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记本在初中心理课堂过程性评价中的运用

2023-05-30陈舒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笔记本

陈舒音

摘要:心理课是面向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高质量的课堂评价能促进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课堂评价能帮助教师搜集学生学习的各项信息,使教师及时分析并作出反馈与调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及课堂教学的成效。心理笔记本的使用能丰富课堂过程性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促进有效学习,它将发展性评价理念引入心理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发展,使得评价方式更为多元,使心理课堂评价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

关键词:笔记本;心理课堂;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4-0022-03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初中阶段是个人身心发展变化较大的时期,而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阵地,因此,开设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普及、巩固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自身成长问题,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Stiggins认为,教学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依托于高质量的课堂评价[1]。课堂评价能帮助教师搜集学生学习的各项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分析并作出反馈与调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及课堂教学的成效。课堂评价的方式方法非常多,王志义[2]建议采用循序渐进的过程性评价,评价方式尽量多元。因此,我尝试在心理课堂上使用笔记本,从而丰富过程性评价方式,并采用教师评价、同伴互评、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策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效果。

二、笔记本使用的过程及问题

心理课注重学生的表达分享,表达可分为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书面表达是非言语表达的一种。由于课堂发言机会有限,使用笔记本进行书面表达能为所有学生提供深入思考的机会,帮助学生将潜意识意识化,促进学生的自我觉察与思索。目前,笔记本在心理课堂上的使用并不普及,可借鉴的经验较少,一切都在摸索中进行。

首先,全员配齐心理课堂笔记本。

学期初心理教师通知,起始年级学生准备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在首次心理课时带到活动室。教师简要说明准备笔记本的用意,如:笔记本是促进自我思考,增加课程体验,提供反思回顾的有效途径。考虑到心理课为考核学科,学生可能不重视笔记本,教师应于下课时收回所有笔记本统一保管,下次课前再发放,保证笔记本的使用率。

其次,教学设计中融入笔记本的使用。

撰写教学设计时可以结合笔记本的使用。例如在2020年疫情初期刚刚复学时,我们准备一堂题为“为心赋能”的心理课,赋能三部曲均需要在笔记本上完成,写下自己的“情绪红绿灯”,填充自己的“能量瓶”,盘点自己的“支持者”。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主动参与,建构自己的理解,课上有参与有思考,课后有回顾,比起过去课堂上仅寥寥几位学生作口头分享,这样的形式更能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有效性。

最后,對课堂笔记给予反馈。

批改学生作业不是新鲜事,但心理教师批阅学生的课堂笔记,目前还是少见的。每一堂课的课堂笔记能反映学生内在的认知和情绪情感,笔记的前后对比还能反馈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及技能方法的掌握情况。教师及时阅读学生的课堂笔记,这些内容可作为课堂过程性评价的手段,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程度,改进教师教学。同时教师在本子里留下相应反馈,亦能促进学生改善对课程的理解与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心理课堂实效。

经过一学年的实践,我发现,心理课堂笔记本的使用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问题一:学生无法沉下心关注自己的内心

多数学生的关注点向外,习惯于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通过网络被动接收外界各种资讯,却较少关注内心,不善于觉察自我的情绪感受,表达内心的真实需求。基于此,当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回顾过去某段经历,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时,往往有不少学生坐着发呆,这部分学生要么无法专注于课堂,不重视心理这样的考察学科,不愿投入精力认真思考,要么无法觉察自己的内心,记录简单甚至无从下笔。

问题二:未规范使用笔记本的格式

本着不拘束学生,让学生自由表达的原则,我未对笔记本的使用作过多的要求,只在说明活动规则后,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写或画某些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写下自己的意见建议。一学期结束,多数学生的笔记本使用不超过三分之一,未注明课程主题,排版随意,常常零零星星写下几个词或一两个句子,可读性和观赏性不强。

三、笔记本使用的改进策略

在无考试无测验的情况下,课堂笔记本作为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来源之一,势必要规范使用,才能起到实现多元评价,打破结果性评价,突出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作用,让笔记本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3]。因此,我与所在备课组一起总结经验,对笔记本的使用进行规范。

(一)改变学生对心理课使用笔记本的认知

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堂心理课开始,我除了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崭新的专用笔记本,还向学生说明,笔记本不是为了记录知识,背诵知识,而是通过思考与记录促进自我觉察、探索内心、尝试表达,最终达成个人的成长。最后通过我自身的经历,与学生分享自己是如何通过书写获得力量,促进自我成长的。最终,多数学生减少了对心理课使用笔记本的阻抗,认真地进行课堂记录。

