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2023-06-26陈雪梅

天津教育·中 2023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英语课堂初中英语

陈雪梅

初中生在个人学习能力、文化意识、课程思维等方面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重点知识讲解+题海训练”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听知识、做笔记、做训练”,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英语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不足。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从英语课程教学形式创新的角度进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着重分析了初中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路径,以改变传统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在新时代教育要求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文化意识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目标。其中,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发自内心地热爱英语学习活动。然而,在以往的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更注重学生对英语理论知识点的记忆,采用课堂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被动接受英语知识,久而久之就丧失了英语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创新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英语知识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一、初中英语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一)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教学活动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英语是世界第一通用语言,主要应用于人际交往。初中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围绕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开展知识讲解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英语学科的本质,重点关注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听和读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基础,说和写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目标。在传统的英语课程理念下,众多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学生卷面考试成绩的提高,更关注卷面分值占比较高的读写部分,关于听力和对话活动的设计有所不足,导致当前初中英语课堂出现“哑巴英语”的問题,难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读写分离和听写分离使不同的课堂活动之间缺乏内在关联,限制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发展。而教师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就会重视不同的英语教学方向,在设计小组探索和合作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参与度,同时关注听力内容和对话内容的创新设计,提高口语应用活动在英语课堂中的地位,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应用意识和个人表达能力协同发展。

(二)发展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英语具有实用性特征,作为拉美语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意味着要为学生讲解西方文化。在促进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也要关注学生个人文化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推动学生了解和接触西方文化,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全盘否定或肯定西方文化,而是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客观辩证地看待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初中英语课程中有很多内容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生活,无论是“Id like some noodles.”还是“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等单元内容,都与相应的地方文化内容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因此推动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不仅是推动学生英语知识理解能力发展的必要形式,也是促进学生走近不同民族文化、形成文化发展意识,培养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品质直接影响着课程知识学习质量。初中英语教材中蕴含着复杂多变的时态、词汇和语境等基础知识内容。其中,时态变化和句式的构成一直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难点,而学生个人英语思维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些难点的理解。如果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缺乏对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关注,就会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以总结一般性的知识学习规律。除了阅读性的理论内容讲解活动之外,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同样影响着学生个人习作思维的发展,如果学生缺乏英语思维品质,写作内容就会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发展的过程。

二、初中英语课堂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不够明显

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课堂中,大部分教师更关注学生对基础性英语课程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往往围绕英语作品的主线,以词汇知识讲解为出发点,逐步抽丝剥茧,为学生讲解时态、语法和发音等内容。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更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围绕不同的考点为学生分析例句和文本主旨以及关于学生对不同考点的理解。在这样的课程设计模式下,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单方面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学生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记忆英语知识点,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在被动接受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个人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缺乏必要的自主探索意识,限制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创新方式有所不足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课程体系中,英语成绩对学生的中考成绩的影响是很大的。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往往缺乏课程创新的动力,这是因为为了保证学生的升学成绩不会有太大波动,只能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主要的参考标准。很多学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面对一些时态变化等难点知识时会放弃学习,导致英语基础薄弱,阻碍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此外,在推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英语教师为了增强学生对理论性英语词汇、句式和时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往往主导着课程教学节奏,设计的英语课程活动往往浅尝辄止,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不同的差异,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必要的英语对话活动为例,在对话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存在差异,在表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话可说”的问题,甚至由于缺乏教师监督,有的学生在英语对话过程中脱离任务内容,与同学闲聊。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难以发挥应有的成效,阻碍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新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课前预习活动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整体课堂状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记录知识难点,并在课堂中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有必要做好课前预习教育工作。另外,在设计课前预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要目标,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为学生讲解“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这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阶段进行创新。首先,根据教材的要点和学生语言基础,录制知识讲解微视频;其次,列出与课程知识内容相关的学习任务,包括主要词汇和句型;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前预习和训练活动。通过本课程的预习教学,教师不仅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掌握教学要点,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构建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定的兴趣取向。英语是学生接触的第二语言,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是建立相应的生活情境,建立学生实际生活与英语课程内容的有效联系,加深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在创新英语课堂情境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的主要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ball”设计相应的课堂情境。在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相應的词汇知识和主要句型,而是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讲解,同时结合个人的实际生活,应用主要句式开展“运动项目”的对话活动,构建面向学生的生活情境,将词汇和句型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中,有效地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结合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学习任务较重,英语课程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点。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同的英语知识点,通过主题训练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这种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会失去主动学习的机会,而且难以形成对课程知识的有效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视听教学语言,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

比如,在讲解“ I'd like some noodles.”相关内容时,由于这篇文章的主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就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网上搜集一些经典的美食图片,如不同民族的美食、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健康相关的课程视频等,然后根据视频内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视频资料和教材文本中寻找相应的信息和答案。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猜出课文句子的意思,从而培养其整体阅读意识与合作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四)组织课堂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初中生往往更喜欢寓教于乐的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有趣的活动,在精彩的课程游戏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解“ This is my sister.”相关知识时,本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为了促进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家庭情况,利用本课知识进行相应的表达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知识学习质量。

(五)形成课堂反思,培养核心素养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语言,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初中英语课程包括广泛的英语思维、英语文化和英语活动。反思作为一种积极的探究行为,可以发现和重现所学知识,初中英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反思和重组现有的知识框架。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反思学习中的思维和表达过程、问题和最终结果,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堂反思活动主要包括教师课前思考、课堂教学反思和课后反思。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反思和复习旧知识,形成新旧知识的有效联系,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图书馆文献等资料拓展学习资源。其次,在课堂知识讲解阶段,教师除了讲解课程中的基本词汇和主要句型外,还应设计不同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再次,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延伸练习,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形成有效的英语课堂反思。最后,除了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反思外,学生还应针对不同的学习问题进行相应的反思,从考试、知识点、解题思路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一般性的解题规律,提高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在个人知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发展迅速,促进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是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设计不同的英语课堂环节时,要为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如课前预习任务、课堂阅读任务和游戏活动任务等,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词汇含义、不同英语句型和文章主题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英语课堂初中英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