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6-26缪思齐

天津教育·中 2023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法社区

缪思齐

目前,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存在学生兴趣不高、缺乏合作意识、学习目的性不强、知识无法有效运用、师生角色定位不准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对英语课程的日常教学活动有着严重影响。对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践表达法、自主探究法等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如何借助教学方法的调整,提高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一、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英语课堂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英语教学来讲,不论是在传统英语课堂中还是在当下的英语课堂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活都是英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这样才能让情境教学法更好地发挥作用。如班级学生对英语故事感兴趣,教师便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学生对角色表演感兴趣,教师便可以创设表演情境;学生对生活应用感兴趣,教师便可以创设生活情境等。

以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1 Dream Homes”中的“reading”部分内容为例,在本部分内容学习中,学生需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学习目标:一是掌握课程中的新詞汇,如mile,garden,centre,share,beach,bathroom等;二是认识不同国家的居住情况;三是使用英语表达室内外不同区域的功能,以及简单地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家。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创设不同场景、不同国家的居住情境。首先,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为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标志性事物,引导学生猜测这些事物属于哪些国家。如Mount fuji(Japan),the White House(the USE),the Eiffel Tower(France),The CN Tower(Canada),Big Ben(the UK),Red Square(Russia)等。其次,教师带领学生认识不同室内空间与功能,同样以图文情境的方式进行具体学习,如在a living room中:watch TV,read books,play games,chat with...在a dining room中:enjoy nice food together with my family...在a bathroom中:take a shower,wash my face,brush my teeth...通过上述情境引导,学生的兴趣得到很好的调动,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学习上。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如果教师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笔者认为应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在课程开始阶段,这样可以对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起到很好的激发作用,让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充足的兴趣,也便于教师高效地进行教学活动。

二、有效运用合作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不强是英语课堂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家庭有关。现在的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学生在家中所有喜欢的事物都是一人独享,没有可供分享的同龄对象,久而久之,便出现不想分享、不会分享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也会带到学校的学习中,从而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与教师授课有关。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许多教师为了跟上教学进度,往往不会采用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这也是导致学生之间不交流、合作意识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以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2 Neighbours”中的“reading”部分内容为例。在本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学习目标:掌握与社区中心相关的知识内容;可以熟练使用英语介绍社区中心的活动;掌握相应的词汇与句型,如helpful,volunteer,lucky,community,college,broken.../Are you going to have a meeting this weekend? Im going to ase a computer engineer to check it等。

首先,课程开始前,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点:你生活在哪里?周围的邻里关系如何?你喜欢居住的地方吗?你会经常帮助邻居吗?借此打开学生的学习的思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交流机会,激活学生的合作意识。其次,在学生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讨论后,教师便可以开始正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用英文介绍日常社区生活中常见的邻里活动,引导学生从英语的角度认识社区中心。如社区中有许多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社区中心可以“help the old buy some things and help them get their hair cut”;社区中有的家庭电脑出现问题,可以找到社区中的工程师,帮助“check the computer”;有的大学生志愿者进入社区,可以“Help students with reading and homework”等。

完成有关社区中心内容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的形式再次进行合作交流,表达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情况,从而在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掌握。

三、有效运用任务驱动法,增强学生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不足是英语课堂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英语、不知道怎么学习英语,再加上英语课程结构的零散性,使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想学、懒得学等情况,进而导致学生英语能力始终得不到进步。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有效运用任务驱动法,以明确学习任务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目的,让学生知晓自己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

以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中的“reading”部分内容为例。在本节课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带领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有效掌握相关知识。首先,为了让学生掌握本次课程的教学核心——“生活方式”,教师提出一个需要学生结合整堂课思考的学习任务:Where would you like to live?其次,在阅读“Welcome to Sunshine Town”文章时,教师同样为学生布置了探究任务:How many parts can the article be divided into? What does each section tell about?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学生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beginning(para 1):总体点出文章核心——“阳光小镇”;main body(para 2-5):分别介绍了阳光小镇中的事物,包括stay in a quiet town,go shopping,eat Chinese food,enjoy Beijing opera;ending(para 6):再次表达欢迎。这样,学生借助学习任务,便可以对文章结构有一个整体认识。最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以设置任务的方式,对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如在分析“para 2”时,教师可以设置三个探究任务:Whats in Sunshine Town?What do local people like doing in the morning?Where is Sunshine Town?

借助明确每一个学习任务的方式,学生便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掌握。同时,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也会有明确的目的性,对知识的掌握也才会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四、有效运用实践表达法,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无法实现对英语知识的有效运用是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仅限于对试卷题目的解答,无法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而在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对学生英语知识的实践运用给予了更多关注,特别是学生的语言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运用实践表达法,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以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4 Finding your way”中的“reading”部分内容为例。在此次课程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学习的词汇与句子表达动物园地图方位,能够使用英语为他人指路,并可以用英语介绍动物。为此,教师可以将实践表达法应用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如何表达动物园方位,以教材中“Part B1”为例,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需要根据地图完成方向的填写。地图中含有以下信息:如The pandas are_north_ofthe South Gate;The lions are_north_of the pandas;The birds are_south_of the monkeys;The giraffes are_east_of the monkeys等。其次,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动物、走近动物,如在the Panda House中:Pandas like to eat bamboo and lie down all day long.最后,完成上述两部分内容教学后,为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提供一张新的动物园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位置关系进行表达练习。如在新地图中,猴子馆在孔雀馆的西北方向,学生可以表達为“The monkey House is northwest of the peacock House”或者孔雀馆在猴子馆的东南方向,表达为“The peacock House is southeast of the monkey House”等。

通过掌握基础知识、再进行实践表达练习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有效运用,让学生在实践表达中完成知识的记忆与巩固,进而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五、有效运用自主探究法,强化师生角色定位

师生角色错位也是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在许多英语课堂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思维没有完全转变,许多情况下,英语课堂依然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听讲,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尊重。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而达成此目的的有效方式便是自主探究法。在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自主探究英语知识、自主搜集资料,而教师则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适当点拨,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以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5 Amazing things”中的“reading”部分内容为例。在进行此次课程教学时,为了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强化师生角色定位,教师采用自主探究法的方式教学,让学生独立学习文章内容,初步掌握新知识。阅读文章“The ‘ghostin the park”时,学生首先需要划分文章层次,其次具体分析每个层次重点讲了哪些内容。在自主探究中,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将文章整体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part 1(lines 1-7):heard the ghost;part 2(lines 8-11):searched for the ghost;part 3(lines 12-16):sent the ghost.而在具体分析每个层次的内容时,学生可以依据文章语句进行提炼,如在part 1(lines 1-7)中,主要从who/when/where/what/how五个方面,将“听到鬼魂声音”的基本信息作了交代。

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逐层分析,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英语文章的阅读与分析能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让学生对自己探究获得的知识有足够的信心,进而实现由内而外的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课堂应逐步调整,解决英语课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与课堂高效教学。在优化英语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课堂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面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时,教师可以借助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渐推动英语课堂向高效化迈进。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教学法社区
社区大作战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