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2023-05-31周军山李毅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

周军山 李毅

摘   要:班级学习共同体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具备心灵深度联结的优质班集体,是学习共同体理论在班级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探讨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缘起、发展,以及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性,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与关系,有助于构建师生和谐成长的教育生态,进而真正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班级学习共同体;师生发展;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6-0043-03

时代发展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聚焦发展核心素养,发展核心素养需要实现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强调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学习主体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在形成学科思想、积累学科经验、挖掘知识意义的前提下具备学科核心素养。聚焦核心素养、实现深度学习的课堂,应当以积极愉悦的身心体验促进师生卓越成长,优化有助于师生和谐成长的教学生态,让师生在课堂上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和能力。要达成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重新审视定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和关系,从培养学生思维的高度重构发展核心素养的课堂,并建立起校园“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出自日本教育家佐藤学。20世纪90年代初期,佐藤学发现在本国社会转型中,学生因看不到未来,开始“从学习中逃走”。针对这一问题,佐藤学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旨在让学生在一个共有同在的学习场域中实现深度对话、学会相互帮助;让教师不再只聚焦上课,而是真正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给学生最真切的指导和帮助。班级学习共同体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具备心灵深度联结的优质班集体。这样的班集体有共同的管理文化、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学习规则及共同的崇拜偶像,能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进而为深度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场域。学习共同体主要通过小组打造、互助学习、协同学习、分享交流,意在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动力。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阐释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一、赋予学生平等的学习权利

保障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权利,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之一。班级学习共同体的首要特点,就是赋予班级内每一名学生平等的学习权利,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在班级成员的陪伴和帮助下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而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

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立,需要学习规则,保障所有学生的学习权利。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最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教师应当学会倾听,且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为每一名学生提供等效的学习机会。为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全体学生的普遍发展需求、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课堂上,教师要将学习权利最大程度地交还给学生,并随时关注所有学生的感受,尽可能给每一名学生温暖的关怀,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交流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和展示的机会。

安全、被爱、受尊重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要,更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的基本心理条件。赋予学生平等的学习权利,还需要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安静、包容的班级环境,为学生顺利进入真实学习和深度学习扫清心理障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以自然而平和的心态,对待世界,看待他人,安心学业,健康成长。

二、有效构建互助型学伴关系

《礼记·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指出,在学习中缺乏学习伙伴之间的交流切磋,将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合作和沟通,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学会合作才能壮大自己,才能实现集体共赢。

构建友好互助、协同合作的学伴关系,有助于班級学习共同体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学习共同体致力于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尊重、包容、互助的共育共生关系。每位学生至少要有一个可以信赖和交流的学习伙伴。无论是两人之间的互相交流,还是四人小组的共同研讨;无论是发表个人见解,还是作为学习小组代表阐述小组观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要遵守互相尊重、用心倾听、共同进步的原则。良性学习伙伴关系的建立,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促进课堂学习信息的有效传递与交流,保证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力。

而良性学伴关系的建立,需要在课堂上取消各种“话语霸权”。首先,要取消教师的“话语霸权”。虽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已提出二十多年,但现如今多数中小学课堂上依然充斥着教师讲授的“话语霸权”,教师们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控制和占据着,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和共享交流的时间十分有限。长此以往,学生将始终处于浅表性学习的层次,很难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从深度学习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和学的关系,摒弃课堂掌控者和知识讲授者的传统思维,转变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辅助者、引导者,真正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其次,要取消优秀生的“话语霸权”。在传统课堂上,多数教师会不自觉地将更多的关注给予优秀生,而优秀生也会凭借自身较好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较强的自信力和展示欲,争夺到更多的话语权。这直接导致中等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权利受到侵害,学习机会遭到剥夺。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将彻底沦落为课堂上的“陪听者”和“观光客”。而班级学习共同体的价值之一,就在于消解优秀生在课堂上的“话语霸权”,给予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同样的学习空间和展示机会,从而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并肩携手,同攀书山,共享学习成长的快乐。

三、积极倡导深度交流合作

在班级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要学会发现每一名学生的独特价值,给予每一名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体现学习共同体理念的课堂,离不开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教育工作者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形象地称为“兵教兵”。然而,班级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关系远非“兵教兵”,“兵学兵”“兵带兵”“兵听兵”“兵战兵”的关系更能有效深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兵兵合作”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提供空间和机会。课堂上,教师应当让已经解决问题的学生去引领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互相取长补短,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平等对话,达成从未知走向已知的学习目标。课堂外,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形成共学共研、彼此竞争、携手前进的互助关系,通过班级内部学习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使所有学生高质量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进而实现学习力的快速提升。

学生之间的交流,应当是全面而深度的,不应仅仅停留在“讲解试题”和“讨论问题”上。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方法的分享、学习愿景的规划、学习习惯的养成、心理问题的解决、学科思维的探究、人生观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等,都应当进入学生交流的范围内。而教师作为班级学习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应当与所有学生建立起合作交流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不同于学生间的“兵兵合作”。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同行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建立合作交流关系时,既要放低身段,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又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四、致力于打造“用心倾听”的世界

在践行学习共同体理念的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和功能都需要重新定位。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的绝对掌控者;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教师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和“倾听者”。教授或者表达,本质上是对自己已有知识的展示,而倾听则会帮助学生打开通向未知的大门。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倾听是与独立思考同等重要的学习方式,是通过与他人对话打破自身的“思维天花板”,是完善和修订自身观点与思考方式的重要路径。

对于教师而言,“倾听”首先是一种俯身陪伴的姿态,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深度学习主张优质的教学应该走在学生思维发展的前面。教师应当重点在倾听中发现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挑战性任务,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与直接讲授准备好的教案相比,认真倾听学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成为课堂倾听者,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学科知识,而且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心态,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与改进。此外,教师还要学会在课堂中“清空”自己,要从陪伴者的视角,准确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充分接受学生的不同观点,欣赏学生独特的思维和方法。

对于学生而言,“倾听”是一种欣赏他人的心态,是一种拓展思维的途径。相互倾听、相互学习,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彼此欣赏、相互包容。乐于分享、共同探讨,可以让身处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思维成果。

无论是创造“用心倾听”的世界、构建平等互助的学伴关系,还是有效开展共同体成员间深度的交流合作,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安静有序、团结向上的学习场域,使每一名学生在这个场域中得到最大的学习助力,进而顺利完成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所以,优质的班级学习共同体在保证学生身心安定的前提下,从个体学习走向合作学习,进行深度思考,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享受高质量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而优质的班级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学生在悦人悦己的教育时空场域中,共享學习成果,共同卓越成长。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
从合坐走向合学:浅议新学习模式的构建
面向大数据远程开放实验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自动智能分类器的图书馆乱架图书检测
搭建深度学习的三级阶梯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几大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