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研究

2023-07-12苏春阳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有效作业新课改小学数学

苏春阳

摘 要:开展课堂活动与布置课后作业是当前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尤其对小学数学而言,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课堂教学活动中教授的知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教师综合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合理布置作业,可在减轻学生课业压力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及目标入手,分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突出数学作业的生活性、实践性,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在促进新课改进一步落实推广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有效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1-0171-04

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承担着较为繁重的课业压力,将课外时间花费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上,影响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进一步成长。同时部分作业是需要家长陪同完成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家长的工作、休息。由此,课后作业不仅难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反而为学生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由此,教师需要从作业设计环节入手,充分发挥数学作业个性化、生活化、实践化、趣味化特征,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保质保量、主动完成作业,使学习更加轻松,有效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

1.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及目标

(1)要求

在当前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背景下,通过对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当着重注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减少学生课业量,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并创新全新的作业指导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外时间,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2)目标

第一,实现快乐学习。现阶段,堆积如山且枯燥机械的数学作业,极大削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使其在开展学习活动期间不知不觉产生抵触心理,在学习时大多处于被动地位,缺少自己的思考与理解,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相背离。数学作业开展减负工作最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使其重新认识到学习的趣味性,给予学生自由、快乐、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提升综合素养。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往的数学作业的设计环节以“题海战术”为主,将目标放在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上,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大多是纸上谈兵,难以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为学生减少作业量,更应当做到减量增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主要目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以多元化授课方式实现学生理论技能与品格情感的共同成长。

第三,构建教育生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有效转变学生对数学知识难、杂、多的刻板认识,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学习技巧,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丰富现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设计科学、合理的数学作业,可使其更新现有教学理念,打开教学思路,并主动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融合。从家长的角度进行分析,作业的有效设计可使家庭教育更加温馨和谐,进而有效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2.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陈旧

在新课改逐渐深入的背景下,部分教师已经积极跟上时代发展需要,更新了已有的教学目标及理念,教学成效提升显著。但仍有部分教师沿用以往的授课理念,极大限制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部分新入职的教师缺少充足的经验,在进行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期间不自觉参考了以往自己的学习经历,未能做到开拓创新,教学理念过于滞后。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不适应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观点根深蒂固,极难在短期内发生转变,由此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极大阻碍,在布置作業时极易发生同一类型题目重复出现的问题,不仅未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还限制了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2)内容枯燥

小学生尚处于身心发展并不成熟的阶段,对全新的事物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由此,教师可采用多用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部分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性,作业形式固定,内容单一,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反复完成同一类作业时将产生厌学情绪,不愿主动完成作业,进而产生惫懒、抵触的态度。

(3)缺乏层次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提高了教学要求,一是强调要学生学习能够用得上的数学,二是明确数学的学习应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实际上就是要同时兼顾集体成长及个体发展。但就实际情况而言,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采用了“一刀切”的设计理念,对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难以真正凸显小学数学作业的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作用。

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措施

(1)改变教师观念

第一,接受全新观念。在当前新课改与小学数学充分融合的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从思想认识层面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提高对作业设计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并将学生的实际需要作为切入点,综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利用多元化的作业,加强学生的体验,使其享受完成作业的过程,并从中体会到成就感及自豪感。如此,能实现数学知识在课余时间的有效巩固,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打开教师的设计思路,为作业设计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第二,结合学生需求。当前,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教师需要将重点放在缓解学生学习负担上,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公,围绕学生开展作业设计,保证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并帮助学生主动开动脑筋进行探索,调动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教师需要由“教”至“导”,引导小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学习能力,完成探究学习,保证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同时提升数学教学的功能性、可行性,从优化作业入手实现整个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提升现有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2)丰富作业内容

第一,明确知识重点。为保证可利用数学作业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师需要在设计作业时围绕现阶段的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布置各类驱动性问题,将知识点作为设计的核心,保证课堂活动与作业布置的协调适应,满足学生的探索心、好奇心,以此充分凸显数学作业的育人功能,提高作业的输出价值。同时教师也需要围绕重点教学内容和授课目标创建高效数学课堂,以优化数学作业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作业完成质量,缓解学生的学习负担。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加强交流的方式,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强化教育,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授课水平的目的,为数学课堂学习环节注入全新动力。

第二,渗透人文要素。数学不仅是一门较为严谨的自然学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极强的人文属性。由此,在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期间可以适当融入人文要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如教师可在作业中渗透科学家或有关数学的趣味知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并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首先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掌握我国传统的“割圆术”等相关的背景知识,其次可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以“割圆术”的方式亲自动手计算圆的面积,通过自己的努力试求圆周率,并记录割圆参数。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可有效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了解,并认识到“割圆术”的先进性、创新性,并调动起自身的学习热情。再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后习题中插入如黄鹤楼、天安门、水立方等古今建筑,使学生在学习并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我国优秀、辉煌的建筑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三,融入实际生活。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上,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帮助其利用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答。由此,在教师设计作业内容时,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作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另外,设计的数学作業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避免一味模仿,以此提高作业的实践性,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及沟通交流能力。通过对实际生活进行深入观察,学生可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达到加深学习记忆的目的。此外,设计合理的数学作业也可以提升学生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力,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象,通过融入实际生活,极大降低对深奥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实现事半功倍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元、角、分”的知识时,教师需要综合结合人民币的实际使用情境,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并掌握人民币的使用方式,并对百以内加减法进行巩固。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教师可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并教导学生人民币的使用方式。由于人民币源于生活,因此学生“有话说”,有参与感,可极大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再如,在学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介绍完课堂内容后,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火柴、小棒等制作三角形,并详细描述出自己制作三角形的过程。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究问题:在制作三角形时有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怎样的木棒可以围成三角形?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带进课堂,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有效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教学重点。

