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学做合一”为核心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2023-07-26吴龙福

高考·下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吴龙福

摘 要:高中数学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比其他学科要强,如果能正确地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就能让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高中数学包含了大量的定理和公式,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而“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则能使教师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教学,使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含义,从而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文章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做出分析,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以期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高中数学的难度很大,对学生的逻辑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注重有效落实“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可以认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教学做合一”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首先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做是这三者之间的核心。陶行知认为,要把“做”作为教学的根本。对学生来说,做即学,对教师来说,做即是教。“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立足于现实生活,突出强调“做”,指出“教与学”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把“教”与“学”结合起来。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学说中,提倡以“做”为核心的生活教学方法,要敢于实践,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转变成实用的实践活动。知识来源于实践,教师在课堂上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播,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实际生活和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陶行知先生对“教学做合一”也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怎么学,只有这样,才能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能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第二,教师应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教学。只有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才能使他们得到真正的发展。第三,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充实自己的认知,把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1]。

二、“教学做合一”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的路径分析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素质

传统教学是由教师带着教科书到讲台上讲课,而学生则坐在指定的座位上聆听。教师只会“满堂灌”,让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失去兴趣,不能和教师进行交流,而且很多学生即使不明白教师说的是什么,但也不敢问,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的本质和含义不了解,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利用网络、微课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创造出一个教学场景,并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利用具体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解析几何》章节时。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2/4与直线>0)相交于、两点,求=0时,求曲线在点、的切线方程。在此问题上,学生要在坐标上画出图形,并根据图形的关系找到对应的方程式。在此题中,先求出、的坐标,然后用微分求和。最终,可以得到两个正向的方程式,即=0,或=0。通过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自觉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比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函数的时候,可以用情境的形式来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为中心,7公里为边界,方向55海里,有一座雷达观察站,在一定的时间内,测量到一艘船在点以北45度,距离点约40×2海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该船的航向以北45°+,在此期间,=/26,0<<90°,距离点10×13海里。求一条船的航速。在解此类问题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自己绘制出一条航路。我们知道,=/26,0<<90°;=40×2,=

10×13。可以得到=()/26;因此,根据余弦定理,=,最终得到了10×5/(2/3)=15×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将数学知识充分地展示给学生,使他们的思维和兴趣得到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建设创新阵地,开发学生思维

高中数学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的知識也是多种多样的,要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就必须要按照课本上的要求,把自己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思考。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教学课堂的不足和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切实发展[2]。在学生的数学思维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把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逐步实现“教学做合一”的目的。教师可以先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例如,在《简单随机抽样》这节课上,教师可以先用启发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如果你是一位食品卫生工作者,要对一批小包装的食品进行检查,你会如何处理?如何获得样品?通过提问,拓展学生的思维,最后得出抽样的一般方法,体验用样例估算整体的必要性,感受样例的随机性。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都是围绕着已学的知识展开的,这是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观念,它在面对现有的知识体系时,会出现新的问题。高中的数学知识是很有逻辑性的,从最基本的集合学习起,教科书就是以数和形为中心。知识是从浅到深,层层递进,通过提问的方式,将知识的本质引导出来。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启发,从而有效地巩固课堂的根基。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应根据教材,找到最基本的环节,进行知识拓展。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诱导公式”的学习中,要有一套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从导入知识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都要有一个全面的过程。由于诱导公式比较多,且相互之间都有一些推论,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出许多有效的问题,启发学生推理和记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探究1”进行创新,阐述诱导式的概念,然后用对称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推导出诱导式的定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头脑中构造一套引申公式,然后根据教师的提问,循序渐进,推导出更多的公式。

