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药“六味锦鸡儿汤散”不同方剂配伍特点与功效分析

2023-06-16卓玛扬增多杰仁青华角才让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6期
关键词:赤巴锦鸡儿药味

卓玛扬增,多杰仁青,华角才让

(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 拉萨 850000)

藏医药理论是藏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与疾病斗争的宝贵经验升华,也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浓厚的民族色彩,是中华民族医药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药学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尤其是藏药药理学和方剂学在药味的来源、性味、功效、用药原则、组方配伍等方面具有独特且完整的理论体系。藏药学认为药物的生长和其性、味、效都与五源有关,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记载,一切药味都来自土、水、火、风、空五源,即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源,水为药物生长之汁液,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源,风为药物生长之动力,空为药物生长之空间。五源的成分偏盛与配合不同而产生药物的6种味道,土与水成分大时则生出甘味;火与土成分大时则生出酸味;水与火成分大时则生出咸味;火与风成分大时则生出苦味;火与风成分大时则生出辛味;土与风成分大时则生出涩味[1]。这些都表明藏药理论中六味来源于五源,每个药味的生成都需要五源,且缺一不可,两两成分大时则生出不同的6种药味。药物六味是五源生成的,药物的重和润等八性和十七效也是由五源产生的,《四部医典注释·蓝琉璃》中药物的八性、两威力、十七效均产生于甘、酸、咸、苦、辛、涩6味之后,6味生成于土、水等五源,因此重、润、凉、钝等性效也来自6味[2],因此可以说药物的味、性、效都来自于五源。

藏医药认为治疗疾病的方法有饮食、起居、药物、手术四种手段。药物可分为平息和清泻两大类,根据用法不同,平息相较于清泻运用更加广泛,且人们容易接受。平息类药物因为剂型不同,又可分为汤剂、散剂、丸剂、膏剂、药油等五种,另外有灰药、膏药、药酒共八种,每一种都有其不同的特效。汤剂可使疾病成熟、分离、收敛,主要发挥药味的作用,起效时间短;散剂主要发挥化味的作用,祛除疾病,起效时间较短;丸剂主要发挥药物功效的作用,可根治疾病残余及后遗症,起效时间长;膏剂主治气虚体弱陈旧性疾病;药油可强身健体、补气,使五官灵敏;灰药对寒性疾病有特效;膏药对热性疾病有特效;药酒对隆性疾病有特效,灰药可归于散剂,膏药可归于膏剂,药酒可归于药油。“六味锦鸡儿汤散”属于汤剂,服用方法也有所不同,需要用煎煮法,根据藏医药典籍《四部医典》记载,汤剂煎煮法,冷汤剂需要把药汁泡下来;煎煮的汤剂要取三分之二的药汁令服,热性疾病凉服;凉性疾病热饮;冷热合并需温饮,饮食与起居需适应疾病的需要。因此“六味锦鸡儿汤散”的使用方法是,先煎煮使其汤汁收汁三分之二,后服用剩下的三分之一的药汁。

1 “六味锦鸡儿汤散”不同组方来源

2 “六味锦鸡儿汤散”不同组方的配伍分析

藏医药理论中,组方配伍方法有“味配伍”“化味配伍”“效配伍”三种,“味配伍”将相同药味的药物组合进行配伍,药味相违的药材不能进行配伍组合。甘、酸、咸、苦、辛、涩6味进行排列组合有63种配伍类型,即6种单味配伍、15种二味配伍、20种三味配伍、15种四味配伍、6种五味配伍、1种六味配伍。主要调节三因的紊乱,用于“隆”“赤巴”“培根”的偏盛、偏衰引起的单病种。“化味配伍”将甘、酸、苦三化味排列组合成6种配伍,即单化味配伍3种、二化味配伍2种、三化味配伍1种,主要用于治疗“隆赤型”“隆培型”“培赤型”等“两两混合性病种”。“效配伍”是将相同性效的药物组合进行配伍,在配伍中一般将相同性质和相同功效的药物进行组合,禁忌性效相违的药材进行配伍组合,主要针对疾病属性和症状。藏药配方是根据某一疾病的病理、病因和属性,通过6味、8性、17效以及三化味的有机组合,以君、臣、吏、民的组方原理进行组方的方剂[6]。