第四,拓展作业形式。以往的数学作业主要为书面习题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简化了作业形式,但长此以往将极易使学生感受到枯燥、厌倦。在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下,教师需要积极创新作业布置形式,从书本转向实际生活,增加实践活动的比例,使学生可从实践活动中锻炼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比例”这一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仅利用现有的尺子等测量工具能不能得到操场旗杆的准确高度?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结束后,学生提出可利用测量升旗时绳子的长度确定旗杆高度,虽可行,但没有应用到“比例”这一知识,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旗杆的影子入手,构建可行的比例模型。为保证全体学生可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从讨论内容出发布置课后作业,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并就“利用旗杆影子构建比例”这一问题进行实践操作。在作业完成后,教师可让各小组将自己得到的结论及学习成果进行共享。具体流程如下,一是各小组将实际测得的数据与最终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誊写在黑板上,供各小组进行心得分享。二是学生通过比较数据,判断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三是教师以此为基础进行知识点的总结,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对比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举例。通过以上的作业方式,可帮助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应用,并极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创新作业内容。在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当前大部分教室都配有较为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全新的媒体技术优势,对现有的课堂授课方式进行完善和升级,充分展现新媒体技术下的教学优势,进而创建智能化、智慧化的小学数学课堂。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也可以利用各类信息技术辅助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在现有的信息化教室基础上,创建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对作业内容进行丰富,并将优秀的学生学习成果利用平台展示出来,充分调动起整体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深入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学习质量,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优化作业设计。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装置以线上视频课、直播等方式完成教学,及时解答学生在作业完成期间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实时管理,如此不仅可以提高数学作业质量,同时也可以达到预期为学生减负的目的。

(3)合理分层布置

第一,合理设计分层。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期间,学生在知识储备及思考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将导致教师在设计作业期间始终难以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样的作业,对写题速度相对较快的学生刚刚好,但对写题速度相对较慢的学生而言则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觉得作业难度刚好,但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则觉得较难完成。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可采用分层设计作业的方式,使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完成对应的作业。第一,可从题目种类上进行分层,如可设计必做题及不同难度的选做题。必做题是需要全体学生都扎实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选做题则要求学生综合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适当选择。第二,依据题目难度分类,引导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比如,在学习“追及问题”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设计如下两道题目。题目一:当时钟的分针及时针均位于11~12点之间时,具体什么时间两针重合?题目二:甲乙两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甲车在前,车速为60km/h,乙车在后,车速为90km/h,两车相距360m且同向而行,则乙车在多久后可追上甲车?以上两个题目均属于追及问题,但难度明显不同,由此,学生就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难度。

第二,开展精确评价。为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教师需要在每次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科学评价,保证评价的精确性、科学性。首先需要指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并依据学生的实际做题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弥补不足。特别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对学生作业的正确率、易错点、完成性进行充分调查,掌握班级整体作业完成情况,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重点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时发现某学生的计算类题目完成质量较高,但实际应用题正确率一般,则需要有针对性地对该学生进行指导,开展查漏补缺,重点加强学生的薄弱点,尽量为学生设计部分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当正确率得到提升后再逐渐增大难度。在此条件下,可保证学生的做题质量,在降低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4)落实控量减时

第一,精准布置作业。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明确并不是“量大”就一定会引起“质变”,若是教师大量布置同种类型的作业,将极易激发学生的厌学心理。由此教师需要在有限的题目内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并应尽量不要出现如“今天的作业为课后全部习题加习题册一张”的情况。对此,教师可自己将题目提前做完,并判断题目质量与难度,通过记录自己的做题时间,把控好学生的学习时间。当教师发现有多道题目内容及出题方式大体一致时,可适当挑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及特殊性的题目作为学生的作业。

第二,家长协同管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将直接體现在作业完成时间上,也就使教师即使已经较为详细地对作业量进行了设计,但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也会存在较大差异。为解决以上问题,教师除了需要对作业量进行控制,还可寻求家长的帮助,引导家长统计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并利用家长群等方式将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发送给教师,同时也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感受、家长的意见进行反馈,帮助教师收集大量的信息,使教师可在充分分析后适当调整作业难度及作业量。对部分用时较长的学生,教师可重点关注其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找到影响学习效率的原因,并合理调节作业难度。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在设计作业时,将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作为大前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数学作业进行优化,从改变教师观念、丰富作业内容、合理分层布置、落实控量减时等方面作为切入点,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学习方法。设计的作业,要能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框架,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香兰.小学数学中如何做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J].亚太教育,2019(23).

[2]施人瑜.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个性化策略[J].文理导航,2021(26).

[3]黄乙美.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要求及优化策略[J].时代教育,2021(08).

[4]程根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优化的研究[J].新课程,2019(04).

[5]杨国环.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

[6]陈建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9(10).

猜你喜欢

有效作业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谈如何走出初中数学复习课误区的策略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中通用技术有效作业设计策略的研究
作业设计有方法,效率提高激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