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023-06-26肖刚

天津教育·中 2023年5期
关键词:电功率学情深度

肖刚

在素质教育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教育需要朝着更深度的方向去改革。深度学习是指基于知识理解、迁移应用之上的有意义的学习,是教师指导学生应用高级学习策略或引导学生深度参与,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过程。就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施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仍然唯分数论、唯成绩论,运用“讲解-接受”式教学法,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浅显化,如很多学生记住了物理公式和概念,却不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智慧化教育,让教学充满智慧,也让学生充满智慧,充分发挥物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一、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提升学生听课起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预习占据核心位置,这是因为提前做好了准备,上课时就胸有成竹,不仅可以快速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而且思维灵活,可以辩证地分析教师所讲的知识,甚至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互联网+”时代,教师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通過移动终端交互共享数据,清楚地梳理目标、学情与重难点,再针对性地监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教师经常忽视学生课前预习,实际上这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与质量。

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阅读书本的形式预习,而很多物理概念、原理等无法通过文字或图片表现出来,所以学生预习情况往往一言难尽,课堂上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也受到影响。虽然现阶段很多教师开始重视学生课前预习,通过制作微课的形式指导学生预习,但这种预习方式不能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的预习效果,所以教师难以准确分析学情,也就无法调整教学策略。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问卷星、UMU互动学习平台等工具丰富学情分析形式并扩大分析范围,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情,在这个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策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按照深度学习的“建构、批判、迁移”三部分分成三步走,指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建构”对应的是前期分析,“批判”对应的是自主预习,“迁移”对应的是教学编排。

(一)在深入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预设目标,向学生推送预习资源

前期分析是很关键的环节,预则立,只有提前打好基础,后续的一切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师不能受制于教材,要立足于教材拓宽视野,深入挖掘主题,分析学生的物理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信息,梳理出重难点,综合这些信息考量教学方式并预设教学目标,在智能化平台或移动终端等设备的支持下给学生推送符合主题且切合初中生实际水平的学习资源与学习任务。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通过智慧平台获得学生的学习情况,智慧平台主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平时成绩等,所以得到的数据比较客观、全面,教师从这些数据中获取信息,掌握学生的特征、分析实际学情等,再推送合适的预习资源。总而言之,指向深度学习的物理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的心向,这是十分重要的。稳定的学习心向与充足的学习动机可以让学生有明确的准备方向,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分析学情并预设目标,然后向学生推送预习资源,为智慧教育的开展以及深度学习的推进奠定基础。

以《电功率》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问卷星、UMU互动学习平台了解实际学情,如设置“电饭锅在煮饭时的功率是     ;电子手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流大约是     ;电饭锅、微波炉、节能台灯、电热水器这四个家电中,功率最接近10W的电器是     。”等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结果大致了解其知识基础与认知水平。只有知道学生在“电功率”这节课上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教师才能设置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既不会让学生在自主预习中因为目标难度过大而丧失学习动机,也不会因为目标过低而无法实现自我提升。了解真实的学情之后,教师从网络上下载合适的资源或自己制作文档、视频等形式的资源并推送给学生,为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打下坚实基础。

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例,笔者通过学生问卷星的反馈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对电功率知之甚少,虽然很多家用电器学生经常接触到,但是对这些电器的电功率、每个小时消耗的“度数”并不了解。了解这些信息后,笔者将教学目标设置为:第一,认识电功率,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如何计算电功率;第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如家中常用电器等说出名牌上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所表示的含义,并能够科学区分实际电压、额定电压、实际功率以及额定功率等;第三,能够独立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器功率。这样的目标既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又符合学生的真实学情,可以达到巩固学生物理基础、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

(二)有效推进增量与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碰撞中内化新知

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能力,特别是在当前这个信息多元化且获取信息十分便捷的时代,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表明,初中生在课前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都较弱,效果也不理想。基于此,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在完成“建构”工作任务后需要进入“批判”环节,即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任务探索新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独立学习意识,主动去思考、钻研,达到知识增量的目的。

众所周知,自主学习以教师外部教育为引导,以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作为教师,在指向深度学习的物理教育背景下应根据学情分析结果为学生布置合适的学习任务,同时根据任务难度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应合理运用数据运算系统跟踪并采集行为数据,以此为依据科学编制教学方案与计划。学生在独立预习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碰撞不断拓宽知识储备,在探索的过程中生出问题并钻研,通过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和新思路,自主与批判思维也能得到锻炼。

以《电功率》一课为例,笔者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且确定学习目标后,制作了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置性作业:

(1)电功率反映的是__________的物理量。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电功率的含義:__________。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叫额定功率,可以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4)观察家中的电器,包括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空调等,通过它们的名牌了解其电功率,选择不少于5种家电,记录你从名牌上获得的信息。

……

这样的前置性作业符合学生实际学情,而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可以用来提升学生的听课起点,又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完成作业设计后,笔者通过钉钉平台将这些资源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三)基于检测统计结果以学定教,科学编制物理教学方案

