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哲学中隐逸文化的教学价值及要点

2023-06-07罗琴孙锡敏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教学要点教育价值

罗琴 孙锡敏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史上,有三种主流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人格精神,一种是儒家的积极入世,一种是佛家的超然出世,一种是道家的隐逸自适。本文重在阐释庄子哲学中的隐逸文化思想的内容,并进一步揭示隐逸文化的价值,最后明确隐逸文化的四条教学要点:选好人生榜样,树立远大志向;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三观”;挖掘隐逸文化内涵,重视情感熏陶;内化隐逸精神,践行育人目标,以期为中学教师教学庄子隐逸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庄子哲学 隐逸文化 教育价值 教学要点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儒释道三家的文化思想对人的人格精神的影响无疑是最为深远的。儒家的积极入世,佛家的超然出世,道家则是介于入世和出世之间的隐逸自适。诚然这三种思想都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之中,因个人人格境界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儒家文化是一种经世致用之学,更多强调文化的教育传承功能,重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和三纲五常等伦理法制,因此古代君王都十分推崇儒家文化,一来是因为儒家强调要遵守封建礼制,维护国君统治;二来是因为儒家文化的教化作用,使得百姓更加相信君权神授,在这种愚民政策之下,君主的王权统治地位就很容易得以巩固。佛家强调超然出世,也即缘起性空,实现人的精神超脱人世俗尘,进入内在精神超凡入圣的空灵境界;而道家更多的是强调“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2]“无己”[3]“心斋”[4]“坐忘”[5]“太上忘情”[6]的天地境界和宇宙情怀,强调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扰,修养人的内心。“无为”就是“不强作妄为”,顺应自然之道,“无己”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致于万物与我唯一的忘我境界。本文旨在分析庄子哲学人生境界中的隐逸文化思想的缘起、内涵,明确隐逸文化的教学价值,并进一步提出隐逸文化的教学要点。

一.隐逸文化的缘起及内涵

1.隐逸文化的缘起

说起庄子的隐逸文化,就抛不开古人的饮酒文化和寄情山水的文化传统。就饮酒文化而言,虽然在《庄子》中少有记载,但是在《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何谓“真”》中,庄子借渔父之口表达了自己的饮酒观,“忠贞以攻为主,饮酒以乐为主”,甚至为了“饮酒以乐,不选其具”。[7]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的饮酒观在当时是十分超前的。此外,古代君王普遍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8],酒作为礼仪的重要象征,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之物,后来逐渐演化出祭酒文化,饮酒的容器也越来越多样,如:觚、觯、角、爵、杯、舟等,足见酒文化在当时社会影响之深远,而酒文化又与隐逸文化相通,喜爱饮酒之人多率性自然、不拘世俗,因而也淡泊名利,向往不被束缚、亲近山水自然的状态,在酒的作用下,人的自由精神就得以展现。

再来论庄子寄情山水的文化传统,《庄子》的内篇、外篇、杂篇中都有关于庄子寄情山水自然的描述。在《庄子》一书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很强的形象说理意味,如:“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9]“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10]等形象的说理,即是借助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来寓意深刻的道理,所谓“大道至简”。试问庄子如果不喜于寄情山水,又怎会从稀疏平常的事物中窥见出富有哲思的道理呢?可见,庄子是极其喜欢山水自然,又极擅长借物寓意、形象说理的。

那么庄子哲学中的隐逸文化是否仅仅只取决于饮酒文化和寄情山水的文化传统呢?答案是否定的。隐逸文化的前提是人自觉修养、涵养内在心灵,寻求“虚极”“静笃”“心斋”“坐忘”,坚守内心的敦厚、淳朴和善良,最终致于物我两忘的天地境界。隐逸文化最初起源于士阶层,旧时学在官府,孔子以后,私学才逐渐兴起。士阶层则是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君主为了实行统治,广罗天下贤士。一部分人才应召入仕,另一部分人才不愿深陷官场黑暗之中,选择了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从这个层面来看,庄子文化中更多的是涵养内在、修持本心。同理,庄子哲学中的隐逸文化也不是消极避世、逃避现实、放任自流的人生态度。只是在庄子隐逸思想影响下,具有隐逸精神的隐士把名利看得很淡,名利于他们而言,只会破坏他们修养自身美好的品德,因而视名利为身外之物,坚持内省自持而不屑去追求名利,这种乐观自持的人生态度在今天看来,仍是很难得的。正如孔子看待礼乐文化一样,孔子认为当时的社会已经近乎“礼崩乐坏”的地步,因而有了“礼失而求诸野”“克己复礼”[11]的论说。

