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爱是对故乡最重的抒情
——读吕煊诗集《乡村新物语》

2023-08-21宫白云

星星·散文诗 2023年14期
关键词:物语诗集故乡

吕煊的诗给我的感觉像每日都经过的岁月娓娓而来,不蔓不枝,不疾不徐,有种缓慢的时光味道,就像他的人沉稳、内敛,从容、深邃。眼前的这部新诗集《乡村新物语》,仿佛是倏然从嘈杂的城市重压中脱身而出,转向原生态的自然乡村,给人一种清新澄明之感。

维特根斯坦说“语言即世界”。我认为道生万物,诗生万言;用什么样的语言就会写出什么样的世界,城市与乡村的分界在乎于诗人驱使语言能力这件事上。一个诗人对所见所思的事物关怀得愈深,愈是渴望那些事物。吕煊用一部诗集来展现他的“乡村”世界,可见“乡村”在他这里是重中之重。对语言认识的宽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到诗人对世界认识的宽度和深度。采用什么风格的语言把他的乡村世界呈现出来?吕煊已经用“新物语”这三个字给出了答案。物语的意思指根据事物的一些特性、人们的习惯等,将人们想表达的意思物化了,或者说将事物拟人化了。吕煊把新诗集取名为《乡村新物语》,不言而喻,“新物语”既体现了把乡村物语化,又重在一个“新”字表达;既要打破陈词滥调,又要推陈出新。吕煊深谙人顺应物华,诗贵在出新。在这样的理念烛照下,诗集《乡村新物语》便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天地万物的“加持”。诗人顶礼自然,自然也厚爱诗人,在天人合一中,自然就会有不一样的诗情迸发。对于那些从乡村来到城市的诗人,对生他养他的那片乡土有着根深蒂固的骨子里的眷念,因而“乡村”之于这些人来说既是心灵的家园,又是亲情的源头;既符合他们追根溯源的行为,又满足了他们落叶归根的终极意愿。

吕煊把这部诗集分成五辑。从这五辑的分类来看,“乡村”可谓无处不在,不仅让人在感觉上生成一种亲切贴近感,更为读者打造了感同身受的境界。这些乡村诗与现实生活中的城市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心灵的价值与鲜明的自然特征,而不是诗人坐在城市里的奇思异想,是真真正正脚踏实地的发生。无论是亲情还是乡情都实实在在地进入到诗人的身体与灵魂之中,准确而深刻地隐喻了“乡村”对吕煊生命的哺育与影响。这些诗使我联想到那些生命源头的东西,在城市生活工作的吕煊对“乡村”的热爱与眷恋,之于他反而具有一种心灵烛照的作用。

写乡村诗的诗人不在少数,有些落入俗套,没有新意;有些是一种自我复制,不能自拔。读吕煊的《乡村新物语》让我有停不下来的感觉,除了为那些触动心扉的瞬间感动,更重要的是他“乡村诗”的独树一帜,让阅读没有“疲倦”感。我认为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吕煊情感的真诚,用词的精确;把自身的血液融入诗中,改变了诗的浓度与质感,让诗更加饱满丰蕴,而隐含其中的对自然万物的熟知与热爱,正是他的拿手好戏。在读《乡村新物语》时,我常有恍惚间来到诗中那些事物旁的感觉,仿佛被“吸附”在诗中。吕煊在这些诗里达到了与它们共存、共在、共融的境界,所以有《每一株植物都会拥有呼吸》这样别具一格的诗题。既然诗人可以《对一枝荷花说出爱》《在盛开的杜鹃花旁想起故乡》,那他所携带的诗性根基就是结结实实地扎根于自然万物之中,所以诗人在《每一株草木都留给我安慰》中,才会写出“热爱是我对故乡最重的抒情/这里的每一株草木都留给我安慰/让我学会敬仰学会低头”。

为了避免平庸的表达,诗人反复锤炼着文字的韧性,有了《白雪返回大海的瞬间》《在富阳被一棵野菊拦住了去路》《给这个世界按一颗药丸》《桂花只在河水里打了一个结》等更加奇妙的诗题。吕煊是把自己投身于“乡村”事物中的诗人,天人合一是一把打开“乡村”的钥匙,同时也打开了他的自我。诗人内心的声音在那些对应的词语上析出,这是吕煊的“乡村诗”有别于其它“乡村诗”的所在。在诗中吕煊有意地躲避一些习见,尽可能地拓展思维空间,如《清明的雨,只在故乡飘落》中,“用泥土覆盖泥土,像给父亲披一件单薄的外衣”;在《写给细雨中的一帘幽梦》中,“有时候的美好/是雨中一帘不忍打开的幽梦”;在《处暑小记》中,“秋天深了,我想说的话都倾巢而出了吗/用日子堆砌的爱/在归家的路口长出毛茸茸的等候/那马蹄般的急促,是爱的弹奏/我用一秋的炙热呼唤你”;在《夜闯凡云西溪》中,“路径,那都是草木的谎言/与我们的归途何干”……这些新颖别致的表达迂回着向内,同时又让人心领神会。