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在完成“建构”与“批判”环节后需要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迁移,在课前自主预习中,迁移主要是指应用创造预习所获得的数据与信息,在“以学定教”的基础上编制教学方案。指向深度学习的物理智慧教学的有序与高效离不开科学的教学设计与编排,而“以学定教”为教师提供了基础保障。从本质上来说,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物理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有效解决“削足适履”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智慧教育真正服务于学生,而非让学生去适应教育。“以学定教”使“教”与“学”高度适配,可以提升教学编排和设计的科学性。同时,教师应明确资源形式、具体教法、课时内容、课时目标等,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更新与完善自我。此外,学生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能动性,通过预习了解主题,借助线上平台与同学交流,如沟通疑问、分享资源、交流心得等,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迁移反思,及时了解自身的薄弱环节,立足实际树立合理的目标,实现自我完善。

二、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沉浸式学习,突破物理教学重难点

指向深度学习的物理智慧教育过程中,沉浸教学至关重要。教师要深入研究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依据教学主题巧妙地制造“矛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开展探究、互动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使学生沉浸式学习。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比较被动,教师是绝对的掌控者,学生缺少表现的机会。然而,依据知识建构理论,要想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必须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在产生思想矛盾后自主探究,即学生的思考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其重要性并创建沉浸式活动。基于深度学习的课中沉浸教学,同样要按照“建构、批判、迁移”三个部分分成三步走,“建构”对应的是教学导入,“批判”对应的是沉浸活动,“迁移”对应的是评价总结。

(一)通过情境导入激活学生的经验体系

高效的课堂需要学生积极的情绪作为支撑,而积极的情绪,尤其是群体积极情绪需要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开展的有序性与有效性。深度学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有意义的学习。在课中沉浸教学环节,教师的建构工作是激活并连接学生的兴趣点,而创设情境是一个重要手段。物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有效建立新旧经验的连接。当然,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除了利用智慧平台创设生活情境以外,还可以通过肢体或语言描述演示,有效利用教具以及智能化设备创设游戏、视频、故事、问题等教学情境,以达到导入课题的目的。学生在情境中提取经验,主动响应教师,为接纳新的物理知识做好充分准备。

以《电功率》一课为例,笔者在上课之前用多媒体展示一段电脑运行的视频和微波炉工作的视频,将学生代入熟悉的生活情境。在这个基础上,笔者提出问题:“在家庭电路中接入一台电脑,一个小时会耗电2.34×105焦耳,如果在电路中接入一台电磁炉,一分钟会耗电1.26×105焦耳。你们说一说,哪个耗电多,哪个耗电快?”由于学生提前做了充分准备,所以快速给出答案:“电脑耗电多,微波炉耗电少,但耗电的快慢不能直接比较。”结合学生的答案,笔者进一步补充:“同学们,你们说得对,电脑耗电多,但是用时更长,而电磁炉耗电要少一些,但用时短。根据我们之前学习的‘速度知识可知,耗电的快慢是不能直接比较的,因为电脑和微波炉用时长短和耗电多少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耗电量,即单位时间内耗电越多,则耗电越快。”接着,笔者继续激发学生兴趣:“我们通过课前预习已经知道,不同的家用电器有不同的功率,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些知识,学会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节约用电。”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电功率”的求知欲,驱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二)基于沉浸式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指向深度学习的物理智慧教育理念下,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沉浸式活动,这是深度加工并完善心理结构、更新认知图示、融合新符号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初中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但是认知上仍然会依次遵循规律地经历着固定阶段,所以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调控活动节奏。具体来说,教师应在遵循学生个体差异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沉浸活动,通过智慧化平台创建互动课堂,其中,小组游戏竞争、个人探究、独立思考等都是构建沉浸课堂的重要途径,同伴合作的协助性、独立思考的挑战性、讲解的直观性等都能有序推动学生认知发展。教师应通过沉浸式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仿真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批判质疑、勇敢创新、积极探索,并与同伴沟通互助,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促使学生形成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积极的学习效能。

以《电功率》一课教学为例,“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仿真实验,让学生在220V的电路中并联接入两只分别标有“220V 40W”“220V 100W”的灯泡,让学生观察哪个灯泡更亮,并站在电功率的角度分析原因,同时让学生思考如果将两只灯泡以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会有哪些变化,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有了互联网技术的加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沉浸式学习,为学生的创新与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三)通过练习反馈与评价总结促使学生掌握并迁移知识

指向深度学习的物理智慧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问题,教师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才能保证教学活动一直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智慧教学课堂上的评价和练习等是指教师通过智慧平台的反馈、评估、运算等功能监测学生行为,通过这些数据实时掌握课堂动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课中沉浸教学阶段的迁移主要是在整个课堂上贯穿智慧平台所反馈的学生数据,从而在教与学之间建立实时互动连接,辅助学生有效总结与应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并带领学生通过科学、有效的练习去应用理论,在应用的过程中去检验,再依据结果做好评价反馈工作,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调整学习策略,以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水平,增强其自信心。而学生则要做自己的管理者和监督者,通过不断反思和调节,深入地认识自己,有效掌握物理知识,建立完善的认知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指向深度学习打造物理高效课堂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互联网+”时代为教师实现这一目标、迎合这一趋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育理念,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课前加强对学生的预习指导、课中引导学生沉浸式学习,优化教学效果,确保学生有效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概念,提升物理核心素养。新形势下,教师应深入研究信息化教育,根据初中物理教学规律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通过物理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智慧课堂”,为学生高质量学习物理知识创造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电功率学情深度
基于PCC-CNN-GRU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轻松上手电功率
你会计算电功率吗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解读电功率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