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

2023-07-24袁莉华

江西教育B 2023年6期
关键词:奥秘词句动物

袁莉华

单元整体教学就是要将教材中的自然单元看作整体,以学习任务来组织和呈现学习内容,整体规划单元的主题情境、任务设计、活动推进,让学习内容、作业设计结构化。

立足学习任务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基本流程是怎样的呢?笔者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阐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梳理教材,把握编写意图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整体梳理教材自然单元的内容,领会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明确教材特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排了《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三篇课文,侧重于呈现与大自然相关的科学知识。“口语交际”聚焦“有趣的动物”,要求学生向他人介绍动物,讲清楚动物有趣的地方,让别人听明白。“语文园地”及“识字加油站”重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记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字词句运用”对学生有两项要求:一是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二是联系生活,学习用加点词语写句子,重在引导学生将阅读时学到的词语与日常生活情境建立联系,在迁移运用中发展表达能力。“书写提示”揭示了左右结构的字的宽窄规律。“日积月累”安排了古诗《梅花》。“我爱阅读”安排了童话故事《企鹅寄冰》,通过讲述南极企鹅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的趣事,介绍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通过内容梳理,可以看出本单元编排了关于动物、植物及事物的科普類童话及童诗,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水的变化形态及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从中获得科学知识,了解科普类童话童诗的阅读方法与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与表达能力,增进对科普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与探究欲望。

二、对照“新课标”,确定学习主题

梳理教材内容后,如何确定学习主题呢?教师应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奇妙之处,探究变化规律,进行理性思考。因而,整个单元的教学应落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关于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表述中,提到“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家用电器等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相契合,教师设计教学时应关注这一核心概念,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方向。

三、凸显学段特点,设立单元目标

在对教材进行了细致解读,将教材按学段要求整合后,教师应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其中,单元教学目标可从字词句积累、阅读学习、表达训练三方面设立。以下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51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能写好左右结构的字,会写27个词语。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联系生活,学习与野外活动有关的8个词语。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体会3组动词的不同意思。能按照“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的格式说句子。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小蝌蚪找妈妈》,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背诵积累古诗《梅花》,阅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道理。拓展阅读《它们怎样睡觉》《地球的清洁工》《雪孩子》《会睡觉的植物》。

3.能借助图片或关键词,了解课文及拓展阅读的内容。能提取关键信息,再交流。

4.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中科学奥秘的兴趣。

5.联系生活经验,清楚地介绍一种或几种动物,能说出其有趣之处。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能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以上单元目标的确立是对教材单元目标的统整、补充。笔者以本单元4篇科普类童话童诗为基础,将同册教材第七单元的《雪孩子》一文链接到单元教学,另将两篇科普类短文《它们怎样睡觉》《会睡觉的植物》和一篇科普类童话《地球的清洁工》选为单元整体教学内容。

四、立足目标,设计情境任务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表述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故而,立足单元学习目标设计的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整体性的任务,也可以是多个局部任务,但核心要求是任务间要有内在逻辑关联。

1.阅读、探究、表达,探寻大自然的奥秘。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均与动物、植物、事物有关,教师可以将“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作为教学主题,将单元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根据低段学生的特点,赋予他们“探秘者”的任务角色,设计三个切合主题的、有趣味性的、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探寻动物的奥秘、探寻水的奥秘、探寻植物的奥秘,让学生在阅读、探究、表达中,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三个学习任务都是在任务情境中展开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任务完成的过程。

任务一 “探寻动物的奥秘”

学习内容:“识字加油站”,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拓展阅读《它们怎样睡觉》《地球的清洁工》。

活动1 “探秘前的准备”

由于整个单元的学习都要求学生以探秘者的身份去探究、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因此活动1需揭示单元主题,发布“探寻自然奥秘”的任务,创设为探秘做准备的情境,学习“识字加油站”中与户外活动有关的8个词语和11个生字。

活动2 “小蝌蚪的成长故事”

先通过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认识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接着分角色朗读课文,认识蝌蚪和青蛙之间的关系,再借助课文中的小蝌蚪生长图,完整、有条理地讲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发现其成长过程的有趣之处。

活动3 “我发现的动物奥秘”

