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侧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穴影像学参数变化与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关系

2023-08-04毛轩宇周明平梁伟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患侧活动度肌力

毛轩宇,周明平,梁伟

作者单位: 323050 浙江省丽水,丽水市人民医院

踝关节骨折目前常采取手术治疗,能解除持续位移造成的距骨倾斜和足内翻畸形,恢复踝关节正常活动度和肌力[1]。研究显示,踝关节骨折引起的踝穴深度和宽度增大使距骨承受的应力失衡,严重时可造成关节软骨损伤[2]。踝关节骨折术后踝穴和关节面的稳定性是影响患者功能恢复的关键,探讨踝穴影像学参数与关节活动度、肌力的关系,可有效评估踝关节面生物力学稳定性,为术后康复提供可靠依据[3]。既往研究报道了踝穴相关指标与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4],但关于踝穴影像学参数变化与关节活动度、肌力等关系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单侧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穴影像学参数变化与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1 年12 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单侧踝关节骨折术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16 例。纳入标准:符合踝关节骨折诊断标准[5];为首次发病,单侧骨折;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随访时间>12 个月;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既往有踝关节外伤或手术史;合并恶性肿瘤或心理疾病。根据患侧踝关节功能状况将其分为A 组(优,67 例)、B 组(良可,28 例)和C 组(差,21 例)。患侧踝关节功能状况根据末次随访时Mazur 评分[6]进行评估。3 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本研究经丽水市人民医院科研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表1 3 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骨折损伤情况,分别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部分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和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ustilo I 型骨折按照AO原则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采用钢板螺钉进行固定,GustiloⅡ型骨折采用部分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和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接受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或待骨折部位无肿胀后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6 周后根据恢复情况逐开始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1.3.1 踝穴影像学参数 于入院及术后3、6、12 个月随访时对患者进行踝穴位及踝关节侧位X线片检查,记录末次随访踝穴高度、宽度、深度、冠状位角度和矢状位角度等踝穴影像学参数。踝穴高度为胫骨中轴线垂线与胫骨关节面、胫骨中轴线交点距离;踝穴宽度为距骨两穹隆顶连线与内外踝交点距离;踝穴深度为侧位X 射线片前后踝缘连线距离;踝穴冠状位角度为踝穴两穹隆顶与胫骨中轴连线与所作垂线之间的夹角;矢状位角度为侧位X 射线片前后踝缘与胫骨中轴线连线与所做垂线夹角。

1.3.2 踝关节活动度及肌力 末次随访时,采用量角器检测单侧踝关节骨折患者患侧、健侧踝关节跖屈、背屈等关节活动度;采用美国HOGGAN 公司的Micro Fet3 型数字肌力测试仪测定患侧和健侧的踝关节背屈、跖屈肌力。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earson 相关性分析单侧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患侧踝穴影像学参数与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关系。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侧与健侧踝穴影像学参数比较 末次随访时,患者患侧踝穴深度、宽度、矢状位角度和冠状位角度均高于健侧(均P <0.05),见表2。

表2 患侧与健侧踝穴影像学参数比较

2.2 患侧与健侧踝穴影像学参数差值比较 末次随访时,C组患侧与健侧踝穴深度、宽度、矢状位角度和冠状位角度差值均高于A、B组(均P<0.05),见表3。

表3 患侧与健侧踝穴影像学参数差值比较

2.3 患侧与健侧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比较 末次随访时,患侧背屈活动度、跖屈活动度、背屈肌力和跖屈肌力均低于健侧(均P <0.05),见表4。

表4 患侧与健侧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比较

2.4 踝穴影像学参数与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相关性分析 患侧踝穴影像学参数深度、宽度与关节活动度(背屈活动度和跖屈活动度)和肌力(背屈肌力和跖屈肌力)均呈负相关(r=-0.216、-0.280、-0.156、-0.241、-0.199、-0.204、-0.181、-0.271,均P<0.05);踝穴矢状位角度、踝穴冠状位角度与背屈活动度和肌力(背屈肌力和跖屈肌力)呈负相关(r=-0.155、-0.189、-0.147 、-0.230、-0.149、-0.201,均P <0.05)。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常因关节解剖畸形和骨折附近血管神经损伤引起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和稳定性破坏,导致活动度受限和肌力降低,需及时采取手术方式进行复位固定[7]。随着踝关节影像检查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踝穴影像学参数成为判断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和踝穴形态学变化的常用指标,可有效评估踝关节畸形和功能受限状况[8]。

本研究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患侧踝穴深度、宽度、矢状位角度和冠状位角度高于健侧,C组患侧与健侧踝穴深度、宽度和矢状位、冠状位角度差值高于A 组、B 组。这说明除踝穴高度外,不同踝关节功能患者踝穴影像学参数变化显著。单侧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复位固定时横向分离不到位、胫骨远端后方骨块出现移位和踝穴两穹隆顶垂线与前后踝缘连线间直角关系的破坏,可能是造成患侧踝穴影像学参数变化的主要原因[9],提示临床应在术中尽可能恢复踝关节骨折中踝穴形态,以促进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患侧背屈活动度、跖屈活动度、背屈肌力和跖屈肌力均显著低于健侧,这说明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普遍存在患侧关节活动度和肌力下降。研究发现,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肌力下降与内翻肌力减弱和耐力降低有关,需加强胫内外侧肌和胫前肌肌力训练[10-11],本研究结果与之类似,这提示临床应加强肌力训练,以促进患者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恢复[12]。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侧踝穴影像学参数与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均呈负相关,踝穴矢状位角度、冠状位角度与背屈活动度和肌力呈负相关,这说明踝穴影像学参数变化对踝关节活动度、肌力产生影响,对术后恢复造成影响。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患侧活动度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更 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