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系与建构,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2023-09-20吴怀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8期
关键词:青头红头小女孩

吴怀美

语文要素的编排是统编本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联系与建构的策略,落实语文要素,强化单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避免“单篇”和“整组”脱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优势。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主题,选编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和“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教学时就可以通过联系与建构得以落实。

一、联系生活,让阅读理解更加深入

联系是一种阅读策略,指阅读时能通过观察图画、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等方式,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思考、理解,获得自己的阅读感受。这种策略实际上就是一种建构,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与新知识、新情境产生联结,并在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互动中掌握新的知识、新的经验。联系可以使读者与文本产生共鸣,联想到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一个文本往往能够唤起另一个文本的信息,读者会用他熟悉的方法获得新的信息,这就是联系与建构。

如《那一定会很好》一文,在理解“包裹”的意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读上下文,看插图想象“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的状态,从而建立起对“包裹”的初步理解。联系生活想一想“被沙子紧紧包裹”或者“蛋黄被蛋清包裹”的感觉;再次回到文本,感受“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的苦恼,就能理解种子愿望产生的原因。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在大年夜还要出去卖火柴,饥寒交迫的小女孩更渴望温暖、渴望食物、渴望欢乐、渴望亲人的疼爱,她一次次点燃火柴,点燃希望,最后还是在孤独和寒冷中死去。教师可以围绕课后习题“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让学生感受这苦难和哀伤,感受童话的神奇。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每一次点燃火柴,小女孩会看到怎样的幻境?你看到这神奇、美好的幻境会觉得开心吗?为什么?”学生联系生活,在不断探讨和交流中建构新的理解,每次的幻境都是温馨的、美好的,可随着火柴一次次熄灭,学生越发可怜小女孩。不断联系让阅读理解更加深入,理解现实的悲伤和痛苦,进而感受童话的神奇……这样的联系与建构,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二、联结情境,给学生插上想象翅膀

如《一块奶酪》一文,蚂蚁队长独自面对奶酪时“它犹豫了一会儿”,课文并没有写清楚它犹豫什么,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是蚂蚁中的一员,在搬运过程中面对掉落的一小块奶酪,你会怎么做呢?”蚂蚁队长会想什么呢?它可能会想:“要是一直待在这里,大家都会想吃。”它可能会想:“作为队长,我必须以身作则,遵守纪律……”联结文本中的情境,“犹豫”一词会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更大,内容更丰富。若没有联系“犹豫”内容就会空洞无物,在回答是否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理由是什么时,语言会变得干涩贫乏。而有了“联系”会让学生的想象更深入,讲述的内容更丰富打动人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的课后习题中,“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全文,至少找出三處来说明”。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好朋友是怎么相处的,明白它们之间的友谊。也正是因为朋友之间的友谊,后面救助时的情真意切,才能打动每一个读者。有了这样的联系与建构,不仅让学生知晓了牛的反刍,也见证了红头与青头之间深厚的友谊。设计“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联系自身情感体验更快地读懂课文,读出呼喊,读出焦急,读出执着,读出课文中传递出来的友谊和永恒,在童话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科学童话的好玩与有趣。

三、多重关联,让学生感受更加丰富

学生学习,一般是在与周围环境交互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也就是说,学生读新课文时,总会联系已有经验来读懂新的课文,运用多重关联可以让学生的感受更加丰富。

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旅行,当时心情如何,再逐渐过渡到课文,这就是一种联系,是阅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使学生带着记忆、带着感受投入学习。“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故事从一对好朋友开始,正是因为它们是真正的好朋友,才有了下文青头的奋不顾身与临危不乱,“急忙”“大吃一惊”“大声喊”“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高兴得流下了眼泪”。有了这样的联系,使学生的感受更加丰富,为学生感受文本提供依据。当学生谈起“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就会有代入感,会联想到自己和朋友相处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思考、理解,就能获得丰富的阅读感受。教学时还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书中的插图,观察图画、展开想象,丰富阅读的感受。只有当两种学习情景具有共同要素(相同或相似)时,才会产生迁移效应。这样的联系与建构,必将对新课的学习产生影响,使学生的感受更加形象与丰富。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除夕是怎么度过的,然后情境引入,讲述小女孩大年夜的悲惨遭遇,抓住学生的心,阅读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让对比更加强烈,学生的感受会更丰富、更形象、更鲜明。最后,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完成课后的习题“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联系的方法有很多,有上下文的联系,有图文之间的联系,有阅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有阅读与原有知识、原有经验、已有学习背景的联系。有了这些联系,学生就能建构起新的知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语文要素也就能落地生根。

四、前后关联,让单元学习更加紧密

2022年版课标提出“学习任务群”“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也可以理解为是“学习任务群”的构建。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各有侧重,围绕单元主题,教师可以关联前后文本,如《那一定会很好》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这是一种联系与建构;《那一定会很好》与《在牛肚子里旅行》都要求理清主人公历程或者路线,可以运用联系与建构;读《在牛肚子里旅行》联想到《那一定会很好》,从“种子的历程是什么”想到“红头蟋蟀的遭遇”;从《在牛肚子里旅行》里的“青头”与“红头”这对“好朋友”到《一块奶酪》的 “队友”,展开丰富的想象,会对“好朋友”一词有新的建构。

学生通过几个故事的联系与建构,对童话的内容、童话的样态有了新的认识,“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就容易多了。崔允漷教授认为,大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运用联系与建构,可以使单元的学习更加紧密,成为一个围绕童话学习的微课程。

2022年版课标建议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避免烦琐,要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要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教师教学的思路也要改变,不能还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不然教材再先进,我们的课堂也是一条腿走路。运用联系与建构,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有利于在语文要素的统整下展开单元整体教学,训练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用足、用好教材有利于语文要素的落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浦口分校)

责任编辑 唐 敏

猜你喜欢

青头红头小女孩
对话——推动情节 彰显情意
爱掐人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可爱的小女孩
愣头青和青头愣
爱哭的小女孩
四川省成都市青头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美丽”附小
红头船:海上的吉运
世界稀有青头潜鸭在武汉繁衍
海边“水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