拓展阅读《它们怎样睡觉》《地球的清洁工》及其他资料,让学生发现动物的有趣之处,再借助关键词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活动4 “‘有趣的动物”发布会

以发布会的形式完成口语交际教学,在教材原本要求介绍一种动物有趣之处的基础上,提高要求,清楚地介绍几种动物的有趣之处。

任务二 “探寻水的奥秘”

学习内容:《我是什么》《企鹅寄冰》及“字词句运用”第二题,拓展阅读《雪孩子》。

活动1 “我会变”

学生熟读课文《我是什么》,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内容。在课文学习过程中,相机完成“字词句运用”第二题的内容,仿照课文,用关联词说话。

活动2 “我去哪里了”

拓展阅读《雪孩子》《企鹅寄冰》两个故事,结合思维导图和文本,说清楚雪的去向与冰变来变去的原因。

活动3 “我的变身图”

学生通过观看小实验和结合生活经验的方式完成《水的变身图》。

活动4 “有趣的水”发布会

举办“有趣的水”发布会,学生以探秘者的身份做一次科学小报告,讲述水的变化,这是将前面的活动成果梳理的过程,将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形态展示出来并进行介绍。

任务三 “探寻植物的奥秘”

学习内容: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及“日积月累”,拓展阅读《会睡觉的植物》。

活动1 “植物的旅行报告”

熟读《植物妈妈有办法》,借助课文插图和关键词句,说清楚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法。结合搜集的资料或联系生活实际,组内交流、分享植物种子的传播方法,完成学习单。

活动2 “‘有趣的植物”发布会

阅读《会睡觉的植物》及其他资料,发现植物的其他有趣之处,在发布会上借助关键词句讲述。

活动3 “我会背”

背诵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梅花》。

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都处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之中,通过了解动物、植物及事物的有趣之处,丰富了生活经验,增加了词句积累,激发了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了思维习惯,学习了凭借事物形象分析判断的思维方法,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逻辑思维,提高了思维水平。通过借助课文插图、思维导图及关键词句,初步了解了动物、植物及事物的有趣之處,提高了阅读能力。能够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不同事物的特点,逐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与条理性,增强了表达能力。

2.梳理、积累、运用,探寻语言文字的秘密。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3篇课文中的动词用得准、用得巧,增强了表达效果。编者在每一课的课后题和“字词句运用”中,都安排了相应的练习,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动词的真实、生动,并通过用动词说句子,让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词语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在运用中发展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针对这一教学重点,笔者在结构化教学设计中设置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学习内容:梳理“字词句运用”第一题以及整个单元的易错字、动词。

活动1 “把握结构我会写”

根据书写提示了解左右结构字的宽窄规律,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再找出本单元其他左右结构的字,并将其归类。

活动2 “易错生字我能辨”

对本单元已学生字词中的易错字进行观察、分析、巩固,做到读准、写对。

活动3 “动词我会用”

梳理、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感受动词的构词特点并尝试运用。

这样的活动设计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的结合,有助于学生“诵读、积累与梳理,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教给学生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方法,增强了学生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

五、承前启后,作业设计结构化

单元整体设计还需关注作业设计的结构化。作业分课前和课后两种,课前作业主要是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准备。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汉字的偏旁、结构等有了初步了解,二年级教材合体字增多,教材进一步强化了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规律,大胆猜读生字,自主识字。课前作业可以安排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读文,以扫清学习障碍,便于教师掌握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字教学,把课堂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课后作业分基础作业和拓展作业,基础作业主要是巩固这一课所学,如识字写字教学后,可安排“认读词语,熟读课文”及“书空生字”的任务;拓展作业主要是将本课学习内容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以任务“探寻动物的奥秘”为例,笔者为第一、第二课时的学习安排的课前作业是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运用、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第三课时的课前作业是让学生阅读《它们怎样睡觉》《地球的清洁工》,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单明确关键词句,讲述动物的有趣之处;第四课时的课前作业为查找资料,了解动物的有趣之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上的交流内容,制作有趣的介绍卡。这样的作业一环扣一环,有层级,有梯度。

综上所述,基于学习任务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是聚焦核心问题、打破文本间的壁垒、聚合学习资源、有梯度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实现学生的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奥秘词句动物
划拳获胜的奥秘
零成交背后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