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

2023-06-26张萌

天津教育·中 2023年5期
关键词:小学生游戏音乐

张萌

小学是学生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将趣味性的音乐游戏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有利于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和情境中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本文基于观察法以及文献参考对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路径展开探究。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游戏是其喜闻乐见的方式。游戏不只是娱乐的代名词,还是小学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策略。最新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用音乐做游戏,并在游戏中进行简单的交际和简短的角色表演等。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展不成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游戏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习得知识,快乐成长。

一、音乐游戏的概念和内涵

不同的学者对音乐游戏有不同的界定,比如,音乐游戏就是通过人为地创造特定的环境来认识和发现自己、调节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关系;音乐游戏是通过群体情境对个人进行音乐辅导,从而在与他人交往中不断探索自我、接受自我、纠正自我行为、构建自我适应性的过程;音乐游戏是一种将音乐学的理论知识与游戏形式相结合的活动,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的过程认识自己、愉悦自己、调节和改进人际关系,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适应性。根据国内外学者对音乐游戏概念的界定,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音乐游戏是进行音乐辅导的媒介;第二,利用群体环境和游戏培养个人的适应性。

说起游戏,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游戏是幼稚的一种表现,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人们离游戏的初心越来越远。《论游戏及其教育价值》中提出,要把游戏和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游戏的教育意义。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游戏体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断探索、接受、纠正错误认识和不当行为。音乐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已经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音乐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符合其发展需求的游戏,并遵循一定的规则,对其进行音乐教育,由此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提升自身艺术修养。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游戏教学应用的积极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认知切入点和持续原点,需要根据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调动外部刺激源进行激发和引导。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快乐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理解力,将音乐元素渗透到游戏环节,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充分理解音乐元素,建立审美知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升小学音乐学习效果

游戏化的音乐课堂教学可以详细分解教学目标并嵌入具体的游戏行为,使新知识、新信息、新感知融入符合学生当前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模式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与教师高度配合的教学方案。

(三)加强音乐表达的交互性

音乐学习需要建立一个高效、及时的反馈系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游戏本身就是一种表达和反馈系统,所以音乐与游戏的结合,可以充分强化音乐表达的内涵,让学生与音乐处在一个共同的语言系统中。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设定音乐游戏目标,合理选择游戏类型

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是明确具体教学活动方向,保障活动实施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音乐活动中有效开展游戏化教学,教师要紧贴班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需求,连接具体的音乐活动内容,立足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合理制定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目标,尽可能在目标中将具体活动方法以及所要达到的结果明确表达出来,以确保这一活动目标能够指导整个活动过程并检验最终活动效果,切实保障小学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高效、优质开展。

以小学一年级《大雨和小雨》歌曲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律动游戏、表演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歌曲节奏以及歌词内容。开展具体音乐活动之前,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情感需求,明确提出本次音乐活动的游戏化教学目标:认知方面,引导学生聆听用不同方式演唱的歌曲《大雨和小雨》,让其感受歌曲的节奏,促使学生认识到音乐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演唱和表现出来;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跳跃式和连贯式歌唱《大雨和小雨》,鼓励学生尝试结合跳跃式和连贯式的具体肢体动作表达歌曲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律动能力;情感方面,引导学生表演歌词内容,激发小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师还需要基于教学目标合理地将游戏类型穿插到不同的音乐教学中,如竞争性游戏、合作性游戏、猜词游戏、角色扮演游戏、全身动作反应游戏等。教师要详细分析班级学生的学情、性格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将游戏与教学有机结合,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竞争性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游戏之前,教师要将竞赛规则告诉给学生,游戏结束时选出最终胜利者,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促使其积极地参与游戏,达到教学目的。另外,大部分游戲都需要学生合作完成,所以教师要合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二)创设趣味游戏情境,优化音乐课堂导入效果

音乐游戏开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教育游戏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契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1.竞争性游戏。

竞争性音乐游戏能够更好地调动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设计适合小学生的音乐教学方案,让小学生通过组队参加音乐游戏比赛,为优化小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奠定基础。例如,在欣赏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新疆舞曲第二号》时,首先,教师为学生展示音乐旋律,使学生加强对曲子的了解和掌握;其次,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未参加比赛的学生可以通过打节拍的方式为组员加油。通过这样的教学游戏,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新疆舞蹈表演的激烈气氛,同时在小学生敲击乐器的过程中营造高涨的情绪氛围,渲染竞赛双方的紧张感。

