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思维品质考查的中考英语测试探索

2023-07-29温爱英

关键词:思维品质

摘    要:中考英语命题要突出思维品质的考查,聚焦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阅读和写作测试是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在中考阅读与写作试题的命制中,命题者要合理设定考查目标,创设真实试题情境,设计有效问题,并科学制订评分标准,以提升测试的效度,充分发挥测试对日常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测试;写作测试;思维品质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以学业质量标准、课程内容为依据检测和衡量学生在初中阶段结束时的学业成绩,为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毕业要求提供主要依据,为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提出中考命题要落实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适宜性原则。其中,导向性原则要求强化英语课程的育人导向,注重考试命题的素养立意,在真实情境中全面考查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1]。

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核心素养其他三个要素和思维紧密相关。语言能力目标表现为感知与积累、习得与建构、表达与交流;文化意识目标表现为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感悟与内化;学习能力目标表现为乐学与善学、选择与调整、合作与探究[2]。这三个要素目标达成的主要手段是思维活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是思维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3]。

中考命题要突出思维品质的考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命题要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加强试题情境化設计,加大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结合力度,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中广泛选材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命题要更加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增强试题的开放程度和创新性,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固化的备考模式[4]。阅读和写作测试是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下面以阅读和写作测试为例,探讨中考英语命题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设定、情境设计、问题设计和评价标准制订,以提升测试的效度。

一、合理设定考查目标,体现思维层次性

《义教课标》指出,中考命题要严格依据课程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确定中考考查目标[5]。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英语学业质量标准以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及其学段目标为基础,结合英语课程的内容和学生英语学习的进阶情况,从学习结果的角度以“能做……”来描述各学段学业成就的典型表现。三级(7~9年级)学业质量标准有17条,每一条都需要通过思维活动来达成,思维活动包括理解、分析、判断、比较、评价、概括、联想、创造等。命题者要根据学业质量描述,创设真实的试题情境和设计真实的问题,把学业质量标准转化为试题任务。试题设计要关注思维过程,聚焦问题解决,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阅读测试

阅读测试是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中考阅读理解题应考查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分析、判断、比较、评价、概括、联想、创造等。中考阅读测试以布卢姆提出的认知水平的六个层级作为理论指导,结合《义教课标》对中考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我们可以设定以下思维品质考查目标:

①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并提取、比较和归纳关键信息;

②概括和归纳段落大意和文章主旨大意;

③分析和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态度、观点,预测、推断或联想故事情节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④推断生词词义,理解指代关系,分析篇章结构,分析和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

⑤分析、排列事物发展的顺序,并对信息进行整合;

⑥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6]。

上述思维品质考查的目标很好地体现了层次性,既包括理解、运用等低阶思维的考查,又包括分析、推断、评价、创新等高阶思维考查,尤其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写作测试

写作测试是一种综合性测试。它不仅测试学生对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的掌握情况,而且还测试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各种语体的掌握情况等。这些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7]。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比较、概括、评价、联想等,组织语言和表达思想。

根据《义教课标》对中考写作能力考查的要求,结合课程内容要求,在中考英语写作测试中,我们可以设定以下思维品质考查目标:

①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思想;

②对思想观点作出评价,发表看法;

③对活动作出计划或安排,提出建议或希望。

上述目标涉及逻辑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不同层次的思维。命题者要据此设计试题,以有效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通过融入分析、比较、推断、综合、概括、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

二、创设真实试题情境,关注思维多样性

通过情境化试题来评估学生的学业或素养已成为国内外常见的做法。在素养测评中,情境化试题主要是指以学科情境为素材编制的试题,这些试题通常用以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条理性、深刻性和独特性,考查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

“试题情境是对现实情境的再现,一般是命题者运用文字、数据、图像等方式围绕某个主题加以营造,为呈现信息、提出问题、达成立意测评目标提供载体”[9]。英语学科的考查情境“主要通过主题语境构建和体现……英语学科命题应以此为依据,选取篇章材料,设计任务情境,搭建贴近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考查载体”[10]。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命题情境不仅应包括试题的任务情境,还应包含试题素材本身创设的主题语境”[11]。综上所述,英语学科的试题情境是对英语真实交际情境的还原,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是试题素材本身创设的主题语境;二是命题者有意识创设的情境,也可以理解为试题的问题情境[12]。

