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爱成为治愈学生的“镇静剂”

2023-07-12陈晶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镇静剂多动症小马

陈晶

著名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教育何尝不是“水的载歌载舞”?它亦动亦静、亦柔亦刚,无形而又丰满、个性而又包容。无数教师们用专业引导、用爱心呵护,让孩子们成长为他们最好的模样。

【案例背景】

四年级开学不久,班里的一名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同学们都叫他“马小跳”,原来这是他的外号。一个月的观察下来,我发现小马同学极其好动,没有任何规则意识,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也没人愿意和他交朋友。集体活动时,小朋友都在认真地与老师、同学互动,但小马同学总是穿梭于教室的各个角落。如同在家一般,他总是很放松,上课时,随意跑动,大喊大叫;吃饭时,用勺子敲碗发出响声;做操时,前后跑动,找同学打闹。于是,我和小马的家人进行了沟通,也印证了我的猜想,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多动症”。与小马父母的多次沟通中,我也找到了孩子症状的多重原因。

【原因分析】

1.生活环境比较封闭,导致孩子缺乏社交意识和安全感。小马的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回家比较晚,他由奶奶一个人照料。平时的活动范围几乎都在家中,玩游戏时只能自己扮演多种角色和自己对话,所以在学校他也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他想参与校园生活,想和同学们接触,但是缺乏社交意识、社交技能以及安全意识。

2.过度宠溺,失去规则意识。孩子的父母比较溺爱孩子,家里的衣食住行也都交由奶奶去照顾。他在家基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很少参与家庭劳动,被保护得比较好,同时也在最需要锻炼的年龄缺失了锻炼的机会。迁移到学校的环境中,除了喊叫、跑闹这样的方式,没有其他的技能和手段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可和注意。

3.药物干预,缺乏物理干预及心理治疗。从孩子的父母口中得知,当症状明显的时候,他们会使用药物来抑制孩子的多动倾向。可是,长期的服药只是治标不治本,也会导致孩子产生耐药性,甚至会出现嗜睡的症状,走向另一个极端。危机干预和心理治疗对于多动症孩子的治疗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而家长因为专业知识的缺乏错过了最正确的方法。

【案例故事一:乱糟糟的果盘】

一天中午,我坐在讲台前看饭,孩子们都在安静地打饭、吃饭。看到我手中正在剥皮的香蕉,小马来了兴趣。“今天学校喝酸奶,你怎么自己带个香蕉来?”小马一脸疑惑地说。“今天没有水果啊,所以我自己带了一个。”我淡定地回答他。“我家也有很多香蕉,但是今天我没带,只能喝酸奶。”小马有点无奈地说。我说:“那你想吃吗?”“当然啊!”他大叫起来,点了点头。于是我把香蕉剥好了,直接递给了他。他也毫不客气地接了过去,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我又开口了。“但是呢,你吃了我的香蕉,要答应我一个小小的要求!”我认真地说。“什么要求?”小马有点儿抗拒地问。“香蕉可以吃,但是吃饭要安静,细嚼慢咽地吃完这顿饭,好吗?”我说。他挠了挠头,不情愿地说:“好吧!我尽力吧。”于是一根香蕉,换来了他一中午的“安宁”。吃饭时,我观察了一下,他饭没有吃多少,但是香蕉吃得干干净净,今天中午也比往常吃饭安静多了。

过了一天,依旧在午饭的时候,今天学校没有水果,我自己也没带。在开饭时,我边吃边用余光观察他。今天的他也很安静,但是没吃饭,两手在抽屉里捣鼓着什么。我很好奇,但是没有走上前查看,心想他能安静地专注自己的事情也可以。不一会儿,他端着一盘东西走了过来,红彤彤的,不知道是什么。走到我面前,他把两手一摊,方形的保鲜盒盖子上有一堆烂兮兮的西瓜,还有一颗剥坏的葡萄。“这是什么?”我问。他说:“这是我做的果盘,给你吃,今天学校还是没有水果,我自己做了一个。昨天你给我吃了一根香蕉,今天我还你!”说完,他扭头就跑走了。回到位子上,他直勾勾地盯着我看。我想,他难得自己做个“果盘”,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我尝了尝已经烂成果泥的西瓜和葡萄。这是我们第一次交换东西!

【案例分析一】

1.用爱心交换信任

小马在同学们的眼光里是一个调皮、多动的男孩。很多时候他用自己的极端方式在吸引大家的注意,没有规则意识,因此很多时候他获得的是同学们的排斥。在班上,他几乎没有信任的人,也没有适当的社交技巧去结识到好朋友。因此,我会在平时的生活、学习过程中,观察他的言行,并保留自己的意见和评价。在适当的时机,给予他帮助,建立起点滴的信任,同时提出对应的要求,让他融入集体。

2.帮助建立规则意识

他在集体生活中,是非常孤独的。他很想获得大家的关注和认可,但是方式方法比较极端,适得其反。因此在满足他需求的时候,适当地提出基本的要求,也是帮助他寻找边界感,建立规则感的一种途径。在不断刺激和强化中,他渐渐向集体靠近,融入集体。

