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湖北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路径探析

2023-08-29方化

关键词: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创新发展

摘 要:在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近年来湖北省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湖北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存在一系列的制约因素,通过分析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湖北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练好内功和加大外部支持力度。练好内功包括企业应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融资能力,引进、培育创新人才,增强协同创新力,加强管理;加大外部支持力度包括加大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等。

关键词:创新发展;湖北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居于首位的是“创新发展”,可见党中央对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些重要会议强调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党中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更加深刻的认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实现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重超过98%,贡献的发明专利占比在70%左右①,小微企业应该也能够为技术创新做出自己的巨大贡献。

一、创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湖北省科技创新概况

在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近年来湖北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把科技创新视为重中之重,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科技强省建设成势见效,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快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2017—2021年,湖北省全社会研发投入从700.63亿元增至1005.3亿元,增长4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5937.89亿元增至10196.5亿元,增长71.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5369家增至14560家,增长171.2%;技术合同成交额从1066亿元增至2111.63亿元,增长98.1%②。湖北区域科技创新实力从全国第十位提高到第八位,在中部省份中排名第一。

2021年,湖北省发布加快科技强省建设“1+4”政策体系,争创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年新增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个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6个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9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也硕果累累:全年共登记2096项重大科技成果,共签订技术合同54513项。2021年末全省共建有286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0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③。

此外,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2022年上半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有15101家④入选国家库,数目超过2021全年入库的总量。

二、湖北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截至2022年7月,湖北省市场主体有724万户⑤,其中的小微企业超过150万户⑥。小微企业迅猛发展,在优化经济结构、吸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推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已成为促进湖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力军。技术创新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小微企业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1],然而湖北省小微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存在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内部因素

1. 创新意识弱、氛围淡

小微企业主在企业初创期一般是模仿市场上已经取得成功企业的生产技术,他们在决策中过于看重眼前的利益,缺乏战略上的前瞻性,认为小微企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大可不必冒险去创新,大多都存在创新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此外,不少小微企业是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各级管理岗位,任人唯亲、得过且过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非家族内部的技术型员工即使有创新的意识,也会在创新氛围淡薄的环境中被边缘化而无能为力。

2. 资金匮乏、融资困难

技术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资金匮乏、融资困难是制约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最为关键的因素,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小微企业采取的主要融资方式是内部融资,在外部融资上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湖北超过九成⑦的小微企业受制于自身在规模、体制、信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从未获得过贷款。民间借贷需要各种担保并且成本高,很多小微企业无法承受。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支持的小微企业少之又少,大多数很难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

3. 研发人才匮乏

小微企业要想实现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优秀研发人才的智力支撑,然而湖北小微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人才匮乏问题不容忽视。虽然湖北是高等教育大省、教育强省,仅2021年在校研究生数量就高达20.04万人,但当年毕业的4.41万⑧研究生大多数流向“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留在省内的也极少选择小微企业。究其原因,大多数小微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资金匮乏、薪酬竞争力弱,管理水平低、用人机制落后,经营寿命短、发展前景模糊等问题,导致其难以吸引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即便有些小微企业将他们引进来了,也普遍存在用不好、留不住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在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

4. 协同创新力弱

当资金、人才或硬件受限时,小微企业一般不会进行技术的自主研发,而是转向与其他组织协同创新[2],然而小微企业总体上协同创新力较弱。有些企业由于对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清、市场定位不准,导致选择协同创新的伙伴出现偏差;有些企業由于自身发展目标不明晰,导致协同创新的层次和深度不够;有些企业对自身的职责与权力不明确,导致协同创新效率低;还有些企业的决策者缺乏长远考虑,难以进行持久的协同创新,出现了不少低质量的“一锤子买卖”的协同合作。

5. 管理体系不科学

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体系不科学、组织管理效率低的问题。在科学的管理体系下,决策往往是由集体做出的,个人的影响力有限。然而小微企业的体量和性质使得其在管理模式上很容易出现家族化的特点,企业中往往存在着“家长式”的管理者,在管理员工和事务上很容易体现其“亲疏”关系和“好恶”倾向,管理过程简单粗放,企业如何发展受其个体影响很大,这样的管理很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忽视技术创新等问题。

(二)外部因素

近年来,国家和湖北省在金融、财税等领域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帮扶小微企业的政策,为湖北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助其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扶持力度和扶持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扩大。有些优惠政策门槛设置的比较高,限制条件比较多,例如,小微企业需要满足行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数等多方面的要求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不少企业因无法满足这些前提条件而未能享受政策优惠。此外,支持、鼓励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体系和服务体系不完善、不健全,由此产生了诸如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部分扶持创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小微企业主缺乏对融资、财税政策的了解途径而错失政策帮扶的机会[3]等问题。

三、湖北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路径

针对制约湖北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小微企业应苦练内功,提高自身技术创新的综合素质和实力;另一方面,应加大外部支持力度,助力小微企业技术创新。

(一)练好内功

1. 增强创新意识

技术创新是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应增强技术创新的意识。经营管理者应增强技术创新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企业发展的阶段和定位,自上而下地在企业内部推行创新的意识和方向。为了让更多的员工树立起创新意识,经营管理者可循序渐进的在企业内培育创新型企业文化,让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熏染员工,例如定期开展员工技术培训、技术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评选出创新典范并进行褒扬和宣传。

2. 提高融资能力

很多小微企业综合素质偏低,它们受制于自身在规模体制、经营管理、信用信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局限,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出于对成本和风险因素的考虑往往会对它们惜贷。因此,打铁必须自身硬,小微企业可从改善组织管理、健全财务制度、增强抗风险能力、激发创新潜力等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从而使融资能力得到不断增强。例如,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保证账户报表中提供给银行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这样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

