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多不艳,独表一枝

2023-05-30金艳明

课外语文·上 2023年1期
关键词:詹天佑重点文章

金艳明

作品中无论用何种文字作为载体,都有其创作目的,创作目的便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或是作者歌颂的精神品质,或是展示的深刻道理,或是抒发的某种情感,等等。我们了解了作者执笔文章的中心思想,才算是读懂了一篇文章。不过就通篇文章来看,尤其字数较多的文章,其中心思想有的会直接点明,有的则暗藏其中,较为隐晦。

总结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阅读的基本功。任何事情都有方法诀窍,好的方法往往事半功倍,阅读也是如此。我们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有技巧的,只要我们能熟练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增加阅读量并且刻意练习,同时做好归纳总结,就能准确且快速地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通读全篇分析主要内容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必须逐句、逐字地认真阅读,若只是大致浏览,认为自己“看”完了,那只能算是走马观花。这种阅读方式,我们往往无法掌握文章重点,更何谈抓住文章主题呢?所以,认真默读文章,找到叙述重点,这是我们准确找到中心思想的必经之路。

比如,在《济南的冬天》里,我们通过认真阅读全篇,发现本文极其细致地描写了诸多冬日的景象,逐字、逐句不难看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限喜爱与其对冬日景色的真挚赞美。那么,我们通读全篇即可归纳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通过对济南的冬天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浓浓的喜爱之情。虽然寥寥数字,却精准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不过,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不是那么显而易见,需要我们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写人的文章,一般会通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等方面的描绘,从而赞扬人物的某种品德,抒发人物的某种情感来展现中心思想。因此,我们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只有准确抓住人物描写的重点内容,加以思考分析,才能准确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我们熟知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其主要介绍了作者在孩童时期,父亲母亲对他同一作品的不同评价,这使作者因父亲母亲的差异评价形成了不同心态,并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我们提炼文章中父亲母亲的语言,那么母亲“精彩极了”的爱——温柔鼓励的,以及父亲“糟糕透了”的爱——严厉要求的,就显而易见了。并且从“我”的心理描写不难看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母亲两种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评价所起的不同作用。

文章中涉及的人、物、事、景等都属于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对人、物、事、景的描绘,从而所抒发的情绪、歌颂的品质、展示的道理等,即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文章的特性,准确提炼中心思想,就是真正掌握了文章的精髓。

二、标题蕴含中心思想

无论什么类型的文章,文章的标题大多会概括或者总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行文方向。我们通过对标题的思考扩充,多数文章都能被准确找到它的中心思想。

题目是文章的总领,有些文章一看题目就明白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如《一诺千金》《詹天佑》《梅花魂》《索溪峪的野》《为人民服务》《心的翅膀》等。所以,通过文章标题做扩充句子,进而提炼中心思想的方式方法是十分奏效的。比如家喻户晓的朱自清的散文《春》,我们通过标题“春”,一眼即可明确作者是在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春日美景。据此,作者单独将“春”提炼出来书写一篇文章,不难看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否则也不会通篇来描写春天的景色。再比如《桂林山水》一文,题目即为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对桂林山水景色的描写,突出景色之美、之秀丽,突出其为何被誉为“甲天下”,意在抒发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赞美之情,进而抒发作者对祖国绿水青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三、文章开头表明中心思想

有些文章在开头便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有些是言情:亲情、爱情、友情以及家国之情。有些是抒志:家乡建设之志、社会发展之志、爱国贡献之志、环球视野之志。这些归纳总结起来,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耳熟能详的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开头便直铺笔墨,已与父亲两年多未曾谋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最不能忘却的是父亲的背影。如此文章开头,我们便可知本文记叙的是“我”与父亲的过往点滴,“我”对父亲刻骨铭心的记忆,表达了“我”对父亲浓浓的爱及深深的思念之情。据此,我们再去阅读余下文章,会发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正与文章开头父亲的背影相呼应。文章正是通过描写父亲到车站送“我”,并且让“我”原地等待,他去为“我”买橘子这样一件平常小事,表达了父亲对“我”无言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敬爱、思念之情。

再比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开头即写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此句本身就是真理,所以这就是作者开门见山、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一种方式。

四、文章的重点段落

作者在创作文章的过程中,大多会把与中心思想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作为写作重点,从而着重笔墨、增加篇幅。换言之,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把重点段落找到,并进行缩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由此可见,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若抓住了重点段落,从而认真思索、反复琢磨,就能快速准确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我们熟知的《少年闰土》这篇文章中,就需要我们思索、总结、体会、比较,从而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文章的重点段中就写到闰土带“我”捡贝壳、看鱼等有趣的生活片段,那我们在提炼中心思想时就要仔细分析这一自然段,思索作者重点写这一段的原因,作者想给我们传递什么样的情绪或者道理,或者作者想抒发怎样的情感。这样做的话,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清晰明了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即为,文章通过描述“我”和闰土过往生活的点滴回忆,为我们呈现了一位有趣、可爱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少年闰土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五、文章的关键语句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找到文章的关键性语句,进而提炼中心思想,这是众多观点中选定中心思想最为普遍的方法。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准确找到中心句子,对归纳总结中心思想是有极大帮助的。当然,我们找到中心句后,还需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修饰,这样才能将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述得详尽且准确。

比如《詹天佑》的中心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我们再对本句进行扩写,比如“本文主要叙述了詹天佑带领大家修建京张铁路的过程,作者歌颂了詹天佑对待工作的严苛态度,赞扬了詹天佑吃苦耐劳的精神,颂扬了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表现了詹天佑对祖国的敬爱之情以及投身祖国建设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詹天佑工程师的喜爱与敬佩之情”。

六、文章末端

文章末端大多会有总结性段落或者语句,有时我们能感受到其表达了作者某种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某种情绪。如果作者在文章末端表达或者抒发了某种感情,我们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或者观点提炼出来,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我们熟知的鲁迅《社戏》一文的结尾处写道:“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里就点明了主题,升华了情感,即为本文的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对乡下淳朴真实的生活描写,批判了都市生活的万般丑态,表达了其对自然的无限向往与期望。

有些文章末端还会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可称其为点睛之笔。分析这些文章结尾就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文章末端写到伯父的为人:“他一直以来就是很少考虑自己的得失,总是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这里完成了首尾呼应,点明了文章主题,升华了主旨。那么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通过对鲁迅的描写,赞颂了鲁迅先生的是非觀——爱憎分明,以及其友爱身边人,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

花多不艳,独表一枝。纵观文章,作者会提到很多人、物、事、景,如何在众多鲜艳的“花”中,找到作者最想赞美表达的那一枝“花”,是我们整个阅读过程中的终极目标。不同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不同,有些文章表明作者某个观点,有些抒发某种思想感情,有些揭示某个深刻的道理。只要我们认真阅读,按照上述方式方法深入思考,就能精准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猜你喜欢

詹天佑重点文章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重点推荐
放屁文章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