此外,教师可以用有趣的节拍设置填空游戏,让小学生在韵律填空的过程中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不仅能突出韵律训练的重点,还能为优化后续的打击乐教学效果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打击乐活动“小步舞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每个曲子的最后两小节删掉,在两个小节上留下空白点,而后引导学生按照四分音符的节奏自由地弹奏音乐,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自由发挥的基础上增强音乐感知。

2.趣味性游戏。

一般情况下,音乐教师要通过各类具有趣味性的音乐游戏调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音乐演奏氛围,进而为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做好铺垫。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快乐的 do re mi》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颜色的萝卜引导小学生感知不断变幻的音乐结构,同时让其借助各种不同类型的符号设计音乐图谱,由此更好地增强小学生对图谱制作的兴趣。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乐感,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展之前放置装有不同水量的玻璃瓶,引导小学生依次敲击这些瓶子,使其更好地感受音乐中的音调以及高低音,进而更好地提升音乐教学整体效果。这种游戏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音阶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可以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三)促进音乐活动环节游戏化

1.合理创设音乐游戏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改善教学活动氛围,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因此,在小学音乐活动中实施游戏化教学,教师要重视良好音乐游戏环境的创设,结合班级学生音乐学习的实际兴趣需求,根据具体的音乐活动内容,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科学创建良好的音乐游戏主题环境,为相关音乐活动的开展营造浓郁的游戏氛围,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高效学习音乐活动教学内容。

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粉刷匠》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利用小学生熟悉的动画形象和生活中常见的刷墙工具实物或图片等材料,装扮教室墙面以及室内的角色扮演区、表演区、美术创作区等区域环境,有效营造房屋粉刷主题的良好音乐学习与游戏环境,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音乐游戏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撑。

2.加强音乐活动内容游戏化。

要想在小学音乐活动中有效实施游戏化教学,教师要重视音乐活动内容的游戏化,在引导小学生学习具体歌曲内容的过程中,将符合其学习能力与需要的游戏活动引入进来,并借助多媒体和微课等技术手段,加强游戏内容与歌曲内容的结合,组织学生有效开展相关音乐游戏,从而有效增强班级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使更多小学生在参与具体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散思维,加深对音乐节奏和音乐氛围的感受,强化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学习习惯。

教师在引入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班级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小学生共同对音乐游戏内容和规则进行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切实提高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小学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智模式,将音乐素养和技能与小学生的具体生活学习行为和现实事例进行互动性连接,从而大幅度提高小学生对音乐感知和体验的纵深性。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蚂蚁》歌曲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行为动作播放相匹配的音乐,以音乐的节奏感来艺术化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增加音乐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讲述对现实生活中具体事例,如对动物的观察和感觉,从而引入相对应的音乐,如《小鸟请到这里来》《在动物园里》《小小猴子》等,增强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的互动性,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3.落实音乐开展形式游戏化。

要想在小学音乐活动中有效应用游戏化教学,教师还应注重音乐活动环节的游戏化,将整个音乐活动过程与相关游戏结合起来,充分提高音乐活动的趣味性,有效集中小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注意力。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小学生的日常游戏内容,选择一些适宜的音乐游戏活动,结合具体的游戏规则,创新音乐活动导入、活动过程实施以及活动总结反思等环节,并有效应用游戏语言促进各个环节的过渡,促使整个音乐活动过程显示为一个完整的游戏,增强音乐活动环节之间的连贯性,切实增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落实其音乐素养的发展。

例如,具有竞争性的音乐游戏能够更好地调动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積极性,音乐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音乐教学方案,在课堂中通过组建小组的方式促使学生参与到音乐游戏竞赛中,进而为渗透团结协作的德育理念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说明竞争规则,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字,小组成员之间通过讨论唱出关于这个字的歌曲,唱出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这种形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的积极性,进而优化音乐游戏开展效果。

四、结语

在小学音乐活动中有效应用游戏化教学是促进小学音乐活动创新发展、提高小学音乐活动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切实满足小学生音乐学习实际需求、加强小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音乐教师要深入分析小学音乐活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密切联系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实际需要,结合音乐活动内容,创设有效的音乐游戏环境,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切实加强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音乐活动中的应用,提高小学音乐活动的趣味性,促进小学生高效学习音乐教学内容,落实其良好艺术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小学生游戏音乐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音乐
爆笑游戏
我是小学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音乐
秋夜的音乐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