【案例故事二:“神笔”小马良】

美术节到了,美术组的老师们在课上带着各班同学绘画布置校园的美术作品。小马同学平时也爱乱涂乱画,但是他的“作品”都入不了同学们的眼。

同学们在上体育课时,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这时,手机响了起来。是体育老师打来的电话,老师告诉我今天体育课点名少了1个人——小马同学。于是,我悄悄地走进了教室,果然是他在班上。我假装不经意地走进教室整理作业本。看到我的身影,他反倒惊呼了起来并慌张地把什么东西揉成一团塞进了抽屉。猜到我要询问了,他连忙开了口:“你吓到我了!”“怎么不去上体育课,在教室干什么呢?”我淡定地问道。“关你什么事!”他连忙把散落的水彩笔盖一把扫进怀里。“我都看到了,你抽屉里画纸的一个角露出来了!”我指着抽屉说。话音未落,他已经飞奔去操场了。于是我好奇地靠近抽屉,把那张画纸抽了出来。其实,我不想窥探学生的隐私,但是他那么大的反应让我更加好奇。我把稍有褶皺的画纸展开,上面的画让我感到些许惊讶。一个栩栩如生的老虎头像赫然纸上,虽然涂色还没有完成,但是那模样已经足够威风了。我尽量把纸还原到原来的模样,塞回了他的抽屉。于是,我发了信息给美术老师,希望他能够在色彩上指导一下小马同学,帮助他完成这幅正式的作品。在最近的一次美术课上,我悄悄地在窗边有意识地观察小马,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安静地完成了画作。但是,些许的遮遮掩掩也反映出他的胆怯,画完他就收了起来。课后,我找到了他,想一睹他的画作。他支支吾吾地说:“你上次不是看过了吗?没什么好看的。”“你怎么知道?”我问。“上次画纸的位置摆得都不对,肯定是你动过了!”他气愤地说。“对不起!我不是想看你的私人物品,但是太好奇了,希望你能原谅我。”我诚恳地和他道歉。他用不在意的语气说:“那好吧!反正你都看过了,也不差这一次!”说着,他把画递了过来。加上了涂色,他画的老虎更加传神了,虽然笔触有些稚嫩,但这是一幅比较完整的作品了。还没仔细看完,他就抢了过去。

隔了两天,再次看到他的画是在美术老师的布展墙上。虽然不是在C位,但是能上墙展示也已经得到了美术老师的专业认可。班上的同学们总是会围着墙观看、讨论,唯独我没有看到过小马的身影。隔天的班会课,我特意表扬了画作入选的班上几名同学,当然也包括小马。课上,他一直摆弄着自己的玩具,显得心不在焉,其实在竖着耳朵听。当报到他名字的时候,他毫不意外地叫了起来。同学们都笑了,但也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夸到小马的作品。那是他第一次在这样公开的场合被表扬,那得意的样子也是第一次没有引起同学们的反感。从那次以后,在班上他有了新的称号——“神笔小马良”。

【案例分析二】

1.用細心发掘闪光点

多动症患儿行为是在生理和心理潜意识的作用下的后果,自己不能完全控制。而这样的举动也带有吸引注意力的目的,但是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每个孩子身上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也一样。这时,就需要我们用更细致的观察去发掘。在集体生活中,帮助一个孩子树立正面的形象,挖掘他的闪光点,可以帮助他更快地被同学接纳,也能够更专注地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最终迁移到其他领域。

2.正面沟通,打破壁垒

孩子在处于弱势的时候,是很难用积极的情绪去面对周遭的人和事的。那么正面接触、沟通、谈话,也能帮助他们敞开心扉。在做错事的时候,放下教师的身份,做到平等沟通,也会让孩子卸下心防,解除对抗的情绪,打破沟通的壁垒。真诚沟通,让双方都能换位思考,达到互相理解的目的,也让孩子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诉求。

【案例反思】

1.平等对待,适当关注

作为老师不能因为主观原因对孩子有所歧视,更不能放弃,一定要有耐心找到他的长处,试着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教育。当然,也不能对这类学生加以过多的关注,反而会引起不适,适得其反。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的同时,让他自然地融入集体生活,消除自身的个性化偏差,安全舒适地学习、活动。

2.寻找契机,树立形象

长期地被集体孤立,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在敏感的同时更容易出现极端的行为。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对善于观察的眼睛。可能是言语上的鼓励,可能是身体上的抚慰,也可能是一次不经意的表扬,都有助于孩子扭转在集体生活中的形象,帮助他们树立正面的印象。

3.家校协作,共辅共育

学校的学习生活只是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回归原生家庭才是真正的教育底色。在学校达成的教育目的,回家以后更要继续延续下去。因此,和父母的沟通、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孩子被放大的闪光点、积极的情绪、正当的行为,应当及时地告知父母,回家以后进行二次强化,这样就能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4.动静结合,支点平衡

多动症的行为倾向在适当的时机也可以转换成优势的一面。“动”与“静”是相对的,注意力不稳定,专注力持续时间短是多动孩子的特点,抓住这方面的特点也能将动静互相转化。在与孩子对话时,精炼语言,明确指令,用平和、平等的心态引导孩子做出行为上的改变。动不是无限持续的状态,抓住静的时机,进行危机干预、感统训练,可以让孩子提高注意力,减少多动的问题。

尊重孩子的成长过程,寻找动与静的平衡支点,让我们用更多的爱、支持与肯定托举起多动症儿童的未来,让爱成为治愈孩童的“良药”。

猜你喜欢

镇静剂多动症小马
骄傲的小马
多动症不一定是坏事
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治疗心室电风暴观察
艾司洛尔联合镇静剂治疗心室电风暴观察
房子犯了多动症
小马快快跑
与多动症儿子一同成长
机械通气治疗哮喘重症患者时使用肌松剂及镇静剂的护理
早期使用镇静剂预防热性惊厥引起癫痫的临床观察
儿童多动症治疗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