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2023-06-26薛清华

天津教育·中 2023年5期
关键词:创造力幼儿音乐

薛清华

幼儿的创造力是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创新价值的能力,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在教师启发和诱导下,好奇、好说、好问、好画、好动、好学、好新、好美、好交往。幼儿期是创造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幼儿的创造型人格,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发展幼儿思维的独创性和变通性,提升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运用科学方法,激发幼儿创造活力

教师和家长要具备民主意识和实践意识,相信幼儿具有创造力,解放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和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一)创设良好的创造教育环境氛围

首先,在艺术美的要求下,笔者所在幼儿园的布局和装饰别具一格,教室过道和走廊墙壁上挂有中外著名科学家的画像,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木框,将幼儿不同形式的优秀美术作品摆上去,有剪贴画、模印画、水墨画、撕贴画、手工作品等,让全园师生及家长欣赏和品评,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其次,每个班活动室的后面都有一面主题墙,内容包括训练思维能力的走迷宫、训练观察能力的搭配纠错,还有抽象画、小问号,也可能是一幅无结局的画,由幼儿自由涂鸦、大胆想象,幼儿可以设计自己未来的房间、海底世界、火星人,将许多鼓励幼儿幻想和创造的因素就这样蕴含在环境中,让幼儿观察、思考、想象、涂鸦,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火花,萌生出创造的幼芽。

最后,每个班级还拓展了幼儿活动空间,创设了不同自主性游戏区及角色区,有“欢乐蹦蹦跳”“小鬼当家”“小舞台”“巧巧手”等,展示台既是幼儿动手操作的地方又是造型优美的装饰物,如花朵、火车、荷花池等,幼儿在那里尽情地唱呀、跳呀、画呀、做呀……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演的空间和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幼儿徜徉在童话般的世界里。有思维的自由才有创造的自由,幼儿园留给幼儿充分想象和表现的空间,让其在艺术美的氛围中自由成长。

(二)创设支持幼儿创造的学习生活环境

幼儿时期,创造性思维正处于萌芽阶段,不稳定且脆弱,容易被外界因素压抑而夭折,所以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通过家长会、家园共育栏、教师与家长交流等形式,形成家园教育共识,让家长了解和支持幼儿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计划方案,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积极性,改变以往错误的教育方式,促使幼儿园、家长、社区共同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温馨、有利于发展创造力的学习生活环境。首先,家长要放下架子,在情感上做幼儿的知心朋友,随时与幼儿沟通交流思想;在求知上做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幼儿思考。其次,家长要敢放手,给予幼儿各种尝试的机会,容许幼儿有自己的奇思妙想。再次,家长要做幼儿创造的坚定支持者,为幼儿准备一定的物质材料,即使花费一定的资金也不吝惜。最后,家长要做幼儿创造的鼓励者,即使失败也要给予幼儿掌声,为创造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积极鼓励幼儿提问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机会让幼儿发问,指导幼儿时要用鼓励和欣赏的态度,用轻松自然的表情,而不是严肃僵硬的表情,语气要和蔼、手势要亲切、倾听要耐心、纠正补充要平和,以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其次,教师要公平地给予每个幼儿提问的机会,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给每个幼儿充分发言的机会,让幼儿尽情表达。幼儿发言后,教师要给予其中肯的评价,让幼儿感受创造成功的喜悦。

(四)在教学中创设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环境

动手操作不是单纯地“照着葫芦画瓢”式的模仿,而是强调有思维的参与,动脑思考、动手创作,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展开。

首先,重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从教师一人演示教具转变为人人动手使用学具,扩大训练面,加强幼儿的专注程度,活跃幼儿的思维。学具是学习的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学科领域特点动手自制学具,在自制学具的过程中活跃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其次,加强实验。除了使用和制作学具以外,教师还要注重幼儿的动手实验,发挥实验室的作用。也可以组织幼儿走出园门,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操作。

最后,提供碰撞机会,提高探究兴趣。幼儿之间的“碰撞”包括探究小组的讨论、幼儿之间的互相考问等。幼儿与社会的“碰撞”包括参观社会各种展览、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如舞蹈大赛、绘画比赛等。

(五)引導幼儿接触生活、接触社会

首先,加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邮局、影剧院、书店、图书馆、小学等,启发幼儿开展开商店、医院、邮局等角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模拟周围人的劳动,向劳动者学习创造,教育幼儿珍惜劳动成果。

其次,开辟幼儿接触生活的渠道,提高幼儿认知生活的能力。教师可以给幼儿讲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让幼儿观看《动物世界》《神秘的宇宙》《卫星发射》等科教片,为幼儿打开一扇扇生活之窗,扩大幼儿的知识面。

最后,在社会广阔天地中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其一,教师结合传统节日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参与布置活动室和庆祝会的会场,动手做些礼品或贺卡送给亲人或客人,贺卡礼品要有创新性,这是培养幼儿创造性的良好契机;其二,教师利用春游或秋游开阔幼儿视野,让幼儿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四季美景;其三,教师将幼儿带到社会中,如到郊区观看农民伯伯机械化春种秋收、到酒泉风电基地观看风机制造等。