(三)构建知识体系,提升数学逻辑能力

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其特征是:讲授注重个别知识的精练,对知识结构的统领性明显不足。从高中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安排上,可以看出,单元目标是每个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把课程目标和课程时间目标联系起来的纽带。以单元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在单元层次上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又能使教师更好地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统一,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3]。因此,教师应树立单元观念,强调掌握单元知识结构,并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单元概念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是指教师要明确单元学习的主题,提炼单元的大思想,以大的思想为中心,构建单元的知识结构,确定单元学习目标,从宏观上实现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并将这一总体思路顺利传达给学生。以高中数学必修课2《立体几何初步》一章为例,本章共分六个章节,前面三节讲述了有关立体几何的问题,后三节讲述了空间点、直线与平面的关系。前三节可归入“空间几何体”的范畴,具体可分为三大类:基本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直观图形、简单几何图形的表面面积和体积。三大板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内在逻辑关系:基础立体图是以数学的抽象思维为基础,通过对对象形态的描绘,抽象出空间几何的概念;立体图的直观形象是建立在直观想象的基础上的,是平面上的空间几何体的表达;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和体积是一种数学上的逻辑推理和操作,它强调了空间几何在数学上的测量。本单元论述了“空间几何”三个层次,从具体到抽象,从局部到整体的数学逻辑过程,对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创设真实情境,培养数学模型能力

数学无处不在。通过对数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运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与分析,构建数学模型,使其能更好地解决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和求知欲,并在实际环境中营造出一种氛围,从而达到对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4]。把现实和教科书结合起来。比如,在教授《简单的线性规划》一课时,教师应将其设定为“要让学生明白二元一次不等式所代表的含義,二元一次不等式所构成的图形。同时,要让学生明白,线性规划在现实中的应用,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其对问题的分析、应用和解决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平面区域图,这不但能提升教学效果,而且也能为后面的例子提供有用的场景。然后,教师要创造一个场景,如《非常6+1》就有一个问题:A播放四分钟,B播放两分钟,两者的收视率差距是50万,A的收视率是60万。运营和广告宣传一周必须要多于3.5分钟,而且同时,广告的宣传和投放不能多于16分钟,按照这个标准,一个电视台要保证每周要投放多少时长的广告时间,才能达到最大的收视率?首先,学生要学会将现实中的问题变成数学问题,然后才能了解变量的取值,然后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解答,让他们能够亲自去实现模型的构建,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五)引导自主学习,强化思维能力

“自主性”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它与个体化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在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的基础上,积极提倡学生主动地进行问题的探索[5]。“教学做合一”中的学,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的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高中数学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只有找到自己的弱点,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在教学中,可以定期地设立“自主思考”的环节,使其在课堂上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加深其对数学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一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将数学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可以精确地推导出等差数列的表达式和计算公式。把加法、减法和除法转换成乘、除法都是等比数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在课堂上留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找到规则,并进行探究。然后,教师让学生解释自己的发现,以及公式的推导,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同学们的面前,分享自己的理论。通过自主探究和解释,使学生提升数学思考的能力。

(六)注重分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始终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整个班级的教学计划。因为每个人的数学领悟力都不一样,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数学表现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来缩短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差异。将一堂课分成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状况,从浅到深地进行讲解。数学能力差的学生要从最基本的基础开始,再往外拓展;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拓展知识上,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是一节很有逻辑的课程,教师可以按学生的基本情况来进行小组授课。通过让具有更好的理解能力的学生引导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达到双赢。在布置家庭作业方面,也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如给学生布置思考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由于学生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从课程目标、案例、练习、作业等方面进行分层,从而达到一种低起点、多层次、灵活性的教学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从提出以来,一直为一线教师所采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把教、学、做三者结合起来,既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型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实施素质教育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多动脑子,使学思结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个性素质和品德素质,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领悟,并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积累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连成.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有效应用探索[J].高考,2022(04):72-74.

[2]国秀平,王耀明.借助教学做合一思想优化高中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5):95-97.

[3]黄进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有效应用[J].读写算,2021(30):111-112.

[4]高春明.“教学做合一”视角下素养立意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1(30):30-31.

[5]王聪聪.“教学做合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34.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