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引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23-07-24吴玲娟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深度阅读主题

吴玲娟

[摘 要]在学思结合、以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引下,初中英语深度阅读能够有效实现。文章以一节英语阅读课为例,基于语篇设计情境导入,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关联新旧知识和信息网,再深入语篇进行阐述和分析,促成学生的知识内化,使其深入理解主题意义,最后超越語篇,通过挖掘信息背后的意义和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学生的深度阅读。

[关键词]深度阅读;英语学习活动观;语篇;主题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0-0039-04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要能够发展语言能力、培养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和提高学习能力。英语课程总目标由“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对英语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是“PWP”,即读前活动(Pre-reading)、读中活动(While-reading)和读后活动(Post-reading)。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缺乏主题意义的引领,过于关注语篇的表层信息,易出现教学碎片化现象,忽略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深度思考,更没有形成对主题意义进行深层次探究的意识。深度阅读是在浅层阅读的基础上,挖掘文本深意、批判性地解读文本、获得情感体验并培养审美情趣的阅读方式,其与新课标总目标吻合,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引并贯穿阅读教学中能促成学生的深度阅读,让学生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文化意识得到培养、思维品质得到提升、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基于主题意义,依托语篇内容,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英语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应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使学生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基于旧知,学习新知,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运用各种学习策略获取语言知识,同时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进而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新课标也提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建议教学设计和实施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问题,达到在活动中提升英语核心素养的目的。其中活动包括三大类: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评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这三类活动由浅入深、关联递进、形式多样。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引领下的英语深度阅读设计

(一)基于语篇,建立关联

1.导入情境,关联新旧知识

阅读课的导入环节是整堂课的重要一环,精彩的导入能瞬间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然而,现实教学中有的导入只追求精彩和新颖,忽视与主题的密切关联,或者只建立了远关联。诚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唤醒其学习内驱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课堂导入更重要的作用是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搭建从旧知通向新知的桥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新旧知识的相互连接,并找出认知差距,增强求知欲。教师可以采用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提出问题等形式创设与阅读课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为学生搭建桥梁,关联新旧知识。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 8 Reading中的语篇“25-year-old Computer Engineer Murdered”为例,单元主题范畴是人与社会,主题内容是侦探故事。语篇是关于“一个25岁的电脑工程师被谋杀”的新闻报道,文章内容包括受害者的信息、嫌疑人的信息、警察已获取的信息和未知的信息,受害人父母的悬赏以及他们希望得到所有能够帮助破案的信息。主题意义在于学生通过分析案件中的各种信息来猜测凶手是谁,从而提高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珍爱生命、自我保护的意识。

基于语篇和主题,笔者播放了印度影片《调音师》中的一段简短视频,视频呈现了假扮盲人的钢琴调音师目睹了一起凶杀案,让学生观看完后回答问题:“What happened in the film?”学生根据已有的语言知识,很容易就知道答案是“Murder”,教师以“murder”为起点,提问:“Who was murdered?”然后展示影片中被谋杀的男子的图片,并自然而然地呈现生词“victim(受害者)”,让学生跟读和学习生词。接着分别在课件上展示影片中的犯罪现场、凶手、目击证人等图片,呈现单词“murderer”“witness”“bleed”及短语“the scene of the crime”“be wounded with a gun”“bleed to death”“be guilty of murder”“report to the police”“make sb. enemies”等,让学生在图片所呈现的案件情境中,身临其境地学习语篇中的重要单词、短语等,为语篇阅读打下基础,做好铺垫。然后教师用图片呈现了一扇神秘之门,并说:“Last night, there was another murder in West Town. Lets open the secret door, and find out what happened!”教师自然地过渡到另一情境,告诉学生昨晚在西城也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学生通过感知已经激活了思维和背景知识,在得知有另一起谋杀案时,很想知道其中的细节,比如受害者、凶手是谁等,希望像侦探一样去探索和解谜,生成了学习期待。教师点击图片,呈现西城谋杀案的犯罪现场,并通过图片让学生预测:How did the victim die?根据图片上的刀和血,学生不难猜测到:He was wounded with a knife and bled to death.但是从图片上我们仍然看不出凶手是谁,教师告知学生现在报纸上公布了这起案件的一些信息,在好奇心及解谜欲望的驱动下,学生顺理成章地进入后面的阅读教学环节。