(六)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且适时适度

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的“鼓励对人类而言,犹如阳光一样,没有阳光就难以生存。”“积极评价会促进创造力的发展,积极评价是充分承认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努力。”对幼儿来说,生活有创造、游戏有创造、学习有创造。教师评价前要先观察幼儿,及时鼓励幼儿的创造性行为,宽容幼儿在探索中的失误,形成“探索有理,创造光荣”的氛围,鼓励幼儿在活动中手脑并用,积极发问,给予有创造性意识和行为的幼儿“创造之星”印章,肯定幼儿的创造性做法。

二、发挥学科领域主阵地作用,培养幼儿创造力

(一)在养成教育实践领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强行训练、墨守成规、过分强调一致性和唯一性、排斥创新和多样性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拓宽养成教育活动领域,探索养成教育活动方式,让幼儿逐步从“要我创造”向“我要创造”转变。

第一,树立创造榜样,培养幼儿的创造志向和创造人格。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笔者幼儿园将创造教育过程中涌现出的 “创造之星”树立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展覽他们的作品,给予其表彰奖励,使幼儿以创造为荣。

第二,培养幼儿善于发现、敢于尝试、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师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做,体验创造的乐趣,使创造性人格的培养目标最终落实到幼儿的动手操作上。

第三,在养成教育实践活动中打破定式,改变幼儿养成教育中被动接受的地位,还原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创造主体,教师只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让幼儿竞选班干部,排头座位轮换坐,每个幼儿在集体中发挥作用都能得到鼓励。小班长、小领队任期内的工作好坏由幼儿来评价,幼儿可以创造性地管理自己,创造力在自洽的集体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四,幼儿园为幼儿创设了陶艺室、科学探索室、多元宝盒室等功能室,提供了丰富的“做”的条件。幼儿看见这么多可操作的材料,“做”的强烈欲望被激发出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事创造活动,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

第五,在内容上进行了拓展。例如,为了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或社会重大活动的仪式感,教师让幼儿开动脑筋,参与活动方案设计和活动现场布置,增强幼儿“主动做”的意识,强化幼儿“能够做”的技能,倡导新颖性和独特性,积极创新节日活动的浓厚氛围,充分体现了养成教育的社会性。

(二)在语言领域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表达方式,本身具有创造性。语言领域的创造性教育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用词造句、用词说一段话,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等。例如,用关联词“因为……所以……”造句:“因为文文爱帮助别人,所以我喜欢他”。第二,仿编诗歌、仿编散文、续编故事:教师说出诗歌或散文的前半部分,让幼儿模仿说出后半部分,或者教师讲出故事的前半部分,让幼儿根据故事的逻辑性续编故事的结局,如故事《猫医生过河》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在常识性故事中,这类故事常常含有较多的科技内容,如《鲁班学艺》《曹冲称象》《聪明的孩子》《司马光砸缸》等,故事中的人物都在具体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挥聪明才智,独立解决问题,体现了创造思维,是幼儿学习的榜样。

(三)在科学领域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科学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重要领域,如数的分解与组成、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等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创编应用题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在艺术领域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艺术领域包括音乐、舞蹈、绘画等多个方面。音乐、舞蹈方面的创造教育结合点是创编歌词和动作。运用音乐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园教师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进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在研究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下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一是欣赏音乐引发联想。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出任务:仔细听,听着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教师给予幼儿充分肯定。

二是理解音乐创编歌词。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展示一段歌曲,引导幼儿熟悉音乐、理解歌词,并让幼儿自己创编下一段歌词。教师通过打节拍、做律动引发幼儿对音乐的联想,进而促使幼儿创编歌词,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是创编舞蹈动作。一段音乐有旋律、有节奏,代表着某种情绪,或欢乐,或悲伤,或舒缓,或激烈,在幼儿欣赏音乐的基础上,教师要用启发的方式,让幼儿说出音乐表达的意思,理解歌词内容,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出来。例如,在音乐课《冰山与企鹅》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想象冰山,想象企鹅在暴风雪中抱团取暖,战胜严寒天气,最终在阳光下舒展地舞蹈。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绘画方面创造教育的结合点是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通过观察、想象引导幼儿绘画、制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第一,引导幼儿在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激情来源于兴趣和好奇心,美术活动开始前,教师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事物,引领幼儿去观察大自然四季更迭的美景、观察校园的清晨、观察落日余晖,或者观察一个插满鲜花的花瓶,幼儿对事物有了深刻印象,绘画时才能充分表现并具有创造性。

第二,引导幼儿不断观察,挖掘幼儿的创造潜力。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对象的特征选择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获得全面信息,为创作奠定基础。

第三,利用丰富多彩的材料激发幼儿创作灵感。如我园的手工坊,幼儿可以做陶艺、画沙画、做蜡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

第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拓宽创造之路。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手段,如想象画、主题画、故事画、音乐画、意愿画、卡通画等,打开幼儿的思路,并教授给幼儿创作方法,如重组法、比较模拟启发法、抽象法、联想法等,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出形式多样、独特新颖的画作。

第五,运用典型激励的作用,促进幼儿不断创造。完成作品后,幼儿自己介绍作品内容,教师鼓励其他幼儿从主题、形象、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幼儿不断地在求异评价中提高创作水平。

(五)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在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我园科学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寓游戏于各科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开展各类游戏,结合乡土资源创造性地开发了角色游戏,如“汉唐美食街”“酒泉七日游”,被评为市级优秀案例一等奖,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创造人格,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发展幼儿的创造意识,促使幼儿创造活力不断迸发,促进新一代创新人才健康成长,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猜你喜欢

创造力幼儿音乐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