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路径优化

2023-09-08谌凤山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25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历史课堂

●谌凤山

早在2019 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中学历史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给出了“高势能”“高势位”的路径选择,却没有引起历史老师的高度重视,甚至被老师心中的“无视”“近视”“浅视”所分隔,造成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出现偏差。

一、新时代“高势位”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的优化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路径选择、优化推进,应集中优化教师教育实践的主路径。

(一)理论路径的优化

1.梳理辨析爱国主义认识论

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普通公民对祖国忠诚、对人民热爱的感性情怀,更应从历史教育人的职业特性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理,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去梳理辨析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国际主义的关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爱国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本质内涵与规律特点,深刻认识爱家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历史统一性,懂得“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1]。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2]

2.深入优化爱国主义历史学科论

历史容不得割裂、肢解和歪曲,历史课堂必须遵循历史和现实的选择, 努力把握历史发展的时空尺度、结构框架、内在逻辑、因果联系以及社会历史演绎的机理、规律和趋势。历史教师只有树立了大历史观,从时间长河、时代大潮和国家风云变幻中,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洞察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国际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间的内生关系,才会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预见性及创造性。只有把爱国主义教育视作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 才能拨正课堂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学会史料实证,触及历史学科经世致用最本质的内核。

3.全面落实学生核心素养论

爱国主义历史知识学习与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本应是历史教学的两个重要支点,但在课堂上,家国情怀的感受体验、实证理解与解释表达,总被降格为爱国主义知识学习的附属品、 衍生品和点缀品。 其实,基于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信仰需要长期艰苦地培植。 因此,历史老师应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标识,努力从知识取向转变到立德树人的育人轨道上来。

4.积极践行新课程倡导的学习论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力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历史课程育人方式的变革”[3]。 对爱国主义历史知识的自主感知、讨论、分析、抽象、概括与归纳,不仅可以在概念、原理、价值观和方法等各方面形成整体联系,而且可以厘清各知识点,体现爱国主义思想的精神脉络及其基本特性;反过来,家国情怀的培育过程,又促进学生以关注现实问题、服务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为己任,进一步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自主学习中树立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

(二)实践路径的优化

1.与学生“同饮”爱国主义思想源泉

爱国主义历史知识基本都散落在各个章节之中,呈现出碎片化、片段性的特征。 教师以一颗敬仰的心灵,整合爱国主义知识内容,把握、理解爱国主义文化知识的本质、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同饮爱国主义文化源泉。 例如在涵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时,可以分不同的专题,与学生一同分享、探讨、分析中国共产党一百余年非凡奋斗的历程,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特区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优秀文化遗产中,设计一两个点,重点涵养突破,最后串成线、连成片、结成体系。

2.与学生“同抒”爱国主义情感情怀

爱国主义历史课须自带爱国主义光芒,自拥爱国主义感染力,通过爱国主义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营造共情、共鸣、感人的情境,唤起学生与课本中、课堂上、情境中的爱国人物、爱国事迹、爱国意识、爱国人格适时沟通对话。 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谈论自我切身的情绪感受和真实的理性评价, 让学生看到教师与他们感同身受的忠诚与真诚。 这种言传身教的坦诚、表白和抒怀,本身就是最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历史课堂应该遵循“共情”链条,在对爱国主义文化材料的叙述、解释与判断中,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与历史人物共情对话, 自然输出爱国感悟和情怀。

3.与学生“共生”爱国主义思维智慧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因知识储量、生活阅历、思维层次、思想境界差异,在领悟爱国主义思想、演绎爱国主义智慧方面,存在间隙与距离。 这种空间,为爱国主义思维的共生与智慧的共育, 提出了现实的需要和育人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实践的基础。 教学既要把爱国主义思想尽可能情境化、具体化、形象化,又要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个体化、内思化、理论化;既要有爱国主义思想宏观体系的勾连、梳理和总结,又要强调爱国主义细微材料的选择、探究和分析,从细节中升华爱国主义情怀。尽可能促成两个或者多个爱国人物事件在学生心灵之间往返印证、交互促进,产生爱国主义思维智慧的共生效应。

4.与学生“共发”强国志报国行

历史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最直接表达爱国之心、践行爱国之行的公众人物,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当然,与学生“共发”强国志报国行时,有时候可以直抒胸臆,但更多的时候采取“雁过无痕、叶落无声”的方式,可能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更深远,效果也更好。 而敷衍似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焉能不抵制?