2.编织结构,关联信息网

传统的阅读教学通常分为“skimming”“scanning”“careful reading”等,教师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语篇,了解大意,再根据问题进行扫读,找到答案,最后逐字逐句地细读。这样的阅读方式把语篇肢解了,形成了碎片化知识,信息与信息之间缺少关联,学生难以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不能有效地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更不能为主题意义的探究奠定语言、文化和认知基础。教师应依托语篇,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让学生获取知识,梳理并整合事实性信息,概括出结构化新知。教师可采用思维导图、信息结构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将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关联,自主构建基于语篇的结构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 8 Reading中的语篇为例,在导入真实的情境之后,教师提问:“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murder? ”基于导入环节的铺垫,学生会询问案件的受害人和凶手、案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这起案件为什么会发生,教师以“murder”为中心提炼出what、who、when、where和why,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問进行语篇阅读,并尝试在文中找到答案,解决问题。

这篇报道中的信息比较零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分类和概括整合。案件中包含受害者、警察、嫌疑人和受害者父母这四类人物的信息,可以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别收集一类信息并进行思维导图展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并合作完成。根据语篇,关于受害者可以让学生收集其工作、年龄、婚姻状况、个性、犯罪记录、最后被看到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见图1);关于警察和侦探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收集其对于案件信息相信什么、不确定什么、推断出什么以及正在做的事和要做的事(见图2);关于嫌疑人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收集其性别、外貌、被目击证人看到的时间和地点、被怀疑的原因、他提供无罪的证据以及坚持认为的事情(见图3);关于受害人父母的信息可以收集他们悬赏的金额及期望(见图4)。

学生收集好相关信息并完成展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这次案件的思维导图,对案件中涉及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把零散的信息点编织成信息网,构建语篇的文本框架。

(二)深入语篇,促成内化

1.阐述信息,内化知识

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是新课标课程内容中两个重要的因素。语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这些都是英语的基础知识。文化知识包括中外文化知识,其涵盖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掌握文化知识能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在多元文化中求同存异,在认同优秀文化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从而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初步理解语篇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后,教师可以进一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使用新知识对信息进行阐述,让学生学用结合,加深理解并内化语篇所包含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例如,译林版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 8  Reading语篇中包含很多关于案件的单词、短语等词汇知识,还有现在完成时、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等语法知识,新闻报道特点、语篇衔接方式等语篇知识,在特定语境中交流、表达态度和观点的语用知识,以及价值观、道德观、生命安全意识等。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整合信息的思维导图后,设计一个采访活动,四名学生一组,分别扮演记者、侦探、嫌疑人和受害者父母的角色,让学生在已创设的情境中阐述信息。首先,记者把案件的简要情况描述一下,接着分别以问答的形式对其他人进行采访。在此过程中学生要注意使用在采访场合交流的语言,注意新词汇、时态、句子结构等的正确使用和语言衔接。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自然地表达观点、想法和情感,如侦探可以发表增强安全意识的观点,受害者可以表达悲伤的情感等。通过在语境中、小组内合作阐述信息,学生不仅能掌握和内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为后面主动参与和探究主题意义奠定了基础。

2.分析信息,内化主题

主题作为新课标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之首,具有连接和统领其他要素的重要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育人导向提供情境范畴。目前英语阅读浅表化现象仍旧存在,很大原因是部分教师没有深入研读语篇,没有去挖掘语篇蕴含的主题意义,导致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浮于表面。教师应把特定的主题贯穿阅读课堂的始终,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主题,推动学生主动探究主题所传递的思想、文化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英语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开展分析与判断等活动,引领学生对语篇内容所承载的主题进行深度探究,分析隐含信息的深层意义,从而内化主题意义。

