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园同研两课题 互补相融效果好

2023-09-04毕翠萍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3年4期
关键词:京韵脸谱京剧

毕翠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愿意大胆表现并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京剧进幼儿园能让幼儿近距离感受京剧所蕴含的文学、表演、音乐、唱腔、伴奏、人物形象、脸谱、服饰、道具、舞台布置等诸多独特的艺术元素。2021年9月,我园同时申报了两个课题,一个市级课题《京剧元素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一个县级课题《京剧元素渗透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实践研究》。我们从课题内容的选择、研究的方法、环境的创设、成果展现的形式及课题组成员的个性特长等方面展开探索,两个课题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题内容相互融合,互为补充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音乐和绘画有密切的亲族关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画,音乐是流动的,稍纵即逝,而美术作品是十分稳定的,可以反复地欣赏、观察。我园将京剧元素渗透到音乐和美术教育中,关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1.同一内容在音乐、美术活动中相互融合

京剧中的脸谱能标识戏曲人物的面貌、性格、身份和年龄特点,有塑造人物个性的艺术价值和辅助表演、夸张人物的功效,还能分善恶、辨忠奸、寓褒贬。如美术活动《京剧脸谱》,可以直接在脸上勾画,也可以通过在布、蛋壳、瓦片、各种材质的纸上绘画后剪下来制作成脸谱面具的形式进行。窦尔敦为蓝脸,蓝色象征刚强骁猛;关羽为红脸,红色象征忠勇正义;典韦为黄脸,黄色象征骁勇凶暴;曹操为白脸,白色象征阴险狡诈;张飞为黑脸,黑色象征直率鲁莽。孩子们在欣赏、勾画、制作京剧脸谱的过程中,不仅感知了色彩的丰富,线条的流畅和对称美,还了解了脸谱颜色所代表的人物典型性格和气质品质。

此时,再进行歌唱和表演《戏说脸谱》,如同美术活动为音乐活动做了前置,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歌詞内容:“窦尔敦在深夜悄悄地偷走了皇帝的御马;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勇无比;典韦很神气;曹操很精明;张飞脾气暴躁,生气时喳喳乱叫。”演唱时,音乐组戴上美术组制作的脸谱面具,边唱边表演,能准确把握乐句的力度和情感。演唱“盗御马”时最轻,“关公战场杀敌”时动作有力,“曹操”奸诈,眼珠子转呀转,“张飞叫喳喳”唱得最响亮,模仿撩胡须、大叫等夸张动作。

2.不同内容在音乐、美术活动中互为补充

美术组选择了活动《舞台大旗》《扇子》《坤刀》《京韵宫灯》《京腔京韵》《武生头盔》《京剧靴子》《女花褶子》《认识水袖》等,有的是欣赏服装图案和饰物,有的是绘画、手工制作等,孩子们通过活动感受和欣赏了京剧元素中蕴含的美,培养了审美情趣,激发了孩子们的艺术表现欲望和创造力。活动之后,产生了许多自制的课题物化成果,如水袖、胡须、扇子、头饰、兵器、服装等。

美术组物化的这些成果,就成了音乐组《卖水》《小将点兵》《定军山》《梨花颂》《有趣的武生》《老生和花旦》《新京剧宝宝》《蝈蝈和蛐蛐》《龟兔赛跑》等活动的教具和道具。音乐老师带着孩子们欣赏京剧选段,体会京韵悠悠;学唱京歌,了解、学习用“拖长腔、回环、短促、婉转、念白”等方法演唱京歌;学习、感知舞水袖、舞扇子等动作,了解青衣、花旦的特点;戴上头饰、胡须,手持兵器学走台步、圆场步,体验老生、武生的特点。

课题的实施,不要求孩子们在表演上精致细腻,唱腔上悠扬委婉,避免了教师的单向传授和过多的练习。让好奇心强、好模仿的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比比画画,哼哼唱唱。目的是让孩子们接触京剧,了解京剧,激发幼儿们热爱京剧、弘扬京剧的情感。在感受、欣赏、表现和创造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法各有所长,互为借鉴

我园大班组共有八个班,两个课题同时在大班组实施,但教学活动的方法各不相同。

美术组的老师,每人负责一个班的教学。如姚老师负责大一班,第一周 “涂色脸谱”,第二周 “绘画半边脸”,第三周 “设计脸谱”……冯老师负责大二班,教学内容和进度完全和姚老师相同。就这样,八个大班在同一时间由不同的老师组织相同的教学活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老师了解孩子的原有水平和发展情况,就说“脸谱”,从涂色到绘画,再到设计,逐层递进,前一节是后一节的基础,后一节是前一节的提升和发展,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活动的难易程度,做到循序渐进,有助于孩子的梯度发展。