2.隐逸文化的内涵

《尔雅》中有云:“隐,微也。”意思是,隐与初生的植物的嫩芽类似,芽小到几乎看不见。“逸”有逃逸、远离的意思,有逃逸就必有想要远离的对象,而逃避的目的就是追求平静,所以隐逸本身的内涵就是远离世俗,坚守内心的宁静。诚然,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在道家文化中,“本我、自我、超我”是莊子对于人本身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儒家看来,人只有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才算是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人生的意义;而在道家看来,人只有认识到本我,发掘出自身的价值,才能实现精神的超越和生命的永生。因而,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隐逸自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是不同价值取向下,个体外在表现的相互对立。庄子哲学涉及许多内容,如生态哲学、自然哲学、生死观哲学、人生观哲学等内容,这些内容更多的是强调作为自然主体的人同自然、社会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对世界本源和自我认识的状态,又强调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生哲学的内容。

二.隐逸文化的教育价值

在社会文明程度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些人认为隐逸文化就是逃避现实、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这是对隐逸文化的主观臆断和浅表化的理解。严格意义上来讲,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隐逸自适不仅是中华文明传承和演化的结果,还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冲淡以为和”的结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儒家文化的积极入世和道家文化的隐逸自适进行比较,促进学生深度理解隐逸文化,提高审美能力和迁移意识性,涵养内在精神修养,最终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隐逸文化的教学价值

隐逸文化,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万物平等共生,强调利人,强调“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无私奉献,提倡“清静无为”,不为功名所累,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因此,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隐逸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启迪价值,同时也要重视隐逸文化的价值导向和育人目标,既要发挥好书本知识的育人功能,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品德的培养。应该重视隐逸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好淡泊名利的精神榜样,培养学生对功利主义的正确认识。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从思想道德、待人接物、综合实践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素养。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教师要重视评价学生这一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综合化、更要重视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优秀品质。

2.隐逸文化的学习价值

庄子隐逸文化中的淡泊名利,率性独立的意识,使得隐士们对于个人操守和自然本性有执着的追求。因而现实环境中不利于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不能自得其乐的因素,导致他们宁愿“曳尾于涂中”,不愿“留骨庙堂”,只愿做一个清静无为、回归自然的隐士,这种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思想对于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正确认识庄子隐逸文化,可以促进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学习知识,正确看待人和万物之间的关系,将隐逸文化与个人理想有效进行结合,增进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中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正确进行引导,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合理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受挫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在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隐逸文化的教学要点

隐逸文学作品中的出尘之境,是隐士安贫乐道、淡泊自适人格精神的外化。摆脱了尘世功名利禄的诱惑、远离了世俗物欲虚名的纷扰,隐士们的回归自然的人生理想也就能够实现。古往今来,不争名逐利,追求高洁品格、内心自持的隐逸之士众多,如:陶渊明讴歌田园生活,在作品中表达置身田园的平静与欢愉,展现闲适从容的精神状态。庄子隐逸文化内涵中的淡泊自适、不拘世俗、超凡绝圣的思想不仅使庄子之后的隐士深受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庄子隐逸文化还被赋予了新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内涵,成为了滋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源头活水。对于学生树立人生榜样,形成正确“三观”,“挖掘隐逸文化内涵,进行情感熏陶”,践行育人目标具有促进作用,其教学价值和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1.選好人生榜样,树立远大志向

