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目标下的数学课例评析

2023-05-30黄艳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立德树人函数

黄艳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要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需要采用正确的策略,呈现课例时需要引入情境、探究新知、应用探索、归纳总结。文章以课例评析的方式,提出了在课堂中落实立德树人,进行情境育人、素养育人、应用育人、方法育人的教学设计,其意义深远。

[关键词]数学课堂;立德树人;函数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2-0013-03

一、问题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高考,明确地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近年来的高考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以立德树人为目的的情境试题,立德树人的号角已吹响,必然引起教育教学的改变,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改变。

二、问题思考

新课程改革要求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落实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以来,数学课堂给大家的感觉是理性且严谨的,讲究思维与运算,缺少感性与温度,因此要在数学课堂上落实立德树人。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落实立德树人?需要采用正确的策略,需要一线教师的实践与创新。数学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认识到学科育人不仅是政治教师的责任,而且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其次在数学课堂上落实立德树人,可以是思维育人、史料育人、审美育人、活动育人,还可以是以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过程。笔者以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数学教材“不同函数增长的差异”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三、课例呈现

(一)引入情境

1.南宁市园博园里鹿岛公园的门票免费送,参观游玩的人数越来越多。

2.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感染人数呈指数级增长。

3.刚开始进行体育锻炼的前几天,进步神速,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再进步就没有那么快速了。

师生活动:这些情境的共同点(反映某种增长现象)、不同点(增长的方式不同),若用我们学过的函数来描述,你认为可能是哪些函数?

针对情境3,我们不确定是否可以用对数函数来刻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不同函数增长的差异。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不同类型的现实问题体现不同的增长规律,要想选择合适的函数模型来描述,需要先研究不同函数的增长差异。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指数函数[y=ax(a>1)]与一次函数 [y=kx(k>0)]在[0 ,+∞]上的增长差异。

问题一∶选取适当的指数函数与一次函数,探索它们在区间[0 ,+∞]上的增长差异,你的选择是什么?

师生活动:

1.对一个数学对象的研究往往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增长差异)如何研究?(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从形与数两方面去研究)

2.请学生选取具体的指数函数和一次函数,为了研究函数的增长差异,所选指数函数的底数[a>1],一次函数[x]的系数[k>0]。

设计意图: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需要在一节课上有所体现,还需要在不同的课上都有体现。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设计的整体性,从数学对象的研究角度到研究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对象在变,但研究的方法不变,数学思想方法始终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追问:以函数[y=2x]和[y=2x]为例,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象,观察图象,它们在位置上有什么不同?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你的发现。

师生活动:

1.观察图象的什么地方来比较函数的增长差异?[在区间[(0,+∞)]上进行研究]

2.从“形”上看,两个函数图象在位置上有什么差异?(一个在上,另一个在下, 经过交点后,位置发生改变,再经过第二个交点,位置又发生改变)

3.用“数”来表示上述变化,并猜想:当自变量[x]越来越大时,函数值的大小怎样变化?

4.从“形”或“数”来看,你能感受到哪个函数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形”上反映:图象坡度越“陡”,增长速度越快)

5.一次函数的增长速度有变化吗?你是如何理解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

6.从“数”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增长速度不变,指数函数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7.用数学符号来描述“函数 [y=2x]的增长速度最终快于函数[y=2x]的增长速度”。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体会这两个函数的增长速度的特点:一是从图象坡度的陡峭程度直观看出增长差异;二是从“数”的分析来看,当自变量[x]增加相同的量时,观察[y]的增加量来理解函数增长速度的快慢。

追问:改变指数函数[y=ax(a>1)]的底数[a]和一次函数[y=kx(k>0)]的斜率[k]的取值,是否能得出类似的结论?

师生活动: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a]与[k]取不同的值,利用数学软件画图探究,投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画的图象,学生分享探究结论。

2.推广到一般的指数函数和一次函数,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探究二:对数函数[y=logbx ][(b>1)]與一次函数 [y=kx(k>0)]在[(0 ,+∞)]上的增长差异。

问题二:类比探究一的过程,探索对数函数[y=logbx ][(b>1)]与一次函数[y=kx(k>0)]在[(0 ,+∞)]上的增长差异,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改变底数[b]和斜率[k]的取值)

师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b]与[k]取不同的值,利用数学软件画图探究, 投影学生探究过程中所画的图象,学生分享探究结论,师生共同归纳:(1)对数函数[y=logbx ][(b>1)]的增长速度越来越慢;(2)最终[y=logbx ][(b>1)]的增长速度会慢于[y=kx(k>0)]的增长速度;(3)存在[x0],当[x>x0]时,有[kx>logbx]([b>1],[k>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探究,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概括、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

问题三:如果同时比较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追问:类比上述过程,一次函数[y=kx(k>0)]、指数函数[y=ax(a>1)]和对数函数[y=logbx ][(b>1)]在区间[(0,+∞)]上的增长有何差异?

