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务实为本,打通乡村教师的成长路径

2023-06-06刘乙鑫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务实

刘乙鑫

姚元艳

三穗县城关第一小学教师。中共党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贵州省特级教师,省黔灵名师,省乡村名师、乡村教育家培养对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批名班主任,主持贵州省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贵州省乡村语文名师工作室、黔东南名班主任工作室三个工作室。完成州级重点课题研究2项,参与省州课题5项,指导年轻教师完成课题研究20余项;开展州级讲座及示范课20余次,县级讲座20余次,辐射教师15000余人,受师范学校邀请举行专题讲座2次。

相比于“名”师,对于姚元艳而言,我们似乎更愿称她为“明”师,“明”即通晓明理,明白何为“教”,明白教师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明白自己所应该坚持的方向。无论是26年间在乡村教育的潜心坚守,还是同时担任三个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为100多名教师的专业发展铺路建桥,姚元艳始终保持着诚恳踏实的态度。对于自己的荣誉,她总是轻描淡写,而聊起与学生、与工作室成员的故事,却如数家珍。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她,那么“务实”便再合适不过。

担“名师”之责,引乡村教师成长

由于天生对于名利的淡薄,早年间,姚元艳对于成为名师一事并不是很看重,甚至有些抵触。她始终认为,教师就应本本分分地教好自己的班级,而不应该去追逐那所谓的“名师”的头衔。但这样的想法在一次支教經历后彻底发生了改变。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姚元艳去到一个偏远的乡村支教,在与这些乡村教师的交流中她了解到,许多乡村教师非常渴望成长,却鲜少能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参与讲座、培训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专业成长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与这群乡村教师交流之后,姚元艳意识到,需要有人为他们打通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他们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改变乡村教师缺乏成长环境和学习保障的现状,这便是“名师”的责任。“过去,我将名师狭隘地理解为享有高荣誉、高名望的教师,认为追逐功名违背了成为教师的初心。进入乡村支教的那刻我才意识到,名师意味着社会责任的担当,意味着要以自己的教学思想去带动更多的教师成长,名师‘出名,是为了让更多同仁、更多学生受益。”

于是在2017年,姚元艳成立了自己的首个乡村语文名师工作室,将工作室的成员定位于乡村教师,通过前往乡镇学校送教、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以点带面,让学员迅速成长,再辐射带动更多的乡村教师参与到工作室的研修活动。

工作室的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即让每一个孩子都生长为自己最合适的样子。这样的理念来自《先生》一书中,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作为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蔡元培先生早在近百年前便深刻领略到人的本性,并融于教育实践,如今看来,他所崇尚的教育思想依然不过时。”姚元艳讲道。身处乡村,姚元艳对于“教育自然”一词深有感触,数年里,她前后听过不下一百堂课,她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追求一板一眼,追求课堂的程序化,按照同样的模式去刻画孩子。她认为语文应该是活的,教师是能在讲台挥洒自如的,学生是能在课堂自由伸展的,“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这才是语文课堂应该有的样子。

为了找到乡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痛点难点,让语文课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工作室成立的初期,姚元艳便做了大量的调研,通过现场听课、发放问卷、对话交流等形式,真正找到乡村教师的现实困境所在,从而围绕这些切实存在的问题,制定对应的研修路径,避免工作室研究方向的盲目性。例如去年前往帮扶薄弱学校开展研修活动的前半个月,姚元艳针对教师抓不住复习重点的问题做了大量功课,特地组建团队精心打磨课堂设计,详细讲解设计思路,为学校教师贡献了一场难忘的研修课。“每一次的研修活动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所以每次活动都应该把握教师的真正需求,体现其真正的价值,让成员在每一场研修活动中都能收获可以感知的成长。”

创科学路径,实现“人才本土化”

除了担任贵州省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外,姚元艳还同时主持着贵州省乡村名师工作室和黔东南州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三个工作室共有上百位学员教师,同步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能够关注到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姚元艳一方面与学校协商课程安排,抽出每周二、三、四的下午时间前往成员所在学校一对一指导,另一方面在工作室内部实行分组管理,让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成员作为小组负责人,带动小组成员自主成长。同时,她将三个工作室的研修路径打通,打破工作室之间的隔阂,各个工作室的成员一起交流成长,共融共生。

为了让工作室的老师有更多的展示平台与成长机会,姚元艳着眼于合作共赢,通过与教育研究开展较好的优质学校、其他名师工作室搭建合作桥梁,强化工作室成员与外部教师的交流学习。同时,姚元艳积极对接高校教授、中小学名师走进工作室,给予成员教师专业引领与生涯规划指导。此外,姚元艳与教育学院达成合作,让教育学院的师范生进入工作室,跟随成员教师进校实习,在跟岗实习的过程中,成员教师以实践经验指导师范生入格,师范生则将在校学习到的新的教育理论与科学方法带入工作室,实现成长互通。