把复杂的事情写得简单明了又内含深度是吕煊诗歌的又一特征,无论是写社会、人生,自然、生活……都给人以“了然”的感觉。如《写给一个农民的背影》《在运河的诗篇里读到沈定一》等作品中,诗中小人物的故事感人至深,诗不长却有长篇小说的容量,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小细节妥妥地夯实了一个时代背景,让人体会到命运的变幻与人世的“沧桑”。能够把叙事与抒情融合得恰到好处,对于有些诗人很难做到,而吕煊却做得不动声色、不露痕迹。他把自己的认知、思绪与感悟等,诉诸自然面前,任其“神游”,就像《夜雨速记》中,“雨落到屋顶/雨下到树丛/雨下到极致/雨下到敞亮”,从中发现了属于诗人自己内心的东西,释放出生命的活力。吕煊的诗意构建大都是外在世界与内心经验的相辅相成,地域、风景、植物、节气等都是他与诗歌的交汇节点。如《在盛开的杜鹃花旁想起故乡》中,他“在杜鹃花的根部聆听小草的呼吸”,感受故乡的气息;《在富阳被一棵野菊拦住了去路》中,他明白“挡道的是另一个活在虚空里的自己”;一块《陈皮》,他也能与自己的内心相连,“藏在身体里的暗疾携带咳嗽/开始逃窜像一个走失的人/时常被人记起却始终没有音讯/陈皮是活在人间的一味中药/也是一只水果/也是时间的隧道里剩下的木乃伊”……这些作品都是吕煊世界对外在世界的情感表达,正如《陈皮》一诗中,“陈皮”具有催化、治愈作用,包裹了诗人在人生岁月中聚集起来的绵绵情愫与深切怀念,隐含着一股不可思议的情感力量。

个人思考能够引领读者从而产生共鸣与感染力,是吕煊诗歌的又一大亮点。他尽可能地将自我投入到自然之境中去探索无限的可能,如《登天钟山见古寺》中,“最后登顶必须经过陡峭之后才会有大境界/这个路段的行人与稀薄的空气一样可贵/疲惫似负重的躯体压低了天空寺庙的山门”。这种“身临其境”的启迪使他奇异的想象宛如天启,诗中才骤然而生“随着钟声敞开/仙人等你入座后就开始上课”这样的神语,而且画面感极强,充满跋涉的了悟与登临的博大,特别尾句有种深不可测的神秘。再如《小满》一诗,“我经常因小满而让自己/陷入困境那是人性的缺陷/那是一个坑如晴天里的一个阴影/阴影的背面隐藏生活的本质”。把“小满”喻为人性之“坑”,在意象的内在意义的建构上独具匠心,让人陡然而生一种孤绝之感;后面的“阴影”更是把“坑”之孤绝演绎得无以复加,“阴影的背面”恰是小满的精髓所在,“小满是节气王朝里的执行者/驱逐和追赶都在同一道上/我们的灵魂/终会披上绿装”。诗人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最后让“灵魂”披上了“绿装”,如此的《小满》不得不让人惊叹其意象造境的高妙与耐人寻味。对于一位优秀的诗人而言,重要的恰恰就是这种“为灵魂披上绿装”的与众不同。

诗意是活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吕煊很会处理他与“乡村”的关系,在他与“乡村”的互渗中,潜移默化地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带入其中。他写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他的感觉、感受、思绪、心念和情感等融入所写的事物之中,因此诗自然就会血肉丰满。吕煊在他的“乡村”世界里尽情地挥洒,过去时和现在时交替出现,随意地刻画着内心需要表达的重点;诗情的触角在“乡村”世界里四面八方地延伸,正如他在《每一株草木都留给我安慰》中所言,“热爱是我对故乡最重的抒情”。吕煊通过“乡村”吸取力量,我通过阅读得以在诗人的“乡村”世界里感受种种感人至深的诗情!

猜你喜欢

物语诗集故乡
故乡的牵挂
冬日物语
走在故乡
诗集精选
诗集精选
月之故乡
萌虫物语
《故乡》同步练习
星月物语系列
诗集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