查阅《藏药晶镜本草》《晶珠本草》《藏药植物学》等藏医药经典,收集典籍中记载的“六味锦鸡儿汤散”不同配方组成药材的味、化味、效、入药量等,为了更好地分析两种方剂,以锦鸡儿、鸭嘴花、兔耳草、矮紫堇、西藏猫乳、余甘子组成的命名为“查通周巴”,卫生部颁藏药标准中记载的方剂名称不变,为“六味锦鸡儿汤散”;“查通周巴”配方中的入药量根据藏医药大师措如·才朗著作《方剂甘露霖注释》[7],“六味锦鸡儿汤散”的入药量根据卫生部颁《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制定。见表1。

表1 六味锦鸡儿汤散不同组方组成药材药味、化味、性、入药量情况统计

2.1 “药味”配伍分析

“查通周巴”和“六味锦鸡儿汤散”中除了锦鸡儿,其他药材都不相同,因为余甘子有酸、涩、甘三味属性,因此“查通周巴”中有甘、酸、苦、涩四种药味(表1)。“甘味”药有余甘子,占配伍总量的1.83%;“酸味”药有余甘子,占配伍总量的1.83%;“苦味”药有锦鸡儿、兔耳草、矮紫堇等3种,占配伍总量的54.80%;“涩味”药有鸭嘴花、西藏猫乳、余甘子等3种,占配伍总量的42.93%;其中“苦味”“涩味”的频次和占比最多。《四部医典》记载“甘味”“酸味”“咸味”“辛味”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隆型疾病”,主要功效为开胃助消化、通络通气、温补;“苦味”“甘味”“涩味”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赤巴型疾病”,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杀虫、愈合伤口;“辛味”“酸味”“咸味”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培根型疾病”,主要功效为升胃火、通络、温补、祛湿作用。通过“药味”配伍分析,“查通周巴”的“药味”配伍特点是“苦味药”和“涩味药”的配伍组方,主要用于治疗“赤巴”病,具有清血热、解毒、消炎、镇痛、杀虫、愈合伤口的功效,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麻风、癫痫、瘟疫等。“六味锦鸡儿汤散”中因为藏木香、草果、豆蔻等有两味属性,故“六味锦鸡儿汤散”中有甘、苦、辛、涩四种药味;“甘味”药有藏木香、草果、豆蔻、高良姜等4种,占配伍总量的31.25%;“苦味”药有藏木香、槟榔2种,占配伍总量的18.75%;“辛味”药有草果、豆蔻、槟榔、高良姜等4种,占配伍总量的25.00%;“涩味”药有鬼箭锦鸡儿1种,占配伍总量的25.00%;其中“甘味”“辛味”“涩味”的频次和占比最多。同样以《四部医典》中药味配伍分析,“六味锦鸡儿汤散”的药味配伍特点是“甘味药”“辛味药”“涩味药”的配伍组方,主要用于治疗三因“隆”“赤巴”“培根”混合性疾病,具有升胃火、助消化、通络通气、温补祛湿、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杀虫等功效。通过抑制三因紊乱而起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水肿、麻风病及各种炎症。

2.2 “化味”配伍分析

藏医药认为,药物与胃火相遇,最后生成“三化”味,在此过程中必须经过磨碎、消化、分解三个过程,即首先位于胃上部的“培根年及”进行磨碎,然后位于胃中间的“赤巴久吉”使药物消化,最后位于胃下部的“隆昧年”分解,产生“三化味”。“甘味”和“咸味”生成“甘化味”,“酸味”消化分解后成为“酸化味”,“苦味”“辛味”“涩味”最后变成“苦化味”[8]。“查通周巴”各成分药的药味进入消化道后,在胃里经过三胃火的磨碎、消化、分解,最后主要生成6个苦化味、1个酸化味、1个甘化味,“三化味”主要治疗“三因混合疾病”,“甘化味”主要用于治疗“隆与赤巴混合病”,“酸化味”主要用于治疗“隆与培根混合病”。“苦化味”主要用于治疗“赤巴与培根混合病”;根据“三化味”配伍分析,“查通周巴”的“化味”配伍特点是以“苦化味”为配伍组方,具有开胃、清热、解毒、镇痛的效果,主要用于治疗“赤巴与培根混合病”。“六味锦鸡儿汤散”进入消化道后,在胃里经过三胃火的磨碎、消化、分解,最后主要生成6个苦化味、4个甘化味,“三化味”主要用于治疗“三因混合疾病”,“甘化味”主要用于治疗“隆与赤巴混合病”,“苦化味”主要用于治疗“赤巴与培根混合病”;根据“三化味”配伍分析,“六味锦鸡儿汤散”的“化味”配伍特点是以“苦化味”“甘化味”为配伍组方,具有调和气血、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杀虫的效果,主要用于治疗“隆”“赤巴”“培根”混合性疾病。

