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思政融入点及融入方式

2023-09-06韩梦汐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思政

[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日渐被重视。本文在对课程思政概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从课程思政融入《妇产科护理学》的必要性、思政融入点和思政内容融入教学的主要方式等方面,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展开一定的探索,加强对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真正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学教育

引  言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重要论述,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并提出在全国高校、学科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妇产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护理对象特殊,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极具人文关怀特色,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妇产科护理学》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高校教师须在专业授课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本文立足实际,从思想政治理论的角度出发,探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融入点及融入方式,继而促进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与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升。

课程思政理念

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既不是思政课程,也不是其他任何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新型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普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比,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拓展,同时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高校所有非思政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开展思想教育的多重功能,即在传递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在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依托或借助思想政治理论,在所有非思政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机、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各类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融入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必要性

1.将课程思政融入《妇产科护理学》是国家对护生教育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立于其他专业课程,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剥离,加之多数高校管理干部更看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不重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反馈,导致思政育人效果不理想。在此情形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应运而生。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重要指示明确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学校所有课程都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自提出课程思政以来,各高校大力发展课程思政建设,自觉将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思政育人效果初显。

2.课程思政融入《妇产科护理学》是基于在校护生学习、成长及就业的客观需要

现阶段,护理学专业相较其他医学相关专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更高的就业率,这就导致部分学生过度关注就业,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在自身对护理学专业并没有系统性了解的前提下便草率地选择该专业。缺乏系统认知和兴趣引导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長是不利的,为了引发、维持并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尊重专业、热爱专业,通过课程思政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自我和专业的认知,助力在校护生学习和成长。

在校护生经过长期学习后,需要进入临床工作阶段,将面临第二个考验。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社会人士对护士这一职业的认识并不完善,护士的社会地位和在社会上获得的尊重与其付出并不成正比。相关研究表明: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需近距离与患者接触,承担为患者提供护理工作、帮助恢复健康的重要任务,但临床护士遭受患者语言和身体欺凌的比例较高,影响着其职业认可度、依赖性和稳定性。因此,在护生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能够帮助护生更好地理解护理学专业,形成强大的内心合力,在毕业从事护士这一职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和面对各种复杂环境。

课堂教学的课程思政融入点

1.生命价值教育

人生有两件大事——生与死,《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便是这两个方面内容的生动体现:生命的诞生从一枚小小的受精卵开始,通过不断的细胞分裂,逐渐演变成胚胎,经过母亲怀胎十月后一朝分娩,孕育出新生命;相对应的,妇科癌症则一直是影响妇女生命健康的杀手之一,患有妇科癌症相关疾病的患者在经历与病痛的斗争后,一部分患者能够存活下来,还有一部分患者则走到生命尽头。为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树立以救护生命为使命的崇高理想,高校教师应在专业教育课堂中强化生命价值教育,通过深挖生命教育资源,量身定制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案例,实现生命价值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的无缝对接。例如,教师可在讲授胚胎形成与发育、妇女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以及生殖系统肿瘤时诠释生命的伟大和脆弱,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达到生命价值教育的目的。

2.爱国主义教育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一代代中华儿女振兴中华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密不可分。如今正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中美博弈将长期存在,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愈加复杂。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广大青年大学生更应将弘扬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己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2014年,《辽宁日报》曾刊登一篇文章《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引发众多学者热议:在大学课堂案例教学时,有的教师列举的负面例子尽是中国的,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引起了大部分学生的强烈不满与抗议。可以看出,新时代大学生拥有热烈的爱国情怀,需要教师予以正确引导。广大教师可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加入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对妇产科护理学专业的浓厚兴趣,例如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中医无用论”等诋毁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言论,使传统中医的发展愈发艰难。教师在讲解《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过程中,可适当讲解中医护理相关内容,例如:针刺穴位缓解孕妇妊娠反应、中药热敷帮助产妇哺乳期乳腺炎消肿等,激发学生对传统中医学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支持祖国中医学的发展,保持学生的爱国情怀。

3.职业道德培养

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以职业道德为基础,对一名合格的护士而言,不仅仅需要掌握专业的技术,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由于妇产科护理学专业的特殊性(涉及患者群体的特殊性以及隐私、伦理等方面),从业护士需要具备尊重同情、关心体贴;作风严谨、保守秘密;吃苦耐劳、讲求奉献的职业道德。在《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可以适当诠释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难产孕妇急救措施时,教师必须特别强调争分夺秒和团队配合的重要性,稍有延误或差错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在讲解妇产科护理实验操作时,应提醒学生多为患者着想,凡有涉及患者隐私的操作需多加注意,必须做到协助患者保护其隐私且不在私下议论,通过课程思政与专业技能教授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4.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古有王祥卧冰求鲤,今有歌手王宏伟多年如一日照顾患病的母亲,每一个感人肺腑故事的背后都离不开儿女对母亲赤诚的感恩之心。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一个呱呱坠地的生命都离不开母亲的悉心呵护,每一位母亲在妊娠过程中,均有可能面临多种或轻或重的威胁,如妊娠期并发症(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妊娠期合并癥(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等)、胎儿及其附属物异常(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等)等病症,只有充分地了解这些病症,方能真正理解每一位母亲历经的艰辛。教师一方面可在《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传递感恩母亲的概念,通过播放分娩过程的插画、动图、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生产过程的辛劳;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分娩体验仪或孕妇假肚子等道具,让学生切身感受分娩时的疼痛和孕期的劳累,进一步培养感恩母亲的赤子之心。