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根本思想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隐逸思想人物形成正确认识,学得追求精神的自由,树立远大理想抱负,摒弃追名逐利的思想。作为教师,要明确隐逸文化的育人价值和导向,重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隐逸文化。让学生了解隐逸文化起源于士阶层为远离名利,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修养,不被世俗所累的高尚品质,进而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助力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养成。此外,教师还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个性化的榜样,并以此为基奠,激励学生明确人生目标,清晰人生规划,找准目标定位,认识个人存在的价值。在引导学生成人成才的同时,汇集课内外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课内外隐逸文化因子,使学生能够广泛阅读和积累这种隐逸文化的代表人物,如:陶潜、“竹林七贤”、林逋、苏轼等,总结出他们身上的共性和个性的特征,形成学生个性化理解,并且身体力行。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等作品展现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不为功名利禄束缚,求得内心平静;林逋的《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等作品传达出自叙心意、安贫乐道的人格精神。

知人论世是最直接了解作者隐逸思想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意图的方式,所谓“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隐逸文化的内涵,通过知人论世法帮助学生构建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促进学生形成对隐逸文化的哲理之思。例如教学部编版八下第九课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写作意图,做到知人论世,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形成对陶潜归隐之心的深切感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下,清明廉正、性格耿直、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的陶渊明,注定和官场黑暗格格不入,在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决地辞去了仅上任八十一天的彭泽县令一职,彻底与统治者决裂,决心归隐山林,躬耕田野,寻求内心的隐逸自适。又如写作《山园小梅》的林逋,他本就性格孤傲、淡泊名利、甘于平凡困苦,故而在诗中表达出对恬静安然的自然生活的喜爱之情。从这两位诗人可以看出,隐士在于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当个人理想与现实环境冲突时,学会遵从自己的内心,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寻求隐逸文化精神带来的精神宁静和内心的自适。

2.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三观”

“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本质目标和根本遵循。庄子隐逸文化中表现出的淡泊自适、超凡绝圣、清净无为的精神境界正是对“至人”“神人”“圣人”的三重人生境界的体认和阐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认识隐逸文化的内涵,将其作为调节心态、体悟精神和磨砺品格的基础。当下,学生面临会考、升学压力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分数至上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矛盾冲突下,学生功利性学习趋势显著。为摆脱这一矛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和考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会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知识迁移的意识性。课标指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1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中学生的“三观”尚不成熟,需要教师正确、及时地给予引导,并遵循科学有效的教学规律,提高学生对隐逸文化的理解和体悟,促成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处理好隐逸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在竞争中调整好心态,滋养健全人格,积极应对现实困难和挑战。

在庄子隐逸思想的影响下,陶渊明、林逋、王维、嵇康等隐士身上表现出了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远离尘世、追求自由和精神独立的精神品格。他们思想高远、品德高尚、心灵纯洁,既有真善美的内涵,更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隐逸风范。隐逸文化的实质不是纷繁复杂、勾心斗角,而是人类心理最本质的纯真和善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我、他人形成正确认识,追求心灵的纯粹和精神上的乐观积极,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学会在挫折困境中自我排解,从容面对顺境逆境,活出自我本心。同时,引导学生对隐逸文化的深入思考,为什么同样处于社会背景复杂,政治时局动荡的时代,陶渊明、林逋这样的隐士可以做到寄情山水,追求心灵自由,无欲无求、不慕权贵名利,而其他的人却无法做到。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和思考,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发散思维能力就能得以有效提升。

3.挖掘隐逸文化内涵,重视情感熏陶

庄子笔下的隐逸文化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逃避,而是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和超越,其“清净自然”“无为不争”“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人生境界对现实环境的独立与超脱,对于学生审美、感悟和体认庄子的隐逸文化内涵具有积极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教学和情感的陶冶,带领学生感悟隐逸思想的三层文化内涵:对人生价值的感怀,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异化现象的认识。隐逸文化已渗入中国古典文化内核,自然朴素、清净无为、高尚品格已成为古今中外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教师要让学生理解隐逸文化就是从心所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自然、“无为”、“不争”,这种隐逸文化不管是心灵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容易满足身心愉悦的,只有不执着其中才能做到内心自由。例如苏东坡一生中屡遭被贬,但他却始终能以超然外物的隐逸思想,用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面对生活。《水调歌头》《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作品不仅展现出对自然风景的赞美和喜爱,以审美眼光欣赏美景形成良好审美理趣,也传达出乐观向上、胸襟广阔的豪迈气概。

