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分析

2023-08-24许晓明郝探探

贵州医药 2023年8期
关键词:鼻道泪管泪道

许晓明 郝探探

(宝鸡爱尔眼科医院(1.眼整形及泪道病科;2.青光眼白内障科,陕西 宝鸡 721000)

鼻泪管阻塞在泪道疾病中较为常见,患病后可出现溢泪以及溢脓等临床表现,部分病患还可出现结膜和角膜刺激征,同时伴随阻塞情况的加重,还可出现慢性泪囊炎等并发症,对病患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1-3]。本文对观察组病患在鼻内镜下开展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开展鼻泪管阻塞治疗的90例病患为研究主体,治疗时间开始于2018年2月,结束于2021年2月,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病患划分成(45例)的常规组以及(45例)的观察组。常规组与观察组中,女性病患例数依次是26例、27例,男性病患例数依次是19例、18例;年龄平均值依次是(45.22±4.27)岁、(45.29±4.31)岁;病程平均值分别是(2.54±0.32)年、(2.58±0.34)年。将全部一般资料录入在统计学软件内并开展计算,P>0.05表明能够以该种分组方式继续开展研究。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4-5]。

1.2方法 予以常规组病患单纯泪道探通手术治疗,措施包含:指导病患呈平卧位,将头部抬高10°至20°。对手术区域进行常规消毒,于结膜囊部位开展表面麻醉,之后使用泪点扩张器对泪小点进行扩张。经下泪小点逐渐将泪道套针放置在泪小管以及泪总管中,待达到鼻泪管阻塞部位时,使用套针对阻塞部位进行探通。之后将针芯取出,经套针注射无菌生理盐水,若能够顺利流入鼻腔,表明泪道已经通畅;反之则表明下段依旧存在阻塞情况,需要继续进行探通,直至鼻泪管多处阻塞完全探通。向泪道内注射氧氟沙星眼膏,完成手术。予以观察组病患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措施包含:分别在泪囊、鼻道和结膜囊部位进行表面麻醉,首先使用鼻内镜探查病患鼻泪管下端开口、下鼻道以及下鼻甲情况,之后由病患下泪小点部位将弧形泪道探针插入,顺着骨壁到达泪囊底部,可通过左右拨动明确泪囊底部最低位置,在该部位将探针放置在病患下鼻道内。完成鼻内镜检查并进行必要止血后,确定探通位置处于鼻泪管下端开口部位,注入氧氟沙星眼膏并退出探针。将9号带导丝探针顺着鼻泪道重新进入下鼻道,确定位置留存导丝并拔出探针,以泪道置管牵引线系于导丝鼻腔内段,系紧T形鼻泪管支架前端两条丝线和胶丝,确保牢固不滑脱后,将导丝自泪道逆向退出泪道,并确定T形鼻泪管支架至泪囊内。若上位线无法牵引时,可通过牵拉下位线,促使其全部退出至鼻孔内,当病患泪囊饱满且出现显著胀痛感时,再次向鼻孔外牵引2 mm。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若通畅即可将T型管末端剪断,同时将其推送至下鼻道内。最终明确泪囊内T形管头部三角形结构是否完全张开,待准确卡位后,完成手术。手术后对每组病患进行持续6个月的随访。观察指标见相关文献[6]。

2 结 果

2.1对比每组病患泪道冲洗通畅和溢泪表现消失时间 常规组病患泪道冲洗通畅和溢泪表现消失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每组病患泪道冲洗通畅和溢泪表现消失时间差异(d)

2.2对比每组病患治疗效果情况 常规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每组病患治疗效果差异(%)

2.3对比每组病患手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 两组病患手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每组病患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差异(%)

2.4对比每组病患疾病复发率 常规组45例病患中,有10例(22.22%)疾病复发;观察组45例病患中,有2例(4.44%)疾病复发。常规组病患疾病复发率高于观察组(χ2=6.154,P<0.05)。

3 讨 论

鼻泪管属于泪器的一段结构,而泪器则是在内侧眼角部位存在的上下泪小点,泪小点向深处则有上线泪小管,泪小管汇聚在泪囊,泪囊向鼻腔发展,即为鼻泪管[7]。鼻泪管开口位于鼻腔下鼻道顶部,若鼻泪管出现阻塞情况,则会发生泪腺不通表现。鼻泪管阻塞是引起角膜炎、慢性泪囊炎以及结膜炎等疾病的关键因素,若慢性刺激性结膜炎长时间反复发作,加之擦拭不当会引起结膜松弛以及眼睑和面部皮肤湿疹性皮炎等情况,严重威胁病患眼部健康[8]。因此在发病后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

疏通原有泪道是当前临床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主要方式,其中包含气囊扩张泪道成形手术、泪道激光成形手术和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等[9]。上述手术治疗后面部不会出现瘢痕,并且不会对眼睑轮匝肌造成损伤,有利于维护泪液泵系统[10]。本次研究中,在泪道冲洗通畅和溢泪表现消失时间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常规组有明显缩短;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常规组高;在疾病复发率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常规组低。分析结果可知,在鼻内镜下进行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利用支架将阻塞或狭窄的鼻泪管进行有效支撑,进而维持泪道通畅。同时在泪囊处T形管头部三角形结构完全张开,可发挥良好的固定引流效果,并且还可增大引流空间。通过实施该项手术可以直观了解鼻腔结构,避免鼻腔病变或结构改变对手术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假道形成,确保鼻腔内T形管牵引顺畅,减轻鼻黏膜出血,同时病患鼻泪管能够得到充分扩张,确保鼻泪管长时间呈通畅状态。但是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病患并发症为11.11%,相较于常规组的6.67%,未出现显著升高情况。考虑可能与研究对象个体差异性和观察时间等相关,因此在今后需延长观察时间,扩大研究样本数量,对在鼻内镜下实施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的安全性开展深入研究。

综上,鼻泪管阻塞病患在鼻内镜下实施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能够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同时不会显著增加并发症,可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鼻道泪管泪道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鼻泪管发育的解剖特征研究
鼻出血鼻内镜下精准治疗与传统填塞治疗效果比较
天冷泪道病高发
人工泪液和临时性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再通管植入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泪囊炎66例
鼻道扩充器的制作和应用
高频泪道治疗仪治疗鼻泪管阻塞疗效分析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