(三)中介路径的解蔽

爱国主义教育课堂的遮蔽现象,撇开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方法手段等因素不谈,仅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中介路径不畅来思考分析,可以发现其与爱国主义教育信息、能量没有直达交流、交换紧密相关。教学不为学生接受、理解和体验,造成能量耗散,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路径被阻隔、被遮蔽。历史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其他学科更要注重对爱国主义情感能量的互通交换,否则,课堂如同嚼蜡,了无生趣。 爱国主义历史课堂,从哲学上看,其实是一种历史关系在课堂上的物化。这种物化的落脚点,不仅来源于历史老师的教育实践, 更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实践。 这两套实践关系,不仅包含了现实的师生、生生关系,而且还包含了师生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历史传承关系。 这些关系都以爱国主义信息、能量、情感、价值为中介,溶解到另一方的爱国主义实践中。在实践中介的体验中, 可能会存在一些负向能量的溢出问题, 历史老师尤其需要明晰问题的性质和原因,正确应对与化解,不然,会让当下一个小小的负面能量、负向体验将前面所有的正面能量、正向体验统统抹除掉。爱国主义教育,是爱国主义情怀的螺旋式循环,历史老师一定要善于包容、对待学生的负向体验,并给予合理的干预与引导,帮助他们对体验的内容进行历史性反思,把自己的教育实践上升到教育强国的政治高度,对祖国的花朵负责。 这份责任心,本身就是爱国主义信息和能量的传递,保证爱国主义能量循环的过程从一个正向形式转换到另一个正向形式,避免能量交换中介的错位与拉胯。

二、新时代“高势位”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推进点

(一)找准爱国主义认知推进的“基本点”

在中学历史教材里,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富矿”,有的显性,有的潜隐,需要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主旨统领下挖掘运用。 例如,在讲授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 课“盛唐气象”时,课文以唐朝的繁盛为主题,叙述了唐代经济发展、民族交往、社会风气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情况,如果教师不给课堂教学“立意”,不让爱国主义“政治挂帅”,一味按照课本陈述的顺序按部就班地讲授,就会因思想灵魂的缺失而大打折扣;若是以爱国主义情怀熏陶为主线,不仅能够克服学习经济史、民族史、社会风俗史、文学艺术史等枯燥乏味的毛病,而且能够串联这堂课的四个子目,拓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使得教学结构宏大、清晰又紧凑,勾连出一个价值整体,有利于学生认识唐朝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民族交融、社会开放、文化繁荣等昌兴局面的形成,皆是因为唐朝结束了长期战争动乱和政治分裂,实现国家再次统一,才最终奠定了这种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和谐的盛世局面。如果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拓展思考,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实现国家的统一,那一定会促进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进一步繁荣昌盛,使中国在世界舞台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因此,反对“台独”,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水到渠成。找到爱国主义认知的基点并不难,可以是贯穿一个单元的主题,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次级主题,也可以是矛盾冲突的情境。难的是,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统领、辨析、解释诸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民族史观、社会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理论观点,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拥有大视野、小切口、大纵深、立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景。可见,历史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点是内隐于教材文本和老师头脑中的唯物史观和国家观。

(二)聚焦爱国主义纵深推进的“着力点”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爱国情感的熏陶过程,不纯粹是爱国主义知识的灌输与记忆。因此,历史课堂应将关注点、生长点、着力点优先放在爱国情感的浸润上,使教师的“引导”一点点化作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为使爱国主义教育不变成教师空洞的说教和“强制性”的接受,教师应改变对历史学科的理解方式,突破爱国主义教育纯粹是爱国主义知识学习的传统认识,多从历史学科的基本逻辑、基本结构、思维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去深入分析爱国主义知识学习与爱国主义思想方法、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关系,继而使课堂生发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广度与厚度、温度与效度。