审美的本质是超越时空界限,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深入挖掘的审美内涵。隐逸文化的审美生活态度对于教师的启示是要善于让学生观察、感受,提升美感的修养,用审美发现的眼光看待生活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使得学生的心灵得以浸润,获得美的感悟和熏陶。

4.内化隐逸精神,践行育人目标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一直以来坚持的教育理念方针。学生的成人成才和“践行育人目标,实现隐逸精神的内化”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不为功名利禄束缚的人才是庄子隐逸思想中的真正的隐士。从古至今,庄子以后具有隐逸思想的文人墨客大多深受庄子隐逸文化的影响,如陶渊明、王维、苏东坡等,他们在追名逐利的社会中能够坚守本心,淡泊名利、寄情自然,享受山水田园自然风景带来的乐趣。教师要使学生感悟到隐逸文化精神“自然”“无为”“逍遥”本质,就要明确隐逸文化精神的精神内涵,最终才能实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标。尊重学生,让学生感悟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無穷与旷达的人生境界,超越功名利禄的追求,明确“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才是真正的怡然自得。

隐逸文化是一种心境态度、一种自持存心的方式。正是受到了庄子哲学中隐逸文化的启示,隐逸文化才渐渐为后代贤士所接纳。《庖丁解牛》中庖丁花费三年时间做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进乎技矣,这体现出顺应自然的精神。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需引导学生学会顺应自然,进行知识迁移,寻找事物内在联系,把握事物客观规律。《逍遥游》中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3]的三重人生境界,才是真正的无欲和逍遥。通过该篇课文教学,学生懂得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率性自然。教师讲解隐逸文化的知识,让学生内化吸收,最终通过隐逸文化实现培养、教育人的目标。一方面隐逸之士向往逍遥自由、天人合一的境界,力求在纷乱的世俗世界保持心灵的平静,树立起超凡脱俗的独立人格;另一方面隐逸之士为了实现自己的哲学主张,为了维护心灵深处的理想境界,不与世俗妥协,不与专制君主合作,不与缺乏操守的士人为伍。这种处世做法既不同于回避矛盾、麻木不仁、远害全身、听从命运摆布的混世主义者,也不同于既超世又顺世的游世主义者,亦不同于“非伏其身而弗见也”[14]的隐士,而是以一种清醒的理性主义态度实现“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15]的超越境界,在这种自持存心、超凡脱俗的境界影响之下,这种隐逸文化才得以被后代隐士广泛吸收和传承。

隐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是学生学科素养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教授庄子哲学中隐逸文化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心得体会、实践感悟的方式内化吸收,实现教育、培养人的目标。隐逸文化的精神在于不向社会现实妥协,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低头,追求内心的宁静、虚空,在内心深处始终坚守人生理想的高洁志向,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隐逸文化实现自我的超越和解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理解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自由和快乐,超越功利主义的追求,明确初心梦想,养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不得志、不被赏识,也能做到泰然自若。隐逸文化本身具有浸润、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让学生自觉接受庄子隐逸文化的熏陶,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寻求内心的宁静虚空,才是真正深谙隐逸之道。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181页。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4页。

[3]孙通海.庄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页。

[4]孙通海.庄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2页。

[5]孙通海.庄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41-142页。

[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49页。

[7]孙通海.庄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60页。

[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61页。

[9]孙通海.庄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46-247页。

[10]孙通海.庄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46-247页。

[1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174页。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第1页。

[13]孙通海.庄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页。

[14]孙通海.庄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37页。

[15]孙通海.庄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37页。

猜你喜欢

教学要点教育价值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要点研究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理性中的即兴随想
小学数学概率统计的教育价值与教学例析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