5.法律意识培养

近年来,医患矛盾加剧,医疗差错层出不穷。作为毕业后刚进入临床工作环境的护士,学生们需要高强度地学习医院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由于任务繁杂、工作量大、作息时间昼夜颠倒,部分护生容易出现失误,继而导致各种复杂的法律纠纷,因此,走上社会的护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这亦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然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护生法律基础和法律意识相对较弱,熟悉医事法律的护生甚至不超半成,大部分护生不具备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专业课讲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帮助学生学会用法治思维参与社会公共事件,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6.自尊自爱培养

随着时代的革新,年轻一代群体的性观念正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相关研究统计,目前约60%~80%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以及有多个性伴侣持接受态度,与性观念意识更加开放对应的是性病风险的增加,过去几年中,我国大学生新增艾滋病人数年增长率为30%~50%,婚前性行为和避孕知识的匮乏导致大学生意外怀孕的几率不断增加,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抚养孩子的能力,当意外怀孕来临时,她们只能无奈接受流产。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报道,中国每年人工流产术人次在接受统计范围内多达1300多万,重复流产率高达55.9%,呈现低龄化趋势,且其中大学生占比较高,因此教师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可重点强调自尊自爱理念,例如在讲解计划生育章节时可给学生观看人工流产手术相关视频,让学生间接了解人工流产术的危害,尤其是反复流产可能对女性带来的子宫基底部损伤、并发宫腔粘连等伤害,帮助学生在与同伴交往时选择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

思政内容融入教学的主要方式

1.不断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各高校必须充分意识到教书和育人是一体的,育人和育才是一致的,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真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明确要求,才能培养出道德品质优秀、学业成绩良好的学生。但由于大部分护理学专业教师非思政专业出身,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相对薄弱,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有心无力,导致这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仅能传授专业知识,不能进行价值引领,最终导致教书与育人割裂、立德与树人分离。因此,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推动需要从源头上寻找突破口,广大专业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我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充分了解所处学科未来发展方向,不断加深对专业的认知,努力将思政内容温和地融入课堂,真正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

2.典型事迹融入教学

《妇产科护理学》课时量大、实践操作多、临床实习占比较高,大部分护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少,不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加强思政教育。基于此,高校教师可充分利用当代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职能,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平台,如手机App、班级微信群等,分享新时代下的典型事迹,传递感人故事,弘扬正确的职业价值,帮助学生通过碎片化时间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解分娩期护理时,可通过分享学习强国App中组团援藏的妇产科专家们帮助西藏山南市一名孕期仅29周的临产孕妇成功诞下男婴,并通过47个日夜的专业诊疗和精心护理,帮助新生儿度过危险期,确保母子平安的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护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国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以及团结协作、大爱无疆的职业素养。

3.情景模拟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虽然通过课堂、课本系统学习了临床操作和流程,但与实际临床实践仍有一定差距,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提升职业责任感和心理抗压能力,教师可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尽量真实地还原妇产科病房或产房的实际情况,辅助学生提前适应临床工作,通过结合毕业生面临最多的问题,合理编制情景模拟教学内容,并在相应的专业课教授过程中组织学生实时演练,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可鼓励学生轮流角色扮演,在代入临床护士或患者的过程中切身体会临床护士应有的人文关怀和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方式,细心揣摩患者的心理,提前适应可能出现的突发性情况,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亦可通过情景模拟的实践操作检验学生的操作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进,提高实操能力,进一步坚定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4.临床实践探索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临床实践阶段约占整体学习时间的四分之一,加之大部分护生在临床实践阶段开始真正接触工作和患者,对塑造护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道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践教学阶段,院、校、师可通过三方协调联动,为学生用心搭建临床学习环境,针对还未正式进入临床实习和工作的护生提供临床教学,并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带教老师可通过将学生带到床边,保障学生与患者或产妇有充足的接触和交流时间,培养学生“思其所苦,解其所痛”的能力,亦可进一步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教授沟通技巧,引导学生在与患者或产妇直接面对面接触的过程中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强化沟通交流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掌握临床操作技术。同时,可以逐步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尝试融入所学的相关知识,真正实现与思政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与穿插交融。

5.教学环节创新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偏向于讲解单纯的人物事件或临床案例,没有向深、向下挖掘背后蕴藏的深刻道理,导致教学内容流于表面,仅能完成“授人以鱼”的任务,难以实现“授人以渔”的目标。因此,要想促进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必须在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与方式,提升授课深度。教师可在每堂课后,尤其是学完课本产科部分的内容后,倡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编写反思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思小结进行评分,将得分计入平时总成绩,督促课程思政真正落地落实。

结  语

课程思政目前仍在逐步探索阶段,高校和教学工作者应积极响应课程思政改革的号召,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锚定课程思政教育不放松。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可通过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妇产科护理教学的融入点和融入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验证,寻找最适宜各高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凝心聚力促进课程思政落实落地。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发布[J].中国电力教育,2020(6):6.

[2]王仁鸿,胡朝辉.心脏外科护理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护士进修杂志,2000(1):18-19.

[3]王瑶,王有娟,满宏丽,王超,邵泽敏.关于护理学学历及学位与护士社会地位认知现状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4):171-173.

[4]路静,周明建,杨亦欣.基于社会地位感知与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探讨患者欺凌对护士职业承诺的影响[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22,12(5):78-85.

[5]路丹,谷雪峰,李达,王克娜,宋佳佳,于晓波.医学院校法律意识培养路径和创新性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7):105-109.

[6]赵红军,孙会娟.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2(3):20-22.

[7]陈敦金,贺芳.重视胎盤植入性疾病规范化管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2,38(1):18-21.

[8]苗玲玉,鲍风雨.课堂教学评价:运用移动设备实现课程思政的院校案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36-40.

[9]Li G ,Jiang Y , Zhang L. HIV upsurge in China's students[J].Science, 2019,364(6442):711.

(韩梦汐:西安医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中职精品课程《妇产科护理学》建设及体会
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