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物同行——高中美术特色课程实践研究

2023-09-05李锐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李锐

摘要 本文以“物我关系”为核心展开课程设计和实践探索,旨在开发与生活相结合且能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物品入手,在物与物、物与我之间建立联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本单元课程通过课上讲授与课下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课程以生活为起点,注重设置生活情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进其对美的理解。教师须引导学生在探索世界的同时认识自己,理解艺术源于生活的含义,能以真挚的情感对待自我内心和客观世界。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物我合一感悟生活 感物识美

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观念与儿童早期的泛灵心理[1],都反映出人类早期在懵懂中建立的人与外物的神秘联系。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科学家通过对自然物的研究,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艺术家通过对物的描绘表达内心;哲学家则通过对物我关系的探求,为人类带来富有洞见的启示。随着人类对“物”的理解不断深入,对现象的“物”到本源的“物”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物”不仅是客体的对象,更能作为开启学生观察世间万物,并从外物中找到与自己内心契合点的钥匙,是达到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的有效途径。正如道家的“万物有成理而不说”[2],儒家的“天地生物之心”[3],陶渊明笔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哲思,都是在追求物我合一的境界中得出的启示。

以往的高中美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成效:传统的室内教学模式和相对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脱离真实生活情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枯燥的绘画技能训练导致学生的美术表现方式较为匮乏,对艺术的理解流于表面;短期的户外实践类课程也无法帮助学生建立深入观察生活的习惯,也难以形成系统性、递进性的学习过程。在“缘心感物”[4]中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美术表现能力是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一、结合生活,创建单元课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和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美术学科及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对生活中的物进行观察、思考和表现,在自我的个体生命与外物和谐共存的过程中体悟生活的意义,以艺术的方式抒发情感、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如此才能在进行艺术实践的同时形成发散的、创意性的思维习惯,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美的种子。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开发了《与物同行——源自生活感悟的创造》单元课程,从生活中具体的物入手,让学生通过对物的观察和记录,探索美的规律,提升思维能力,感受创造的乐趣,带领学生逐步深入体验生活中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增强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真诚地对待自我内心和客观世界,真正理解“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

本单元课程以大概念“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作为统领,通过对当代艺术家徐冰的创作方式提出疑问来创设真实情境。课程分为主题一“利用生活材料尝试创作”、主题二“灵感带来的创意”、主题三“经典作品中的色彩启示”、主题四“心物共生的体验”和主题五“合作让梦想成真”,五大主题课程逐层深入,重在引导学生感悟自我与生活的联系,创造性地进行艺术实践。

二、物物相连,培养创造性思维

“具有创新意识,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意”[5]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创造性思维习惯需要在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中逐渐养成。主题一“利用生活材料尝试创作”课程,通过徐冰运用生活废旧材料制作的《凤凰》等作品,引出生活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方式,并带领学生用生活物品与油画颜料进行创作尝试,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材料能够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当学生的关注点转向生活中的物之后,主题二“灵感带来的创意”课程通过研究徐冰、安东尼奥·高迪等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分析创造性的观察和思考方法。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物品,从物品的颜色、形状、结构、功能、材质等方面进行观察,通过重复、组合、因果、想象等方式展开创造性的艺术构思,绘制思维导图。在学生们的创作中出现许多极具创意的作品:采用正负形的设计理念将晾衣夹组成不同的童年游戏空间;无数白色的口罩经过彩色丝线的缝制后变身为即将重生的蝴蝶,飞向希望;一个普通的外卖咖啡杯成了透明的水上小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学生采用了与传统造型不同的表现方式,将创作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三、与物同行,激发创作灵感

在主题三“经典作品中的色彩启示”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参考大师作品对创作草图进行完善和赋色。为了让创造性思维不仅停留在方法论层面,在主题四与主题五课程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生活,在与物长期的互动中建立对生活新的认识,从中发现创作灵感,进行艺术表达。

