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2023-05-30崔戈 杨晓利

课外语文·上 2023年1期
关键词:论点强国题目

崔戈 杨晓利

所谓“文以载道”,高考作文一直被寄予厚望,因为它能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可以从中看到青年们对于自我的认知与对于时代的憧憬,所以每年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最受关注的就是高考作文的题目,全国各大电视台及媒体争相报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高考优秀作文、满分作文也会随之新鲜出炉,这些佳作都是小作者们在考场上一气呵成的,观点正确、论据得当、论证思路严谨。当然,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佳作,既凝聚着考生们多年的积累和努力,更与作文提笔落墨前精准的提纲离不开。

提纲类似一张“作文建设”的蓝图,它可以帮助我们勾画出全篇作文的框架或輪廓。我们可以在一个题目之下,初步形成作文的设想,可以计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以及运用什么材料论证这个观点,还有哪些需要进行一些注释或者解说的问题,等等,都可以列入提纲明确写作思路。只要能够完成作文提纲,写作就能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本文且以高考常用的并列式结构并以模拟考试的优秀佳作为例谈谈如何列写提纲。

所谓的并列式结构就是一个明确的观点之下有几个分论点,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都是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当然,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脚的分论点,也能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下面是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考试作文题目:

一、审题立意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通过研读题目,我们不难发现“跨越”是其中的关键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跨越”呢?其实题目也有隐含的提示:首先,我们要结合材料拓展与延伸,加深对话题的认识。题目要求作文体现对我国发展“跨越,再跨越”的感受和思考,那么我们可以先做一个时间的回顾:2008年,我们还是童年,到2022年,我们终于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和辉煌,这第一个“跨越”是针对2008年之前(这里,我们可以联系历史发展和材料内容来谈),后面的2022年就是我们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作为见证者,我们应当有不同的感受。其次,要紧扣时代脉络来谈跨越,说发展。我们要知道“奥运双城”知识话题的开头,需要我们结合时事政治,国家、国际大事进行延伸与拓展来谈“跨越”的表现与成效,而“再”字展现的是蓝图与未来。至于题目,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认识来拟写题目,不妨拟“强国跨越,你我见证”。

二、列写提纲

题目:强国跨越,你我见证

开头部分(第一至第二段):

起兴,提出总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至第四段):

并列结构

分论点一:强国跨越是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时间见证

分论点二:强国跨越是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代见证

结尾部分(第五段):

深化话题,重申观点

三、成就作文

强国跨越,你我见证

2008年一首《北京欢迎你》让尝尽了酸甜苦辣的民族重新呼唤世界,让世界感到我中华民族的辉煌;2022年,一首《我们一起向未来》再次让北京的奥运之光横贯全球。北京,让奥运之光重燃,耀眼环球;北京,让中华大地跨越,生生不息。新的时代,当看世界东方那磅礴、震撼的力量。

2008年,我们还是懵懂少年;2022年,我们正值风华正茂。活在这个新时代,我们与祖国共成长、同呼吸、共命运,跨越中有“我”,跨越中有“你”,看到强国的实力,看到民族的复兴,我们也应该要有跨越自我的勇气。(第一至第二段,提出中心论点,引出下文。)

强国跨越是“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时间见证。鸦片战争以后,“东亚病夫”一直是西方列强强加给我们的耻辱称号,我们不曾忘记一个又一个的屈辱;1949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也一直得不到世界的广泛认可,我们不曾忘记一个又一个的嘲笑。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我国获得了第一枚金牌,“原来有一个国家叫中国”开始响遍世界,我们开始一个又一个金牌的征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奥运会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我们终于实现了横贯全球的梦想。2022年,北京冬奥会,“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东亚病夫”已变为体育强国并从此屹立于世界之巅,实现这个历史跨越,我们用了两个世纪,因此,北京双奥之城就是中华民族跨越自我的时间见证。我们有幸见证这个跨越,是你我的光荣。(分论点一:强国跨越是“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时间见证。运用举例论证,并广征博引历史论据来证明这个论点,显示了极强的文化素养。)

强国跨越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代见证。我们的民族,是个坚强不屈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是个奋勇向前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是个力挽狂澜于既倒的民族。看科技发展:2008年世界跨度最大钢结构场馆“鸟巢”,当时的西方人笑称这是“机械的、丑陋的”设计,但是时间让他们都闭了口,现如今智慧场馆和智慧服务能实现“分钟级”“百米级”精准气象预报,问世间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做到?唯我中华民族;2022年,我国京张智能高铁冬奥列车开行,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某些大西洋国家连“高铁”是什么也未知,他们踏上中国北京,才惊叹这是“超人的民族”。这个称呼似乎有点过誉,只能说明他们的闭塞。我们有幸见证这个跨越,是你我的荣耀。(分论点二:强国跨越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代见证。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来分析和论证这个论点,分论点是成立的,也体现了考生较强的时事政治视野。)

红旗飘飘,伴我奋力成长;双奥之城,彰显国家实力。我们有幸参与到新时代的洪流中,更有幸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我们也应该实现自我的跨越。当有扶摇上九天的自信,当有横渡长江中流击水的勇气,也让祖国见证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脚步踏踏实实地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总结观点:深化话题,重申观点,与第一、二段遥相呼应。)

四、简要赏析

这篇作文的亮点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立意深刻,观点鲜明。该文能够紧扣话题,选择写作的角度,表达了对“双奥之城”自豪与骄傲的鲜明态度,让这篇作文以“意”胜出,卓尔不凡。第二,论述深刻,思辨性强。作文的内容既能立足观点,选择合适的素材,又能从历史和生活当中总结经验,写出作者个性化的思考和认识,整个论证的过程显示一定的思想深度。第三,应用素材广泛。既有国际上对我国的评价,也有来自当今社会较为著名的科技发展和历史进展的实例,可谓古今并用。第四,结合材料,紧扣话题。作者始终以题目给出的材料为依据,再结合亲身的经历和见闻围绕论点来讲,认识深刻,有感染力。第五,语言规范,得体连贯。本文的语言表达符合高中生的语言特点,能表达发自内心的想法,做到真情表达,且多运用对偶句,加强语势,掷地有声。第六,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由于小作者在作文下笔之前就列好提纲,作文做到了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能够再增加一个分论点,将更加全面,更有说服力。

五、经验总结

俗话说“文无定法”,作文提纲也是各式各样的,不能拘泥于以上这种并列式的结构形式。我们需要做的是精准拟好题目,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在中心论点的基础上拟好分论点,不妨给大家提供几个小贴士:其一,列写提纲一定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整体出发,从全局出发,要分配好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段落所运用的素材,让写作有的放矢,运筹帷幄。其二,分论点最好在句式上保持一致,这样形成一种排比段落,增强语势,还能保持结构上的美观。其三,分论点一定要与中心论点密切关联,而不能完全脱离中心论点,就像母子关系,中心论点是“母”,分论点是“子”,脱离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是不能成立的,作文容易离题万里。其四,分论点不能有交叉。每个分论点之间相互独立,要独立构建自己的段落结构。

在高考语文考查的众多能力中,作文无疑是难度系数最高、考查级别最高、综合素质要求最高的一道考题,当然也是最受关注的一道考题。考试之前,同学和老师们都会为作文整理出各类模拟试题,梳理热点问题,积累热点素材,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都只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争取高考作文考得更高的分数。但是,提醒同学们在做好其他准备工作之余,一定要在提纲整理方面多加训练,这样才能让大家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猜你喜欢

论点强国题目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追根求源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