师生共同归纳:一次函数[y=kx(k>0)]的增长速度不变(称为直线上升); 对数函数[y=logbx ][(b>1)]的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称为对数增长); 指数函数[y=ax(a>1)]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称为指数增长);存在[x0],使得当[x>x0]时,恒有[ax>kx],[kx>logbx],[b>1], [k>0],[a>1]。

(三)应用探索

1.讨论交流。“直线上升”“对数增长”“指数增长”在生活中的含义。

(1)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直线上升”“对数增长”“指数增长”。

(2)哪个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情境:“刚开始进行体育锻炼的前几天,进步神速,但坚持一段时间后,进步就没有那么快速了。”

(3)学习上,每天多百分之一的努力,每年才会得千分收获。

[1.017≈1.07] [1.0130≈1.35] [1.01365≈37.78] [1.027≈1.15][1.0230≈1.81][1.02365≈1377.41]

2.知识应用。

[例1]三个变量[y1,y2,y3]随变量[x]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关于[x]呈指数增长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

(四)归纳总结

1.通过这节课,学生有什么收获和学习感悟呢?

2.教师寄语:希望每位学生遇到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如同指数函数一般,即使一开始进步缓慢,但这是积淀的过程,不断地积累,最终一定会走向卓越,成就自己。

四、课例评析

在本节课中,从立德树人的角度上看,执教者的创新在于传授新知的同时关注立德树人的目标,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引入情境、探究新知、应用探索、归纳总结)落实立德树人,实现情境育人、素养育人、应用育人、方法育人。

(一)引入情境环节进行“情境育人”

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是在一定环境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也必然依赖一定的现实环境。数学课的引入情境环节,为增强学生探索精神、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创造了育人的情境。

若是在复习时引入,教师可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入手,将知识进行推理、演变,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疑惑,了解学习新知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出学习的热情。

若是情境问题引入,设计的情境问题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可以是社会热门话题,也可以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中的优秀成果等。

(二)探究新知环节进行“素养育人”

探究新知环节需要学生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其中探究方法的寻找、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都是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素养育人。2021年广西步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时代,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学生在获得“四基”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体现了数学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独特育人價值。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素养育人?本课例是这样设计的:

1.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指导学生思考。设计的问题以一般观念统领全局,拒绝让学生简单地模仿。

2.教师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来实现育人的目标。本课例要落实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数形结合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转化,培养了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

3.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本课例在师生共同探讨出一次函数与指数函数增长的差异后,教师让学生自行探讨一次函数与对数函数增长的差异,以及三者的增长差异。这是学生自我肯定的过程,他们反复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很有成就感。

(三)应用探索环节进行“应用育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教育的最终目的,除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完成学业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肩负着复兴民族、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因此,在应用探索环节,教师有必要在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基础上,给学生“灌输”学习的意义,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本节课,学生通过学习,从数学的角度了解不同函数的增长差异,学会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归纳总结环节进行“方法育人”

归纳总结不仅是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而且是要对方法进行归纳和情感的升华。通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认识;归纳总结适当地进行情感升华,可使学生得到鼓舞和力量,彰显学科育人的价值。

笔者的目的是在学生谈感受的过程中归纳所学的知识,通过寄语的形式再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课后分析原因,一方面是时间不够,草草收尾,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另一方面是简单地让学生谈收获和感悟,达不到新课程有关知识再现的要求,因此在提问反思环节可提出以下问题:我们是如何探究出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增长差异的?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达这样的差异?你认为能用不同函数增长的差异解决什么问题?

润物细无声,教学过程巧设计,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是一件纸上谈兵、天马行空的事情,教师有责任将德育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而这需要教师深化认识、关心社会、关心时事,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因此,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评价一节课,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是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看世界、看所学的知识,从而更加爱自己、爱生活、爱国家。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黄河清.学科育人视角下的数学课例评析:以“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教学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1(5):13-16.

[3]  章建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课时”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13):5-12.

[4]  赵洁.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1.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立德树人函数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