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改革方法研究

2023-07-13杨玉梅

格言·校园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双减作业

杨玉梅

当前双减政策主要倡导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重在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而小学语文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作业设计方面的质量并不理想。因此,作业改革不仅有助于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教师要围绕双减内容来设计作业,对作业形式进行创新,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究分析双减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的改革措施,希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创新作业设计类型

首先,设计“编写和创作”类作业。以往的作业以书面为主,一般是默写和抄写,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进行创新,可以设计诸如编写类、续写类以及仿写类作业,以提高学生积极性。比如,在小学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教材内容来编写“小蝌蚪的故事”,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续写结尾。此种编写型和创作型的作业形式,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表达力和想象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其次,设计“操作型和实践型”作业。语文作业在设计和布置的过程中不能单一地围绕教材展开,而要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实践中感悟语文的学科魅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文章的中心思想来设计相应的实践作业,比如自然类的探索文章,就可以布置学生开展手工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科普讲堂活动,以此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提升智力。而对于实景描绘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比如,对一年级下册《彩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文中描述画出彩虹的样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组间对比,最后与书中的彩虹进行对比,以此让学生掌握该文的中心思想,更为直观地感受文字和语言的韵味。

最后,设计“合作型和探究型”作业。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注重探究、合作以及自主的学习形式,因此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作业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和调查,在课堂中就某一个知识点展开谈论并得出答案,可以采取家长合作、小组合作以及同伴合作等形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在对小学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搜集大量的资料,掌握小壁虎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在课堂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开展科普讲堂活动,和学生一起共享讨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作业内容多样化

第一,课外作业与课堂作业相结合。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较为丰富,教材除了体现单元知识内容以外,还有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结合课内课外设计作业,做到内外兼顾和内通外融。比如,在对二年级上册《大象的耳朵》一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相融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提前查找资料,掌握大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等,让学生对大象有一个基础的认知,以便于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课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课外作业,即周末让家长带领学生至动物园近距离观看大象,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所看所想,以此通过课内外结合的形式来设计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知识面。且课外作业并不是随意和单一的设计,而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旨在通过课外作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知识,让课外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第二,通过其他学科和语文学科的融合来设计作业。小学语文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以及审美情操等内容,这意味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设计作业。比如,在对小学三年级下册《燕子》一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播放“小燕子”这首歌曲,让学生在学习文章之前先学会这首歌曲,同时将歌词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此种形式感受本文的主旨思想;课后,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通过绘画来描绘心中的燕子的形象,以此提高教学趣味,还将美术与音乐、语文进行有效融合。

三、控制作业量与难度

首先,保证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做好基础性作业。对于此阶段的学生,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过量,且适当控制难度。比如,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熟读生字词,再练习字词的偏旁部首写法。这样简单的训练使得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有一定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同时也可以设计较为基础的题目进行练习,而对于难度较高的习题,教师可以适当删减,防止学生因为题目太难而产生挫败感。

其次,保证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好拔高性作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尽量减少基础性作业,适当安排拔高训练,将创造性和拔高性充分体现出来,激发优等生在学习中的探究欲望。比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可以将重点放在诗句的赏析和诗人情感的探究中,尽量减少组词造句、生字默写等练习,主要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最后,保证中等学生的作业具有适中性。通常情况下,中等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相对一般。因此,教师在布置和设计作业时,要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理念,不仅要确保中等生的基础练习,还要适当设计一些背诵、抄写等作业,适当加大作业难度,让其初步理解拔高性的知识内容,逐步朝着优等生的方向前进。

比如,在对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作业,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相应的作业,每人至少选择三条及以上:第一,使用本文的生字和生词完成造句;第二,摘抄本文中优美的语句,并在课堂上进行仿写和分享;第三,摘抄《观潮》中你认为最震撼的语句,感受作者的澎湃心情;第四,阅读与《观潮》结构相似的课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第五,写下你对本文的情感理解,并試图剖析作者的行文结构和想要表达的情感。以上五个题目分别包括了基础题、拔高题以及创作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完成作业体验,进一步提高其自信心,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侧重多元化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能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基于此,教师要重点关注作业评价环节,将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体现出来。

首先,开展学生评价。在完成作业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完成的作业进行简短的小结分析, 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全班评、小组评、同桌评以及朋友评,使得作业评价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评价能够让其清楚自身的优缺点,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优点,弥补自身不足。

其次,开展教师评价。教师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差异性的特点。在评价低年级时,可以将小红花、印章、小红旗等作为评价的基础工具,而对于高年级则可以借助不同图案、符号进行评价。以往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习惯使用优、良、中、差的等级划分,如今教师要更新评价观念,可以采用小笑脸、小星星等图案来进行打分,学生作业完成度越高,就会得到更多的奖励,然后可以利用每周末或者每月末在班上展示奖励最多和进步最大的作业,并给予学生“作业之星”的荣誉表彰,从而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最后,开展家长评价。教师可以尝试将部分实践作业和阅读作业交给家长来评价。家长按照对孩子作业完成的满意度写出相应的评语,教师可以参照这些评语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综上所述,在当前双减背景之下,要想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教师要重点关注作业设计,对作业进行深化改革,不断优化创新作业的形式、内容和类型,让学生在作业选择中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由此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科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双减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作业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
优化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实践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