2.3 “性”配伍分析

“查通周巴”组方中锦鸡儿、鸭嘴花、兔耳草、矮紫堇、西藏猫乳、余甘子都是“凉”性药物,故其“药性”配伍特点是以“凉”性药物配伍的组方,主要用于治疗“血”“赤巴”等热性疾病,具有清血热、解毒、消炎、镇痛、杀虫、愈合伤口的功效。藏医学中高血压是由“隆”和“血”紊乱引起的疾病,因此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六味锦鸡儿汤散”组方中草果、豆蔻、高良姜为“温”性药物,鬼箭锦鸡儿、槟榔为“凉”性,藏木香性“平”,因此其药性配伍特点,是以“温”性药配伍为主、“凉”性为辅的配伍组方,主要用于治疗“血”“赤巴”等热性疾病,也治疗“隆”“培根”等寒性疾病,具有升胃火、助消化、通络通气、温补祛湿、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杀虫等功效,通过抑制三因紊乱而起作用。

2.4 “效”配伍分析

在藏医药学中,“十七效”是针对疾病的对抗和效能的平衡,即燥对润、轻对重、凉对温、软对糙、动对稳、锐对钝、热对寒等。“十七效”源于甘、酸等六味,而“六味”源于水、土等五源,因此药物“十七效”可通过药味和五源功效推演。“查通周巴”组方中有1甘、1酸、3苦、3涩四种药味,甘由土、水,酸由火、土,苦由水、风,涩由土、风等五源偏盛组成,而土源有“重、稳、钝、柔、润、干”等6种功效,水源有“稀、凉、重、钝、润、软”等6种功效,火源有“热、锐、干、糙、轻、润、动”等7种功效,风源有“轻、糙、寒、动、燥、干”等6种功效,空源遍于全部,通过相互叠加和抵消,得出“十七效”(表2)。通过“查通周巴”各成分药的药味和五源效能的相互叠加和抵消计算法,最后可获得“查通周巴”的“十七效”计量,通过计算得出“寒”“钝”“干”的数值最大。“查通周巴”中“十七效”配伍具有以“寒”“钝”“干”为主的特点,主要用于治疗“赤巴”病,具有清血热、解毒、消炎、镇痛、杀虫、愈合伤口的功效。临床使用“查通周巴”治疗高血压、高血脂与“药味”“化味”功能相同。“六味锦鸡儿汤散”有4甘、2苦、4辛、1涩四种药味,甘由土、水,苦由水、风,辛由火、风,涩由土、风等偏盛组成,五源的效能通过相互叠加和抵消,得出“十七效”(表3)。通过“六味锦鸡儿汤散”各成分药的药味和五源效能的相互叠加和抵消计算法,最后可得六味锦鸡儿汤散的“十七效”计量,通过计算得出“钝”“干”“动”的数值最大。“六味锦鸡儿汤散”中“十七效”配伍具有以“钝”“干”“动”为主的特点,主要用于治疗“赤巴”和“培根”病,具有通络、温补祛湿、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杀虫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血压、水肿、妇科病、麻风等。

表2 查通周巴十七效统计

表3 六味锦鸡儿汤散十七效统计

2.5 “君臣”原理分析

藏药配方是根据某一疾病的病理、病因和属性,通过 6 味、8 性、17 效以及三化味有机组合,以君、臣、吏、民的组方原理进行组方。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配伍是藏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通过配伍将诸药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组合,形成方剂使用,按剂量分析,“查通周巴”各成分中鸭嘴花为君,锦鸡儿和兔耳草为臣,矮紫堇和西藏猫乳为吏,余甘子为民;“六味锦鸡儿汤散”组方中鬼箭锦鸡儿和藏木香为君,草果和豆蔻、槟榔、高良姜为臣;以君臣理论配伍的组方在临床用药时药效更强,副作用小,可扩大对治范围,适应复杂病情,达到整体调节、发挥治疗作用的目的。