(一)选取真实素材,体现体裁的多样性和题材的丰富性

中考阅读测试题的素材要真实,体裁要多样,题材要丰富,结构要有变化。体裁包括应用文(海报、广告、说明书、通知、书信等)、记叙文/故事、说明文、议论文,题材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题材内容要具有时代性、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要注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要引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阅读材料的选择会影响对思维品质的考查。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丰富性,结构的变化性,内容的适切性,以及主题的探究性,为考查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提供基础和保证[13]。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文本特征,不同的体裁对思维品质的考查也不相同。应用文涉及的主要是客观性的事实,因此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涉及的思维活动是识记和理解。记叙文/故事、议论文和说明文因为内容的丰富性、结构的变化性以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可以考查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另外,這三种文体的不同在于:记叙文/故事可以考查对故事发展的预测、推断、想象能力,以及续编故事的能力;议论文可以考查分析作者的态度、观点的能力,以及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说明文可以考查排列事物发展的顺序、写概要等方面的能力。

(二)设计真实问题情境,关联学生的生活与实践

问题情境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英语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情况。试题设计要尽可能提供语义相对完整的语境,要尽可能使考试题型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试题要求学生做的事情(答题)应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语言完成的事情 [14]。试题应考查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的能力。首先,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形式要丰富多样;其次,作答任务要与真实情境强关联;再次,题型要与情境相匹配;最后,情境描述要与规定的作答时间相匹配。

题型是影响思维品质考查的重要因素。题型越多样,越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在思维品质的考查上,主观题要优于客观题。中考阅读测试可在原有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填空题、简答题的基础上,创新题型设计,增强互动性和启发性,如根据学生思维方式与行为特征设计匹配的任务要求,将解题所需信息有机融入试题情境之中,增强考查的应用性,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15]。

例1    学生阅读短文(短文内容为:Jo从乡村搬到城市Arnwick后,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回答问题。

Ann, Jack and Sam are talking about the problems in Arnwick:

Ann: All the problems are caused because people move to the city. So they should go back to the villages.

Jack: If the village people dont go to the city, they will be even poorer. There will be more problems.

Sam: They should get more money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city.

Q: Whom do you agree with? (Explain your answer. You can us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assage.)

A. Ann    B. Jack    C. Sam

这一试题情境真实,和实际生活情境一致。它通过设计四人小组活动,增强了互动性和语言的交际性。对问题的回答,学生不仅要充分理解、获取文章信息,还要对小组内其他三人的观点作出分析、比较、判断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说明理由。这一试题能有效考查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评判观点和创造性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例2    书面表达:假如你是李华,你们学校将要举办长跑接力赛,你打算邀请你们班交换生Peter参加。请用英语写一封电子邮件,告诉他比赛的时间和地点,报名方式,以及需要做什么准备(词数:80-100;完成时间:15~20分钟;分值:15分)。

这一试题具有以下特点:问题情境真实,是学生现实生活中会真实发生的事情;任务设计和任务情境紧密关联;题型和任务完全匹配;作答时间合适。问题情境设计合理,测试效度就高。这一试题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要告诉对方比赛的时间和地点,报名方式,以及需要做什么准备,相关信息不是现成的,需要学生根据经验和常识,自己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设计,并提出建议。这一试题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

三、设计有效问题,凸显思维过程

问题设计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突出逻辑性思维和推理能力,使内在思考过程外显,让理解能力可显可见、机械刷题失速失效[16]。问题如何设计对多大程度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问题的设计是达成思维品质考查目标的关键。设计得好的问题可以全面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能力[17]。

(一)阅读测试

阅读语篇选取后,命题者要认真研读语篇,探究语篇主题意义。语篇研读的深度决定着问题设计的深度。命题者要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问题设计。对语篇的研读,要立足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命题者要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分析,要明确主题意义,提炼语篇中的结构化知识,建立问题特征、语言特点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语篇传递的意义,挖掘文化内涵与育人价值[18]。通过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命题者才能设计具有关联性、层次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考查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阅读测试的问题设计需遵循依据文本特征、抓住关键信息和体现层级特点等原则[19]。第一,命题者需依据文本特征设计问题。依据文本特征确定问题设计思路,可以避免思维的混乱,有利于激活思维的流畅性和发散性。第二,题目的设计要侧重考查文章的关键信息。关键信息的获取往往需要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分析、比较、综合、推断和评价等,这无疑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学生只有获取并理解了文章的关键信息,才真正读懂了文章。第三,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以挑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命题者可以依据布卢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设计有层级、递进式的问题,包括事实类问题、领会类问题、应用类问题、分析类问题、评价类问题和创新类问题。

