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腔静脉滤器的国内外文献研究趋势及热点分析

2023-06-07邓佳欣刘丽萍李凯平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滤器下腔发文

邓佳欣,刘丽萍,李凯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重庆 400016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成年人DVT的年发病率为(50~100)/10万[1-2]。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是一种机械装置,可预防致死性肺栓塞。1967年IVCF首次报道应用于临床,200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可回收型滤器的应用[3]。1995年中国第1次报道3例IVCF的临床应用[4],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在全国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旨在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国内外研究中关于IVCF的临床应用、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检索策略,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7月20日。中文检索词为“下腔静脉滤器”“腔静脉滤器”“下腔静脉滤网”“腔静脉滤网”,且文献来源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或北大核心期刊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英文检索词为“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 filter”“ivcf”,文献类型为article或review。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主题为IVCF;文献类型为综述或论著。排除标准:动物研究或体外研究;消息、征文通知、摘要、短评、答复类文章。

1.3 资料筛选

将中文检索结果导入NoteExpress进行查重和筛选,本研究筛选、查重均为双人独立进行,对文献取舍出现分歧时咨询第三名评价员意见。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Citespace 5.8.R1软件进行分析,Citespace可以分析出时间轴上使用频次高及增长速度快的关键词,由此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前沿。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去除重复文献后共纳入文献2792篇,其中,英文文献1813篇,中文文献979篇。

2.2 IVCF的中英文发文量情况

有关IVCF的中文文献自1995年第一篇报道至2021年7月20日共979篇,英文文献自1999年第一篇报道至2021年7月20日共1813篇。利用预测趋势线拟合发表时间序列分布(为避免2021年不完整的发文量影响预测趋势线,排除2021年发文量),见图1。

图1 IVCF中英文发文量情况

2.3 IVCF发文量的国家分析

将中文文献数据节点设置为Institution,生成99个节点(代表99个发文机构)、3条线,中心度为0﹤0.1[5],说明各发文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不够密切。将英文文献数据节点设置为country,生成69个节点(代表69个国家/地区)、155条线(图2)。发文量前10位的国家/地区,见表1,其中美国发文量明显领先,且中心度为0.69,说明美国发文机构与各国发文机构之间合作密切。中国发文量位居第2位,但中心度为0﹤0.1,说明中国缺乏与国际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

表1 IVCF发文量前10位的国家

图2 IVCF英文文献发文量前10位的国家分布图

2.4 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

为分析国内外IVCF领域研究热点,将节点类型设置为“key words”,并对中英文文献的关键词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图3、图4)。聚类平均模块值(Silhouette)﹥0.5、网络模块值(Q)﹥0.3表明聚类分析合理[5]。中文文献形成9个有意义的聚类,去掉含义相近部分,如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得出5个聚类标签(表2);英文文献形成11个有意义的聚类,去掉含义相近部分后形成7个聚类标签(表3)。

表2 IVCF中文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表

图4 IVCF英文文献关键词聚类图

2.5 关键词突现度分析

中文文献共生成15个突现词,近5年研究前沿集中在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方面(图5)。英文文献共生成25个突现词,近5年研究前沿为患者管理、抗凝治疗、滤器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图6)。

图5 IVCF中文文献前15名突现词

图6 IVCF英文文献前25名突现词

3 讨论

3.1 IVCF国内外文献发文量及地域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IVCF中文文献累计979篇,并呈现3个发展阶段:1995—2001年为起步阶段,年发文量0~12篇;2002—2011年为活跃期,年发文量为29~75篇;2012年后呈下降趋势。虽然国内IVCF发文的研究机构达99个,但中心度结果显示各机构之间合作较少。IVCF英文文献研究自1999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第一篇文献开始,其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心度高,提示以美国为中心的多国之间合作密切,并将持续关注生物可转换滤器及基于循证依据的滤器置入指征[6-7]。

3.2 国内外文献共同关注的IVCF研究主题

通过关键词聚类和突现词分析发现,国内外文献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是滤器相关并发症、滤器回收、抗凝治疗。

3.2.1 滤器相关并发症

长期留置滤器的并发症包括滤器断裂、滤器移位、下腔静脉穿孔、滤器倾斜、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再发PE等[8-10]。Vijay等[11]报道,滤器在体内留置的时间越长,断裂发生率越高,滤器留置1~2年,断裂率为8.2%;滤器留置时间超过3年,断裂率达30.8%。研究显示,滤器碎片可移位至患者右心室,导致心律失常、心室壁撕裂、心包填塞、猝死等[12-13]。下腔静脉穿孔的定义为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静脉造影、尸检证实滤器支架或锚定装置穿透下腔静脉壁,延伸至下腔静脉壁外3 mm以上[14]。一项包含9002例IVCF患者的系统综述显示,19%留置滤器的患者均存在下腔静脉穿孔[15]。滤器长轴与下腔静脉长轴间夹角大于15°即为滤器倾斜[9]。不同类型的滤器倾斜发生率不同,3%~9%的Celect滤器发生15°~20°严重倾斜[16-17],且IVCF的存在不会降低DVT发生的风险[18]。研究显示,952例置入滤器的患者中,8%发生DVT,其中,48%的患者在滤器置入前并未发生静脉血栓[19]。PREPIC-2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安置IVCF患者3个月的PE发生率为3%[20]。与永久型滤器相比,可回收型滤器长期留置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并且与滤器留置时间呈正相关[21]。

