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巧妙利用

2023-05-30倪婧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花灯向日葵美术

倪婧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勤俭的良好习惯,使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利用废旧材料引导学生创作多元化的手工制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一、结合学习目标,搜集废旧材料

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旧材料开展教学,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搜集相应的废旧材料,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搜集学习资源的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明确学习思路。教师启发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搜集废旧材料,罗列出搜集废旧材料的数据单,注明搜集材料的用途,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记录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美术创作。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风筝》一课为例。本节课重点讲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玩具飞行器——风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放风筝经验,通过回忆放风筝的场景,进一步体会学习主题内容,思考风筝的造型特点与飞行的关联性。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自主制做风筝,提高学生的材料搜集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将不同类型的废旧材料制做成风筝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动手,学会如何变废为宝,创新性地提高学生的美术动手创作能力。

【教学案例】

搜集废旧材料:废旧塑料袋1个、废弃竹签1根。

辅助材料:线绳1米、透明胶带1卷、图钉1盒、剪刀1把。

制做方法:将1根竹签分割成2根50厘米长的竹签,将其摆成十字交叉形,用图钉固定好形成风筝骨架。将塑料袋剪出风筝的形状,比如,燕子形、卡通人物形、三角形等,并用线绳及透明胶缠好,完成风筝的制做。

二、设置学习主体,构思设计路径

随着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渗透,越来越关注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树立学生的环保节约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废旧材料,懂得利用看似无用的材料,经过巧手设计变成全新的、具有实用性、观赏性的物品,懂得价值资源转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为学生找到学习方向。同时,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设置学习主体内容,结合搜集废旧材料的美术学习原则,开展美术主题活动,并以此为依据,设置美术学习主体,构思利用废旧材料设计美术作品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术学习。

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同一幅画》一课为例。本节课知识点的学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精准地认知涂色、调色、识色知识,培养学生临摹、欣赏世界名画的兴趣和集体协作精神,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让学生画作色彩懂得绘画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结合凡·高的代表作《修路工人》,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色彩的含义,学习色彩的理论知识。同时,教师通过结合废旧材料主题,引导学生开展美术学习,让学生在观赏世界名画的同时,利用废旧材料创作一幅相似的画作,学生依据教材中画作《向日葵》,自主构思利用废旧材料的创作路径,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不限制材质,在创作向日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利用废旧材料的思考能力。

【教学案例】

创作主题: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向日葵

创作构思:思考需要收集哪些废旧材料制作向日葵,并写出创作步骤。

创作过程:利用瓜子皮、花生壳、干树枝、干树叶制做向日葵,用瓜子皮摆出向日葵花的造型,用剪刀将花生壳修剪成向日葵花瓣的造型,用干树叶制做向日葵花蕊,用干树枝制做向日葵枝干。

三、拓展既有资源,利用废旧创新

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既有资源进行拓展学习。既有资源包括生活资源与自然资源,如生活中常见的废旧衣物、塑料水瓶、玻璃罐、电池、纸壳箱、泡沫、蛋壳等,以及自然界中常见的石子、杂草等。由于既有资源十分常见,取材便利,所以,为学生对废旧材料的利用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新性学习。

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看花灯》一课为例。教师利用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传统节日习俗,让学生感受节日氛围,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节日場景,在学习过程中渗透节日主题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结合本课知识点主题创设情境,为学生播放元宵节看花灯的视频,引导学生在感受节日热闹氛围的过程中,重点观察花灯,并抓住元宵节的“花灯”主题,让学生在搜集废旧材料的过程中,自主制做具有节日代表性的花灯,进而让学生在明确美术创作主题的基础上,提高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新的能力。

【教学案例】

废旧材料制做内容:花灯

制做过程:用一个废旧的玻璃罐做花灯,将泡沫、蛋壳等涂上不同的颜色,并将其掰碎,将废旧的衣服剪成细碎的布头,搜集形状各异的小石子,将上述物品放入玻璃罐中,并将玻璃罐外侧涂上不同的颜色,最后,接通简易小灯泡,形成漂亮的小花灯。

四、展示成品设计,营造探讨空间

创作的目的是展示、交流。通过改造废旧材料,制做漂亮的作品,进行作品展示,凸显废旧材料的创作价值,激励学生自主创作的热情。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开放性主题,为学生举办废旧材料成品设计交流会,营造探讨空间。在交流活动中,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参观他人的美术作品,形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美术育人效果。在交流探讨中,教师应启发学生不仅要关注成品,更应关注他人在创作过程中利用到的废旧材料,以及对废旧材料的组合利用技巧,从而学习美术作品的创作要点。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蔬菜的联想》一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基础理论,组织学生开展以“蔬菜”为主题的成品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从寻找废旧材料、设计创作主题、完成创作过程三个方面自主开展创作心得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废旧材料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思维。在交流活动结束后,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三种模式评价作品,引导学生总结不足、挖掘优势,让学生在完整的活动形式中提升创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案例】

创作主题:“蔬菜”主题创作

创作过程:

(1)爆炸式的菜花。取菜花无法食用的根部约5厘米,晾晒干后,用刻刀雕刻出菜花的形状。

(2)西红柿玫瑰。用削皮器削掉西红柿外皮,一圈圈卷成玫瑰花的形状。

(3)豌豆宝宝。用树叶卷成球形,外部用透明胶缠好做成豌豆宝宝,将豌豆宝宝一粒粒地放在豌豆皮中。

(4)农家小院。竖向削掉黄瓜皮,将黄瓜皮晾晒干,将黄瓜皮剪成栅栏的形状,围成一个圆圈,即成为一个农家小院。可以将菜花、玫瑰花、豌豆等“种植”在小院中。

在主题创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及他人的作品,并总结出所有作品的优势及不足,在总结经验后,可以不断创新内容,确保废旧材料创作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让学生体验变废为宝的奇妙。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素养,让学生深刻体会勤俭节约的美德,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利用好废旧材料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提升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蕴含的美,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美,启发学生有效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蔡桥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来静)

猜你喜欢

花灯向日葵美术
看花灯
挂花灯
向日葵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做花灯
创意美术
闹花灯
向日葵
超级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