3 “六味锦鸡儿汤散”不同组方的功效分析

“查通周巴”组方中鸭嘴花具有清热凉血、消炎止痛、生肌愈创功效,用于治疗外伤引起的发热,治疗一切“赤巴”“血”的热性疾病,如头疼、肝热、胆热症、多血症等;方中兔耳草清热解毒、平肝、干黄水、消肿止痛、清脏腑和紊乱热,可用于治疗“赤巴”、“血”症、天花疫病、麻风、月经不调、食物中毒;矮紫堇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炎、止泻;西藏猫乳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干黄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血液病、腹水;锦鸡儿具有活血化瘀、清血热、降压的功效,可促使黏稠的血液变清易循环,用于治疗高血压、月经不调、多血症、血热症;余甘子具有清血热、降压、调节三因平衡的功效,用于治疗培根、赤巴、血病、脱发、高血压等。“查通周巴”组方中都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炎止痛、降压、行气、干黄水功效为主,主治“隆”或“血”引起的“查隆”病,高血压、高血脂引起的头痛头晕、胸背疼痛、胸闷气促、局部紫绀等[9]。

“六味锦鸡儿汤散”组方中鬼箭锦鸡儿活血化瘀,可清血热、降压,具有使黏稠的血液变清易循环的功效,用于治疗高血压、多血症、血热症,还可治疗月经不调引起的妇科疾病;藏木香清血热,平“隆”引起的血液紊乱,主治“培根赤巴”病、未成熟的时疫、溃疡等;草果具有助消化、驱寒的功效,治疗胃和脾脏的寒证;豆蔻具有升胃火、助消化、收缩血管、驱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培根”和“隆”引起的一切寒证,主要用于治疗下半身的疾病,如肾寒证;槟榔可杀虫、营养牙齿,用于治疗肾引起的遗精、肾病、全身坏血病;高良姜具有升胃火、助消化、驱虫的功效,用于治疗一切“培根”“隆”引起的寒性疾病。“六味锦鸡儿汤散”组方中,以升胃火、助消化、通络通气、温补祛湿、消炎镇痛、杀虫功效为主,用于调和血、隆,治疗咳嗽、呼吸急促,劳伤引起的肾腰疼痛、遗精、阴部瘘管,“冈巴”病、腹水及各种炎症。

4 结语

藏医药理论中方剂在人体的作用方式遵守“五源三因”学说,认为药物由“五源”组成,而人体是在“三因”的作用下,或健康、或疾病。药物等通过胃火的消化吸收,产生“味”“化味”“性效”的转换,如此才对“三因”起到调节和平衡作用。“查通周巴”组方中鸭嘴花的入药量最大,为君药,药味以“苦味”“涩味”配伍为主,化味以“苦化味”为主,药性以“凉性”为主,效以“寒”“钝”“干”为主,用于治疗“赤巴”病,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炎止痛、降压、行气、干黄水等功效,主治“隆”或“血”引起的“查隆”病,以及高血压、高血脂引起的头痛头晕、胸背疼痛、胸闷气促、局部紫绀等。“六味锦鸡儿汤散”中鬼箭锦鸡儿、藏木香两种药的入药量最大,为君药,药味以“甘味”“辛味”“涩味”配伍为主,化味以“甘化味”“苦化味”配伍为主,药性以“温性”为主、“凉性”为辅,效能以“钝”“干”“动”为主,用于治疗“隆”“赤巴”“培根”混合病,具有升胃火、助消化、通络通气、温补祛湿、消炎镇痛、杀虫等功效,用于调和血、隆,治疗咳嗽、呼吸急促,劳伤引起的肾腰疼痛,肾病引起的遗精、阴部瘘管,“冈巴”病,腹水各种炎症。

本研究所用六味锦鸡儿汤散不同组方成分药味、性、化味的分析技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结合藏医药的特色理论上,能分析藏药古籍文献中的方剂配伍特点和临床用药规律,是一种对于藏医药研究较为有效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藏医药组方配伍规律及临床治疗,以及新药研发等提供了有效途径。期望以上方法和数据能为研究藏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用药规律和组方配伍提供有益参考,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和更加全面的信息。

猜你喜欢

赤巴锦鸡儿药味
试析藏医药学之六季饮食保健
药味家风
药味家风
8种野生锦鸡儿在乌鲁木齐的引种试验
17种锦鸡儿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抗旱性分析
何谓中医“七方”
试论藏医三因学说
不同温度对变色锦鸡儿种子发芽特征的影响
狐狸和乌鸦
锦鸡儿属植物种子性状和幼苗生长特征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