在工作室的实际培养中,姚元艳提出了“影子计划”的培养模式,联络县内优秀的高级教师、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让进入工作室的年轻教师与指导教师形成绑定。每学期,学员教师要抽出两个星期的时间去到指导教师的学校跟岗学习,深度观察优秀教师每日的教育活动,一对一学习前辈教师的教学方法。而指导教师也需要抽出两周前往学员教师所在的学校贴身指导,听课磨课,帮助青年教师弥补短板,迅速成长。姚元艳说:“前辈教师的教育经验,无疑是青年教师实现快速成长的‘捷径,通过‘影子计划的跟岗学习,让年轻教师找到可以复制的成长路径,一般经过一到两年,这些年轻老师都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教师。”

作为一名长期在乡村任教的教师,姚元艳深知乡村教育的发展需要留得住人才。在采访中,她提到“人才本土化”一词,即确定工作室的重点培养对象,给予他们更多的成长机会,让他们能够成为区域内的教学典范,能够独立承担学校、区域的讲座、培训,从而辐射带动区域内更多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姚元艳说,本土教师更加了解当地的教育现状,也更了解学生的特点与家长的需求,因此他们的教育理念更加贴合当地教育的发展,因此,乡村工作室要培养优质教师,更要让他们在乡村教育扎根,让他们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以务实为本,传递教育之薪火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讲道:“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师与生之间如此,教师与教师之间也是如此。在与工作室成员相处的过程中,姚云艳从不会刻意强调他们应该怎么做,从不会以前辈的口吻压迫、命令后辈教师,然而,她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总会在不经意间感染、带动学员自觉地向她靠近。因此,有学员讲道:“姚老师或许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在轻声细语间便能给予你定海神针一般的力量!”

在工作中,姚元艳是学员们的师傅,是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生活里,姚元艳是时刻关怀着他们的知心姐姐,是学员们最亲密的“姚大”。为了掌握学员们的成长状态,姚元艳总会采取不记名留言的方式,让学员写下自己最薄弱的板块,然后精心筹备培训活动,照顾每一位学员的学习需求。在学员取得优秀成绩的时候,她会毫不吝啬地送上祝福,当学员遭受挫折的时候,她也会暖心送上安慰:“没事,以后的机会还很多!”当学员懈怠之时,她也会展现出严厉的一面,帮助学员克服懒惰,保持清醒。正是她在身后的坚实推动,一个个新人教师得以迅速蜕变成为能够站稳讲台的骨干教师。

一次,姚元艳在处理完教学任务和学校事务之后,已经是疲惫不堪。但那天恰好她与一位年轻学员约定到对方的学校听课指导,于是姚元艳顾不上吃午饭,便驱车赶往学员所在的学校。行驶到半路,姚元艳突发低血糖,眼睛昏花,全身乏力,她赶紧将车停在了路边休息。好在教育局的一位领导驱车经过,发现了她的身体不适,这才将她一路安全护送至了学校。由于路上耽搁,赶到学校时已经迟到了近半个小时,姚元艳一个劲儿地向徒弟道歉,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将路上遭遇的危险告诉对方。

在担任工作室主持人的几年里,姚元艳总是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场与学员的听课指导,其间的辛苦不言而喻,但她总会说:“其实和学员之间相处的幸福要远远大于所经历的辛苦。”而学员与姚元艳之间也丝毫没有隔阂,有时下课回到办公室,好问的学员已经在那里恭候多时了。“师傅,我已经看好了,下节你没有课,去听听我的课呗!”每每这时,姚元艳总会假装无奈地笑笑,但内心里却十分享受这份“叨扰”。而每每自己的身体状态下降,学员们也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师傅,记得按时吃饭,少熬夜!”短信里一句简单的问候,却总能让她感到无比欣慰。

从26年前的青春懵懂,一路走到如今不惑之年,姚元艳经历过漫长的成长期与迷茫期,也接受过不少前辈教师的帮助。“因为在淋雨时有人撑伞,所以更希望能做一位撑伞的人。”成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后,姚元艳已经带领两名教师成长为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一位教师成长为州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多名教师成为骨干教师。26年,办让家长、学生、社会满意的教育,她的教育信念从来没有变过,如今,她又有了新的理想,那便是將她的这份理想传递给更多的后辈教师,让他们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量。她说:“在教育生涯的最后阶段,我希望做一个交棒者,培养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教师,让教育的这份薪火传承下去,或许这便是‘名师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务实
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探析
让校务公开在阳光下运行
哈克贝里·费恩:美国价值观的“小代表”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理想课堂浅见
语文教研既要创新更要务实
习作本位:摒弃“套话滋生温床”的应然之路
基于“管理无小事、关键是深入”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之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