首先,多为学生提供理解、体验的素材(文字、图片、视频、遗址、遗物等),或是让学生课外自主搜集材料,课前充分预习资料,为的是多让学生占有资料,获得感性认识,为浸润理解打下坚实的史实基础。

其次,调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艺术,为学生营造深度思考的材料情境,鼓励学生观察、发现、解析情境中的问题,理解材料情境所反映的阶级立场、思想观点、性质影响等内容,把握爱国主义知识的联系及其本质特性,耦合爱国主义情感,实现爱国主义思想的“前理解——理解——后理解——自我理解——移情理解”的嬗变。

最后,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情感共鸣、共生的感染特性,放手让学生小组探究,互相交流、对话、辩论,吸纳组内见解,达到互相启发、互相转换、互相鉴赏,逐渐触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核,生发爱国主义思维、思想和智慧。 在理解、体验的前后阶段,老师可适时补充拓展性材料,引导学生肯定理解,或否定理解,并教会学生从不同视角叙述与表达,促进学生深度“研究”和内化“涵泳”,以达到研学、浸润相融的效果。

(三)把握爱国主义教育高质推进的“发力点”

在物理学中,施力物体通过对受力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其发生形变。从这个点开始发力的力,称之为“效果力”。效果力可由不同性质的合力提供,也可由某种性质的力单独提供。 爱国主义历史课堂教育的发力点,可能比物理学中的施力点要复杂得多。基于这样的力、这样的点、这样的愿景,应将这样的施力体建立在爱国主义人格的培养上。而爱国主义人格培植的最佳途径,是爱国主义历史事件、历史文化、历史思想的批判。 之所以借用批判的方式,是因为,爱国主义历史教育不纯粹是爱国主义历史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它是学生个体、群体“成人”的诉求,须从历史责任感和家国使命感方面理解并体验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任何个体、群体都不能脱离整个社会和民族而存在,需要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行深入了解和批判性思考, 从共同记忆中习得优秀的爱国主义历史文化和优秀的品德传统, 继而明白自己从哪儿来、 到哪儿去,现在又身在何处,该持有何种价值观、人生观和爱国观。 显然, 历史老师肩负着一个重要的历史重任, 那就是引导学生对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历史史实的分析、判断、界定和解释,获取自己深刻的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 表达自我对国家历史和民族未来的思考。

同时,大力推动爱国主义历史教学的结构化、体系化、理论化和人格化,促进学生坚定爱国主义信仰。

第一,从爱国主义历史知识传授开始,引导学生尝试性地构建爱国主义知识结构,让学生在“我对于我”“他人对于我”“我对于他人”以及“我对于历史”“我对于社会”“我对于民族”的关系网络中,以历史的视角、现实的视角、实践的视角、发展的视角,去发现内部的不同关系和不同价值。

第二,让学生学会从知识结构转化生成知识体系,把低层级的结构嵌入高层级的结构中,让观点融合在思想里,使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整合在内容、形式与功能一体化的三维结构里,组织成一个价值复合体,让自我明确爱国、爱党、爱人民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关系,克服爱国主义教育的浅层化、简单化和笼统化倾向。

第三,当前爱国主义历史课,不能满足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也不能满足对国家民族情感归属的认同,应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虚无主义的原则下,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爱国、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外延和内涵给予历史又具体的把握与认识,使爱国主义历史课堂的触须,伸向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传统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综合视角里,探寻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的不同形态、特性、价值与意义,以提升学生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维系水平和理论纯度。

青少年学生的价值体系正处于形成阶段,历史老师应抓住学生价值体系发展完善的黄金期,让学生告别被动识记、背诵爱国主义历史知识的传统学习模式,通过一课课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案例,去体验、感受、鉴别爱国主义文化的历史感,去辨析爱国主义历史文化中的糟粕与精华,肩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并以新时代高势位爱国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以点带面去统领整个核心价值序列,使学生在一次次爱国主义情感的洗礼、选择、吸纳和重构中,一遍遍筑牢爱国主义信念信仰,完成爱国主义价值体系的人格化。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历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