音乐组的老师,每人负责一个内容,在八个大班中轮流组织实施。如:王老师组织唱京剧“新京剧宝宝”,第一周到大一班,第二周到大二班……宋老师组织欣赏京剧“老生和花旦”,第一周到大二班,第二周到大三班……就这样,由同一老师在八个班中轮流开展同一个活动内容。这样的好处是,教师会不断地修改、完善、优化教学方案,及时增减难度,不断补充教具、道具,调整教学方法。每一轮活动结束,都能产生优质的活动教案。

两组研究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在每周一的课题研讨活动中,教师们都会分析、总结各组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三、环境创设各显特色,相得益彰

我园研究京剧课题,创设具有鲜明京剧文化气息的环境,不仅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因为京剧本身综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学元素,对幼儿教育的开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1.营造京腔音乐环境,感染幼儿

首先,营造具有京腔京韵的音乐环境,如早晨幼儿入园时播放“卖水、新京剧宝宝”,下午幼儿离园时播放“都有一颗洪亮的心”,用京剧唱段作为提示音乐。早锻炼中,加入我园教师自编自创的 “新京剧韵律操”。让幼儿置身于有着浓郁京剧氛围的环境中,能够随时嗅到京剧的气息。环境无声,教育有痕,我园的环境在时时感染着幼儿,让孩子们从对京剧的陌生到随时可以亲近京剧,感知京剧,加深了对京剧的了解和喜爱。

2.布置京韵校园环境,熏陶幼儿

让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布置洋溢着京剧韵味的幼儿园环境。如幼儿园走廊里创设京剧活动主题墙,“走进京剧—包公、花旦、凤鸟扇”“京剧课堂—京剧人物、京剧饰品”“赏京剧、炫童趣”“小小传承人—擂台比武、脸谱对称”“初探京剧”“戏说脸谱”“中国京剧—人物、服饰”“中国国粹—脸谱、服饰、兵器”等;楼梯间展示具有京剧韵味的作品,如马勺画“脸谱”、剪纸画和丙烯画“生旦净末丑、包公、状元”;在幼儿园公共大厅举办“京剧主题画展”;在美工创意室布置、陈列幼儿京剧作品。

3.创设京味活动区,成就幼儿

幼儿园把舞蹈室专设成了京剧活动室,陈列京剧服饰、道具,孩子们可在那里小试身手,甩水袖、舞扇子、擂战鼓,手持兵器,整装待发。摆好屏风、拉上布幕就布置好了小舞台,在京剧小舞台上,孩子们个个聚精会神,津津乐唱,举手投足间有模有样。

四、两个课题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我园教科研氛围浓厚,同时申报两个课题,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专业特长自愿选择参加课题研究。丰富了教师有关京剧的知识内容,提高了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专业引领,培训提高

要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喜爱之情,就要先让教师從内心喜爱京剧,喜爱基于了解,因此,我园特邀请了通海县文化馆原馆长作为课题指导专家,邀请了玉溪市滇剧团演员来园指导。从剧场的样式、戏曲的表演技巧、戏曲剖象的主要手段、戏曲行当的划分、行当的内容和作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讲解。舞弄戏曲花枪、十八般兵器的方法,锣、镲、梆子、手板的使用方法,唱念做打的程式和技巧以及服饰的搭配和穿戴等,都一一示范。有了专业的引领,我园教师逐步走近了京剧。

2.两组互促,共同成长

两个课题组,无论是研究进度还是质量,都会互相促进。如上周美术组绘画《花旦》,这周音乐组欣赏《老生和花旦》;再如这周美术组的《京韵宫灯》,下周音乐组的打击乐《最美宫灯红》,孩子们上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自然迁移到下周的活动中,既有连续性,又降低了学习难度。两个课题组的内容相互关联,相互融合,两组教师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对课题研究的进度和质量的提升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全园掀起了学习、研究京剧元素渗透在幼儿园音乐、美术教育中的高潮。教师和孩子们徜徉在京剧艺术的海洋中,不仅打造了具有鲜明京剧文化气息的办园特色,丰富了教师有关京剧的知识内容,提高了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激发了幼儿热爱京剧、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京韵脸谱京剧
筝曲《醉京斓》中京韵的演奏表现
如何抓住京剧艺术中的“京韵”
帖脸谱
京剧表演开始了
做个脸谱迎『六一』
探究黄梅戏王少舫“王派”演唱艺术
我的京剧之路
灶王爷的“脸谱”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