译林版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第Unit 8各板块中涉及不同的侦探故事、生活中的安全事件等,该语篇内容围绕西城一个25岁的电脑工程师被谋杀的案件展开,警方和侦探介入调查,通过仔细勘察案发现场、询问相关目击证人、调查受害者各方面的情况等途径,对案件进行分析、猜测、判断,并呼吁公众提供信息,力求快速找到凶手。警方和侦探所得到的关于此案的信息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已经明了,而教师在前面也已经创设了一个解谜的情境,学生可顺理成章地进入解决问题的环节:分析已知的信息,推测凶手是谁并说明原因。教师提问:“Who do you think is the murderer? Why?”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得出推测结果并陈述原因,初步感受和体验侦破工作。在感受到查案解谜的乐趣后,学生对侦探这一职业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可以询问:“Do you want to be a detective? What makes a good detective?”让学生思考侦探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和能力。教师还可以提问:“Why was the computer engineer murdered?”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受害者可能被谋杀的原因,比如他曾经有过违法行为、伤害过他人利益等,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进一步升华主题。

(三)超越语篇,发展思维

1.评价意义,发展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分析所得出的判断。教师应要求学生不能一味地认同和接受语篇中的信息,也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或持反对意见,而是要理性思考、善于质疑。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对语篇中的某个信息进行评价和质疑,并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以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 8 Reading中的语篇为例,学生经过阅读内化环节之后,已经得知受害者的死也许跟电脑犯罪有关,总结出了“不做违法犯罪的事”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教师这时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语篇中提及电脑工程师的工资待遇较好,他为什么还要入侵电脑系统做违法犯罪的事呢?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论证相关观点。有学生发表观点说,也许他是被诬陷的,真正犯罪的另有其人;也有学生说受害者是被逼的,入侵电脑系统最大的受益者也许跟受害者的死有关,等等。学生把自己置身情境中,既分析语篇中信息的疑点,又像侦探一样分析案件的疑点。在新闻报道的最后,我们得知受害者父母悬赏五万元寻找真凶,教师询问学生:认不认同这种做法?学生可以从悬赏的金额和悬赏的行为入手,发表自身观点。通过对受害者及受害者父母行为的进行评价和质疑,学生各抒己见,对语篇进行了深度解读,锻炼了批判性思维。

2.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性思维

英语课程的核心任务是指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语篇和主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突破思维定式,为创造性思维做好铺垫。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真实情境,设计新颖的、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突破常规,完成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学生表达的模式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仍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 8 Reading中的语篇为例,教师通过上述一系列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等活动,把学生的思维推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时教师可以再次提问:“Who do you think was the murderer?”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已经超越了语篇,有学生说是受害者的朋友,也有学生说是受害者公司的老板,等等,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尽可能地说出事情发生的原因。接着教师创设情境,设计活动任务。因本语篇类型是新闻报道,为了让学生掌握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写作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侦探的身份写一则关于此案的后续报道,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客观公正地以文字的形式向公众报道此次案件的进展、凶手的身份及其犯罪的原因等。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个新情境,让学生在新情境中展开想象,如设置一种我们身边常见的犯罪行为——网络诈骗的情境,让学生写一则新闻报道。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表达时要注意内容的充实、逻辑的清晰以及情感的丰富。教师以布置书面表达作业的形式作为解决问题的最后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英语深度阅读在于学生通过阅读语篇内容,理解主题意义,学习、内化和运用知识,并培养思维品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落实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课堂活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宋穎超.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9):44-49.

[4]  王蔷,钱小芳,吴昊.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内涵、架构、优势、学理基础及实践初效[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7):1-6.

[5]  陈则航,王蔷,钱小芳.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9(1):91-98.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活动观深度阅读主题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和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活动
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戴着镣铐起舞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