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路径探析

2023-07-21邱晓彤

关键词:实践育人志愿服务高职院校

摘  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工作是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助力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强化知行合一、提升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存在活动缺乏持续性、大学生志愿服务主体意识不突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不稳定、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严重制约着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结合专业特色,创新志愿服务内容;挖掘志愿服务活动育人资源;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优化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优化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路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务院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把“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十项重点任务的第一项,明确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构建综合劳动、实践育人机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其形式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1]实践育人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大学生参与最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具有显著的育人功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了我国绝大多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实践育人是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应有之义。基于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对当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工作实践育人的实效现状进行分析,以优化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育人路径,从而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功效,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功能阐释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以高校大学生作为志愿活动的主体组织,参加非盈利或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活动。活动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凭借参与群体相对较多的数量优势,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加广泛多元的公益性服务。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一批持久、稳定和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成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生力军。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志愿服務工作发展历程,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工作虽然发展时间上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和规模提升快。自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起,高职院校的志愿活动迅速发展,志愿服务参与日益增多,各高职院校也相继成立了独立的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服务协会等社团组织。[2]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专业设置偏重实践应用,教育教学更强调实践教学,在实践育人方面有着特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高职院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

(一)助力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高职院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大学生在实践奉献中探寻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实现自我成长。高职院校志愿组织一般由学校专业老师指导,大学生干部带队,由满怀热情和奉献精神的大学生组成的,结合办学特色和专业特长,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社会实践。一方面,志愿服务活动由专业教师指导管理,能够协调组织各方力量,对接志愿活动开展的各类相关社区、机构,确保能够组建相对完善、稳定的志愿服务队伍,进而保证志愿服务的活动质量。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成长的保障,能够让大学生在参与中提升获得感、在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中心自主开展活动。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个人能力或个人需要,自主选择与安排实践活动。志愿服务队伍中的大学生有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和热情,并自觉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再运用到志愿服务工作中,从而为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提供有效途径。大学生在专业教师与优秀朋辈的带领下,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锻炼自身工作能力,还可以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服务他人与提升自我相结合,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

(二)强化知行合一

志愿服务不仅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平台。志愿活动中教师发挥知识技能指导作用,通过确定服务目标、组织服务内容、开展具体工作、管理团队等方式方法,让大学生将自身所学与社会志愿服务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锻炼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增强业务本领。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从学校课堂走出去,深入到社会,在服务、奉献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实践育人目的。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各项能力,也增强了后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实践是连接课堂与社会的重要桥梁,在实践中大学生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对教育内容的反馈,也是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重要环节。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并在具体实践中逐渐形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坚持实践育人的价值导向,注重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培育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真正实现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乐于奉献、热心公益等情感认知,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集体观,从而自觉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建设相联系,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二、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问题分析

志愿服务作为高职院校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重要平台,成为高职院校重点发展建设的对象。当前,高职院校普遍成立志愿者协会,并积极开展大量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工作逐渐常态化、长期化,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制约,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影响着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

(一)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持续性

志愿服务作为自发性的公益组织活动,是填补现行社会运行机制下公众需求缺口的有效方式。多样化的社会公众需求,必然要求志愿服务在活动项目和服务内容上不断地进行拓展和创新。[3]此外,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有利于志愿服务发展的长久性和持续性。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包括扶弱助残、社区公益服务、支教助学、文体服务等。尽管活动种类较多,形式较为多样化,但由于活动内容与服务水平限制,大多数特色服务开展都是简单重复性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持续性。活动形式单一与活动内容简单重复,造成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过程中,对同一服务对象的志愿服务活动难以持续。虽然不断开展新的服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志愿服务种类,但单一简单的服务项目不能长久地支撑志愿服务发展。相同的活动内容与服务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产生服务倦怠。这样既不利于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也不利于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长久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志愿服务发挥实践育人实效。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主体意识不突出

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主体,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和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应当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在高质量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实现对自我价值观念的引导和教育。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并不明显,对于志愿服务活动如何开展、以何种方式开展、如何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如何提高志愿服务质量等问题的解决缺乏主动性。大学生志愿服务主体意识不突出,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未能较清晰地理解参加集体活动的重要意义,参加志愿活动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功利性较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在于学分、荣誉奖励,未能从内心真正认可志愿服务活动。[4]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认可造成大学生在具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始终是“旁观者”心态,无法真正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也无法促使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三)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不稳定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离不开优质的志愿服务组织建设,而优秀的志愿服务则离不开其组织发展的稳定与长久。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稳定需要建立在专业知识技能的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之上,服务队伍是否稳定关系到志愿服务活动能否长期持续开展。一支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在志愿者的招收、培训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然而,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且多数大学生在第三学年需要离校开展实习,实际在校时间只有两年。志愿者在校参与志愿服务时间短,志愿团队成员流动性较大,队伍不断处在重复的纳新、培训过程。这些制约着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不利于志愿服务发挥实践育人实效。

