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05马月霞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9期
关键词:情感态度语文阅读

马月霞

摘要:新课标强调“立德树人”,语文教师应突出学科特点,明确“育人”目标,结合日常教学引导学生赏析文本,感悟作品的精神内涵与积极因素。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有效使用新媒体,营造浓厚的课堂感知氛围,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德育体验,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实现对思政理念的归纳与提炼,提升学生的思想品格、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等,彰显语文思政的意义。

关键词:思政理念;语文阅读;情感态度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行,课程思政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不断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通过引进优质资源或先进技术,丰富阅读教学的内涵,为学生创造深度思考的空间。重点引导学生展开解析与推理,在不断获取阅读感知的同时,体会文章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成长。笔者基于语文阅读教学,展开关于语文思政的思考与探索,并做出相关论述。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政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品析

品析文章的思想内涵,是学生思想意识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自主性品析活动”的有效构建,注重“融入思想政治理念”方面所呈现出来的重要价值,并根据文本循序渐进地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带着疑问,不断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其中所传达出的积极因素,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中学语文教材的变革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立德树人”的理念备受各学科教师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语文教材也在不断地变化更新,其中蕴含了丰富多样的思政内容,有家国情怀、民族正义、个人修养、尊师重道、自律节俭等,这些对于学生“三观”的形成十分重要。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本,很多篇目都蕴含浓厚的德育教育理念。教师可引领学生展开对具体文本的品析,使学生融入其中并认真体会。学生也可以结合文章所涉及的各类人物、事物,情节、细节等进行归纳与总结,把握各类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或是各种事物发展时所呈现出来的道理,去了解作者想要展现的经历,或是想要传达的一些思想等。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将各种积极的精神品质根植于自己的内心。

(二)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感悟思政理念

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八年级《老王》一文时,笔者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章中的思想理念,引导学生了解“小人物”的故事,通过感知老王窘迫的生活状态以及作者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感悟老王与作者一家珍贵的友情,表达作者对不幸者的理解,对自身的反省,对人性之美的讴歌以及对命运的感慨,使学生逐渐懂得关爱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和道德修养,彰显德育教育的价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把握文本核心。如:

师:作者说老王是个“不幸者”,请大家阅读课文,分析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不幸的人,在作者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对待作者一家如何?预设:老实、热情、善良、真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如:为“我”送冰,车费减半;热心送先生看病不肯拿钱,拿了钱还不放心;临终前给“我”送香油和鸡蛋。)

师:身份卑微、处境艰难的老王为什么会特别钟情于作者一家呢?

生:作者一家帮助老王治好了夜盲症、拒绝老王减半收费等,表现“我们”对老王的尊重和关照,而这种真诚和善良是相互的。

师生共同总结:生活中,要真诚热心地对待他人。老王这样一个孤苦、残疾、贫穷的人,也能如此对待作者一家,让我们感到了震撼。通过他不幸的生活,我们看到了他金子般真诚的心……

三、巧用视频情境升华学生的情感

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生动视频情境”的有效介入能更好地赋予学生视听体验。新媒体的有效使用,依托课程本身描述来搜集更多相关联的视频资料,营造更加浓厚的德育氛围,引导学生置身其中,不断地思考与探索,逐渐获得在情感态度方面的提升。

(一)巧用视频资源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笔者执教时发现,学生在阅读鉴赏时常常会出现“无法深入或是理解不够透彻”的状态。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是源于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面对篇幅较长或是相对复杂的文章,学生阅读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为:学生无法想象文本所描绘的画面,无法体会文本呈现出来的情感态度,阅读效果不理想。面对这种学情,结合具体文本,有效引进视频情景类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结合形象的画面展开联想,促使学生理解文本,深刻感受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下面以学习八年级课文《三峽》为例展示具体做法:三峡是我国非常著名的景点,位于长江的干流上,全长193千米,水力资源非常丰富,三峡更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的诞生之地。三峡两岸山峰陡峭,令人震撼,三峡的名胜古迹非常多,白帝城、孔夫人庙、黄陵等,壮丽的河山让无数中外游客趋之若鹜。郦道元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三峡的大好河山,一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抒发了作者无限的感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三峡都有所了解,但是真正去过三峡的人较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教学前笔者制作了介绍三峡美丽景色的课件,融入历史故事,并配乐《长江之歌》。教学时用多媒体播放,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三峡之壮美,在真实的情境中朗读《三峡》。学生激情饱满,更加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二)引进情境画面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学习八年级《苏州园林》一文时,笔者采用数字技术引进情境画面,引导学生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感知祖国河山之壮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通过浏览与阅读、抓关键词、品味句子的精妙等,感受美丽景致,激发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此外,笔者放映了纪录片,启发学生感知“苏州园林的美历来备受称道,它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让学生知道苏州园林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保护文化的意识,彰显教育的价值。

四、讲好“背景故事”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讲好“背景故事”,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结合具体文本,讲好“背景故事”,引导学生据此对文章内容进行解读,汲取积极的价值观念,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背景故事”的引领性

初中生的认知不够完善,在阅读一些文本时,往往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阅读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其中价值理念的感知也不够深刻。针对这一学情,讲好与此内容相关的背景故事可以起到引导、补充的作用,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事件的全貌,明确文本内容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建立更加明确的思维导图,展开逻辑分析,使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来感悟文本蕴涵的价值理念。

(二)引入“背景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进行八年级《消息二则》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引进补充性“背景故事”,讲述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主要内容是为了及时准确向全国人民播报前线战况,更是为了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增强革命的必胜信念。教学中补充这一背景,促使学生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在“背景故事”中“立德树人”。

总之,在育人理念不断发展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突出语文学科的育人优势,挖掘教材的积极因素,并创新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吉庆.基于课程思政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亚太教育,2022(13).

[2]王杰.基于课程思政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学苑教育,2022(4).

[3]沈靖.“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教师,2022(2).

猜你喜欢

情感态度语文阅读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2016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简评
高中体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