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浸式学习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2023-06-26卢玉河

天津教育·中 2023年5期

卢玉河

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英语课标》),教育部组织编写了普通高中英语教科书,该套教材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通过观察、发现、总结、运用等方式引导学生寻找语言规律、内化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以主题为引领、以任务为导航、以学习活动为主要教学途径,强调用英语处理课堂情境,将课本内容还原到课堂现场,让学生沉浸到真实的语境中,通过不断地反问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进入“第一主角”,引导学生设计、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形成自己的语境,从而逐步形成处理、应对或评价文本的能力。新教材强调的是学生沉浸式的体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大大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视课程标准为圭臬,奉核心素养为宗旨

《英语课标》的指导思想为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要求,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教材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教材内容以社会、人文为主要来源,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起着引导和促进作用。课程方案的核心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英语课标》在提到英语课程基本理念时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英语教育就是解决英语“工具性”的问题,学生能用英语去沟通、能用英语进行辨析和思考、能用英语学习外国文化,了解外国文明,同时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准绳,通过教材的指导和教材内的任务驱动,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二、将课程内容当抓手,用课堂实践当“战场”

(一)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主要特点赋予学生主动参与的品格

抓牢主要矛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新教材在课堂上凸显的地方。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引导学生探究,质疑、调查、在实践中感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好“配角”,在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既是“导演”,也是“助手”,稳妥地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鼓励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更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沃土”,增强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得、有所成长。新教材以活动为主要教学途径,强调用语言做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新教材将语言形式和评价过程结合起来,形成了“主题—活动—能力—发展”的正态思路。教材活动以板块形式呈現,每个板块都以“用语言做事情”来引领,将课程内容六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在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方面都能收获满满。

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突出主题意义探究。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大主题展开,每个单元下的每个部分都为这个单元服务。例如,必修第一册“Unit1 Teenage Life ”,围绕青少年的生活展开,在“人与自我”的主题下,探讨了中外青少年在学习、课外活动、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状况。

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勇于质疑。教材中的很多问题多为开放性问题,能够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并发表不同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多元思辨能力。

本套教材始终坚持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材中有机地呈现了中华文明和古代传统文化,从课堂上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了文化自信。例如,必修一第二单元“Travelling Around”既有秘鲁的Machu Picchu、意大利的Pisa古城,也有中国西安的兵马俑和云南的丽江山水,这种定位解决了教材文化价值和文化立场问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

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有利于学生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看图猜测主题、预测文本大意、通过关键词获取信息等,有利于学生深刻感悟,把握语言特征,正确驾驭语言。

(二)教材内容结构为学生沉浸式学习提供了精准的通道

高中英语新教材增加了教学板块的可操作性,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过程更清晰、核心素养更容易达成。教材的每个单元共12页,设有八个主要板块,每个板块根据英语的特点,将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都涵盖其中,每个板块都将内容的输入和输出巧妙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语境中去。如图1所示。

●Opening Page

每一单元的开篇页就是一个单元广告页,是这一单元的内容引领,反映单元的主题内涵和语境,从这一图片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仔细品味,然后思考和预测,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课本中的内容就是自己发生的事。例如,第一册“Unit1 Teenage Life”,开篇页是青少年放飞风筝彩图,还有亚里士多德的名言“Good habits formed at youth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学生观察彩页之后,很容易就能想到这一单元要讲青少年的生活,名言提示他们养成好习惯,结果很灿烂。通过开篇页下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习惯。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学校社团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选择一个学校社团”(Choose a school club)是听力板块的主题,也是学生热谈的话题,通过该部分学生能够看图匹配以及讨论问题,为后续的听力理解做好铺垫,听懂了才能更好地讲出来,才能对自己喜欢的社团有更好的阐述。

●Reading and Thinking

该板块的主题是“比较不同地方的学校生活”(Compare school life in different places ),主要着眼于学生要积极地迎接高中生活的挑战,脚踏实地地过好高中生活。课文的主题是“新生的挑战”(The Freshman Challenge),学生会从中寻找自己可能

面临的同样的问题,文中采用第一人称,更能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文本的研读。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该板块的主题是“润色文稿”(Improve a draft),该板块设计采用“感知—发现—总结—练习—运用”的思路。课文中原始句子,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举一反三,这样学生就会提高语篇质量,丰富语篇表达方式。

●Listening and Talking

该活动的主题是“为青少年策划一项营地活动”(Plan a camp for teenagers),青少年最喜欢的就是“玩”,如何用英语设计活动计划,活动会带来哪些好处,这一主题内容是学生的最爱,参与度较高,教学目标容易达成。

●Reading for writing

读写是学好英语的两大重点内容,本板块是通过“文本内容理解—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分析—写作情景设置—完成写作任务—展示写作结果”的顺序展开。由“语言输入—文本分析—语言输出—成果展示四个阶段”组成。该板块要求学生先有前面的输入,才会有后面的语言输出,沉浸文本才能收获更多。

●Assessing Your Progress

該板块是“教学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知识输出阶段,设计了三个活动:一是测评学生本单元所学的基本词汇;二是单元内容评价和自我反思,评价本单元话题知识、词汇与语法结构、阅读内容等几个方面;三是“建立一个学生社团”(Set up a student club),利用该活动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深层次探讨校园社团的意义。如图2所示。

通过以上课程结构可以看出,必修第一册“Unit1 Teenage Life”,以青少年生活为主题引领,以语言为工具,教师和学生们,学生和学生们以及学生们之间(Teacher—Students,Student—Students,Students—Students)的交流是建立在教学活动之上的,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参与,用语言做事情,用自己的思维进行学习,用自己的设计评价所学知识,由问题的输入到问题的输出,完成了知识和能力的转化,颠覆了传统的被动记笔记的学习方法。学生沉浸式学习,逐步深挖教材文本内涵,就会铸造育人的价值,探究式学习就会养成,核心素养就会落地课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饱含了诗人陆游深邃的教育理念,对今天的英语教学仍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三、结语

新教材凸显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推动了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有力抓手。交际法的倡导者、著名的语言学家Harmer认为:“语言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从语言结构的非交际性介绍的始端,向交际性应用的终点端推进和深化的连续的过程。”新教材要求在英语活动课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教材的创造使用者,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明确学习目标、主动质疑交流、小组评价讨论和知识总结展示,这才是核心素养扎根的沃土,也是新教材任务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