(四)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志愿服务组织是组织管理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非营利性组织。尽管我国各大高校基本都设有志愿者协会对志愿服务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但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高度不足,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组织体系。高职院校的志愿者协会主要依靠大学生自主管理,但受大学生能力与阅历局限,协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运营模式相对简单,运营管理方式不够科学有效等问题。志愿服务组织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活动育人的影响力度。此外,志愿服务组织在规章制度建设、活动申报程序、经费使用规范、志愿服务监督等方面还不够具体和完善。这造成志愿服務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主体,无法较为科学、合理、规范地参与志愿服务,其行为也无法得到有效指引与监督。志愿服务得不到规范管理与科学评定,志愿服务质量便无法得到保障与提升。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便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

三、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路径优化

高职院校志愿活动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其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实践性。随着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发展,高职院校结合专业技能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旨在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如何借助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是高职院校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结合专业特色,创新志愿服务内容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有效发展离不开服务内容的不断创新。在传统志愿活动基础上,高职院校应该从活动特色和亮点方面着手,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寻找专业技能和志愿服务的结合点。例如,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礼仪进校园”公益讲堂志愿服务。该组织由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务系专任教师和优秀大学生共同组成师生讲师团,面向全市无偿提供志愿服务。“礼仪进校园”志愿活动,结合现在中小学开展的“家长送课”“社会课堂”的活动内容,把原来开展在偏远乡村的假期支教变成了辐射周边社区的送课。这一形式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支教模式。就近、短期的志愿服务形式更能调动大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吸引大学生主动加入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可以在参与志愿活动过程中,丰富个人经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不断完善自我。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组织应立足学校的专业特色,根据社会需求与自身优势,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实现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

(二)挖掘志愿服务活动育人资源

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也是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实际过程中,应善于挖掘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育人资源,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高职院校应重视志愿服务活动中蕴含的宝贵精神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其作为落实大学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素材。例如,“礼仪进校园”志愿服务组织,通过挖掘“以礼育人”资源,让参与该志愿服务组织的大学生学习礼仪知识、注重礼貌礼节、友善待人,自觉将礼仪行为融入日常生活,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通过“礼仪进校园”志愿服务组织,大学生不仅可以借助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将自身所学习的专业礼仪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可以在志愿服务中提升自身文明素养,进而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个人素质的全面成长。高职院校要积极挖掘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育人资源,引导大学生根据实践育人要求与专业特长参与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活动,借助志愿服务平台,培养大学生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优化志愿服务模式

为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志愿活动发展需要形成长期、固定的服务模式。志愿服务不是一次次志愿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系统化的服务体系。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志愿服务的特点进行明确分工,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优化志愿服务模式。例如,“礼仪进校园”志愿服务组织,依托专业优势,选拔具备礼仪师资格证、茶艺师资格证的同学,通过前期专业教师示范引领,培养“大学生讲师”,组建“大学生讲师团”,确立“教师指导+大学生讲授+礼仪大使展示”的团队架构。有序的组织架构和安排,保障了大学生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参与到礼仪文化传播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使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为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优化志愿服务模式,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组织可以成立专业技能培训组、联络志愿活动的外联组、开展活动宣传推广的宣传组、进行服务评定考核的管理组等。各部门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可以提高志愿服务的整体活动质量。

(四)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为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开展,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通过服务评价推动志愿服务的活动质量。第一,在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减少功利性的评价指标,注重应从参与志愿服务过程的多个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价;第二,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评价,应广泛收集活动材料,重点考察志愿服务过程,客观准确了解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具体表现;第三,建立动态的成长评价指标,记录大学生每一次活动培训的服务时长、服务对象,鼓励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总结和自评,分析活动收获和不足;第四,指导教師和服务对象应根据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客观评价,助益大学生不断进步与成长;第五,学校应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学分或荣誉等奖励,肯定志愿服务成果。[5]通过建立更全面、科学、立体的评价机制,有助于改变以往志愿活动有服务没回报的无力状态,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志愿服务中来,促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鞭策个别“浑水摸鱼”学生,使其能真正地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海波.实践育人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全员参与机制探析[J].青少年学刊,2021(03):21-26.

[2]宁兴旺.高校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7(01):90-92.

[3]张拥军.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06):114-117.

[4]赵少华,王华琳.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7(12):38-44.

[5]王海燕.高校志愿服务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2.

作者简介:邱晓彤,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务系教师。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志愿服务高职院校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