3. 引进、培育创新人才

小微企业既要重视从外部引进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又要重视在企业内部培育有创新潜质的员工。引进技术创新人才应充分利用好湖北高层次优质人力资源的优势,对于发展成熟、定位明确、资金相对充裕的企业,可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引进技术创新人才,为他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切实做到既引得进,又留得住;对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定位不明晰、资金匮乏的企业,可采取更加务实、更具灵活性的举措,引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内部培训等方式发掘具有创新潜质的员工,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激励他们对技术进行改造和革新,培育出一批具有本企业鲜明特色的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

4. 增强协同创新力

小微企业可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合作创新集群来弥补自身在技术创新资源、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其一,进行产学研合作。一般而言,高校、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的人才、硬件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小微企业在这些方面劣势明显;但小微企业能洞悉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又有创新成果转化的平台,而这些方面往往是高校、科研院所的短板。由此可通过进行产学研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其二,进行企业之间的合作。单个的小微企业在技术创新时存在的资金不足、人才匮乏、风险过大等问题,可尝试通过建立小微企业集群来解决,集群内的“竞合”作用能够激发小微企业充分利用集群内的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进行研发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成长。此外,小微企业还可以通过承接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外包项目来实现与大中型企业的协同创新。总之,小微企业应在充分了解市场竞争环境的前提下,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结构特征以及发展的阶段和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和创新战略,建立起有合作广度和深度的、高效的技术创新集群。

5. 加强管理

小微企业应加强管理,不断优化企业管理体系。经营管理者应更新观念,摈弃“家长式”管理,在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的同时,积极向国内外优秀的企业家汲取现代科学的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管理活动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应现代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使管理更科学、更制度化,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技术创新的热情,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使得员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企业也得到创新发展。

在“练好内功”方面,湖北省有不少三四十年前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微型企业,通过多年坚持不懈地苦练内功,坚定不移地走技术创新之路,现在已经成长为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例如,稻花香集团,1982年创始人蔡宏柱以1500元贷款起家,十年后创立白酒品牌“稻花香”;在“敢冒风险、自我加压、创造机遇、超常发展”的企业精神引领下,坚持走“八兴”之路:即人才兴企、管理兴企、科技兴企、创新兴企、市场兴企、发展兴企、团结兴企、效益兴企,尤其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改造提升白酒产业成效显著,2007年“稻花香”被认定为湖北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示范企业”。“稻花香”历来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作用,注重引进和培育人才,通过“产学研用”四位一体模式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动力和活力,为探索和创新工艺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近年来取得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完成100余项科研項目,掌握30余项国内领先的白酒生产技术专利,2021年获得“中国酒业科技进步优秀企业奖”。如今的“稻花香”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以白酒为主业,以物流、配套、文旅为辅的“一主三辅”产业集群的大型企业集团,连续多年蝉联“中国企业500强”。

(二)加大外部支持力度

1. 加大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和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其一,推动金融制度改革,建立完备的支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法律法规,并利用现代新媒体积极向小微企业经营者宣讲,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这样他们才可能用好用活金融政策,使小微企业真正享受到应得的政策红利,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得到更充分的发展。通过补齐制度上的短板,探索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常态化”的资金支持模式的同时,也要预防金融诈騙等违法行为。其二,人民法院在依法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秩序,打击“高利转贷”“职业放贷”等行为的同时,依法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例如,黄石市西塞山区人民法院在审理2016年某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某建设集团公司、某银行分行等借款合同纠纷案中,依法保护地方政府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而推出的“政府+银行”新型融资模式应急循环资金,运用司法手段引导银行以融资合作方式持续为应急资金池注入资金,保障了应急资金的良性循环,并以降低利率的方式减少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⑨。其三,健全小微企业财税支持体系,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一方面,通过税收减免、降低税率、提高起征标准、允许延期缴纳税费,或者调整固定资产折旧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举措,加大对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支持力度[4];另一方面,给小微企业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财政补贴。此外,还可通过“银税互动”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例如,2022年宜昌市税务局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将企业良好的纳税信用变成向金融机构申贷的“绿色通行证”,上半年宜昌银行类金融机构“纳税信用贷”类产品一共惠及纳税人3117户次,累计发放32.6亿元贷款⑩。

2. 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政府相关机构应联合湖北省小微企业商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组织,搭建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为小微企业提供各种创新支持。其一,聚焦金融服务技术创新的短板弱项,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利用大数据,创新融资征信方式;加强融资担保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重点小微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融资需求,提高融资效率;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市场结构,给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便利。其二,利用好湖北人才资源的优势,从高校、科研院所选拔高素质的科技型人才,对口进驻小微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其三,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及时更新技术创新政策、金融服务、合作研发、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为小微企业提供动态信息支持。

此外,政府还可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在市场中公平竞争等途径,加大对湖北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支持力度。

注 释:

①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2018)上的主旨演讲。

② 数据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年5月18日。

③ 数据来源:2021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④ 数据来源:湖北日报,2022年7月18日。

⑤ 数据来源: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

⑥ 数据来源:经济日报,2022年8月11日。

⑦ 数据来源:经济日报,2022年8月11日。

⑧ 数据来源:2021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⑨ 资料来源:人民法院报,2022年4月20日。

⑩ 数据来源:湖北日报,2022年7月25日。

参考文献:

[1] 单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分析[J].经济师,2019(11):282-283.

[2] 洪银兴.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6-17.

[3] 刘方丹,王巧霞.湖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及优化研究[J].财会学习,2021(36):127-129.

[4] 吴小娟.促进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1(11):184-185.

基金项目:湖北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创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湖北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20y01)

作者简介:方化(1981- ),男,湖北孝感人,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技术创新、政治经济学。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