主题四“心物共生的体验”课程分为课下记录和课上分享两部分。课前一周,在未告知学生具体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让学生先自主选择一件生活中的物品,要求学生在一周内每天与所选物品保持一米以内的距离,每天对物品进行观察和记录,记录自己与物品的互动以及在互动中自身的内心感受,并完成一份观察记录表。在此过程中,不少学生会不时忽视物品的存在,忘记与之互动,想起后再继续完成学习任务,这一过程让学生在一周内对以前看似普通的生活物品更加关注,逐渐与物形成了一种亲密的情感,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创新能力。例如一位学生选择家里的垃圾桶作为观察和记录的对象。第一天她为垃圾桶起了名字——“小圣”,并用图片和文字记录自己与“小圣”一起打游戏、一起排队做核酸检测等经历。这样将物品拟人化,并创造共同经历的过程拉近了学生与物品的距离。在拿着垃圾桶做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学生由紧张、腼腆,到克服内心的负面情绪,全新的体验使学生得到了成长与历练。第二天,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小圣”变身成了披着斗篷的超人。学生还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了自己给“小圣”吹喇叭的互动过程,引导“小圣”学习艺术。第三天由于学生上网课忘记了“小圣”,导致垃圾桶被父亲征用。在观察记录表中她用灰暗的颜色表现了“小圣”糟糕的情绪。第四天“小圣”又化身为立体的形象,为了安抚情绪低落的“小圣”,学生为它献上了一段舞蹈。第五天,学生記录了自己与“小圣”玩游戏的过程。第六天,“小圣”被设计为主人心目中神的形象,与另一位同学拟人化的物品背靠背,预示了一次新的邂逅。最后一天,学生完成了一幅创作草图,在学生的设想里,一位可以包容一切人类心理垃圾和负面情绪的“神祇”诞生了。它的躯体由垃圾组成,垃圾袋儿变成了它随风飘舞的头纱和穿在身上的透明衣物。学生作品中运用了垂直光源和三角构图,让人联想到拉斐尔画中的圣母形象。

在主题五“合作让梦想成真”课程中,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用自己选择观察和记录的物品代表自己展开组内讨论,同时小组间物物相互组合,进行主题性创想。经过交流与讨论,学生将日常物品组合搭配,用想象力与创造力设计出一个个梦幻的空间:圆形的胶带演变为莫比乌斯环;一团毛线经过拉直和重组,成为人内心思绪的外化形态;一瓶花露水变成了孕育生命的河流;一块不断掉渣的石头像孙悟空身上的毫毛一样,变出无数个小的分身,成为自己的伙伴……同学间的小组合作,把物与物的联系变为人与人共情的审美关系。学生在探讨创作思路时,超越了个体的思维局限,心与心的沟通让创作中物的结合更加具体和深入。

四、感物识美,情感开启新世界

在“与物同行”课程中,学生对物的认识超越了物的功能属性,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所有的创意都来源于内心真挚的情感。好似古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物与心的融合,也像天才少女奥帕尔在“雨滴的旅行”[6]中讲述的那样,将周围的一切都拟人化。学生很自然地就把自己与拟人化后的物象形成联系,去体会“物”的喜怒哀乐。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物品,在学生情感的注入下变成一个个真诚温暖的美好世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7],美存在于每一件具体的事物中。学生在对物进行层层剖析和无限联想中,让美逐渐显现;在对物我关系的感悟中,美在学生的内心生根发芽;在创作表达中,美在学生的作品中有了具体的形象。从观察、感知、体验到思考、表现、创新,学生将艺术创造与自身建立联系,形成审美意识,完成艺术表现,实现情感表达。

通过本单元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养成观察和思维习惯,能够形成对外界敏锐的感受力,也能够真诚地面对生活。“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8]只有用真诚的心灵感悟生活,关注事物的本质,才能让艺术思维跨学科、跨领域,与更广阔的世间万物建立联系。

注释:

[1]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41.

[2][4] 成复旺.走向自然生命:中国文化精神的再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1,203.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26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6.

[6] 奥帕尔·怀特利.我们周围的仙境[M].张宓,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166.

[7] 孫海通,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188.

[8] 王刚.孟子译注[M].上海三联书店,2013:192.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浅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