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门静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

2023-06-07刘豪杰郭伟昌李昭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癌栓门静脉异质性

黄 笛 ,龙 潭,刘豪杰,郭伟昌,李昭辉

1 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2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四川 宜宾 644000

肝癌严重威胁中国居民的健康。2020年,中国新发肝癌例数约占全世界新发肝癌的45.3%,肝癌死亡例数约占全球肝癌死亡患者的47.1%[1]。据报道,10%~40%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伴有门静脉癌栓[2],若治疗不及时,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通常不足4个月。研究显示,单纯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仍不理想[3]。门静脉化疗栓塞(portal vein chemoembolization,PVCE)常用于一期手术治疗困难的晚期肝癌的治疗。研究发现,TACE联合PV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疗效优于单纯行TACE治疗[4],但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本文通过Meta分析比较了TACE联合PVCE治疗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而探讨其临床价值,以期指导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依次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14日。中文检索词为“肝癌”“肝细胞癌”“肝肿瘤”“肝动脉”“门静脉化疗”“门静脉癌栓”“随机”。英文关键词“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iver cancer”“liver neoplasm”“TACE”“PVCE”“transarte rial chemoembolization”“portal vein chemotherapy”等。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检索策略,语种限定为汉语或英语。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或回顾性研究。(2)研究对象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患者,且诊断时未伴有其他恶性肿瘤。(3)干预措施,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试验组采取TACE+PVCE治疗,序贯顺序不限,化疗栓塞药物的剂量、种类、疗程不限。(4)结局指标,包括术后生存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排除标准:(1)文献综述、个案报道、队列研究、投稿说明、编辑评论、会议通知等。(2)同期进行了射频消融、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放疗等其他治疗。(3)试验组采取了影响结局指标的其他干预措施,如服用保肝药物等。(4)早期肝癌或诊断时发现伴有其他恶性肿瘤或既往有肝癌切除术史。(5)通过联系原文作者仍无法获取主要结局指标。(6)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由2名独立的评价员分别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交叉核对。资料内容包括作者信息、发表时间、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样本量、肿瘤大小、肝功能分级、门静脉癌栓分型、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生存时间等。若存在分歧,由第三名评价员决定。

1.4 质量评价

由2名独立的评价员根据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随机序列生成、分配隐藏、研究对象及实施者盲法、测评者盲法、结果数据完整性、选择性报告、其他偏倚等。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纳入文献的异质性采用I2检验进行分析,若I2≤50%,P﹥0.10,表明各研究之间不存在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据,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效应指标为风险比(risk ratio,R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依据效应模型进行计算。通过绘制漏斗图评估各研究之间的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通过初步检索共筛选出355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相关文献276篇,英文相关文献79篇,通过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NoteExpress)剔除重复文献140篇(包含英文文献17篇),剩余215篇;通过阅读文题及摘要,剔除研究设计不合理或内容不符合的文献161篇(包含英文文献31篇);进一步阅读全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一步剔除结局指标不一致的文献44篇(包含英文文献30篇),最终纳入10篇文献[5-14]。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纳入的10篇文献中,1篇为英文文献[5],9篇为中文文献[6-14],均采用非盲法进行研究,各文献中两组患者的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分型、肿瘤大小、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献发表时间为2005—2020年,共纳入68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患者342例,对照组患者339例。(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1篇文献[11]达到低度偏倚风险,文献质量较高;9篇文献[5-10,12-14]达到中度偏倚风险(图1)。文献方法学评价内容占比的统计结果显示,盲法评分极低,可能与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药物使用的剂量不同、方法不同而导致无法实施盲法等有关(图2)。

图1 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示意图

图2 文献方法学质量各项评价内容占比图

2.4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的比较

10篇文献[5-14]均报道了术后1年生存率,共681例患者,各研究之间未见明显异质性(P=0.41,I2=4%),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术后1年生存率为81%(277/34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9%(199/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7,95%CI:1.24~1.51,P﹤0.05)。(图3)

图3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2.5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的比较

4篇文献[9,12-14]报道了术后2年生存率,共252例患者,各研究之间未见明显异质性(P=0.48,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术后2年生存率为70%(88/12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3%(54/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63,95%CI:1.32~2.01,P﹤0.05)。(图4)

图4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2.6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比较

6篇文献[5-6,8,12-14]报道了术后3年生存率,共488例患者,各研究之间未见明显异质性(P=0.86,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为53%(132/24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80/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8,95%CI:1.28~1.95,P﹤0.05)(图5)。1篇文献[6]报道了2例试验组患者的生存时间超过5年。

图5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Meta分析森林图

2.7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7篇文献[5,8-9,11-14]报道了疼痛、发烧、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各研究之间未见明显异质性(P=0.25,I2=24%),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9/23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9%(124/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2,95%CI:0.32~0.54,P﹤0.05)(图6)。1篇文献[11]通过远期随访发现,试验组中5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大出血,2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

