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整合策略

2023-06-09杨丽萍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整合策略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摘 要:传统文化经历了历史的积淀,其所呈现的文化内涵以及所具有的魅力十分独特,是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产物,在新时期的教育领域,所具有的传承价值十分显著。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文化传承为使命,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并对具体的育人活动进行合理优化。文章主要探索两者整合的意义,并从立足教材、教学、生活等方面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分析,以期为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深化改革、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意义;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02-0052-03

引  言

当前,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传承价值和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并被显著应用到教育领域。而语文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所具有的工具性特征较显著。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需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有效贯彻和应用到语文课上,让学生能够在参与课程探索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文化观,让学生在深入剖析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文化传承意识。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意义分析

(一)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给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文化角度出发进行深入发掘与有效整合,让学生能够在丰富文化储备的前提下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建立起良好的文化意识,同时也能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需遵循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战略要求,将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育人素材,合理地应用到语文课堂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其中所具有的内在含义,让学生在端正思想认知观念的同时也能够掌握具体的应用技巧,从而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与探究。

(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补充

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针对教材中的基础内容进行有效发掘,同时也要注重对课外知识点的补充和完善,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更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在拓展语文课程知识覆盖面上所具有的功能比较显著,学生在阅读基础文章,了解基础概念的同时,能够掌握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良好的赏析意识,并通过深入赏析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1]。不仅如此,学生也能够在传统文化拓展与延伸的过程中,掌握更加丰富和全面的文化知识,有效拓宽知识视野。

(三)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要求有所转变,开始强调其人文素养的建设[2]。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作为重要育人资源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加深对具体的语言特点、文化内涵及情感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并感受文化氛围的过程中,能够对文化传承建立起正确的认知,从而树立起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教师需明确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所具有的助力功能,根据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需求,在具体的整合方法和实施路径上进行合理优化与创新。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整合策略分析

(一)立足教材,深入发掘

教材是支撑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载体,同时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3]。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针对教材所具有的内在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发掘,并结合具体的课程目标进行有效整合,这样能够保证所开展的课程教学在内容设置上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1.明晰价值取向,确定育人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针对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资源类型以及具体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加以明确,从而为教材育人活动的规范性开展提供重要的目标导向。例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教学中,教师需深度钻研教材内容,引领学生探索文章中所蕴含的核心思想,让学生懂得在艰苦的环境中自我锻炼,并形成坚毅的性格。

2.剖析教材内容,探寻传统文化融入的落脚点

在整合教学中,教师需认识到深度鉆研教材的必要性,掌握教材的重点,并有针对性地搜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构建良好的衔接与整合机会,保证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切实掌握文化内涵,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深刻的感悟。例如,在教学《春望》时,教师选取并整合教材中《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杜甫的其他相关诗作,让学生在系列学习中了解安史之乱后杜甫的遭遇及思想状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还可进一步选取同样具有忧国忧民之心的其他爱国诗人进行拓展,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

3.利用网络整合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让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传统文化有效整合为目标引领,深入发掘和整合网络资源,将课内外有关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感悟,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论语〉十二章》教学期间,教师则可以借助网络将与《论语》有关的文化素材进行整理,将教材中所包含的基础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和延伸,从而保证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文化常识。

(二)立足课堂,多元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遵循传统文化的整合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举措上进行多元化创新,从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感悟和认识,能够更好地体会传统文化的内在含义,同时也能够促使其在情感上增强感悟和体验,并在传统文化的助力下,对具体的课程内容加深理解。

1.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是重要的教学模块,能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化魅力加深理解。因此,教师需规范开展诵读教学,将正确的诵读方法有效地渗透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诵读内容赏析语言文字,感受文字中构建的画面,让学生在参与诵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同时在参与诵读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地诵读,并引导学生对具体的诵读节奏进行合理调整与优化,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词句的情感色彩,让学生的诵读更规范,画面感更强烈,促使其在参与诵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掌握传统文化的内涵。

2.情境创设,在联想中体会传统文化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可以在情境创设方面进行规范设置。让学生在情境联想的过程中,对具体的文化内涵加深理解,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并全面提高其在文化领域的综合探索能力。在情境有效设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和动画视频,让学生能够在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进行有效联想,切实体会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教学《夜雨寄北》时,教师可以根据诗词描写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游子漂泊他乡的场景视频,还可让个别学生诉说自己感受过的离愁别绪,然后让学生结合画面自主诵读,切实体会诗词中所描述的景物以及所渲染的意境,让学生能够对诗词文化建立起良好的认知。

3.合作赏析,在互动中深入感知传统文化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教师需积极地调整课堂的教学模式和结构。教师可以将合作赏析的方法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对具体的赏析目标加以明确,引导学生在深入互动的过程中,切实感知和了解具体的传统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在参与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对具体的文化内涵以及所呈现的价值观建立起更为准确的认识。例如,在组织《望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设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阅读赏析中分析诗词所描述的风景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开展有效的互动,深入探索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4.对比分析,在总结归纳中升华传统文化认知

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教师需要积极拓展和延伸,将课内外相关联的文化素材进行有效对比,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有深度和高度。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爱莲说》和《陋室铭》,然后在综合阅读与分析的过程中思考在人生观方面的具体诠释,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体验展开有效的探究和讨论。

(三)立足生活,实践拓展

教师需认识到生活作为重要的桥梁,在促进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实现有效衔接方面的促进作用,并在生活化理念的正确支撑和引导下,积极开展实践拓展活动,让学生能够调动生活体验,对具体的内在文化含义加深理解,从而端正文化观,提升文化认知感悟能力。

1.拓展趣味的文化体验活动

教师可以从培养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初中生在传统文化拓展学习方面所呈现的具体需求,并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实施举措上进行合理优化,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有效掌握基础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促使其在深刻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传承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活用经典诗词,例如,在中国传统节日时,可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诗词诵读活动,也可让学生制作卡片等,写上合适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让其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内在含义以及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再如,对于人物类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学写人物小传,感受人物精神之美,完善自身德行修养。

2.开展传统文化主题讲座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举措搜集经典的传统文化素材,如经典的民俗、典故,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主题讲座,让学生能够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同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例如,教师可以从热爱祖国和民族的角度搜集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和古诗词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身的爱国体验,让知识从理解到运用,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

3.开发信息化教学载体

在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为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载体,教师需树立良好的信息化意识,针对智能化的信息技术载体进行有效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整理和空间拓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提高学生在传统文化领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周亚夫军细柳》一课时,设计了给人物写颁奖词这个环节,那么就可以借助便捷的信息技术手段,补充颁奖词的相关概念,并借助名家评价学习写法,再让学生动笔写颁奖词。通过这样的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有所增加,运用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四)立足评价,优化反馈

在传承和整合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从评价层面进行有效创新,从而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效反馈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学生在传统文化深入探索和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文化感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文化诵读与赏析过程表现以动态视频的方式加以展示,然后从文化认知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不仅如此,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双向互動的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深入探索当前传统文化的整合举措及活动形态,明确今后的改革方向,从而为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提供重要的行动参考,也能为传统文化实现有效传承与弘扬提供重要的支撑。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常规课堂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在教学实践中明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内涵及教育功能,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创新设置,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在综合探索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建立起正确的文化观,进而热爱并有效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吴晓樱.传承与创新: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有效教学的方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1):39-41.

蒋召倩.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2021(01):110-111.

张建苏.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68-269.

作者简介:杨丽萍(1977.9-),女,福建南平人,

任教于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一级教师,曾荣获微课评选市一等奖、区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市区作文比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整合策略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合策略浅析
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整合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