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实施举措

2023-06-26杨永刚

天津教育·中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理念

杨永刚

在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对化学教师的教学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对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化学素养发展和化学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过程并不顺利,对此,教师要意识到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化学教学的重要性,进而立足现实,主动采取措施推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化学素养持续发展。

一、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概述

(一)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内涵

绿色化学指的是借助化学知识及相应的原理,从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的源头上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从而降低化学活动对环境的污染,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基于这一概念,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让学生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待化学问题,并搜集相应的信息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绿色化学观念和突出的化学素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主动关心与化学相关的社会事务,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爱护生态环境。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极为必要,具有突出的可行性。

(二)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价值

1.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推进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看,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准确讲解化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及相应知识点背后的原理,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化学知识层面的发展。同时,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有助于学生形成绿色的化学观念,而高中化学新课标和化学核心素养都强调学生应通过化学学习实践形成绿色化学观念,这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化学教学期间,学生受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影响会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绿色的生活习惯,践行绿色生活理念,这是学生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得到发展的重要体现。

2.促进化学教师职业发展。

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合于化学教学活动,对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助于化学教师主动创新自身教学观念,推动新型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并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作业设计和课程评价,这是化学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3.打造生动有趣的化学课堂。

传统的化学教学多为讲授式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讲解化学知识,而后让学生应用知识解答问题,导致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相对枯燥,而且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化学知识,师生互动相对不足。与之相对的,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案例,可以有效提升化学课堂的趣味性,通过案例解读化学知识,使化学知识生动具体地呈现给学生,师生也可以根据教学案例进行互动交流,打造互动性强、趣味性高、内容丰富的化学课堂。

二、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师生认知有待优化

化学教师的教学认知对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高中化学课堂的效果具有直接影响。结合现阶段化学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化学教师的教学认知有待优化,未能意识到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对化学教学的指导性作用,也并未推动这一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认知对学生的观念认知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教学认知落后导致学生没有对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形成正确认识。由此可见,师生认知不全面、不到位是阻碍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教学模式对化学课程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以讲授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直接讲解教材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听讲、被动学习的状态,并未发挥其主动性,更遑论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下实现化学素养和情感价值的发展。同时,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互动不足,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化学基础和学习进度,未能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也不甚合理,这些都是阻碍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的障碍性因素。

此外,在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背景下,部分化学教师没有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融合,未能打造信息化课堂,这也是教学模式单一的具体表现。

(三)教学内容有待丰富

在当前的化学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局限于化学教材,而化学教材多为理论性知识,与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联系不够密切。要想推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融合与渗透,必须引入课外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支持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渗透。因此,教学内容局限于化学教材是阻碍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渗透的重要因素,而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如何丰富教学内容应是化学教师关注的重点。

(四)课程评价不够完善

课程评价是诊断学生学习成果、化学素养和情感价值发展状况的重要手段,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并未推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课程评价,导致课程评价标准相对单一。教师对学生开展评价的过程中比较关注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化学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情况,而后者恰恰是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体现。

(五)作业质量有待提升

现阶段的化学作业多为理论层面的作业,学生只需要套用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便能完成作业题目,而且部分化学教师存在“题海战术”思维,布置大量的化学作业,导致学生作业压力过大,缺乏完成作业的动力。同时,单一结构的化学作业无法促进学生思維发展,更没有体现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因此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推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渗透应受到教师的重视。

三、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措施分析

(一)教师优化教学认知,主动调整教学目标

针对师生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要主动作为,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意识到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并对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形成正确认知,进而积极推动这一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与落实。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主动调整化学课程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硫及其化合物”时,首先,教师可以设置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能够写出并配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其次,教师可以设置化学素养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课本知识背后的原理,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化学思维与学习能力的发展。最后,教师可以设置情感价值目标,引导学生关注与“硫及其化合物”相关的社会热点,如某地形成酸雨、某地煤炭未经脱硫处理直接销售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硫及其化合物的排放量。

上述教学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不同层面的发展,而情感价值目标更直接体现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推动该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对学生在化学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能主动纠正自身认知,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并在上述理念的影响下实现综合发展。

(二)主动创新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前文提及,部分教师采取讲授式教学阻碍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融合与渗透,因此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推动探究教学、实验教学或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的应用。

例如,在讲解“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与绿色化学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绿色化学知识,并思考背后的化学原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同时掌握一些绿色生活小技巧,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技巧解决现实问题。再如,教师可以基于化学科目的实验性特点,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探索如何从源头减少化学活动造成的污染,既可以增强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现能力和思维的协同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教学应以安全为前提,切忌出现化学事故而阻碍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教师要顺应教育信息化趋势,主动借助信息技术创新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推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深入渗透。

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难免出现学习障碍,此时,教师应坚持人本主义对学生进行适当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学习思路,使其准确把握化学知识的概念并弄清化学原理。教师可以在指导期间进行点拨式提问,使学生形成正确思路的同时思考绿色化学相关内容,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推进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渗透。

(三)做好教学资源开发,丰富化学教学内容

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资源的开发,为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融合与渗透提供教学资源层面的支撑。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资源。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与绿色化学相关的现象,教师可以将其引入化学课堂,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中的绿色化学知识,突出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生活化资源可以使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多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探索化学世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搜集绿色化学教育资源,并在Flash、X-Mind等教学工具的帮助下整合资源,制作成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这对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化学课堂中的渗透具有积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引入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对化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化学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工具,进而为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渗透提供保障。

此外,鉴于学生的化学基础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坚持以需定教,设置分层的教学内容,助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实现发展。

(四)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教师要意识到课程评价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实现综合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课程评价。一方面,教师要坚持全面性原则开展课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化学成绩,也要注意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状况以及学生是否在课堂学习期间形成绿色化学观念、是否实现情感价值的发展,从而丰富课程评价标准,体现化学课程评价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互评价,重点在于鼓励学生对化学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点评,例如,教师设置的目标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体现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等,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教学反思,并在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中主动采取优化措施,推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持续落实。

此外,教师可以借助课程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化学发展进行适当指导,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成功经验,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查缺补漏、扬长避短,从而在化学领域实现知识、素养和情感价值的持续发展。

(五)提升作业设计水平,主动推进减负提效

作业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化学作业存在题量大、结构单一和实践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教师要主动控制化学作业数量,关注化学作业质量及其产生的效益。具体而言,化学教师应打破“题海战术”作业设计思维,减少作业题量,设计思考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思考绿色化学知识,或者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绿色化学观念,意识到绿色化学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化学实践性作业需要学生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可以选择周末或节假日布置实践作业,鼓励学生组成实践小组,通过团队合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实践作业,做好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撰写实践报告,从而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扎实掌握化学知识,锻炼化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推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化学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师生共同创设生动有趣的化学课堂。受师生认知、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等因素的影响,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與教学实践的融合面临一定的困境,教师要转变教学认知,主动调整化学课程目标,丰富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不断完善课程评价,提升化学作业设计水平,多管齐下助力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切实融入化学教学实践。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化学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