(二)规范笔记本的记录格式

学习需要仪式感,笔记本的记录亦是如此。备课组统一印刷一份目录表,学生将目录表贴在笔记本首页,每节课记下上课时间和主题,而后翻至新的一页再次写下当节课主题。当活动需要使用笔记本时,教师作出更具体的说明与引导,例如在“微习惯打造自律人生”一课中,让学生写下微习惯的特点,心理教师会要求学生注明“微习惯的特点”这几个字,而不仅仅只是用几个词描述该特点。制作微习惯苹果卡时,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带着学生先在本子上画好苹果卡,再引导学生一步步往里填充相应内容。教师还可以为每个小组下发一套彩笔,用以补充完善苹果卡的绘制,提高笔记本的观赏性。在学生制作苹果卡时,教师轮流走到每个小组,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书写内容,及时提出意见,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自我探索。

课程的最后,在引导学生通过笔记本对本堂课进行总结与表达时,运用沟通的四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记录课堂上某一个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观察到的现象或体验的活动,描述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尝试分析情绪背后的需求,最后提出自己的请求或建议。

尽管不是所有学生均能在规范的格式内完成所有的思索与书写,但规范了格式后,学生课堂笔记本的版面变得更为工整,书写内容也比先前更真实具体。画笔的使用,除了提高美观度,同时也让学生更为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提升学生后续课堂书写的参与度。

(三)注意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设置

学生在课堂上无话可说,有时并非因为他们不会,而是因为教师设置的问题太过宽泛,不贴近学生。因此,提问不能只是简单地问一句: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引入沟通的四要素,将问题具体化,如“看到包宝宝回来了,妈妈有什么表现?她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她希望包宝宝怎么做?”这样学生才能聚焦于某个具体活动,代入角色,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部分主题的课程,如认识自我、学会学习等,还可通过具体的问题设置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评价策略,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丰富评价途径。问题具体化了,学生在笔记本上的书写更为具体,这也为后续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丰富的资料。

(四)给予及时的反馈与评价

学生每堂课拿到刚下发的笔记本,第一时间便是翻开笔记本,看看老师给予了什么样的评价。教师如果长时间不做任何反馈,学生便会逐渐失去对笔记本书写的热情,笔记质量将逐渐下降。然而心理教师往往承担数量众多的行政班教学,对每一本笔记本进行详细反馈将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于是我购入图案各异的橡皮章,课后快速翻看笔记本的同时,选个橡皮章盖上,如“加油”“一级棒”或笑脸图案,给予学生鼓励。再根据笔记书写情况对个别学生给予文字批注,给予更详细的反馈,这样既做到全员周周有反馈,又不至于耗费过多时间精力。

四、笔记本使用在课堂过程性评价中的成效

学生在每一堂心理课上的书写记录均是宝贵的过程性材料,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内心,掌握課堂教学情况,然后通过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一)笔记本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促进有效学习

笔记本的使用让学生不再局限于口头言语表达,对于不善言辞的学生来说,更是提供了多元选择。在个人笔记本这一独立的天地中,学生能自由表达,尝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特别是对部分融合了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的心理课,笔记本的使用作为一种支持性方式,促进了学生心灵的治愈与成长[4]。学生也许会忘了教师说过什么,但却不会忘记,教师曾让他们感受到什么。

(二)笔记本的使用将发展性评价理念引入心理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发展

过去的结果性评价作为一种终结性评价,导致课堂评价结果过于局限。心理课堂笔记本的使用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状态,这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方式,既能以学生为主导激励学生学习,也能及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还可以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辅导,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三)笔记本的使用使评价方式更为多元,进一步完善了心理课堂评价体系

过去的课堂评价主要由教师指向学生,心理课堂引入笔记本之后,除了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能借助某些课堂活动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拓展课堂评价的维度,使评价方式多元化,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1]。

五、结论

综上所述,心理课堂笔记本的使用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促进有效学习,它将发展性评价理念引入心理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发展,这使得评价方式更为多元,进一步完善心理课堂评价体系。心理教师可将心理课堂笔记本的使用融入教学设计中,改变学生对心理课使用笔记本的认知,规范笔记本的使用,课后给予及时反馈和评价,从而提高笔记本的使用率和心理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丁松刚. 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0.

[2]王志义. 注重课堂评价,促进全面发展[J]. 新课程(中学),2006(12):56.

[3]周西翔,张佩媛. 小小笔记本发挥大作用——心理课活动笔记的应用探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0):19-21.

[4]李松林,贺慧. 有效课堂学习的根本机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7-9.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笔记本
笔记本上的密码
笔记本
我拥有了愿望笔记本
可爱的笔记本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中职“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探讨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现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