图6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Meta分析森林图

2.8 异质性检验结果分析

10篇文献[5-14]均报道了术后1年生存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41,I2=4%;4篇文献[9,12-14]报道了术后2年生存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48,I2=0%;6篇文献[5-6,8,12-14]报道了术后3年生存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86,I2=0%;7篇文献[5,8-9,11-14]报道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25,I2=24%。各研究之间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未进行敏感性分析。

2.9 发表偏倚分析

采用漏斗图判别两组患者的术后1、2、3年生存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显示,所有散点均在漏斗图内,基本呈对称分布,发表偏倚风险较小(图7~图10)。

图7 术后1年生存率发表偏倚分析

图8 术后2年生存率发表偏倚分析

图9 术后3年生存率发表偏倚分析

图10 术后不良反应事件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

大部分肝癌患者的起病隐匿,因出现症状而就诊时通常已处于中晚期阶段,且中晚期肝癌门静脉系统肝内播散是其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故通常伴有门静脉癌栓,其发生率超过62%。目前,中国门静脉癌栓的分型标准推荐选用2007年根据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范围提出的程式分型:Ⅰ型,癌栓侵犯肝叶或肝段的门静脉分支;Ⅱ型,癌栓侵犯至门静脉左支或右支;Ⅲ型,癌栓侵犯至门静脉主干;Ⅳ型,癌栓侵犯至肠系膜上静脉;Io型,术后病理学诊断微血管癌栓[15],其对中国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诊治具有指导性建议。针对Ⅰ型或Ⅱ型患者,可以考虑外科行受累肝叶或左半肝/右半肝切除术,将门静脉癌栓及受累侵犯的门静脉一并切除,有研究报道,其疗效优于仅行TACE治疗[16]或TACE联合放疗[17],具有获得根治性治疗的可能。高分型患者的门静脉可能完全阻塞,导致门脉压力增高、腹腔积液增多、食管下静脉曲张或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者会发生死亡。此外,患者通常会因肝肿瘤体积不一、多发及残肝功能代偿不足等原因而丧失手术切除肿瘤及癌栓的机会,且外科手术、体外放化疗、TACE等介入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以TACE为基础联合介入的方式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18],其中,TACE联合PVCE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

PVCE是指在超声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引导下进行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相应门静脉后注入化疗药物并选择性地栓塞门静脉,原理是选择性栓塞受累门静脉及其分支、增强局部化疗效果、更改门静脉血流方向,使肝脏非栓塞叶门静脉血流供应及血压增加,栓塞术后栓塞叶萎缩,非栓塞叶代偿性增生,满足机体残肝代偿需求[19]。原发性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而其外周血供则主要来自门静脉。Hsieh等[20]的研究发现,肝癌血管解剖特点与正常血管存在明显差异,如血管内膜部分缺陷、平滑肌组织减少,血管“S”样弯曲或囊状样改变,血管充足但凌乱无序。肝癌一方面血供丰富,另一方面又存在血管脆性增加以及出现血管弯曲、分叉、动脉系统-毛细血管-静脉系统相通等解剖特点变化。然而,由于肝癌的血供来源不同,门静脉的供血主要分布在肿瘤周边,而该部位是肿瘤细胞生长最活跃的地带,故其仍能成为肿瘤的主供血管,此外,门静脉癌栓同样接受双重血供,均容易导致肝肿瘤术后早期复发[21]。因此,TACE联合PVCE协同治疗可有效清除肝内病灶,同时阻断门静脉癌栓的血供来源,控制门静脉癌栓的进展,促进患者康复。

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TACE联合PV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单纯行TACE,试验组患者的术后1、2、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这可能与TACE联合PVCE治疗可杀灭门静脉供血的癌栓和残存的肿瘤细胞,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复发率密切相关。另外,试验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可见综合介入治疗可以改善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Cochrane手册提到,当纳入研究的文献不足10篇时,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的可信度降低,而该文中仅关于术后1年生存率的文献数量满足此条件。本Meta分析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仅纳入了中英文文献,具有潜在语种的偏倚;10篇文献均未清楚提及分配隐藏方法,可能存在分组方面的选择性偏倚,放大了其治疗效果。纳入文献均未采用盲法,可能与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药物使用剂量不同、方法不同而导致无法实施盲法等有关;在干预措施方面,化疗栓塞术相关的药物及剂量不一致、癌栓浸润范围及其分支不一致等均可能造成一定的信息偏倚;缺乏对癌栓情况及肿瘤疗效的分析。

综上所述,与单纯行TACE相比,TACE联合PVCE可有效提高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率,但结果仍需多中心、高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加以证实。

猜你喜欢

癌栓门静脉异质性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18F-FDG PET/CT预测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侵及下腔静脉壁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合并门静脉左支与右支癌栓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研究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1949年前译本的民族性和异质性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