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凝血功能指标分析邢台地区健康人群血栓弹力图参数参考范围

2023-08-03王佩显胡小倩左江华雷秋香

临床军医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血凝振幅反应时间

单 彪, 卞 良, 王佩显, 胡小倩, 左江华, 雷秋香

邢台市人民医院 1.输血科;2.检验科,河北 邢台 054001

出血和血栓是冠心病、卒中及创伤后死亡的高危因素,准确评估凝血功能对临床治疗、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1]。临床上检测凝血功能的传统手段有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凝血四项、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等,但这些只能对凝血过程中的一段时间或单一因素进行分析,不能整体评估生理状态下凝血的全过程,在应用上具有一定限制[2]。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是一种全血检测,能够利用TEG仪对患者的凝血启动、血凝块生成及血块降解化等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可综合反映患者血液是否处于高凝状态[3]。但在TEG的应用过程中,我国尚未形成一个行业认可或统一国家标准的参考范围,目前的参考范围多立足于厂家从某单一人群来源采集并制定或国外学者的研究,由于地区人群的分布存在差异,参考范围对临床监测及指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本研究旨在结合凝血功能指标分析邢台地区健康人群TEG参数的参考范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0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并接受TEG的1 260例健康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18例,女性642例;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6.98±10.76)岁;体质量指数19~22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0.89±0.54)kg/m2。本研究试验设计经邢台市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邢台地区常住汉族居民;符合健康体检标准;未服用抗凝药物;无血栓及出血性疾病史;临床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 年龄<18岁或>60岁;近3个月内患有疾病;近期接受过血液及其成分输注;依从性差,不配合完成各项检测;月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等。

1.2.3 剔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

1.3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凝血四项、TEG参数、TEG参数参考范围,同时比较本研究获得的TEG参数参考范围与厂家的TEG参数参考范围。(1)凝血四项: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3 ml置于抗凝剂中,3 500 r/min速率下离心10 min,采用ACLTOP 750 LAS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沃芬公司)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水平。(2)TEG参数:采用TEG仪(北京乐普诊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FMSLEPU-8800)进行TEG参数检测。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置于抗凝剂中,即将109 mmol/L柠檬酸钠真空采血管(上海力因精准医疗产品有限公司)与全血按照1∶9的比例混合均匀,在TEG仪的每一通道上装载一套反应杯,用1 ml移液器移取1 ml样本到试剂1瓶中,将试剂瓶倒置5次混合均匀后静置4 min激活血液,同时吸取20 μl氯化钙到反应杯杯底,激活完成后,移取340 μl试剂1瓶中的血液到反应杯中,点击“开始测试”。TEG参数包括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凝固角、最大振幅及凝血综合指数。

凝血综合指数=-0.651 6×凝血反应时间-0.377 2×血凝块形成时间+0.122 4×最大振幅+0.075 9×凝固角-7.792 2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凝血四项比较 男性平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分别为(9.97±0.35)s、(14.95±0.65)s、(27.12±3.43)s、(3.02±0.76)g/L,女性分别为(10.04±0.98)s、(15.01±0.87)s、(26.98±3.29)s、(2.98±0.59)g/L。男性和女性凝血四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本研究获得TEG参数参考范围与厂家参考范围比较 在本研究获得的TEG参数中,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凝固角、最大振幅稍高于厂家参考范围,凝血综合指数稍低于厂家参考范围。见表1。

表1 本研究获得TEG参数参考范围与厂家参考范围比较

2.3 不同性别TEG参数比较 男性平均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凝固角、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分别为(7.12±1.43)min、(2.65±0.62)min、(58.76°±4.98°)、(60.76±3.43)mm、(-2.06±1.06),女性分别为(6.76±1.16)min、(1.54±0.32)min、(63.65°±5.98°)、(64.65±5.21)mm、(-1.32±1.12)。男性平均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长于女性,平均凝固角、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小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同性别TEG参数参考范围比较 男性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凝固角、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参考范围分别为(3.87~9.87)min、(1.32~3.87)min、(50.32°~77.54°)、(52.54~75.54)mm、(-3.46~2.02),女性分别为(3.56~9.43)min、(1.32~3.43)min、(51.04°~79.80°)、(54.43~76.98)mm、(-2.32~2.74)。男性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参考范围稍高于女性,凝固角、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参考范围稍低于女性。

2.5 TEG参数与凝血四项相关性 凝血反应时间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呈正相关(r=0.543,P<0.05);血凝块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原呈负相关(r=-0.516,P<0.05);凝固角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485,P<0.05);最大振幅与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213、0.556,P<0.05);凝血综合指数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516,P<0.05)。见表2。

表2 TEG参数与凝血四项相关性

3 讨论

TEG是一种即时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可通过对微量全血进行分析来实现对凝血块形成硬度、稳定性、凝血形成时间、速率及纤溶过程中血液性状变化等方面的实时监测,从而全面反映血小板聚集、凝血等情况[5-6]。目前,国内外关于TEG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健康体检者参考范围的确定、指导输血、凝血功能监测、指导患者用药等,但在健康体检者参考范围确定时,国家、地区及民族等差异可能导致凝血指标及TEG参数正常值参考范围存在差异[7]。因此,TEG实验室符合受检人群特点的参考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传统的凝血检测需要将血液离心获取血浆,只能用于无血小板参与下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及功能的检测,而无法对全血中才有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的功能进行检测,难以准确评估体内凝血的真实状态,阐明实时凝血水平的难度较大,从而影响对潜在出血和血栓风险的预测[8-9]。TEG检测凝血功能的原理基于凝血过程的最终结果为形成血凝块,而血凝块的强度和稳定性对其凝血功能是否正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0]。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改善,TEG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均有大幅提高,但目前TEG各参数的参考区间主要由生产厂家所提供。有研究报道,由厂家提出的TEG参数参考区间可能适用的群体不同[11]。在本研究获得的TEG参数中,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凝固角、最大振幅稍高于厂家参考范围,凝血综合指数稍低于厂家参考范围,与既往研究[12]结果相符。

TEG参数中的凝血反应时间可反映凝血因子功能水平,凝血反应时间缩短提示凝血因子活性较强,处于高凝状态;血凝块形成时间和凝固角能够反映机体纤维蛋白原的功能和水平,血凝块形成时间缩短、凝固角增大提示纤维蛋白水平及功能升高;最大振幅是反映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指标,会受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最大振幅减小反映血小板活性低下;凝血综合指数是反映凝血综合状态的指标,可通过数值判断高凝或低凝状态[13-16]。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参考范围稍高于女性,凝固角、最大振幅、凝血综合指数参考范围稍低于女性。这提示,女性凝血功能稍强于男性,与既往研究[17-18]结果一致。而造成不同性别凝血功能差异的原因可能为男性和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不同,女性较高的雌激素水平能够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提高[19-20]。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凝血反应时间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呈正相关(r=0.543,P<0.05);血凝块形成时间与纤维蛋白原呈负相关(r=-0.516,P<0.05);凝固角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485,P<0.05);最大振幅与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213、0.556,P<0.05);凝血综合指数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516,P<0.05)。这提示,TEG检测各参数与凝血四项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的TEG参数提示女性凝血功能稍强于男性,邢台地区健康人群的TEG参数参考范围与厂家提供的参考范围存在一定差异,TEG参数与凝血四项具有一定相关性,可结合凝血四项和TEG评估机体凝血状态。

猜你喜欢

血凝振幅反应时间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沪市十大振幅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对影响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