(二)写作测试

写作测试的问题设计要突出思维过程,聚焦问题解决,考查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主要包括描写能力、叙述能力、介绍能力、说明能力、议论能力和抒发感情的能力等。表达的具体内容包括描述事物与情感,谈自己的观点、看法、感受或感悟,对活动或事情作出评价、提出建议或希望,对活动作出计划或安排等。

科学合理的书面表达出题方式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真实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主要体现在话题、文体、提示方式、提示呈现方式、写作情境、词数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上[20]。

话题越熟悉,学生越想表达,其思维就会越活跃。对熟悉的东西,学生会有更多的看法、感悟、评价、建议等。

不同的文体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会有差异:记叙文更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想象能力;说明文更偏重考查学生的逻辑顺序安排和综合概括能力;议论文或调查报告则更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推理、判断、评价和问题解决能力。

至于提示方式,总体来说,提示越多、越详细、越具体,就越不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只有标题,没有任何要点或内容提示,给予学生自由的表达空间和思维空间,能综合和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当然,这建立在确保话题熟悉的基础上。

至于提示呈现方式,只要提示的要点或内容设计得当,不同的呈现方式都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提示的呈现方式不一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会有差异。

写作情境不真实可能会导致学生表达的内容不够真实,不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不利于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

词数太少,容易影响学生的表达和思维。如果词数规定恰当,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学生需对表达的内容進行筛选,做到精练简洁,突出重点。

四、科学制订评分标准,关注思维表现

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是确保测试效度的重要保证。评分标准要和测试目标一致,立足并服务测试目标,以确保测试的信度,提升测试的效度。同时,评分标准要反拨教学,实现评价为教和学服务的目的。阅读测试中的简答题和写作测试,集中体现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要求,学生需要融入多元思维,尤其是高阶思维,才能保证语言输出的高质量。因此对语言输出的评分要注重学生思维的表现,即:要更强调表达什么,而不是用什么表达;要更关注表达的内容、表达的意义、表达的流畅性,而不仅仅是准确性;要更注重表达内容的真实性、思想性和创造性,而不是标准化。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与欲望,提高学生表达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21]。依据这一标准,我们可以设计如表1所示的评分表。

阅卷者可以根据上述评价量表进行打分,打分应以学生“是否解决问题”作为主要依据,并结合表达的内容、表达的意义、表达的流畅性。其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表现,阅卷者要对学生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促成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进行重点评价,给出合适的分数。如果语言形式的错误不影响意思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可以考虑不扣分或略扣分。

五、结语

《义教课标》是教学和中考命题的依据,但大部分教师主要为考而教、依考而教,中考“指挥棒”的作用客观存在[22]。突显思维品质的考查可以改变注重形式忽视意义、注重用法忽视运用、注重死记硬背及机械刷题忽视思维训练的教学现状,促使教学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在社会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生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5][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9,6-11,59,48.

[3]林崇德.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148.

[4][15][16]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加强教考衔接——2022年高考全国卷命题总体思路[J].中国考试,2022(7):1-6.

[6][13][17][19]温爱英.在中考阅读理解测试中渗透思维品质的考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11):7-13.

[7][20]温爱英.从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看英语中考书面表达题的命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11):42-48.

[8]袁丫丫,付雷.科学素养测评中情境化试题的命制技术[J].中国考试,2022(11):38-44.

[9]孔燕,吴儒敏,朱晓果,等.学术情境试题的目标定位与编制策略[J].中国考试,2016(9):18-23.

[10]陈康,吴泓霖,李新煜,等.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英语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33-37.

[11]赵连杰.基于情境效度测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与改进[J].中国考试,2021(2):40-46.

[12]马黎.英语学科试题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2(3):55-60.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96-97.

[21]温爱英.小学英语读写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2(7):25-31.

[22]温爱英.中考英语测试与教学相互促进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学术月刊,2019(11):89-94.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
铸造思维品质 提升阅读能力
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英语课堂教学
在函数定义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听”的实践策略探索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说解题后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