中,将background collector 这一角色去掉,有关New York Tribune的部分背景信息利用课堂导入环节进行渗透,想了解更多的学生会在课下自主进行查询,这是一种良性的阅读循环。另外,由于本文阅读量较大,又采用倒叙写作手法,给学生summary写作带来一定的困扰,故笔者设定了discussion leader这一角色,负责回答导学案上给出的4个问题。这4个问题按照时间线索设计,为本文summary写作提供了思路。

① What was Horace's only fun in his childhood?How did this fun influence his future career?

②What was Horace's first job?When and how did he get it?

③When and why did Horace get the job in John T.West's Printery?What did he do there?

④What w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ibune and any other newspaper before in the United States?

这不仅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概括本文大意,更是引导学生如何有逻辑性地写作,也为未来discussion leader自主设计问题打下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分析人物性格,挖掘文章主旨,规划未来职业,在本次的角色设定中language master这一角色也被去掉,最终形成新的任务角色。

三、“阅读圈”模式创建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1.选材

“阅读圈”教学模式的创建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选材非常重要。首先,选材要兼顾文体与题材。以往的“阅读圈”教学模式主要选取文学作品、记叙文作为泛读材料,对较为晦涩难懂的科普类说明文涉及较少,对于议论文更是少有尝试。在学生熟悉了“阅读圈”教学模式后,可选取长度适中、逻辑清晰的说明文与议论文,拓宽学生阅读的广度与深度,理性与逻辑性思维较强的素材也能增加学生讨论过程中的挑战性;同时,题材也很关键;所选阅读文章内容要尽可能丰富多样,或经典篇目或与时俱进,但均要凸显主题意义;其次,要关注语篇的语言与难易。教师需要对学情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尽可能选取文字优美,亮点语言现象较多的材料供学生学习讨论,同时,阅读文本的难度与长度也要慢慢进阶;最后,要关注具有强烈思辨色彩、能够启迪心灵或引发深思的优秀作品。当然,除了教师挑选阅读材料外,学生也可自主推荐,并在老师的审核下自主选择,使之成为真正阅读的主人。

2.阅读技巧的渗透

阅读是获取知识、培养思维的重要途径,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高中生毋庸置疑应该进行广泛的阅读。然而,大部分高中生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很慢,很难保证足够量的英语阅读输入,思维的培养与提升就更无从谈起。面对大量的阅读任务和阅读资料有些需要仔细研读,有些则需要关注每一整段或整页的内容,有些则需要一目十行地了解梗概。这些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阅读就需要学生能够熟练地选择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在阅读圈创设之初,教师要通过选取一些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篇章,以不同的阅读任务做参考,来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不用的阅读技巧。

泛读教学已成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中,结合学生阅读水平并根据不同文体与题材的文章设计不同的“阅读圈”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启迪思维,激荡心灵,指引人生,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品格。

猜你喜欢

阅读圈组内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圈的策略
阅读圈模式的运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从阅读圈视角看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