3.2.2 滤器回收

2010、2014年,FDA分别发布安全通告,呼吁肺栓塞的风险解除后应及时回收IVCF[22-23]。根据风险-效益分析,在滤器置入后的29~54天内进行回收可将滤器并发症发生率降至最低[24]。事实上,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滤器回收率差异较大,且总体回收率偏低。中国一家医疗机构报道,2012—2016年接受滤器置入的806例患者中,仅22.21%(179/806)进行了滤器回收[25]。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项研究显示,2004—2014年共131 791例患者接受滤器置入,仅6.6%(8637/131 791)得以回收[26]。影响滤器回收的原因包括患者因素、医疗系统相关因素等[27],如何提高滤器回收率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2.3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是DVT的基本治疗[28],在滤器安置后进行抗凝治疗能降低DVT和PE的复发风险,同时还能降低滤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28]。英国指南[29]建议对近端无明显诱因的DVT患者应给予3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抗凝治疗。欧洲指南[30]建议对近端无明显诱因的DVT患者,需要延长抗凝治疗,超过6个月时应减少抗凝剂量。中国指南[31]提出,抗凝治疗持续时间根据滤器应用目的来确定。当前,对于滤器置入后患者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抗凝药物选择等,各指南尚未给出明确建议。张福先等[32]指出,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存在抗凝药物、抗凝计划不合理、DVT诱因仍存在但未得到有效处理等问题,使患者即使进行规范抗凝治疗但仍发生DVT复发等并发症。如何根据患者抗凝治疗意愿制定个体化长期抗凝管理方案,以减少IVCF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

3.3 国内外文献有关IVCF的研究热点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近5年来,国内外文献对于IVCF研究的关注方向各有区别,国内文献较为关注置入滤器患者的CDT治疗,而国外研究更重视滤器置入后患者的并发症和随访管理。

3.3.1 IVCF与CDT

CDT指通过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CaVenT试验[33]发现,经CDT治疗2年PTS发生率相对降低26%,证明DVT治疗不应只局限于抗凝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34]建议对急性DVT拟行CDT的患者进行IVCF置入,以预防医源性PE的发生,并将CDT治疗列为IVCF置入的绝对适应证。美国介入放射学会指南[14]指出,鉴于目前有限的低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建议对行部分有显著发生肺栓塞高风险的患者安置IVCF。因IVCF较低的回收率以及不规律的抗凝治疗引发滤器发生相关血栓,有学者对CDT治疗继发于髂静脉压迫引发的急性近端深静脉血栓不放置IVCF,初步结果表明,不放置IVCF也是安全的[35],但该试验涉及的样本量较少,未来仍需进行大样本对比研究。

3.3.2 IVCF置入患者的随访管理

Kristen等[27]研究指出,患者失联、未能接受出院后随访、医疗机构对滤器置入后患者的管理等均是影响滤器回收的主要因素。滤器低回收率与缺乏标准化置入后随访管理有关[36-37]。Elica等[38]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建立包括患者健康教育手册、滤器信息登记系统等管理机制,将滤器回收率从11%提升至54%。Mina等[39]采用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s,DOE)方法分析影响滤器回收率的可控因素,建立由专职护士负责的系统化出院患者管理模式,提高了滤器回收率。国内IVCF专家共识[40]和临床指南[31]均建议在滤器置入后的1、3、6、12个月进行CT和/或顺流性下腔静脉造影随访,以追踪滤器相关并发症的情况。因此,医护工作者应加强对置入滤器后患者的随访管理[41],定期对长期留置IVCF的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进而降低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避免滤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国内外文献共同关注的焦点是滤器回收、抗凝治疗和滤器相关并发症,同时,国内文献较多关注滤器相关治疗,而国外文献更重视置入滤器患者的随访管理,提示国内研究可进一步关注留置IVCF患者的出院后管理,以提升滤器回收率、减少抗凝不良反应、尽早发现和处理滤器相关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滤器下腔发文
Denali和Celect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单中心经验
两种工况下8 种腔静脉滤器疲劳强度的对比研究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花粉过滤器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